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2020-12-04 金臺資訊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

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

《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

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窗外的鳳凰木》選擇以小見大,以疫情為時間背景,一家人為主要的故事脈絡。

「這並不削弱本劇做為抗疫題材的多面性、多緯度去表現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蔣志偉說。

因為空間轉換頻繁,有多層樓的戲,有整個小區的集體戲,有人物的家庭戲,有醫院的戲,《窗外的鳳凰木》非常考驗主創團隊的二度創作對於空間的集中把握與呈現。

導演陳才決定,以超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去表現現實生活。「我們希望以這樣的美學風格,力求真正展示社區的人群,在這場疫情之中的心理真實和人在現實之外絕對而超然的深層心理。」

回憶起第一次看到劇本,主演陸芳仍然非常激動。「第一次看這個劇本是在來廣東的飛機上。我一邊看劇本一邊哭,眼淚都流到口罩裡。我沒有想到這個劇本會讓我這麼感動,包括後來的第一次劇本圍讀,也包括這一個多月的排練,哪怕我們只是在排調度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流淚。」

中山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陳江梅表示,中山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窗外的鳳凰木》,在項目立項、資金支持、人員調配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並多次組織召開創作推進會、專家研討會,邀請國家、省、市專家對該劇本的立意、選題、創作等提出了意見。接下來,中山文藝界將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推出更多原創文藝佳作,舉辦大型主題文藝展演,用優秀作品弘揚時代精神、展現城市氣象。

