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請不要將舞臺上那些虛擬影像說成全息

2021-01-09 雷鋒網

從2015年的春晚到最近的G20晚會,近年幾乎每次大型表演晚會都會引發一場對全息技術融入舞臺藝術的吹捧。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

2015年的春晚,李宇春的節目《蜀繡》讓很多人印象深刻,春哥在表演時一下子分了三個分身出來,形成4個李宇春同臺的奇特場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陣陣驚呼。

同樣的反應在國外網友中也有,2012年在rap歌手Dr.Dre和Snoop Dogg的演唱會上,已故美國嘻哈巨星Tupac以虛擬影像的方式重登舞臺,光著上身在舞臺上來回走動的Tupac甚至還向觀眾打招呼,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真實,觀眾們以為自己活見鬼了。這引發Twitter上嘻哈粉們的熱烈討論,還創立了一個搞笑帳號@HologramTupac。

沒錯,舞臺效果是很棒,然而,它們都不是全息(hologram)。

實際上這是一種聰明的光學錯覺技術,名為「Pepper's Ghost」(佩珀爾幻象)。對其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一位義大利科學家,而它的名字則是來自於19世紀的英國人John Pepper,因為他最早將其應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上。

這種古老的技藝加上現代高水平的計算機渲染技術造就了舞臺上逼真的影像。但它重點是計算機渲染技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

「非常厲害,這毫無疑問,」杜克大學負責圖像與光譜學項目的負責人David Brady對Tupac的影像評論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細節好而且非常自然,但這只是計算機渲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

那麼,佩珀爾幻象是如何運作的呢?

如上圖所示,觀眾們看著舞臺上的出現的虛擬影像,他們沒有看到的是舞臺上藏著的一塊透明玻璃和舞臺下面的真實表演。燈光打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因為早期的燈光不是很強,所以觀眾看到的影像亮度低,就像鬼影一樣。

現代的佩珀爾幻象表演可以做到栩栩如生,是因為我們有了高流明度的燈光和出色的CG技術。但其展示原理和最早的表演仍然是大同小異。

就Tupac的那場表演來說,其背後的製作公司AV Concepts沒有用玻璃,而是用了一種專用的Mylar膜,也就是所謂的「全息膜」,國內的許多全息表演也是一樣。魚果動畫的多媒體設計師王之綱EGO在知乎的一個回答中寫道,

商業上常用的全息技術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背投方式,投影機直接將影像投射到全息膜上。另一類是利用反射,將投影或LED圖像反射到呈45度放置的全息膜上。

上圖是魚果做過的一場全息投影的舞臺。他們利用的是反射原理,LED在地面上,與全息膜呈45度夾角。

央視此前也報導過春晚李宇春的表演是如何實現的,也是類似的方法,舞臺上架一個45度角的全息膜,利用地面的影像源,折射上去。

王之綱所說的兩種全息技術,其實第一種應該稱之為投影,而後一種則是佩珀爾幻象。

目前,絕大多數我們看到的舞臺表演中運用的所謂全息技術,都是佩珀爾幻象或是投影,不應該被稱為全息。全息可以說是黑科技,但佩珀爾幻象實現起來並不難,你甚至可以自己DIY做一個,比如,這個加拿大人就在2007年利用佩珀爾幻象自己做了一個萬聖節鬼屋。

如果這些不是全息,那麼真全息是什麼?

許多文章在寫春晚或G20上的虛擬影像表演時,為了對讀者進行科普,會直接從維基百科或百度百科中引用對於全息技術的解釋。這些解釋實際上就是真全息技術的定義,而他們錯誤地引用到了文章裡,實際應該去引用「佩珀爾幻象」這個詞條的解釋。

全息術由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於1947年發明,中文維基百科對全息是這樣定義的,

全息術(英語:Holography),又稱全息投影、全息3D,是一種記錄被攝物體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術,而物體反射或者透射的光線可以通過記錄膠片完全重建,仿佛物體就在那裡一樣。通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觀察照片,可以看到被拍攝的物體的不同的角度,因此記錄得到的像可以使人產生立體視覺。

