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忽悠了!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2020-11-22 驅動之家

要對辨別看到的影像是不是全息,首先要明確全息的定義是什麼。根據字典和維基百科上的定義,全息(holography)是一個技術名詞,指通過相干光(雷射就是其中一種)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

但是外文時常看到的一個詞是「hologram」,它指的是進行全息記錄時在記錄媒介(比如膠片)上形成的印記,並不是我們看到的影像。而媒體、PR和大眾時常將「hologram」與另一詞「holographic image」混用,後者指的是通過照射光線(相干光)到hologram上再現的三維影像,就是漂浮著能被我們看到的畫面。


視頻截圖,詳細信息還請點擊下面的連結

真正的全息影像是什麼樣,各位可以看一段1972年的視頻:Introduction to Holography。視頻裡用膠捲記錄了物體的整個三維圖像信息,並通過雷射重現出來。

以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全息,那麼定義完了我們來談一談現實。


HoloLens可以讓用戶看到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雖然實際視場角沒有宣傳圖這麼大

現實是,當大眾提到全息時,他們想到的不是雷射和幹涉原理,而是眼中看到的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全息」這個詞被濫用,只要是震撼視覺的虛擬影像都有可能被叫做全息。希望攀上「黑科技」的PR,想要吸引眼球的媒體和不明就裡但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大眾,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

要讓你眼中看到漂浮的三維影像,其實辦法非常多,而且通常和雷射、幹涉沒多大關係,而是在利用我們的視覺系統看外部世界的方式。當我們看近處的物體時,有6個主要的深度線索幫助我們形成三維視覺。

1、透視:遠處的物體看起來更小;

2、遮擋:近處的物體會擋住處的物體;

3、雙眼(立體)視差:左右眼看到同一物體的不同視圖;

4、單眼(運動)視差:當頭部運動時,遠處和近處的物體會以不同幅度運動;

5、聚合:當眼睛聚焦在近處物體時兩眼視線匯合;

6、調節:根據物體的距離,眼球相應地調整焦點。

全息影像就是要把這6個深度線索全部重現,完全騙過大腦,讓它以為「見到鬼」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不是基於雷射和幹涉,但能達到同樣效果的顯示技術是不是也可以稱為全息呢?

所以,如果我們現實一點,從用戶視覺的角度來判斷是否全息,再把第6個點忽略(因為如果包括進來絕大部分設備都會被排除),那麼我們可以給出下面這個標準:

一款全息顯示設備至少應該為一位用戶創造虛擬三維物體影像,且要滿足第1-5條深度線索。

這麼定義可以很好地對各種自稱全息顯示的設備進行評判分類,同時又符合公眾對全息的理解。下面就來回答一些讀者的疑問:

1、需要介質的都不算全息?

這個問題所說的介質應該是指上一篇文章中佩珀爾幻象所用的玻璃或全息膜,如果按照本文的標準,是否有介質並不影響是否是全息。而真正的全息是肯定要介質的,見上文中的視頻。

2、初音未來和裡約8分鐘是不是全息?

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初音未來的演唱會是不是全息,這個基本可以說是否定的,因為它用的就是一個平面投影機制,缺少第3、4和5個深度線索,從側面看就是平的;裡約8分鐘所用的技術目前不能確定,但猜測也應該是某種類似的投影機制。

3、Magic Leap和HoloLens是不是全息設備?

如果Magic Leap和demo中演示的一樣,那麼他們都是,它們可以滿足第1-5條深度線索,甚至是第6條。

4、三角(四角)玻璃展示臺是不是全息?

不是,其原理也是佩珀爾幻象,你可以看到影像的三個或四個面,並不是360度。

5、VR頭盔是不是全息設備?

帶空間位置追蹤的頭盔是全息顯示設備,比如HTC Vive和Oculus CV1,因為其支持1-5條深度線索,而Gear VR和Cardboard不是。

6、3D電視是不是全息設備?

