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背景助手 讓開幕式上的全息影像惟妙惟肖

2020-11-29 騰訊網

「我現在西雙版納,很高興能夠加入大家的AI討論。」身穿灰T恤腳踩黑布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現在大會現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嘉賓無法來到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現場。雖說線上演講可以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然而,線上錄製視頻會遇到背景畫面不統一、環境不正式的問題,有的在辦公室,有的在家裡錄製,因此可能會使整個活動看起來雜亂不專業,甚至影響觀眾的觀看感受。

圖說:馬雲的全息影像出現在大屏幕上 採訪對象供圖

為了應對和解決這些潛在問題,總部位於上海的商湯科技為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主辦方提供了「AI背景助手」解決方案,可以在演講視頻中準確檢測出人物和背景,將其分離成不同圖層,並把視頻背景替換成大會的主視覺或虛擬會堂,從而讓所有演講者的視頻畫面風格統一;或者結合全息影像技術,讓遠程演講嘉賓的影像惟妙惟肖地出現在大會舞臺上,猶如親臨現場。主論壇中,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黑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蘇世民,SAP全球總裁柯睿安(Christian Klein),高通公司總裁安蒙等未能到場的重磅嘉賓都是通過全息投影的方式虛擬出鏡,讓觀眾感覺和遠在萬裡之外的演講人面對面,大大提升了參會體驗。

記者了解到,商湯的「AI背景助手」是基於「高質量實時分割及高精度摳像」技術而實現,其核心優勢是全自動處理,無需人工幹預,並可進行實時預覽,輸出高質量分割結果,且無需綠幕錄製,相較人工摳像效率更高。目前,商湯已將這項技術廣泛應用與短視頻、直播、在線教育等平臺和應用場景,例如美顏APP中的創意拍照貼紙、短視頻APP中的創意背景分割,以及在線教育平臺中老師在線授課的背景替換等。

圖說:馬雲的全息影像出現在大屏幕上 採訪對象供圖

除了視頻演講中的AI背景助手,商湯科技還為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專門打造了一座虛實融合的MR展區。在開幕式外的走廊中,通過平板電腦等硬體設備,就可以看到一座現實中「不存在」的虛擬展區,其中可以通過虛擬照片牆回顧歷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精彩演講及創新展項等畫面,並觀看本屆大會線上雲展廳先導區中六家核心企業的虛擬展臺,讓觀看者猶如置身其中,感受大會的創新氛圍和科技感。「此外,我們還通過MR技術將『海洋館』搬到了大會現場,觀眾可以通過平板電腦在空曠的走廊裡觀賞一頭長達15米的虛擬座頭鯨在場館中自由翱翔,肆意跳躍,似乎在慶祝大會的成功舉辦。」商湯科技研發人員告訴記者。據介紹,MR技術目前已推廣應用於博物館、展覽館、風景區、機場等文旅場景。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相關焦點