相關焦點

  • 「心靈的洗禮」——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成功首演
    新華社長春10月1日電(記者高楠)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近日在該校成功首演,並將在國內陸續開展巡演匯演。「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大年精神在觀看話劇的1100餘名師生心中久久迴蕩。據介紹,該劇從組建主創團隊、創作劇本、排練到首演歷時一年的時間,輾轉廣西、北京、長春等地進行採風,深入挖掘黃大年的內心世界,將他愛國、愛科學的精神融匯其中。參與該劇的演職人員都是吉林大學在校學生。
  • 「永不消失的電波」 重郵原創話劇《紅色長波》首演開演
    話劇首演現場。  該劇是以重慶郵電大學首任黨委書記、院長、老紅軍郭長波同志為人物原型創作,展現重慶郵電大學歷史的校園原創話劇。話劇展現了以郭長波同志為代表的一代代重郵人始終牢記振興民族郵電通信事業使命,堅定紅色信仰,銘記育人職責,艱苦創業,推動重慶郵電大學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弱變強的歷程,蘊含著百折不撓,艱苦奮鬥,團結奉獻,敢為人先的意志品格和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
  • 北化原創話劇《侯德榜》首演 震撼師生心靈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歐興榮)「讓我們用中國人的智慧,興旺華夏民族;讓我們用科研的力量,推動世界發展!」當舞臺上的侯德榜振臂高呼,說出這段振聾發聵的臺詞時,觀眾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現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昨晚,由北京化工大學學子自編、自導、自演的文獻史實劇《侯德榜》在東校區科學會堂隆重首演,觀眾爆棚,掌聲如潮。
  • 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首演
    劇照(央廣網發 成都熊貓基地供圖)央廣網成都12月4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4日下午,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首演。
  • 首部「最美保險人」原創話劇《生命密碼》將正式公演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 今日,國內首部 「最美保險人」原創話劇——《生命密碼》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生命密碼》將於7月8日在京正式首演,年內還將在全國30多個城市進行大規模巡演。
  •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成都順利首演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順利舉行了首場演出,受到各界關注。觀演現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書記、主任吳永勝表示:「期望以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落實四川省『三九大』品牌工作部署,推動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設,作出積極有益的貢獻!」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上海首演:看過電影版,話劇版有哪些不同?
    在上月結束了北京第二輪演出後,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昨晚在人民大舞臺迎來了上海站首輪演出。除了話劇迷,不少原作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粉絲也走進劇院,一探究竟。不過,它的話劇版本問世更早,1963年在百老匯首演,當年就創造了82場演出的記錄。此次中國版的排演,導演佟欣雨保留了最初話劇劇本的架構,呈現給觀眾原汁原味的「瘋人院之旅」。圖說:《飛越瘋人院》劇照 官方圖電影與話劇的敘事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酋長」身上。
  • 永不消失的電波 諧振出時代強音——高校原創話劇《紅色長波》今日...
    永不消失的電波 諧振出時代強音——高校原創話劇《紅色長波》今日公演 2020-10-16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2月17日郭濤出生 盤點娛樂圈很醜卻又很紅的男明星(組圖)
    郭濤,1969年12月17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影視、話劇演員。199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 1993年郭濤拍攝第一部電影《活著》。1994年,郭濤在王朔編劇的電影《永失我愛》中主演一個司機。這是馮小剛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郭濤也是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演男一號。
  • 國話原創扶貧話劇《村裡新來的年輕人》用小人物反映大時代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扶貧題材原創話劇《村裡新來的年輕人》於18日晚在京首演。該劇以小人物反映大時代,藝術化地呈現了青年扶貧幹部帶領群眾奮鬥拼搏的感人故事。《村裡新來的年輕人》首演劇照 杜洋 攝《村裡新來的年輕人》自10月建組以來,一直在緊張地排練中。期間邀請了多位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掛職幹部、駐村第一書記與劇組主創人員及主演進行線上線下交流座談,請他們分享了許多工作中的親身經歷和內心感悟,並對劇本、表演提出修改建議。
  • 話劇《飛越瘋人院》首演 主創解讀「麥克墨菲的結局」
    中新網5月31日電 由佟欣雨執導的話劇《飛越瘋人院》5月30日在北京海澱劇院進行了首場演出。劇中,麥克墨菲的結局以死亡告終,主演馬仁傑認為這是預料之中的。「他本身的性格有悲劇色彩,從一開始他就在賭,從小賭到大,最後賭上了性命」。
  • 江西省原創話劇《零下十三度》濟南演出成功
    江西省原創話劇《零下十三度》濟南演出成功 19-11-05 17:17 來源:南昌晚報 編輯:彭曉姣
  • 芒市機場全力保障抗疫物資運輸 截至9月17日共運送抗疫物資13噸
    9月13日,德宏州瑞麗市發現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雲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機場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李剛,副總裁丁蓉麗第一時間赴芒市機場指導防疫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確保疫情防控空中運輸通道順暢
  • 珠海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即將晉京 蕩魂攝魄的3D特效舞美成該劇...
    2020年1月7日至1月8日,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主辦、珠海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大型話劇《龍騰伶仃洋》即將於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震撼上演。 對於大型的工業題材,又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不少觀眾的刻板印象就是「提不起興趣」,但在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之際,話劇《龍騰伶仃洋》在珠海大劇院首演當天
  • 一個人和一種力量——大型原創話劇《唐敖慶》觀感
    亦早該落筆,在首次知道唐老的故事要被搬上舞臺而激動不已的時候,在首度觀看帶妝彩排而涕淚難抑的時候,在首演大獲成功舉校歡慶的時候……直到12月6日,話劇《唐敖慶》復演,雖文辭淺顯,卻再不能靜默以待。 話劇《唐敖慶》由吉大師生自創自演,是學校七十華誕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成都熊貓基地原創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
    四川在線記者 吳浩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舉行首場演出。《幻鏡》打破了以往熊貓基地藝術團主要以兒童劇為主的創作模式,將目標轉向了嚴肅話劇類。從最初創意的產生到此次首場演出,整個過程既是熊貓基地藝術團的一次大膽創新,也是給了所有創作和演出人員一次難得的工作經歷與藝術體驗。
  • 12月29日中山天氣/中山天氣預報
    12月29日中山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2月29日,星期二,農曆冬月十五,數九為一九第9天。中山天氣:陰轉多雲,溫度 9 ~ 26℃,微風2級轉北風4-5級,日出時間 07:06,日落時間 17:52,降雨量 0.0mm,溼度 78%RH。
  • 話劇《靜靜的頓河》北京首演在即 八小時都是濃縮的精華
    距離話劇《靜靜的頓河》在北京首演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該劇主創昨天傍晚在菊隱劇場提前與觀眾見面,講述這部劇背後的秘密。話劇《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歷時14年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故事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的動蕩年代,哥薩克民族歷經波折的生活、頑強的鬥爭與偉大而悲劇性的愛情故事。據了解,小說《靜靜的頓河》在國內發行達到兩百萬冊左右,可見這部作品在中國有著深厚的讀者基礎,現場也有許多書迷和戲迷前來和主創們交流。
  • 國內首部3D全息話劇上演,阮玲玉將連續一月「現身」舞臺
    8月5日晚上,作為2016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項目,中國首部3D全息多媒體話劇《都市往事——阮玲玉》在常德路800秀首演,以先進的全息投影的方式復活了這位默片皇后。來自上海電影製片廠的3D全息導演金牧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復活」包括阮玲玉、周璇、張愛玲、董竹君等10位上海灘名媛。
  • 嶺南城市觀樹筆記4 | 鳳凰木
    鳳凰木(Delonix regia (Boj.) Raf.)隸屬於豆科鳳凰木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寬廣。二回羽狀複葉,小葉長橢圓形。總狀花序,花大,花冠數五,紅色,有光澤。莢果木質,長可達50釐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這是對鳳凰木總結得最好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