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3D全息話劇上演,阮玲玉將連續一月「現身」舞臺

2020-11-22 澎湃新聞

國內首部3D全息話劇上演,阮玲玉將連續一月「現身」舞臺

澎湃新聞記者 姜麗鈞 實習生 陳瓊燁

2016-08-06 16:23 來源:澎湃新聞

《上海往事——阮玲玉》的開場視頻。視頻來源 金牧野導演提供(02:04)

來自上海電影製片廠的3D全息導演金牧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復活」包括阮玲玉、周璇、張愛玲、董竹君等10位上海灘名媛。  本文圖片均來自 中國網

上海著名配音演員劉家楨沒有想到,跨越80年的歷史時光,他可以和上海上世紀30年代的著名影星阮玲玉同臺互動。

8月5日晚上,作為2016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項目,中國首部3D全息多媒體話劇《都市往事——阮玲玉》在常德路800秀首演,以先進的全息投影的方式復活了這位默片皇后。來自上海電影製片廠的3D全息導演金牧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復活」包括阮玲玉、周璇、張愛玲、董竹君等10位上海灘名媛。

看3D版阮玲玉無需佩戴眼鏡中國首部3D全息多媒體話劇《都市往事——阮玲玉》在常德路800秀首演,以先進的全息投影的方式復活了這位默片皇后。

在2015年的央視春晚舞臺上,節目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分身」出4個李宇春,令觀眾嘖嘖稱奇。「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金牧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李宇春現實存在,可以事先配合導演拍攝,來完成影像的記錄和提取,所以製作難度相對小一些,而對已經過世的人物進行3D全息製作,難度要大得多。

「鄧麗君逝世20周年,臺北舉辦了一場紀念演唱會,是由好萊塢特效技術核心所製作全息影像技術,讓鄧麗君『復活』演唱。」金牧野表示,全息影像技術真正在民用和藝術領域的應用嘗試還不到十年,特別在國內,以前在一些晚會上的嘗試時間通常必須控制在5分鐘至10分鐘,而「阮玲玉」是國內技術團隊首次成功運用CG和裸眼3D技術結合的形式,將電影技術融入話劇藝術中,這支團隊之前曾完成過《大聖歸來》、《小門神》等動畫的3D製作。

「和鄧麗君不一樣,阮玲玉的影像資料完全沒有彩色的,即使黑白影片,留存的也很少,所以基本上等於重新製作。」金牧野介紹說,話劇中阮玲玉的3D影像是參考黑白影片和圖片,再運用電影CG技術,讓話劇演員事件把動作做好,然後進行動作採集和面部表情採集,將採集的信息連接到阮玲玉的面容和形體上。在3D影像完成後,技術團隊再通過全息投影技術,讓阮玲玉成功地「復活」在舞臺上。這是一種觀眾無需佩戴3D眼鏡的裸眼3D技術,原理是通過不同數量的投影機,把真實影像或事先經過製作並具有立體效果的數字影像均勻對稱地投射在成像膜上,經過光的衍射和折射,將三維畫面懸浮在實景的半空中成像,此次的3D投影可以180度觀看。

「光是阮玲玉的素材採集就花了三周時間,存儲了整整9TB的資料,使用了包括上海戲劇學院虛擬空間實驗室在內的高效數字合成實驗室。」金牧野說,製作「阮玲玉」這個CG人物,從動作採集到修正,再到後期的處理,金牧野所在麥地文化傳播團隊用了大約一年的時間。

最終,在話劇中出現並與劉家楨對話的「阮玲玉」可以達到每一個表情都活靈活現,當表演者點燃她手中的香菸時,她可以與表演者一起互動,隨著她扭動腰肢唱起「毛毛雨……」,也把觀眾真正帶入到舊上海的街景裡。

張愛玲、董竹君等名媛被納入「復活」名單從8月6日至9月5日,《都市往事——阮玲玉》將每天演出兩場。

「這部作品的成功推出和吸引觀眾的原因,除了題材上抓住了上海歷史文化的特色,還在於藝術與技術相融合的新形式創造。」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丁羅男表示,「我們眼前的這位阮玲玉雖屬於數字光影的虛擬成像,卻有著一種記錄式的真實感。」

在金牧野看來,中國的3D全息技術其實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趕上與好萊塢的差距,但是,由於國內電視和電影行業比較浮燥,沒有時間來給一個團隊慢慢地磨出一個產品,因此他所在的團隊選擇了話劇這種傳統形式。從8月6日至9月5日,《都市往事——阮玲玉》將每天演出兩場,在他的計劃裡,接下來將用這套3D全息技術,來製作一個上海文化的話劇系列。「上海長久以來缺乏在文化方面與它的經濟同等地位的東西,但從它滋潤過的其他兩個地區的文化,香港和臺灣,可以看出上海本身的文化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重新把它找回來。」金牧野表示,話劇系列選取的角度,是用3D全息技術「復活」10位上海灘的名媛,目前已經確定的有周璇、張愛玲、董竹君等。

