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傅洛佑,我來回答:「為什麼印度人口這麼多,還能免費醫療?」
要通過現象看本質,我認為可以這麼解析:1、印度人口多少? 2、免費醫療到什麼程度?3、為什麼能免費?
一、先說印度人口到底有多少?
印度,全程印度共和國,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截至2019年,印度總人口為13.24億,中國總人口為14.0005億人。
印度的DGP,截至2018年,只有2.726萬億美元,而2018年中國GDP為919281億元人民幣,即大約13.98萬億美元。
如今看來,印度和中國的人口相差不大,但印度的GDP卻大約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
二、免費醫療到什麼程度?
印度的醫療好不好?不說別的,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都知道一點,程勇冒險拿回來的「假藥」,來源就是在印度:比國內的正版便宜,且一樣有效。
由此可見一斑:印度的醫療醫藥發展,還是有看頭的。
1、印度醫療有免費政策,但民眾還是看不起病
而說起來印度的免費醫療,這幾乎是全世界都矚目的一個特色,或者說是噱頭。印度醫院的環境就不多說了,出了名的髒亂差,據說老鼠總是公然出沒,醫院還有人養豬,無菌環境也是極差,蠅蟲出沒是司空見慣。
我們就單單說他這個免費醫療制度本身。印度在免費醫療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這點不得不點讚。但努力與口號,不等於實際。
1947年,印度獨立後,建立了幾乎免費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由政府支出和承擔了國民健康醫療的絕大部分花費。並且,印度在1949年通過的第一部憲法中,就明確規定了「所有國民都享受免費醫療」。
在印度,只要不是大病,無論是誰都可以接受免費醫療,但如果病情比較嚴重,患者自己也需要負擔一部分費用,對於急症病人,他們採取的政策是先看病、後交錢。這一點,確實值得國內借鑑。
據統計,截止至2011年,印度全國已有1.2萬所醫院、2.2萬個初級醫療中心、2000多個社區醫療中心和2.7萬個診療所。這些遍布全國的政府醫療機構滿足了大多數印度國民的基本醫療需求。而2011年,當時印度人口就已經達到12.102億。
如今,近十年過去,印度的人口增長到了13.24億,其國內醫療條件也有改善。但事實上,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發展中國家,印度全國能夠享受免費醫療和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口,一直以來都不到5%!其中還多數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9億印度貧困農民而言,由於收入低微、參保人數少、管理困難等種種原因,醫療保險仍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許多印度的普通民眾在生大病時,依然只能聽天由命、自生自滅。
所以,印度那條「即使你沒錢,只要你去任何一家政府醫院,醫生就必須給你診治」基本政策看著挺美好的,但現實總歸是現實。並不能完全解決因貧富差距而看不起病的問題。更像是一個美好的目標,惠而不實。
2、新冠疫情暴露印度醫療實況
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就暴露印度國內醫療政策超前、但實際醫療條件和體系落後的弊端:九月份的時候,印度曾一度單日確診近9萬、死亡逾千!
如今,依然是噩耗不斷,目前確診病例超過900萬,累計死亡人數已經接近140萬,稱得上全球第二大疫情國。甚至隨著感染人數的增多,醫院陷入癱瘓,病房中都爬滿了老鼠,很多患者得不到救治最終死亡,總體死亡人數還要高出美國。
2019年7月,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了最新一期全球醫療質量排行榜。在上榜的195個國家和地區中,冰島高居世界第一,中國排48位,印度則在第145位。
而根據這份榜單的排行依據:醫療可及性及質量(HAQ)指數來說,印度目前的醫療水平與1990年的中國旗鼓相當。
所以,那些說印度實施免費醫療很好的人,真該自己關小黑屋反省下:到底好了麼?
三、印度為什麼能實施免費醫療?
以印度的人口數量想要普及全民免費醫療確實是個艱巨的工程,但它為什麼還是能夠實施呢?天底下到底有沒有免費的午餐?
1、首先,印度的免費醫療,是由國家政府推出的政策。是政策,當然要執行和落實。但如果印度政府要完成把這個政策落實到位,就需要大量投入資金。可印度政府向來不是富裕的,那他們的錢,從哪來?
根據2018年的最新數據,印度的人均GDP為2104.2美元,美國的人均GDP為5.45萬美元;後者的人均GDP是前者的26倍。可是,美國都無法做到全民免費醫療,印度又憑什麼做到呢?
