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亞地區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的人口總量實在龐大。截止2019年,印度的人口總量為13.5億人,穩居世界第二,而且印度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依然在1.11%,放眼全世界這也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可以預測的是,在未來的某一年,印度的人口總數就將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如果划算成大家更好理解的數字,那就是印度每年新增長的人口數量就有1500萬人。一年增加的人口就差不多等於兩個以色列的總人口。從目前來看,印度似乎並未採取有力措施限制人口增長,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印度的人口增長率依然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這種情況將會帶來哪些優點和缺點呢?
按照人口增長模式中的知識,印度的人口增長應該屬於高低高的模式,也就是高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當然,這裡的低死亡率是因為人口結構較為年輕,老齡化趨勢不高,故而造成的。人口迅速增長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環境壓力增大。每年這麼多的人口出生,這麼多的小孩需要撫養,上學,這麼多的年輕人也需要找工作。這些問題都非常棘手,然而更基礎的一個問題是糧食養不養得起。在這方面,印度似乎有天然的優勢。
雖然印度的總面積不到300萬平方公裡,但是耕地面積就有189萬平方公裡,穩居世界第一。在如此高的耕地面積下,印度不但可以養活這麼多人口,還是世界大米出口量最高的國家。
龐大的人口總量帶來的直接好處,當然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勞動力資源豐富,這有利於印度吸引外資,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而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世界工廠」。此外,印度面臨的養老負擔也會比較低。所以在許多經濟學家眼裡,對印度的經濟發展都比較看好。
如果按照正常的人口發展模式。當印度的經濟得到發展之後,人口增長的速度會逐漸降低,這是世界各國人口增長的一般趨勢。可是印度畢竟不同於一般的國家,未來經濟得到發展後,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會不會降下來呢?
我們知道,印度現在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社區治理,都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是印度經濟增長的一個很大的隱患,如果未來印度的經濟增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改變人口增長模式就非常困難。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麼多人口倒不至於沒有糧食吃。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