  • 無介質全息智能應用來襲,微美全息5G+AI視覺引擎再升級
    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智能網聯開發院電子電氣研究所網絡測試員張天介紹了兩款「紅旗」智能應用——無介質全息影像和心律方向盤。「這就是無介質全息影像,'旗寶'正在和您打招呼呢。」隨著張天的介紹,一個活潑的小娃娃影像躍然眼前。「作為'紅旗'品牌專屬的車載交互精靈,'旗寶'將會搭載到多款紅旗汽車上,駕駛員可以與其實時互動,進而輔助駕駛員進行一系列智能操作。」
  • 在西湖水上表演的《天鵝湖》,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張藝謀說難度堪比...
    張藝謀透露說,這一次在場地上應用了一種全息的處理,展現影像和人的關係,一種互動關係。「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和裝置,在室內表演中,最近幾年中還流行;但是用在室外,用在水面上,用在一個完全自然環境中,基本上還沒有過,所以我們也做了這樣的嘗試。」張藝謀說,這次演出難度堪比奧運會開幕式。
  • 全息立體成像需要哪些設備
    然而國內舞臺上全息影像讓觀眾十分震撼,可以把藏在心底的偶像請上舞臺上,不僅能震撼觀眾眼球,還能讓經典重回舞臺。全息立體成像工作原理:所謂的全息立體成像系統,是利用光學錯覺原理,將電影中用馬斯克攝像技術所拍攝的影像(人、物)與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合成。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大會上用到了一系列人工智慧的新技術,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首次在大會上使用的全息投影技術,讓世界各地的嘉賓們仿佛置身於現場,這也解決了一些嘉賓由於疫情等原因無法趕到大會現場的難題。原來是利用了全息影像技術。這樣,很多無法來到現場的嘉賓也能身臨其境地進行演講。這也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第一次將全息影像應用於會場活動。該技術以玻璃為介質成像,整體架構可升降,實現了虛擬嘉賓和現場嘉賓同臺的逼真效果。全息成像並不是最新研發出的技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
  • 如何製作全息影像_全息影像的製作方法
    打開APP 如何製作全息影像_全息影像的製作方法 發表於 2018-01-10 14:10:38 全息投影技術的最大優點就是真實感強,顯示出來的圖像跟現實中的完全相同,給予觀看者強烈且深刻的視覺心理反應。從這一角度認為,全息投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圖像,並且也是不久的將來快速發展的趨勢。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昴宿星人訊息] 全息影像的嵌入
    電影業給地球上帶來了一種影響思想的全新方式。 正如地球上有電影業,太空中的某些存有也有全息技術。他們製作全息影像(一種極其逼真的戲劇),通過一些門戶將其嵌入你們的現實。 他們用那些全息影像在地球上操縱和控制人們的意識,把信息變為建立在有限認知上的偽信息。 在我們看來,這些運用全息影像的存有並不是想給人類送來聖光、信息或靈性提升。他們有某些秘密的動機,儘管他們可以讓人們以為他們是出於善意。
  • 拜託,請不要將舞臺上那些虛擬影像說成全息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對其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一位義大利科學家,而它的名字則是來自於19世紀的英國人John Pepper,因為他最早將其應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上。這種古老的技藝加上現代高水平的計算機渲染技術造就了舞臺上逼真的影像。但它重點是計算機渲染技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
  • 別吹了 不是所有舞臺上的虛擬影像都是全息投影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對其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一位義大利科學家,而它的名字則是來自於19世紀的英國人John Pepper,因為他最早將其應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上。這種古老的技藝加上現代高水平的計算機渲染技術造就了舞臺上逼真的影像。但它重點是計算機渲染技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
  • 什麼叫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其通過將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在感光片上疊加產生幹涉,最後利用數字圖像基本原理再現的全息圖。   1、全息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2、全息攝影採用雷射作為照明光源,並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
  • 【漲姿勢】全息影像技術的版權挑戰
    採用這種技術人們不需要戴上任何設備,即可全程看到畫面精美的3D影像。這種新技術就是在G20文藝晚會上大出風頭的全息投影。然而全息影像技術在展示強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隱藏的版權隱患。下面,讓我們一起聊聊全息影像技術引發的版權話題吧!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就像在各種各樣的科幻、諜戰大片中,用手一揮,巨大的顯示屏上多頁圖表或者照片直接出現在面前,無需觸碰屏幕,用手一揮,屏幕上的內容自然切換,甚至能夠讓不同時空的人面對面進行交談。所有這些,都被統稱為全息影像技術。
  • 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要對辨別看到的影像是不是全息,首先要明確全息的定義是什麼。根據字典和維基百科上的定義,全息(holography)是一個技術名詞,指通過相干光(雷射就是其中一種)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
  • 別被忽悠: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要對辨別看到的影像是不是全息,首先要明確全息的定義是什麼。根據字典和維基百科上的定義,全息(holography)是一個技術名詞,指通過相干光(雷射就是其中一種)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
  • 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問世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
    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問世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論VR與3D以及雷射全息投影的區別與特點
    3D電影:立體的視覺特效  3D電影是將兩個影像重合後產生逼真三維立體效果。並且通過特殊的3D眼鏡,讓用戶在 觀看影片時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隨著3D技術的提升,4D電影開始出現。  雷射全息投影:裸眼3D成像  雷射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其中,全息投影中被運用最成熟的就是幻影成像。  幻影成像是基於全息投影而誕生的技術。
  • 如何將3D全息影像漂浮起來?
    在剛剛結束的CES 2017展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廠商都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為了能夠呈現更好的展示效果,不少廠商對展臺、產品擺放位置、角度都進行了嚴格設計,為的就是能夠吸引大家的眼球。其實要說最搶眼的展示方案,我想應該是英國倫敦新創公司 Kino-mo 推出的3D浮空全息投影。
  • 新技術實現多角度看三維圖像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在《復仇者聯盟》等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三維立體的虛幻人物或物品的出現,每當我們觀看到這一影像時,都會感嘆未來科技的先進和神奇魅力。電影中所展示出的這種神奇影像被稱為全息影像。其實,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這種技術。
  •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