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復排 讓中國歌劇舞臺留下輕歌劇品種

2020-12-05 搜狐網

  去年國家大劇院曾經首次演出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獲得極大的成功。今年8月16日,這部輕歌劇將再次上演,國家大劇院邀請中國著名歌劇、音樂劇導演陳蔚擔任復排導演。陳蔚憑藉自己對音樂的研究和對喜歌劇輕歌劇的執著,擔當起這部輕歌劇延續演出的重任。陳蔚對記者說:「我之所以願意接受國家大劇院的邀請,是因為這部輕歌劇是我國歌劇演出中的重要作品,去年在英國導演史蒂芬·勞利斯的執導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我們這次做的是讓這樣的成功延續,讓中國歌劇舞臺能夠留下輕歌劇這一受歡迎的品種,因為在中國做一部輕歌劇相當不容易。」

  ■不能裝模作樣演外國人

  也不能把輕歌劇當小品

  在中國的歌劇舞臺上,輕歌劇和喜歌劇是一個很難出成果的舞臺劇,因為中國歌劇大都是厚重的歷史題材,演員也缺少喜劇訓練,因此,在這些年的歌劇舞臺上,除了復排的歌劇《小二黑結婚》和外國歌劇《塞維亞理髮師》、《費加羅的婚禮》、《賈尼斯基基》外,很少有喜歌劇和輕歌劇上演,而在演出外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時,導演往往加入一些中國小品式的笑料,或者要求演員把自己裝扮成外國人,這些也使中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瓶頸。陳蔚在排練間隙告訴記者:「施特勞斯《蝙蝠》中的故事來自維也納的生活,它的笑料和幽默都是維也納生活中獨有的。這一次我要求演員們進入生活,不可以把自己裝成維也納人。裝模作樣演外國人和小品式的表演都是不對的。」

  於是,在排練中,陳蔚要求演員對每一個角色的性格進行研究,無論是羅薩林德還是女僕,他們的人物內心轉變到位了,喜劇效果就出來了。對於第三幕的主演陳佩斯,陳蔚說:「我在排練前曾經與陳佩斯進行了一次較深的交流,我們對喜劇的觀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排演的時候我們會商量,以便讓他的表演更加流暢,更加融入劇情,更加與音樂結合緊密。」

  ■表演首先要服從音樂

  形成有機統一風格

  陳蔚告訴記者:「在接受復排《蝙蝠》的任務後,我把歌劇總譜進行了仔細研究,每一個唱段,每一個對話,每一個音樂動作都要在音樂中找到根據。」在研究完總譜後,陳蔚決定對上一輪演出的第二幕舞會場景進行修改。陳蔚說:「也許是英國導演與中國演員在文化上的差異,也許是英國導演刻意求新,他執導的《蝙蝠》亮點很多,但有的地方有些拖沓,對於舞會場景的處理,我希望能夠火爆起來。我的任務就是用音樂把整部歌劇貫穿成一個整體,讓表演服從於音樂,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風格。」

  在排練場,從《查爾達什舞曲》到《香檳之歌》,再到《雷電波爾卡》,陳蔚要求全體演員動起來,營造歡快熱烈的氛圍,因為從音樂上講,這一段是很歡快熱鬧的。於是,在羅薩林德唱起《查爾達什舞曲》時,演員們就隨著音樂動起來,到《香檳之歌》時,主演們就開始跳舞,等到了《雷電波爾卡》,全場演員無人不舞,形成全劇的一個高潮。

  ■演員需學習戲劇表演

  不能只會唱歌不會演戲

  在復排《蝙蝠》的過程中,陳蔚一直感嘆:「在所有演員中,那些經常登臺的歌唱家表演很到位,麼紅由於經常演出歌劇,她的舞臺喜感十分強烈,楊曉勇、梁寧等都能演活自己的角色,而年輕演員則需要有所突破。」除了第三幕陳佩斯的表演外,陳蔚要求第一幕和第二幕也要喜感充足,這對於擅長演正歌劇的年輕演員來說,是一個難點。