不是,因為沒有第4條深度線索。

通過以上這些問題,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全息想要的視覺效果是什麼。實際上,本文的這一標準已經是經過妥協的,許多人認為HoloLens不應該被稱為全息顯示設備,而是偽全息,因為你需要戴個笨重的頭盔來看到那些影像。這些人並沒有錯,但把HoloLens稱為全息也不是不對,它確實可以實現同樣的效果,畢竟許多人看清真實世界還需要眼鏡呢(近視),看全息多個眼鏡能怎樣。


電影《星球大戰》裡的機器人投出全息影像

小編覺得,對於大眾來說,只要不把科幻電影裡那種像手電筒一樣打出一個全息影像當成真實的全息技術,不把佩珀爾幻象這種2D光影技巧當成全息,就夠了。

相關焦點

  • 別被忽悠: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視頻截圖,詳細信息還請點擊下面的連結真正的全息影像是什麼樣,各位可以看一段1972年的視頻:Introduction to Holography。視頻裡用膠捲記錄了物體的整個三維圖像信息,並通過雷射重現出來。以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全息,那麼定義完了我們來談一談現實。
  • 如何製作全息影像_全息影像的製作方法
    打開APP 如何製作全息影像_全息影像的製作方法 發表於 2018-01-10 14:10:38 全息投影技術的最大優點就是真實感強,顯示出來的圖像跟現實中的完全相同,給予觀看者強烈且深刻的視覺心理反應。從這一角度認為,全息投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圖像,並且也是不久的將來快速發展的趨勢。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所有這些,都被統稱為全息影像技術。根據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真正的全息影像技術是指通過相干光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傳統全息技術採用滷化銀等材料製成感光膠片,完成全息圖像信。20世紀60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勞倫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數字全息技術,開創了精確全息技術的時代。到了90年代,隨著高解析度CCD的出現,人們開始用CCD等光敏電子元件代替傳統的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質記錄全息圖,並用數字方式通過電腦模擬光學衍射來呈現影像,使得全息圖的記錄和再現真正實現了數位化。
  • 吹了快70年全息影像為何一直不能普及
    奧運會、春晚等大型舞臺類節目中全息影像技術也頻頻亮相。全息技術在科幻電影中頻頻出現當我們在各種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面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時,全世界就開始為這些黑科技瘋狂點讚,筆者也確實被這些夢幻般的虛擬實境所震撼,但是冷靜下來仔細觀察,它們都有一些共通的缺陷:場景固定且在展現時都處於黑暗的環境之中,這就與鋼鐵俠中託尼·斯塔克利用全息技術在大燈照耀的辦公室下操作相差甚遠。
  • 科學網—真正的全息投影「在路上」
    這次現身讓全息投影技術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 然而,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桑新柱提出,這次大會使用的技術仍是一種用45度角放置的半透半反膜進行投影的顯示方式,與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尚有距離。 那麼,怎樣才能算是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這項技術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人類的生活呢?
  • 別吹了 不是所有舞臺上的虛擬影像都是全息投影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這引發Twitter上嘻哈粉們的熱烈討論,還創立了一個搞笑帳號@HologramTupac。沒錯,舞臺效果是很棒,然而,它們都不是全息(hologram)。
  • 關於金·卡戴珊已故父親「復活」全息影像的背後
    幾周前,Kim Kardashian透露,她為自己的40歲生日包了一座私人島嶼,在上面舉辦了一場奢華的派對,當時正值全球疫情,這消息一出使得網絡上一片沸騰。「40歲,我感覺很謙卑,很幸運,」她在Instagram上發文說,「在疫情之前,我不認為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真正體會到,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旅行和聚會是多麼簡單的奢侈。」
  • 想擁有全息影像?雷射電視具備無屏樂趣
    我們在科幻大片中經常能看到演員大手一揮就是一大片憑空出現的虛擬顯示器,不止能夠顯示影像和聲音,甚至還能實時監控、調整現實世界,並且還可以將呈現出沙盤模型,幫助人類了解未知世界。想擁有全息影像?雷射電視具備無屏樂趣科技圈也會稱上述的影像為「全息」,指的就是以空氣為載體的影像呈現方式。現實世界中也有不少全息的消息傳來,例如全息跨年燈光秀、全息演唱會、全息光影藝術展等等。但是這些全息影像真的貨真價實嗎?
  • 全息投影技術現在有嗎_帶你認知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
    現在的全息投影技術一共分為以下三種:   1.在美國麻省一位叫Chad Dyne的29歲理工研究生發明了一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這是顯示技術上的一個裡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牆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