考慮到張愛玲、董竹君並非演藝界人士,因此目前留存下來的大都只是一些圖片,而罕有影像資料,金牧野坦言,資料採集和製作難度將會比「阮玲玉」系列更大,也希望能通過兩人的親友收集到更多的素材,然後爭取通過全息投影,讓她們可以真實地站在舞臺上,向觀眾講述自己的傳奇。

上海電影(集團)電視劇製作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這部話劇的編劇徐頻莉坦言,高科技只是門檻,需要全息還原的,除了人物的形象,更有文化內涵。「上海不僅是一個時尚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東方之都,更是個有故事的城市。如果新技術革命代表這個城市一如既往的前衛,那這一個個摩登往事,就是這個城市最美好、高貴的血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3D全息投影,話劇,上海名媛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全息舞臺劇丨諦聽文化全息幻影實像+真人表演,裸眼3D效果震驚!
    當3D全息技術融入到了傳統舞臺戲劇當中,科技無限的拓展了導演的想像力,讓舞臺藝術有了一個完全釋放的空間,輸出空間成像概念,形成這樣充滿科幻元素的全息舞臺。        與VR視頻和3D視頻不同,觀看全息舞臺作品不需要佩戴任何可穿戴式設備。而且可以結合AR技術、動作捕捉技術等「舞臺黑科技」打造互動式觀演體驗。
  •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成都順利首演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順利舉行了首場演出,受到各界關注。《幻鏡》是由熊貓基地出品的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該劇以當代大熊貓飼養員回望大熊貓進化史為切入點,講述了在30萬年前中更新世時期的大背景下,大熊貓、劍齒虎、猛獁象與早期猿人如何應對自然環境的大災變,努力生存的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該劇旨在打造國際化的大熊貓主題戲劇精品,推動大熊貓文化國際傳播與「走出去」工作,講好有藝術價值的中國大熊貓文化故事。
  • 首部「最美保險人」原創話劇《生命密碼》將正式公演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 今日,國內首部 「最美保險人」原創話劇——《生命密碼》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生命密碼》將於7月8日在京正式首演,年內還將在全國30多個城市進行大規模巡演。
  • 3d全息投影原理_3d全息投影視頻 - CSDN
    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一起完成表演,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適用範圍產品展覽、汽車服裝發布會、舞臺節目、互動、酒吧娛樂、場所互動投影等。他們研製的第二款投影晶片,將可以實現全息三維投影,立體影像可以漂浮在空氣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物體。第一款晶片推出幾個月之後,第二款晶片也將開始進入生產製造。另外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該公司研發的三維全息投影晶片,還將進入到各種顯示設備中,比如電視機、智能手錶,甚至是"全息桌面"。屆時,三維全息投影時代將真正到來。
  • 國內的全息3D投影創新持續「走紅」
    近幾年為我們大家所知的全息3D投影、AR、人工智慧AI、無人酒店等新鮮概念,都算是可以引領當代新科技潮流的標誌。其實我們知道,大概是從2014年的時候,全息3D投影技術開始被各晚會和廣告顯示廣泛的應用,最為大家廣為流傳的是15年的春晚,在當天晚會上,李宇春和幾個3D人物之間的結合演出,給大家留下來美好的回憶,而全息3D也一下子「走紅」了。
  • 十三號劇院將上演首部獨角戲《雪莉的牆》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十三號劇院於本周正式復演,在結束《浮生記》一連六場演出後,廣話創排的首部獨角戲——《雪莉的牆》將於8月25日迎來首演。疫情期間,大家都有被「困在家裡」的經歷,而《雪莉的牆》則以一個42歲的中年女性雪莉·瓦倫丁跟廚房牆壁的對話,講述她打破自己內心的「牆」,勇敢的追求嚮往生活的故事。
  • 3d全息投影機哪家強_深圳市暻億科技有限公司
    3d全息投影機哪家強,深圳市暻億科技有限公司,配備完整的SMT貼片和DIP插件生產線,有著各崗位經驗豐富的技術精英,能獨立自主完成集成電路板的研發以及生修改 產。
  • [都市零距離]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 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都市零距離]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 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開啟平面視界的立體之旅,國內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發行。
  • 拜託,請不要將舞臺上那些虛擬影像說成全息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對其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一位義大利科學家,而它的名字則是來自於19世紀的英國人John Pepper,因為他最早將其應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上。這種古老的技藝加上現代高水平的計算機渲染技術造就了舞臺上逼真的影像。但它重點是計算機渲染技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