  陳蔚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復排《蝙蝠》,我感受到在我國的聲樂教育中,表演方面的教育是缺乏的,很多演員只會唱歌,不會演戲,更別說演喜歌劇和輕歌劇這類難度較大的表演了。過去我們的歌劇舞臺不重視喜歌劇和輕歌劇的演出,認為歌劇就應該是大題材,充滿厚重感。於是,中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數量實在有限。但是,作為歌劇百花園中的一種類型,應該鼓勵它們盛開。同時,在我國的音樂人才培養上,注重偏門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唱歌的不會演戲,演戲的不能唱歌。而在國外的歌劇發展中,表演與歌唱並重已經成為趨勢,因此,培養能歌唱又能表演的全方位人才是我國歌劇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環節,中國的歌劇舞臺不僅需要厚重題材的大歌劇,也需要輕鬆愉快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中國歌劇舞臺留住輕歌劇這一品種。」

  「海歸」新星加盟《蝙蝠》

  在《蝙蝠》的第二輪演出中,觀眾將看到兩位「海歸」新星的演出,一位是B組扮演羅薩林德的易思蘅,另一位是扮演女僕阿黛莉的宋元明,她們一個來自德國,一個來自奧地利,都是在各自的音樂學院學成後,並在各自的演藝事業中有了一定的經驗,應國家大劇院邀請加盟《蝙蝠》劇組的。

  易思蘅2007年畢業於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音樂學院,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時師從周小燕教授。在德國音樂學院畢業後,曾在德國法蘭克福歌劇院、德國曼海姆歌劇院、德國路德維希哈芬歌劇院、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烏克蘭基輔國家歌劇院演出歌劇,出演過《唐·璜》中的艾爾維拉、《魔笛》中的帕米拉、《費岱裡奧》中的馬捷琳娜等。易思蘅告訴記者:「這一次是應指揮家李心草的邀請,前來北京演出這部輕歌劇。自從回到北京演戲,我感受了國家大劇院的專業氛圍,這裡的演員比我在德國演出時的演員更加投入。我之前沒有演出過輕歌劇,這次是一個挑戰。劇組很專業,導演對我們的要求也很專業,她要求我們演出的是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不是表面的搞笑和表演,我在這裡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

  宋元明畢業於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是「歌劇與輕歌劇」和「藝術歌曲與清唱劇」雙碩士,曾參加過國家大劇院《圖蘭朵》的演出,扮演柳兒,這一次是演出女僕阿黛莉。應該說,宋元明學的就是歌劇與輕歌劇的演唱,畢業後也演出過一些輕歌劇和歌劇,雖然沒有機會演出過整部《蝙蝠》,卻在畢業時演出過片段。宋元明告訴記者:「陳蔚導演要求我演出阿黛莉麻雀變鳳凰的內心感覺,我覺得這是抓住了這個人物的特點,一下打開了我的表演空間。如果要比較陳蔚與英國導演,我認為英國導演更注重自己個性的表演,具有一定的實驗性,要做出一個與眾不同的《蝙蝠》。而陳蔚導演是從音樂出發,從人物出發,他希望詮釋的人物是生活化的,是符合戲劇和音樂的,也很不錯。我覺得,中國的歌劇太需要輕歌劇和喜歌劇了,我們的生活是多彩的,歌劇藝術也應該是多彩的。」

