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全息顯示技術其實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因此全息顯示屏能在空間中創建3D圖像,觀眾能同時看到圖像和真實的物體,且不會造成眼疲勞。但是,與平面圖像相比,製作全息圖像的難度更大,尤其是視頻,這要求設備的像素提高很多倍。
目前在超薄面板中使用的全息技術,只有從顯示屏正面直接觀看時,才能看到高解析度的圖像,因為它們控制的像素不足以實現多角度觀看。
此次,韓國三星綜合技術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款超薄顯示屏,能將3D視頻的觀看角度增加30倍。研究團隊在現有的緊湊全息技術上添加了特殊的背景光和光擺動機制,讓這一切能以一種很薄的形式呈現——不到1釐米厚。通過結合一個單晶片定製處理器,研究團隊成功投射了一個可多角度觀看的全屏4K交互式3D海龜遊泳視頻。
能在這類超薄面板上投射逼真全息影像的技術,將使用於行動裝置和家用電器的3D顯示屏距離現實更近一步。而由於科幻作品與商業宣傳,包括當前舞臺表演、展覽中出現的「非嚴格意義」全息投影,全息技術在大眾中有良好的接受度,一旦其能夠真正走入家用甚至便攜行動裝置中,將引導一場移動顯示屏的技術革命。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