  • 「水磨新調」3D全息音樂會亮相「青年藝術創想周」
    據《東方早報》報導,昨今兩天,運用全新3D聲音技術的張軍「水磨新調」3D全息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上演。作為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創想周」與2013第四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電子音樂周推出的重要演出,本次演出也是國內首次將「3D全息聲音」技術與舞臺藝術相結合。
  • 溫州市首部抗疫情景報告劇杭城上演 感人事跡「溫·暖」西子湖畔
    溫州市首部抗疫情景報告劇杭城上演 感人事跡「溫·暖」西子湖畔 2020/11/30 07:46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371
  • 臺灣3d全息投影風扇廠家價格_紅岸天驅自主研發
    臺灣3d全息投影風扇廠家價格,紅岸天驅自主研發,科技、創新、進無止境。 3d全息投影的報價受哪些因素所影響?傾影科技|3D全息投影為娛樂文化注入新血液!傾影科技|全新3D全息投影技術火爆來襲!全息婚禮究竟是什麼?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全息婚禮到來的時間也隨之改變。
  • 全息舞臺「盛宴」襲來 微美全息又帶來怎樣的視覺體驗
    看到這樣的前景,各路資本瘋狂裹挾AR全息市場,國外網際網路和IT巨頭Facebook、微軟、索尼、YouTube等都開始紛紛重金打造AR全息業務。這也直接帶動了AR全息概念在國內市場的大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微美全息多媒體技術的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隨著AR全息科技進步而蓬勃發展,為產品受眾開啟了數字藝術的互動之旅。
  • 話劇《甲子園》和《喜劇的憂傷》票房奇蹟
    30年前《蔡文姬》購票觀眾擠塌人藝南牆的劇壇佳話,曾經是話劇人在無人喝彩年代的勵志傳奇。30年後,《甲子園》和《喜劇的憂傷》以天文數字般的票房,讓人們看到了泛娛樂時代觀眾對於嚴肅藝術的渴求,以及一個老牌劇院在今天的破繭重生。
  • 成都熊貓基地原創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
    四川在線記者 吳浩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舉行首場演出。《幻鏡》打破了以往熊貓基地藝術團主要以兒童劇為主的創作模式,將目標轉向了嚴肅話劇類。從最初創意的產生到此次首場演出,整個過程既是熊貓基地藝術團的一次大膽創新,也是給了所有創作和演出人員一次難得的工作經歷與藝術體驗。
  • 3D全息投影、裸眼3D以及VR各自的區別
    3D全息投影也稱為虛擬成像技術,是一種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和再現物體真實3D圖像的技術。全息投影技術不僅能產生立體空中幻覺,還能使幻像與表演者互動,共同完成表演,產生震撼的表演效果。3d全息投影技術裸眼3D是一種三維圖形,裸眼3D使用戶無需戴3D眼鏡就能看到3D圖片。
  • 八小時史詩巨作 首次國內亮相 話劇《靜靜的頓河》即將重磅上演
    史詩巨作,難得一見《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創作的長篇小說,展示了1912至1922年間,俄國社會的獨特群體——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國內戰爭中的苦難歷程。它凌烈地撥開英雄主義的幻象,從個體的視角描繪出歷史前進的真相。
  • 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首演
    劇照(央廣網發 成都熊貓基地供圖)央廣網成都12月4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4日下午,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首演。
  • 話劇《語文課》北京上演 打造開放式課堂(圖)
    話劇《語文課》北京上演 打造開放式課堂(圖) 2014-06-16 10:37:34  話劇《語文課》,將舞臺打造成一個開放式的課堂。從劇場頂棚吊下來的白熾燈,還有漆成黃色的木門……都營造出熟悉的教室環境,一下子把觀眾拉回到學生時代。  除了舞美的獨特設計,《語文課》還為觀眾準備了上課的用具,鉛筆、橡皮、課本都一一分發到觀眾手中。80後觀眾們倍感親切,課本中有從小學開始學過的《小貓釣魚》《烏鴉喝水》《劉胡蘭》《羅盛教》,一直到高中的各種古文篇章。
  • 珠海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即將晉京 蕩魂攝魄的3D特效舞美成該劇...
    2020年1月7日至1月8日,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主辦、珠海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大型話劇《龍騰伶仃洋》即將於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震撼上演。,該劇以自己的獨特魅力徵服了現場觀眾,徵服了業內那些盡挑刺的專家,震撼的舞臺效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感人至深的真情演繹……這一臺致敬新時代中國工匠精神的現實題材話劇,贏得了淚點與掌聲,更是觀眾們對新時代建橋工人的敬意,也鼓勵了所有為創造新生活而努力的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