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家大劇院曾經首次演出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獲得極大的成功。今年8月16日,這部輕歌劇將再次上演,國家大劇院邀請中國著名歌劇、音樂劇導演陳蔚擔任復排導演。陳蔚憑藉自己對音樂的研究和對喜歌劇輕歌劇的執著,擔當起這部輕歌劇延續演出的重任。陳蔚對記者說:「我之所以願意接受國家大劇院的邀請,是因為這部輕歌劇是我國歌劇演出中的重要作品,去年在英國導演史蒂芬·勞利斯的執導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我們這次做的是讓這樣的成功延續,讓中國歌劇舞臺能夠留下輕歌劇這一受歡迎的品種,因為在中國做一部輕歌劇相當不容易。」
■不能裝模作樣演外國人
也不能把輕歌劇當小品
在中國的歌劇舞臺上,輕歌劇和喜歌劇是一個很難出成果的舞臺劇,因為中國歌劇大都是厚重的歷史題材,演員也缺少喜劇訓練,因此,在這些年的歌劇舞臺上,除了復排的歌劇《小二黑結婚》和外國歌劇《塞維亞理髮師》、《費加羅的婚禮》、《賈尼斯基基》外,很少有喜歌劇和輕歌劇上演,而在演出外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時,導演往往加入一些中國小品式的笑料,或者要求演員把自己裝扮成外國人,這些也使中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瓶頸。陳蔚在排練間隙告訴記者:「施特勞斯《蝙蝠》中的故事來自維也納的生活,它的笑料和幽默都是維也納生活中獨有的。這一次我要求演員們進入生活,不可以把自己裝成維也納人。裝模作樣演外國人和小品式的表演都是不對的。」
於是,在排練中,陳蔚要求演員對每一個角色的性格進行研究,無論是羅薩林德還是女僕,他們的人物內心轉變到位了,喜劇效果就出來了。對於第三幕的主演陳佩斯,陳蔚說:「我在排練前曾經與陳佩斯進行了一次較深的交流,我們對喜劇的觀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排演的時候我們會商量,以便讓他的表演更加流暢,更加融入劇情,更加與音樂結合緊密。」
■表演首先要服從音樂
形成有機統一風格
陳蔚告訴記者:「在接受復排《蝙蝠》的任務後,我把歌劇總譜進行了仔細研究,每一個唱段,每一個對話,每一個音樂動作都要在音樂中找到根據。」在研究完總譜後,陳蔚決定對上一輪演出的第二幕舞會場景進行修改。陳蔚說:「也許是英國導演與中國演員在文化上的差異,也許是英國導演刻意求新,他執導的《蝙蝠》亮點很多,但有的地方有些拖沓,對於舞會場景的處理,我希望能夠火爆起來。我的任務就是用音樂把整部歌劇貫穿成一個整體,讓表演服從於音樂,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風格。」
在排練場,從《查爾達什舞曲》到《香檳之歌》,再到《雷電波爾卡》,陳蔚要求全體演員動起來,營造歡快熱烈的氛圍,因為從音樂上講,這一段是很歡快熱鬧的。於是,在羅薩林德唱起《查爾達什舞曲》時,演員們就隨著音樂動起來,到《香檳之歌》時,主演們就開始跳舞,等到了《雷電波爾卡》,全場演員無人不舞,形成全劇的一個高潮。
■演員需學習戲劇表演
不能只會唱歌不會演戲
在復排《蝙蝠》的過程中,陳蔚一直感嘆:「在所有演員中,那些經常登臺的歌唱家表演很到位,麼紅由於經常演出歌劇,她的舞臺喜感十分強烈,楊曉勇、梁寧等都能演活自己的角色,而年輕演員則需要有所突破。」除了第三幕陳佩斯的表演外,陳蔚要求第一幕和第二幕也要喜感充足,這對於擅長演正歌劇的年輕演員來說,是一個難點。
陳蔚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復排《蝙蝠》,我感受到在我國的聲樂教育中,表演方面的教育是缺乏的,很多演員只會唱歌,不會演戲,更別說演喜歌劇和輕歌劇這類難度較大的表演了。過去我們的歌劇舞臺不重視喜歌劇和輕歌劇的演出,認為歌劇就應該是大題材,充滿厚重感。於是,中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數量實在有限。但是,作為歌劇百花園中的一種類型,應該鼓勵它們盛開。同時,在我國的音樂人才培養上,注重偏門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唱歌的不會演戲,演戲的不能唱歌。而在國外的歌劇發展中,表演與歌唱並重已經成為趨勢,因此,培養能歌唱又能表演的全方位人才是我國歌劇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環節,中國的歌劇舞臺不僅需要厚重題材的大歌劇,也需要輕鬆愉快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中國歌劇舞臺留住輕歌劇這一品種。」
「海歸」新星加盟《蝙蝠》
在《蝙蝠》的第二輪演出中,觀眾將看到兩位「海歸」新星的演出,一位是B組扮演羅薩林德的易思蘅,另一位是扮演女僕阿黛莉的宋元明,她們一個來自德國,一個來自奧地利,都是在各自的音樂學院學成後,並在各自的演藝事業中有了一定的經驗,應國家大劇院邀請加盟《蝙蝠》劇組的。
易思蘅2007年畢業於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音樂學院,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時師從周小燕教授。在德國音樂學院畢業後,曾在德國法蘭克福歌劇院、德國曼海姆歌劇院、德國路德維希哈芬歌劇院、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烏克蘭基輔國家歌劇院演出歌劇,出演過《唐·璜》中的艾爾維拉、《魔笛》中的帕米拉、《費岱裡奧》中的馬捷琳娜等。易思蘅告訴記者:「這一次是應指揮家李心草的邀請,前來北京演出這部輕歌劇。自從回到北京演戲,我感受了國家大劇院的專業氛圍,這裡的演員比我在德國演出時的演員更加投入。我之前沒有演出過輕歌劇,這次是一個挑戰。劇組很專業,導演對我們的要求也很專業,她要求我們演出的是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不是表面的搞笑和表演,我在這裡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
宋元明畢業於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是「歌劇與輕歌劇」和「藝術歌曲與清唱劇」雙碩士,曾參加過國家大劇院《圖蘭朵》的演出,扮演柳兒,這一次是演出女僕阿黛莉。應該說,宋元明學的就是歌劇與輕歌劇的演唱,畢業後也演出過一些輕歌劇和歌劇,雖然沒有機會演出過整部《蝙蝠》,卻在畢業時演出過片段。宋元明告訴記者:「陳蔚導演要求我演出阿黛莉麻雀變鳳凰的內心感覺,我覺得這是抓住了這個人物的特點,一下打開了我的表演空間。如果要比較陳蔚與英國導演,我認為英國導演更注重自己個性的表演,具有一定的實驗性,要做出一個與眾不同的《蝙蝠》。而陳蔚導演是從音樂出發,從人物出發,他希望詮釋的人物是生活化的,是符合戲劇和音樂的,也很不錯。我覺得,中國的歌劇太需要輕歌劇和喜歌劇了,我們的生活是多彩的,歌劇藝術也應該是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