由於全息實現的效果和佩珀爾幻象達到視覺效果類似,致使許多人將兩者概念混淆,不僅觀眾稱其為全息,媒體也不假思索地跟風報導,實際上它們是不同的技術。

許多科普將佩珀爾幻象這類視覺效果稱為偽全息,關於偽全息和真全息的不同,知乎用戶Za sar有一段不錯的白話解釋,

真全息是只有地上的一層平面就能在上方的空氣裡顯示出影像,換角度觀看不影響清晰度,而且人體能穿透畫面走過去。真全息現在只是一個概念。

偽全息是用傾斜成各種角度的光學材料折射光源形成全息的視覺效果,只能在設計好的角度觀看,想穿過去會把腦袋碰個大包。偽全息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手機和特製視頻,通過自製設備實現。

所以,下次再看到這樣的舞臺表演,請不要輕易稱其為全息,就算用了這個詞,也應該知道它們是不同的。至少考慮一下九泉之下John Pepper的感受吧。

本文關於Tupac的報導來自Ars technica

更新:Za sar對真全息的描述並不準確,並不是只有地上的一層平面就能在上方的空氣裡顯示影像,也不只是一個概念。全息到底是什麼,請閱讀此文的續作:回答你們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全息?什麼不是?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別吹了 不是所有舞臺上的虛擬影像都是全息投影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同樣的反應在國外網友中也有,2012年在rap歌手Dr.Dre和Snoop Dogg的演唱會上,已故美國嘻哈巨星Tupac以虛擬影像的方式重登舞臺,光著上身在舞臺上來回走動的Tupac甚至還向觀眾打招呼,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真實,觀眾們以為自己活見鬼了。
  • 回答你們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全息?什麼不是?
    》裡的全息場景,現實並非如此昨天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發布的一篇文章《拜託,請不要將舞臺上那些虛擬影像說成全息》,引發了很多討論,許多讀者仍然在爭論「什麼是全息」這個問題,還有一些人問「初音未來是不是全息」,以及諸如「需要介質的都不算全息
  • 小編自製3D"初音"全息影像
    1想和「鋼鐵俠」一樣酷必讀本文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全息影像離我們的生活似乎一直都很遙遠。因為在科幻電影當中,利用全息影像技術能夠讓人們無所不能;在演唱會或是春晚的舞臺上能夠讓人們「活見鬼」!
  • 理科男自製3D"初音"全息影像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全息影像離我們的生活似乎一直都很遙遠。因為在科幻電影當中,利用全息影像技術能夠讓人們無所不能;在演唱會或是春晚的舞臺上能夠讓人們「活見鬼」!但是拜託,還是醒醒吧,因為這些畫面要麼是不可能實現的,要麼是「假全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詳細了解。
  • 實時投影、全息影像、虛擬AR?我們都嘖嘖稱奇的黑科技,她們已經玩遍了!
    黑科技2:「全息影像技術」近年來,Perfume頻繁在舞臺上呈現各種炫目的高科技效果,這都出自真鍋大度和Rhizomatiks團隊之手。在這些表演中,給觀眾留下最直觀的印象的,大概是運用熱門的「全息影像技術」所進行的表演了。「全息影像技術」是一種能夠在立體物上投影各種動態影像的技術,運用在舞臺表演中,現實的偶像可以和虛擬影像共演。
  • 國內首部3D全息話劇上演,阮玲玉將連續一月「現身」舞臺
    看3D版阮玲玉無需佩戴眼鏡中國首部3D全息多媒體話劇《都市往事——阮玲玉》在常德路800秀首演,以先進的全息投影的方式復活了這位默片皇后。在2015年的央視春晚舞臺上,節目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分身」出4個李宇春,令觀眾嘖嘖稱奇。
  • AI背景助手 讓開幕式上的全息影像惟妙惟肖
    身穿灰T恤腳踩黑布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現在大會現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嘉賓無法來到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現場。雖說線上演講可以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然而,線上錄製視頻會遇到背景畫面不統一、環境不正式的問題,有的在辦公室,有的在家裡錄製,因此可能會使整個活動看起來雜亂不專業,甚至影響觀眾的觀看感受。
  • 全息舞臺「盛宴」襲來 微美全息又帶來怎樣的視覺體驗
    在這個科技風靡的時代,全息技術為用戶展現出更加真實的世界,在交互性上有質的飛躍。這類技術的潛力無窮。當3D全息技術融入到了傳統舞臺戲劇當中,科技無限的拓展了導演的想像力,讓舞臺藝術有了一個完全釋放的空間,輸出空間成像概念,形成充滿科幻元素的全息舞臺。
  • 全息投影技術在虛擬試衣上的應用
    全息投影技術在虛擬試衣上的應用 發表時間:2019/9/15 文 | 楊 思 張豔紅 徐增波