1983年,印度出臺名為《國家衛生政策》的文件,要求印度各邦以分散式醫療管理的形式建立起「穩健的全國醫療體系」:話外之意,就是終於承認中央政府沒錢了,想要地方分擔部分醫療支出的費用。
於是,這一條政策引導下,印度的醫療體系發生了重大改變,原來是國家統籌,現在轉換為純粹的市場運營。結果怎麼樣?
根據蘭德公司公布的一份《中國與印度衛生系統的比較》報告中顯示:從1980年到1990年,印度的初級衛生中心數量由5000間增加到了20536間,新增醫師的數量超過了十萬人。在常年醫療開支維持只佔公共財政4%的狀況下,印度無疑達成了跨越式發展。
看著是不是很喜人的數據?然而解讀這串數據背後,不難發現,這些增長的都是私人醫院,而真正的印度公立醫院已經名存實亡,那所謂的免費醫療更是空有其名,難符其實。
其實,印度的免費醫療根本就是一個笑話,有點類似於我國六七十年代的赤腳醫生制度,主要是解決一點頭疼腦熱的小病,真正有大病,公費醫療根本保證不了。並且,一些醫院的醫療設備、環境之差超乎想像。對印度的有錢人來說,一般都去收費昂貴的私立醫院看病,所謂的免費,對有錢人來說,是不願意享受的。
不過阿圖葛文德醫生在他的書《阿圖醫生》裡寫道,印度人均4美元的衛生預算,支撐10多億人的免費醫療,就算是全部拿來防治傳染病都不夠,營養不良和衛生免疫仍然是他們的頭號問題。
2、印度免費醫療下的真實情況,爛到什麼程度?
「看上去很美」的印度免費醫療,實際情況卻觸目驚心。在印度各地的公立醫院,往往都面臨著醫藥短缺、設施落後、病人無法得到良好救治的情況。據稱,印度的醫療衛生投入低於GDP的1%,這個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大國,全國的公立醫院卻僅有17.5萬張病床是處於使用狀態。
甚至,印度這個全國註冊醫療機構只有6.3萬,數量還不到中國的7%!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曾就2019年我國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安全有關情況舉行例行發布會,宣布稱2019年中國全國醫療機構總數超過100萬家,全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次87億人次。
而反觀印度:據統計,印度新生兒夭折率高達22%,全世界新生兒死亡總數當中,印度佔據五分之一,每年印度有200萬五歲以下兒童死於營養不良亡。
就這種狀況,還敢說印度的免費醫療很好麼?哪個國家醫療情況好到總是天天治死人的?
據稱,印度的高端醫療水平確實比較高,有近80%的醫療服務,是由私人機構和慈善機構提供,這一比例超過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高居大國之首。 但承擔所謂全民免費醫療的印度公立醫院,仍將在很長時間內,設施落後,擠滿窮人,醫療服務水平低下!
所以,別再迷信什麼印度人口多,但人家就是免費醫療!這就跟我站大街上嚷嚷「我掏10塊出來,大傢伙免費醫療哈!」似的,有用?扯犢子呢吧!
總結:話就不用多說了,印度人多是事實,但還不如中國人多;他們有政策實施免費醫療,也是事實,但政策歸政策,落實的實際情況卻是極其糟糕的。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一個貧富差距如此懸殊的國家,在溫飽都沒有解決的基礎上,空談什麼全國免費醫療,就跟還沒學會走路,就喊著要造飛機上天一樣,除了笑話,別無結果。
最後,再分享一個故事,以此感激印度醫療對中國曾經的幫助,感恩!
抗日戰爭期間,印度曾派醫療隊援華。1937年9月14日,印度國大黨主席尼赫魯就「七七事變」發出聲明:「對這一悲劇不能袖手旁觀。因為這也許對印度本身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我們必須組織抗議活動……」。於是,在尼赫魯的號召下,印度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援華抗日活動。國大黨第五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派遣醫療隊援助中國抗日的決議,決定派一支小型醫療隊到中國去。1938年7月,尼赫魯的妻弟愛德醫生受尼赫魯委託,從西班牙國際縱隊千裡迢迢返回印度,組織了一支由5人組成的援華醫療隊。從此,印度醫療隊與八路軍一道奔赴抗日前線。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出入槍林彈雨之中,走遍了敵後抗日根據地,數次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施行了50餘次手術,診治了2000餘名傷病員,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