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排歌劇《同心結》北京首演 觀眾被黃繼光精神感動落淚

2021-01-1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北京報導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們心懷祖國與人民,為了和平與正義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如今,山河無恙,家國安寧。烈士們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的英名萬古流存。10月26日晚,講述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歌劇廳上演。兩個小時的演出,贏得觀眾掌聲陣陣,不少觀眾更是被黃繼光的英雄事跡感動淚目。

《同心結》是一部紅色題材經典歌劇,該劇於1981年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首演。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歌劇《同心結》復排工作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指導,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德陽市委、德陽市人民政府出品,四川交響樂團、德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中共中江縣委、中江縣人民政府製作,四川交響樂團、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演出。

《同心結》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光輝事跡為主線創作,通過曲折生動的情節,講述了黃繼光及其戰友們與朝鮮人民如何在反侵略鬥爭中,用鮮血凝結起彪炳日月的戰鬥友誼,歌頌了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唱響了謳歌英雄的正氣歌。

該劇由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喬佩娟擔任藝術顧問,原總政歌劇團團長王祖皆擔任音樂總監,著名編劇馮柏銘擔任文學統籌,著名導演宮曉東擔任導演,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教授欒凱擔任復排作曲,中國交響樂團一級作曲李文平擔任音樂編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飾演黃繼光,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蔣寧、女中音歌唱家張卓,歌唱家呂宏偉、王倩、孫彥、吳曉均、曹紅碧主演,參演人數達260人。

左一:羅威

「從進組排練、到彩排演出,我學會了怎麼去相處,怎麼去愛。」在國家大劇院演出之前,四川人藝青年演員羅威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回顧全隊近一個半月的奮鬥歷程,路短情長。從德陽演藝中心的彩排公演,再到四川大劇院的劇目首演,一路熱血沸騰、戰旗飛揚。」

羅威透露,「此次劇組青年群體達180人左右,而主角黃繼光本身也是青年,我們為此專門成立了文旅廳團委同心結劇組青年突擊隊,每次新晉城市首演前都會搞集結儀式,為的就是增強儀式感,讓青們學習如何像黃繼光一樣去愛自己的戰友。」

在劇中,羅威飾演的反派角色只有5句臺詞,其他時間裡他又客串了的一些群眾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每次都盡心盡力。「我們整部戲都在一個3層樓高、40多階的樓梯上演出,摔傷、破皮、淤青甚至是頭髮一縷縷被扯下已經常見,但從沒聽過誰抱怨。正是這樣,演英雄、學英雄的集體主義思想正在每個青年人心間紮根發芽。」

羅璇子 飾演 吉榮

四川人藝青年演員羅璇子也表示,在進組以前大家都沒有料想到此的排練強度和力度之大,「排練的頭一周,我們很多演員相繼受傷,可是大家都沒有叫苦、叫累,而是咬著牙繼續排練下去,因為我們被劇中人物的精神感動了,相比他們的遭遇和痛苦,我們這些又算得了什麼?這個應該就是『卡塔西斯』在我們身上產生了作用。同時我們也被激情澎湃的宮曉東導演所震撼,在他身上迸發出一種能量,這樣的能量讓我們演員無時無刻不敢鬆懈、用勁全力在舞臺上燃燒自己!」

羅璇子在劇中扮演小順姬同村好友吉榮,「她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姑娘,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失去家人、家園的姑娘們的縮影。她們渴望和平,也儘自己的力量為這場戰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給戰士們洗衣服、去現場送彈藥……她們發自內心地感謝可愛的中國志願軍們,感謝他們用自己的鮮血保衛了自己的家園。感情是不分國界的,世界和平、山河無恙是每一個人的期盼!」

一場精彩的歌劇表演呈現,音樂是貫穿始終的劇「魂」。此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同心結》由四川交響樂團擔任音樂伴奏,青年駐團指揮家肖超現場指揮。

肖超早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讓現代大眾更能接受這部英雄題材的歌劇作品,「對老的音樂旋律進行了重新的配器,用現代的作曲手法應用到老的旋律中,新老結合,例如劇中『中朝友誼』這一主題,老旋律非常好聽,我們把它保留下來做了重新的配器,這也是主創團隊一個非常偉大的構思。在這部重新復排的作品中,更加突出了英雄人物的英雄主題和音樂形象。比如增加了一個『祖國頌』的主題,這也是歌劇的第一音樂主題。」

歌劇《同心結》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表示:「當現場交響樂伴奏的歌聲響起後,曾經在課本裡讀過的炮火連天的戰爭畫面,浴血奮戰的年輕面龐,屍橫遍野的殘破景象,湧入腦海的同時,眼淚奪眶而出。」