  • 超逼真的3D立體影像,幾塊塑料片就能玩「全息投影」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下面這類畫面,主人公對著一個個懸浮在空中的半透明影像忙碌地操控著。每當看到這類畫面,我們不禁感嘆科技的神奇魅力。電影中所展現的影像,也稱為全息影像。儘管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全息影像技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因為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全息影像技術了。 科幻電影畫面。
  • [昴宿星人訊息] 全息影像的嵌入
    當然也有某些信息以多種不同方式被提供給這顆行星,由此產生的科技給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二十世紀人們生活習慣中突然發生的一個重大改變是由電影的出現引起的。電影業給地球上帶來了一種影響思想的全新方式。 正如地球上有電影業,太空中的某些存有也有全息技術。他們製作全息影像(一種極其逼真的戲劇),通過一些門戶將其嵌入你們的現實。
  • 全息投影:從3D立體影像可視化中重新感受科技與藝術!
    這意味著,在未來,全息投影技術將成為未來前沿科技進步的代表性技術之一。隨著舞臺應用技術的展示和科幻電影的引導,全息投影的概念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熟識。在2015年的春晚上,「全息投影」技術面向全國觀眾表演,其逼真而震撼的3D虛擬成像技術,讓人沉浸其中,驚嘆不已。
  •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漲姿勢】全息影像技術的版權挑戰
    採用這種技術人們不需要戴上任何設備,即可全程看到畫面精美的3D影像。這種新技術就是在G20文藝晚會上大出風頭的全息投影。然而全息影像技術在展示強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隱藏的版權隱患。下面,讓我們一起聊聊全息影像技術引發的版權話題吧!
  • 未來的黑科技 真正的全息投影離我們有多遠?
    在很多博物館、演唱會或者時裝秀上,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類似的立體影像,效果逼真震撼,很多人把這稱之為「全息投影」,似乎好萊塢大片中的場景如今已經實現了,事實真的如此麼?未來的黑科技 真正的全息投影離我們有多遠?(圖源:psfk.com)到底什麼是全息投影?
  • 安徽省「全息空氣影像」有望走進故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空氣中出現一個「虛擬屏幕」,不僅可以顯示影像,你還可以用手伸進空氣虛擬屏幕中操控。在昨天舉行的「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全球總決賽上,來自中科大先研院的東超科技帶來的可交互全息空氣影像技術,讓人大開眼界,而這項技術也有望於明年走進故宮,讓參觀者與珍寶館的文物「對話」。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大會上用到了一系列人工智慧的新技術,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首次在大會上使用的全息投影技術,讓世界各地的嘉賓們仿佛置身於現場,這也解決了一些嘉賓由於疫情等原因無法趕到大會現場的難題。接下來,因為有了數字革命,人類有能力向內探索,真正了解自身也了解地球。相比之下,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叫重要。馬雲表示,這次疫情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對地球的陌生。地球離開我們可能會更好。因為疫情的關係,日本奈良的鹿少吃了很多零食,變得更加健康。
  • 什麼是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還需要多久才能實現?
    據悉,「全息」這個詞已經被大眾被濫用,只要是震撼視覺的虛擬影像都被認為是全息投影技術,其實錯了。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到底是什麼?他還有段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的全息投影技術一共分為以下三種: 1.在美國麻省一位叫Chad Dyne的29歲理工研究生發明了一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這是顯示技術上的一個裡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牆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
  • 什麼叫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其通過將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在感光片上疊加產生幹涉,最後利用數字圖像基本原理再現的全息圖。   1、全息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2、全息攝影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
  • 如何將3D全息影像漂浮起來?
    其實要說最搶眼的展示方案,我想應該是英國倫敦新創公司 Kino-mo 推出的3D浮空全息投影。智筆記22:如何將3D全息影像漂浮起來?在本次展會上中,Kino-mo給大家介紹並展示了一個3D浮空全息投影,顧名思義其投影出來的影像可以直接懸浮在空中,相比傳統的全息投影顯然要靈活自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