-
重磅:2019年中科院分區出爐,一區化學33本,物理26本,環境20本,工程技術126本
近日,中科院期刊分區在線平臺公布了2019年最新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被歸納到二區的綜合性期刊PNAS、Science Advances和Nature
-
2020年中科院分區升級版出爐,材料化學物理類一區期刊115本!
作為評判論文的標準影響因子和分區也應該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 2019年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這一分區表延用了上一年度的評價體系,稱為「基礎版」。
-
中科院期刊最新分區來了!|附516本生物醫學等五大領域一區匯總
昨天(12月17日),《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以下簡稱基礎版分區表)正式發布!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區表的方法體系。對於綜合性期刊,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採用2019年的工作方案:先將綜合性期刊的每篇論文劃分到一級學科,然後計算每篇論文在相應學科的影響力,最後匯總整本期刊的影響力水平。具體方法如下:1.對論文進行學科分類將綜合期刊的每篇論文(Article+Review)依據其引用期刊和被引期刊的領域分布進行學科分類,劃歸到相應的一級學科。
-
重磅:中科院期刊最新分區來了!| 附516本生物醫學等五大領域一區匯總
對於綜合性期刊,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採用2019年的工作方案:先將綜合性期刊的每篇論文劃分到一級學科,然後計算每篇論文在相應學科的影響力,最後匯總整本期刊的影響力水平。 依據分區分值,分區結果的確定規則如下: 1區:[1, 1.5] 2區:(1.5, 2.5] 3區:(2.5, 3.5] 4區:(3.5, 4] 中科院期刊分區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 大類。
-
2019中科院JCR分區名單
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下簡稱中科院分區表)做出更新。一區共有1946本,其中PNAS及Nature Communications重新回到一區。
-
2020年中科院分區表正式公布,其中生物/醫學綜合類1區共306本
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區表的方法體系。2020基礎版分區表繼續突出支持本土品牌期刊國際化的導向,形成了「中國SCI期刊評價方案」:主要措施包括調整提升中國期刊入選高區位的比例、擴大中國期刊入選基數(吸納中國ESCI期刊進入分區表評價範圍)和提升弱勢學科期刊分區結果等。2020年12月17日,《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正式發布,(簡稱「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
-
最新影響因子、中科院分區都來了!材料、化學、生物各領域一區一覽...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首次入選中科院分區,成為工程技術類1區; 4. Nature Energy近三年平均影響因子49.118,超越Nature、Science,霸榜工程技術類非綜述類期刊第一名; 5.
-
熱點:2019年度SCI中科院分區正式出爐!
2019年中科院分區於12月17日正式公布,但是很多人因為未訂購資料庫而查詢不了。不少自媒體甚至發布了誤導消息,拿EXCEL版JCR分區蹭熱點。去年引起巨大爭議,被歸納到二區的綜合性期刊PNA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今年重回一區。
-
2020年中科院分區表正式公布,其中生物/醫學綜合類1區共306本(值得...
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區表的方法體系。2020基礎版分區表繼續突出支持本土品牌期刊國際化的導向,形成了「中國SCI期刊評價方案」:主要措施包括調整提升中國期刊入選高區位的比例、擴大中國期刊入選基數(吸納中國ESCI期刊進入分區表評價範圍)和提升弱勢學科期刊分區結果等。2020年12月17日,《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正式發布,(簡稱「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
-
炸裂,JMCA、Small等劃入二區!中科院JCR分區化學、材料學科基礎版/...
所謂「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採用了改進後的指標方法體系。 2、分區變化 升級版是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相比基礎版結果,升級版中82.17%的期刊分區保持不變,8.91%的期刊升區,相對應的有8.91%的期刊降區。
-
2019中科院JCR分區正式出爐
2019年中科院分區JCR於2019年12月16日出爐,iNature及時整理了綜合類,生物類,醫學類領域的1區期刊,發現綜合類的1區期刊有7本;生物類的1區有76本;醫學領域的1區有219本。
-
2020年中科院1區11大類700多本期刊名單匯總
易智編譯匯總了2020年中科院1區11大類700多本期刊名單!大類設置2020年期刊分區表,通過期刊引用關係生成學科結構,參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的學科內涵和外延,設置18個大類。人文科學,只包括被SCIE和SSCI收錄的哲學、歷史、語言學和新聞傳播學期刊,未囊括A&HCI的期刊。
-
材料科學大類來了,49本一區!中科院分區升級版發布!
近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發布。升級版分區表設置了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的18個大類學科。經查詢發現,共有373本期刊將歸屬在材料科學大類。升級版中,材料科學大類共計期刊373本:其中一區49本(前13.14%)、二區69本(13.1%-31.64%)、三四區255本(31.64%-)。工程技術大類的期刊數減少了很多,一部分分到了材料科學類。
-
中科院JCR分區化學、材料學科基礎版/升級版一網打盡!JMCA...
所謂「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採用了改進後的指標方法體系。 2、分區變化 升級版是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相比基礎版結果,升級版中82.17%的期刊分區保持不變,8.91%的期刊升區,相對應的有8.91%的期刊降區。
-
SCI分區,看JCR還是中科院?到底哪個靠譜?
一說到SCI分區這個話題,學霸姐姐就想起了「熱門網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它平均影響因子10分以上、2年內總被引達302306次、各種話題不斷、Nature親兒子.......
-
2017年版期刊範圍和大類設置||中科院期刊分區
撰文 | 陳福佑 朱曼曼 沈哲思 楊立英2017年版中科院期刊分區將在期刊範圍和大類設置等方面有較大調整。也就是說,2017年版分區將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期刊。大類設置2017年版分區參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的學科設置,結合期刊反映出的學科結構,設置17個大類。
-
Solmat,IF飛速上漲,卻從1區掉2區,今年能重回1區嗎!
Solmat旨在作為傳播光伏、光熱和光電化學太陽能轉換相關材料科學和技術研究成果的載體。具體的領域有:太陽能電池、光熱設備、光電化學與光化學裝置、光學性質以及照明控制等方面。從下面主要主題詞可以看出,Solmat主要關注於能源利用效率、太陽能電池、熱能存儲、薄膜、鈣鈦礦等方面。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NSR的最新影響因子達到13.222,位列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3名(4%,Q1),進入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所有文章開放獲取,綜述以約稿為主,研究論文接收自由來稿。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NSR將增加研究論文的出版量,要求論文兼顧新穎性、突破性和廣泛興趣性,學術水平達到專業領域前5%。
-
...Research Letters》進入中科院SCI期刊分區1區(工程技術Top期刊)
(據「工信部」網站) 近期,中科院SCI期刊分區更新了2017年的最新版本。由南京理工大學朱運田教授創辦的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MRL)進入中科院SCI期刊分區的工程技術1區,被認定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Top期刊。
-
SCI核心期刊發表知識:SCI分區介紹
期刊學科劃分中科院JCR分區表對所有期刊的學科劃分作出如下規定:大類學科:醫學、生物、農林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化學、工程技術、數學、物理、地學、地學天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共13個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