據悉,當晚的演出中,閻維文、鬱鈞劍、李雙江、夢鴿、孟玲等藝術家也專程來到現場觀看《同心結》。著名聲樂教育家孟玲在演出前接受記者採訪表示:「這麼多年過去了,英雄黃繼光,包括抗美援朝的那些志願軍戰士並沒有被我們忘記,他們的形象在我們面前更加高大、具象起來,這是精神的傳遞、力量的延續,我也希望我的學生王宏偉能演繹好黃繼光的英雄形象。」10月27日,該劇還將在國家大劇院再演一場。

相關焦點

  • 《蝙蝠》復排 讓中國歌劇舞臺留下輕歌劇品種
    今年8月16日,這部輕歌劇將再次上演,國家大劇院邀請中國著名歌劇、音樂劇導演陳蔚擔任復排導演。陳蔚憑藉自己對音樂的研究和對喜歌劇輕歌劇的執著,擔當起這部輕歌劇延續演出的重任。  ■不能裝模作樣演外國人  也不能把輕歌劇當小品  在中國的歌劇舞臺上,輕歌劇和喜歌劇是一個很難出成果的舞臺劇,因為中國歌劇大都是厚重的歷史題材,演員也缺少喜劇訓練,因此,在這些年的歌劇舞臺上,除了復排的歌劇《小二黑結婚》和外國歌劇《塞維亞理髮師》、《費加羅的婚禮》、《賈尼斯基基》外,很少有喜歌劇和輕歌劇上演
  • 英文歌劇《紅樓夢》把中國觀眾看哭了 用世界語言演繹中國故事
    《紅樓夢》,在歷經去年9月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和今年3月香港藝術節演出之後,終於來到了國內,在北京保利劇院正式上演。但沒想到,竟然讓我非常感動,並且對這部早已非常熟悉的名著有了新的視角和感受。尤其下半場,寶玉面對無法和黛玉成婚的現實,做出出家的決定,那份傷痛和決絕,觸動人內心特別柔軟之處,我忍不住落淚了。編劇導演作曲的功底和演員的唱功,真是太令人佩服了!」也有觀眾認為,雖然聽演員用英文演唱中國故事有點「怪怪的」,但演出整體製作精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新穎的感覺。
  • 從觀眾到主演,聽,《沂蒙山》幕後的故事
    主演和參演了《羽娘》、《鄭和下西洋》、《阿依達》、《茶花女》、《鄉村騎士》、《圖蘭朵》等多部歌劇。結 緣「在舞臺上看到這部代表沂蒙精神的歌劇表演,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不僅僅是流淌在血液裡的家鄉情,更有心中對闊別已久的歌劇舞臺的渴望」劉航與歌劇《沂蒙山》的結緣,在2018年年末,劉航受黑龍江省文旅廳邀請赴山東濟南演出,演出之餘,受邀觀看了大型原創民族歌劇《沂蒙山》的首映版。觀看過程中,他幾度落淚。祖籍山東平原的他,想起了他的家族史,就在沂蒙這片土地上,曾祖父被日本軍隊秘密殺害屍骨至今未還,舅爺參加紅軍奮勇殺敵。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
  • 民族歌劇演繹女科學家屠呦呦 《呦呦鹿鳴》打動杭州觀眾
    這部歌劇匯聚國內一流創作團隊,由作曲家孟衛東作曲,詠之、郭雪編劇,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廖向紅導演,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朱曼指揮,空政話劇團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戴延年任舞美設計,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胡耀輝任燈光設計,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擔任藝術監製。  「這部歌劇從屠呦呦的平凡生活著手,從側面表現出科學家的追求和堅持,讓觀眾近距離地接近她、了解她,真是很難得。」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11月6日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來源 信網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
  • 品味經典票價瘦身 中央歌劇院推出華格納歌劇<齊格弗裡德>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0日訊 9月21日、22日晚18:30,中央歌劇院將在藝術總監俞峰教授的帶領下,傾全院之力,首演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齊格弗裡德》。鴻篇巨製尼伯龍根指環是世界著名作曲家華格納在世界歌劇史上創造的奇蹟。中央歌劇院院長俞峰先生在介紹這部作品時說:「《尼伯龍根指環》是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歌劇領域中演繹難度和演唱難度最大的超大規模作品。」
  • 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幾代人嚮往的精神高地
    2020年6月28日,與病魔作戰40多年的文藝戰士,銀幕上永遠的江姐,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老師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自電影《在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誕生以來,江姐和江姐的精神如一團火焰紮根在人民心中,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幾代文藝工作者前僕後繼,創作出不同形式的《江姐》,向江姐和她同時代有信仰的一代人致敬。
  • 蘭州音樂廳版《卡門》28日首演
    此次首演將由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蘭州歌舞劇院、蘭州戲曲劇院、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等單位攜手呈現,特別邀請了中國交響樂團團長、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張藝擔任指揮,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終身歌劇演員謝英彬擔綱合唱指揮。
  • 歌劇《芥子園》明天首演,揭秘三百年前的版權爭奪
    11月27日至29日,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項目四幕歌劇《芥子園》將在天橋劇場首演。指揮陳正哲將執棒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攜手薛皓垠、王晨等歌唱家,共同演繹一場三百多年前的版權風雲。《芥子園》由趙景揚擔任編劇,是作曲家張朝的首部歌劇作品。