相關焦點

  • 復排歌劇《同心結》北京首演 觀眾被黃繼光精神感動落淚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北京報導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們心懷祖國與人民,為了和平與正義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如今,山河無恙,家國安寧。烈士們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的英名萬古流存。10月26日晚,講述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歌劇廳上演。
  • 呂薇飾演屠呦呦 歌劇《呦呦鹿鳴》為首都舞臺注入正能量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尹星雲)「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近日,當《詩經·小雅·鹿鳴》唱響在北京保利劇院時,民族歌劇《呦呦鹿鳴》正式拉開了晉京展演的序幕。據了解,這部由寧波演藝集團創排的歌劇,藝術地再現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寧波籍科學家屠呦呦的生動事跡。其中,劇中屠呦呦一角由著名青年歌唱家、海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呂薇飾演。
  • 頂級歌劇明星茵娃-穆蘭加盟「鏡版」《茶花女》
    2011年2月13至17日,這部威爾第最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獎再一次搬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人們不僅將再一次欣賞到那亦真亦幻的舞臺奇觀,更有機會聆聽到當今國際最頂尖女高音茵娃.穆蘭飾唱的薇奧列塔。  「鏡子版」《茶花女》再現大劇院舞臺  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無疑是西方歌劇歷史上流傳最為廣泛的劇目,其久演不衰的程度實為罕見。
  • 品味經典票價瘦身 中央歌劇院推出華格納歌劇<齊格弗裡德>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0日訊 9月21日、22日晚18:30,中央歌劇院將在藝術總監俞峰教授的帶領下,傾全院之力,首演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齊格弗裡德》。鴻篇巨製尼伯龍根指環是世界著名作曲家華格納在世界歌劇史上創造的奇蹟。中央歌劇院院長俞峰先生在介紹這部作品時說:「《尼伯龍根指環》是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歌劇領域中演繹難度和演唱難度最大的超大規模作品。」
  • 北交攜手詹妮弗-拉莫爾 歌劇大腕登臺大劇院
    詹妮弗-拉莫爾方非攝如果不是面對面接觸,很難想像世界知名女中音歌唱家詹妮弗·拉莫爾在舞臺之下是那樣幽默風趣在與北京交響樂團進行了一上午排練之後,她和如約而至的媒體記者閒聊開來,從音樂到生活,從婚姻到性格,從舞臺角色到大師班課……暢懷嬉笑中,她作為一代歌劇大腕兒的人格魅力展露無餘。12月14日,國家大劇院,詹妮弗·拉莫爾將攜手指揮家勞倫斯·戴爾,與北京交響樂團合作一場音樂會。這也是北京交響樂團2012百場音樂演出季「大師系列」板塊的收官之作。
  • 這部民族歌劇紅了60年!幾代女主角,你最熟悉誰?
    願全天下勞苦大眾都解放四代韓英築夢,休說小曲好唱千錘百鍊過後,大戲剛剛開場致敬詞撰文:楊啟舫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洪湖赤衛隊》講述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湖北洪湖地區的一支地方革命武裝洪湖赤衛隊,在韓英和劉闖的領導下
  • 歌劇到底是什麼?女高音黃英答「歌劇十問」
    集歌唱、戲劇、文化、藝術、表演等方方面面於一體,歌劇可以說是音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然而作為西方舶來藝術,用義大利語、德語、法語甚至俄語演唱的歌劇,和中國觀眾總是隔了一層,中國歌唱家常常要花很多努力,才能將之傳遞給中國觀眾。「你不能怪觀眾聽不懂,你不教育、不宣傳,確實是很難的,陽春白雪就是陽春白雪。」
  • 2012歌劇節開幕大戲《漂泊的荷蘭人》揭秘舞美效果圖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在西方歌劇藝術殿堂中,德國作曲家理查·華格納的歌劇不僅是一朵傲然綻放的奇葩,更是西方舞臺表演藝術領域一座巍然聳立的巔峰,任何一座優秀劇院都把能夠上演這位天才大師的劇目視為一種責任和榮耀。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
