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3日消息:如今,網際網路+正深刻改變著每個行業的發展形態,其中也包括文化演出市場,申城昨晚的一場音樂會就是一個縮影。
【音樂實況】
昨晚,上海音樂廳舉行了2014至15音樂季的閉幕演出,由世界知名指揮家勒內*雅各布執棒歐美頂尖古樂團弗萊堡巴洛克樂團,演繹莫扎特經典音樂會版歌劇《唐·璜》,演奏家們使用的都是來自巴洛克時期的「古董」琴,其中,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古鋼琴,還差點讓閉幕音樂會無法舉行:
【實況】
古鋼琴是一種15世紀至19世紀初用的鍵盤樂器,是現代鋼琴的前身,全世界現存的只有近10臺。音樂廳節目部總監沈彥樹說:
【在中國大陸範圍之內,我們只找到了中國音樂學院一架古鋼琴,但是他們出於安全的考慮,他們不願意把這架琴借到上海,如果沒有這架琴,閉幕音樂會要取消了。】
這時,他們想到通過新媒體途徑來搜集古鋼琴的信息:
【微薄、微信粉絲中有大量神人存在,他們切切實實知道哪裡有,當時有一條回復詳細到這個琴在大阪,這個擁有者的名字,聯繫方式,郵箱等等,古鋼琴牌子、型號都有。】
而且,這條回復是在徵集信息發出5分鐘後就出現了。最終,這架古鋼琴從大阪空運到上海。
記者還注意到,昨晚來聽音樂會的觀眾裡,還有一些是此前參與了音樂廳公益票的首次網上銷售活動,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音樂廳如果它還需要培養更多觀眾更年輕觀眾群體的話,這種購票方式必然要實現網絡化。】
上交音樂廳副總經理陸菁也認為,包括網絡購票、網絡藝術教育等,新媒體增強劇場了與粉絲的互動。她舉了個演出的例子:
【去年12月,鋼琴家齊摩爾曼因為版權的問題,他當時提出很苛刻的要求希望大家寄存手機,後來我們在微信上發起了活動,包括投票選出不文明的觀眾行為,引出自願寄存手機你願意嗎?當天現場有一半人自願寄存手機,音樂會效果很好,很安靜。】
音樂廳副總經理方靚告訴記者,新媒體還可以讓劇場實現全球推廣。她舉了一個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官方網站的例子:
【有一次,他們正在視頻直播一個歌劇的道具怎麼樣從大型卡車裡到倉庫裡,工作人員怎麼拆卸、組裝,就像我親身站在後臺看著一切,這個體驗讓我很震撼。】
這其實對劇場的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陸菁還認為,如今劇場的新媒體都是各自為戰,無法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於是,她們都不約而同地在尋找新的合作夥伴。
【有些傳統媒體也開發了社交媒體、聚合平臺,我們也在尋找和新平臺合作的機會。
這給劇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需要更多創意型的,和對網際網路思維能跟上步伐的人才加入劇院運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