  • 【動畫科普】最真實的虛擬——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這個詞,大家可能很少聽到,但是不少人肯定見過。因為這種虛擬成像技術曾多次出現在電影、舞臺表演和一些著名歌手的演唱會上。比如,2013年周杰倫世界巡迴演唱會上,就利用全息技術成功「復活」了已故多年的歌手鄧麗君。
  • 吹了快70年全息影像為何一直不能普及
    奧運會、春晚等大型舞臺類節目中全息影像技術也頻頻亮相。全息技術在科幻電影中頻頻出現當我們在各種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面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時,全世界就開始為這些黑科技瘋狂點讚,筆者也確實被這些夢幻般的虛擬實境所震撼,但是冷靜下來仔細觀察,它們都有一些共通的缺陷:場景固定且在展現時都處於黑暗的環境之中,這就與鋼鐵俠中託尼·斯塔克利用全息技術在大燈照耀的辦公室下操作相差甚遠。
  • 【漲姿勢】全息影像技術的版權挑戰
    採用這種技術人們不需要戴上任何設備,即可全程看到畫面精美的3D影像。這種新技術就是在G20文藝晚會上大出風頭的全息投影。然而全息影像技術在展示強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隱藏的版權隱患。下面,讓我們一起聊聊全息影像技術引發的版權話題吧!
  • 虛擬試衣可行性探究—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是一項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其中廣義上的全息投影技術是一類能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影像的技術的總稱(包括一些偽全息投影技術)。不夠形象我們上圖,大家是否還記得2015年春晚舞臺上4個李宇春同臺表演給大家拜年;這一切都歸功於3D全息投影技術。
  • 如何製作全息影像_全息影像的製作方法
    打開APP 如何製作全息影像_全息影像的製作方法 發表於 2018-01-10 14:10:38 全息投影技術的最大優點就是真實感強,顯示出來的圖像跟現實中的完全相同,給予觀看者強烈且深刻的視覺心理反應。從這一角度認為,全息投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圖像,並且也是不久的將來快速發展的趨勢。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要對辨別看到的影像是不是全息,首先要明確全息的定義是什麼。根據字典和維基百科上的定義,全息(holography)是一個技術名詞,指通過相干光(雷射就是其中一種)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
  • 別被忽悠: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要對辨別看到的影像是不是全息,首先要明確全息的定義是什麼。根據字典和維基百科上的定義,全息(holography)是一個技術名詞,指通過相干光(雷射就是其中一種)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
  • 【前沿】5G全息,將成未來會議的標配場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前沿】5G全息,將成未來會議的標配場景 什麼是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超逼真的3D立體影像,幾塊塑料片就能玩「全息投影」
    電影中所展現的影像,也稱為全息影像。儘管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全息影像技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因為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全息影像技術了。 科幻電影畫面。圖片源於網絡 今天,我們不妨採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製作一個超酷的「全息影像」,並探尋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 虛擬舞臺、全息投影……!揭秘雲端峰會的高科技
    虛擬雲會場 身臨其境極致體驗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開幕式上,雲端虛擬會場終於揭開面紗,觀眾足不出戶即可在手機端或PC端參與開幕會盛況,觸摸AI前沿科技帶來的極致體驗。虛擬雲會場效果逼真而且體驗感十足,當你選擇中意的虛擬全三維3D人物角色進入網上虛擬會場後,立刻可以看到真實還原、令人驚豔的舞臺和會場環境,主持人栩栩如生,虛擬大屏實時流暢播出開幕式現場內容,在同時可容納4000多名觀眾的會場內,你還能到不同主題的包房參與會議,進行各種在線互動。
  • 想擁有全息影像?雷射電視具備無屏樂趣
    我們在科幻大片中經常能看到演員大手一揮就是一大片憑空出現的虛擬顯示器,不止能夠顯示影像和聲音,甚至還能實時監控、調整現實世界,並且還可以將呈現出沙盤模型,幫助人類了解未知世界。想擁有全息影像?雷射電視具備無屏樂趣科技圈也會稱上述的影像為「全息」,指的就是以空氣為載體的影像呈現方式。現實世界中也有不少全息的消息傳來,例如全息跨年燈光秀、全息演唱會、全息光影藝術展等等。但是這些全息影像真的貨真價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