  • 傳奇浪漫的太空歌劇
    大家好,我是周三的景銘宇,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太空歌劇。
  • 英文歌劇《紅樓夢》把中國觀眾看哭了 用世界語言演繹中國故事
    老和尚忽然開口,以一句英文臺詞拉開了歌劇《紅樓夢》的序幕;在乞丐們的合唱、和尚與石頭、花的對唱,以及賈府的僕人們合唱之後,黛玉、賈母、王夫人、寶玉、寶釵、薛姨媽、賈元春等《紅樓夢》中的經典人物相繼登場,一個個用美聲和英文唱起了讓中國觀眾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觀園故事……歌劇 《紅樓夢》 閻彤攝昨晚,耗時五年創作,花費300多萬美元,將120章回經典文學巨著精縮成兩個多小時舞臺演出的當代英文歌劇
  • 江蘇將推出首部歌劇電影《拉貝日記》
    13日晚,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在江蘇大劇院上演。這是今年4月該劇開啟全球巡演之後,首次回到南京公演。演出全部內容被錄製成江蘇首部歌劇電影。    歌劇《拉貝日記》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省演藝集團、江蘇省文投集團共同出品。
  • 超重女高音4年減肥120磅後重返歌劇舞臺
    超重女高音4年減肥120磅後重返歌劇舞臺 2008年06月19日 16:48 來源:都市女報 發表評論 據報導,歌劇界此前對於男女演員的體重並無過多限制,但近年來歌劇演員也日益講求「才貌雙全」。
  • 七大最難的歌劇詠嘆調
    這個列表是為了讓那些認為歌劇很無聊的人更興奮一點。如果你從未嘗試過唱歌劇詠嘆調,那就試試看,儘量讓你的聲音聽起來像專業歌手。不容易。這裡是你的娛樂節目,是有史以來寫的幾首難度最高的歌劇詠嘆調。有些你可能知道,有些卻不知道。
  • 《幻書啟世錄》書靈克裡斯汀怎麼樣 歌劇魅影背景一覽
    導 讀 克裡斯汀是遊戲《幻書啟世錄》中的書靈之一,她的原型是著名歌劇作品《歌劇魅影》,克裡斯汀是《歌劇魅影》原作中的女主角。
  •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屆音樂節除了交響樂、室內樂、合唱、跨界等常規演出形式外,還將在28天之內創紀錄地推出多達5部經典歌劇演出,在音樂節史冊和中國古典音樂演出紀錄中都將留下輝煌一頁。  朱塞佩·威爾第和理察·華格納——兩位19世紀歐洲最偉大的歌劇大師同在1813年誕生,二人創作風格迥異,卻擁有著等量齊觀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其歌劇作品久演不衰,時至今日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來源 信網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
  • 民族歌劇演繹女科學家屠呦呦 《呦呦鹿鳴》打動杭州觀眾
    這部歌劇匯聚國內一流創作團隊,由作曲家孟衛東作曲,詠之、郭雪編劇,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廖向紅導演,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朱曼指揮,空政話劇團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戴延年任舞美設計,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胡耀輝任燈光設計,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擔任藝術監製。  「這部歌劇從屠呦呦的平凡生活著手,從側面表現出科學家的追求和堅持,讓觀眾近距離地接近她、了解她,真是很難得。」
  • 靈活化用古樂古詩詞 原創歌劇《芥子園》盡顯中國古典韻味
    極富中國古典韻味的四幕原創歌劇《芥子園》將李漁這段人生經歷在舞臺上呈現。該劇從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反盜版展開,描述了300多年前發生在中國江南的一場轟動天下的版權官司和由此引出的愛恨情仇,鞭撻了無恥的盜印賊和貪官汙吏,頌揚了危難之中美好、永恆的愛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薛浩垠將領銜劇中「李漁」一角。
  • 使觀眾為之深深著迷的歌劇,有著怎樣的誕生故事?
    《歌劇史:四百年的視聽盛宴和西方文化的縮影》,[美]卡羅琳·阿巴特、[英]羅傑·帕克著,趙越、周慧敏譯,中國畫報出版社2020年9月版。這些初步方案大多是從完全被曲解的古希臘神話中獲得的,它們形成了一個完全不具備激發人熱情能力的戲劇舞臺,但另一方面,這個舞臺又具備了能夠體現每一位作曲家輪到自己表現時的喜悅心情的優點。 並非所有的德國人都持這種輕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