  • 迪圖瓦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施特勞斯歌劇《莎樂美》來中國首演
    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是歌劇史上最難演繹的作品之一,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音樂手法,問世一百多年來至今仍是驚世駭俗甚至重口味的。6月23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將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帶來「音樂會版」歌劇《莎樂美》,這是迪圖瓦去年因病延期後的履約之行,也是上海交響樂團2017-2018音樂季的閉幕演出。
  • 歌劇《呦呦鹿鳴》將在寧波首演:講述屠呦呦發明青蒿素故事
    據中新網5月25日報導,5月25日,浙江省首部民族歌劇《呦呦鹿鳴》新聞發布會在浙江寧波舉行,這部由寧波市演藝集團製作的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即將於5月30日在寧波首次亮相,這也是浙江省歷史上首部原創的寧波本土民族歌劇。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唱響重慶國泰 青年歌唱家呂薇將飾屠呦呦
    ,在【重慶演出信息】有更多演出劇目介紹在展現屠呦呦帶領團隊研發青蒿素的同時釋放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領銜主演丨呂薇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民族歌劇 演繹女科學家事跡由重慶演出公司主辦的民族歌劇《呦呦鹿鳴》重慶站演出講述的是中國中醫藥科學家、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明青蒿素的故事。
  •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絕筆之作《帕西法爾》中國首演  北京國際音樂節自創辦伊始便始終傾力於西方歌劇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與普及, 15年間已首演了近20部經典歌劇作品,而這其中尤以對華格納歌劇的推廣成就最為耀眼。繼2005年《尼伯龍根的指環》和2008年《唐豪瑟》後,今年10月29日、 31日,華格納的絕筆之作《帕西法爾》將在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實現又一次裡程碑式的中國首演。這部歌劇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德勒斯登歌劇院及馬德裡皇家歌劇院聯合全新製作,這也是音樂節歷史上首次與歐洲最頂尖藝術機構進行歌劇聯合製作,意義可謂非同尋常。
  • 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演,以黃文秀先進事跡濃縮還原全國...
    《扶貧路上》演出現場,黃文秀生前的扶貧足跡、村幹部與村民之間誠摯樸素的感情、旋律優美激蕩人心的音樂、廣西地貌風情的再現,以及王麗達等歌唱家唱演俱佳的表現,都令觀眾感動至深。「我們創作的過程,是一次向人民學習、被人民感動的過程。戰鬥在脫貧攻堅戰一線的幹部群眾,賦予了《扶貧路上》最大的靈感與最深的內涵。」田沁鑫說,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才能夠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新時代文藝精品,「《扶貧路上》是我們為脫貧攻堅戰獻上的誠意之作,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將我們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收穫的震撼和感動傳遞給大家,讓黃文秀們的精神和力量傳播得更遠、影響得更深。」
  • 以屠呦呦為原型 浙產民族歌劇《呦呦鹿鳴》有哪些幕後故事
    歌劇《呦呦鹿鳴》走進貴州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樓納村受到觀眾歡迎 寧波演藝集團 供圖 浙江在線寧波7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曾楊希 見習記者 段松豔 實習生 張慕昭)「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近日,一部浙江民族歌劇《呦呦鹿鳴》走進貴州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樓納村,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與廣泛讚譽。
  • 聽九個高音C 看多尼採蒂的喜歌劇
    在帕瓦羅蒂之後,著名男高音克勞斯和弗洛倫茲都曾高質量演唱過,特別是弗洛倫茲的演唱在戲劇表演中顯得更為自然流暢,經常在觀眾的掌聲中再唱一遍九個高音C的詠嘆調。這一次,扮演託尼奧的是男高音歌唱家皮耶羅·阿達尼和中國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皮耶羅·阿達尼曾經於巴勒莫和阿曼演出《軍中女郎》,這是他第一次到中國演出歌劇。  石倚潔更是與《軍中女郎》有著不解之緣。
  •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梧州上演 2020-11-25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製作雲集首都舞臺 國際大師成了北京老朋友
    點評:與國家大劇院和中山音樂堂近在咫尺,北京音樂廳的壓力從來都是不小的。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與中山音樂堂的「打開藝術之門」其實源出一門,為了與音樂堂的暑期系列相區別,音樂廳的「打開音樂之門」時間跨度更大,針對的觀眾群體也早已超越青少年學生。是一個與國家大劇院在檔次上和價位上相區別的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