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實現多角度看三維圖像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2020-11-14 眾創網

在《復仇者聯盟》等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三維立體的虛幻人物或物品的出現,每當我們觀看到這一影像時,都會感嘆未來科技的先進和神奇魅力。電影中所展示出的這種神奇影像被稱為全息影像。其實,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這種技術。

什麼是全息影像技術?直白說就是可以幫你記錄你看到的美好事物,同時用影像來複製出來,讓所見更真實,它的誕生展現了人們對生活的不斷探索與追求。

如果能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70年來,全息圖像一直被認為可以在沒有視覺副作用的情況下再現最逼真的3D圖像。這項技術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全息顯示技術其實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因此全息顯示屏能在空間中創建3D圖像,觀眾能同時看到圖像和真實的物體,且不會造成眼疲勞。但是,與平面圖像相比,製作全息圖像的難度更大,尤其是視頻,這要求設備的像素提高很多倍。

目前在超薄面板中使用的全息技術,只有在顯示屏正面才能看到高解析度的圖像,因為其控制的像素不足以實現多角度觀看。

全彩實時全息影像。圖片來源:《自然—通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韓國三星綜合技術院的Hong-Seok Lee和同事開發的這款超薄顯示屏,將3D視頻的觀看角度增加了30倍。研究人員在現有緊湊全息技術上添加了特殊的背景光和光擺動機制,讓這一切能以一種很薄的形式(不到1釐米厚)呈現。結合一個單晶片定製處理器,他們成功投射了一個可多角度觀看的全屏超高清交互式3D海龜遊泳視頻。

專家認為,能在這類超薄面板上投射逼真全息影像的技術,將使用於行動裝置和家用電器的3D顯示屏距離現實更近一步並且全息技術在大眾中有良好的接受度,一旦其能夠真正走入家用甚至便攜行動裝置中,將引導一場移動顯示屏的技術革命。

相關焦點

  • 逼真全息影像 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原標題:逼真全息影像 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
  •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
  • 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問世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問世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
    在可攜式行動裝置中感受多角度、高解析度、3D效果的全息視頻是什麼體驗?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新技術實現多角度觀看三維圖像
    全彩實時全息影像。圖片來源:《自然—通訊》近日,一項研究開發了一款很薄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觀看高解析度三維(3D)視頻。70年來,全息圖像一直被認為可以在沒有視覺副作用的情況下再現最逼真的3D圖像。這項技術有望讓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11月1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通訊》。
  • 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問世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韓國研究團隊報導了一款不到1釐米的超薄交互式全息顯示屏,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現有觀看角度的30倍去體驗高解析度的3D視頻。而這項技術同時有望將全息視頻顯示屏更好地集成到行動裝置中。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所有這些,都被統稱為全息影像技術。根據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真正的全息影像技術是指通過相干光幹涉原理記錄和查看圖像,當合適地將其呈現時,便可以精確地再現被記錄物體的三維外觀。雷射3D影像技術日本Science and Technology公司發明了一種可以用雷射束來投射實體的3D影像,這種技術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並在空氣中形成一個短暫的3D圖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的。
  • 全息投影成像技術的原理和解析
    該技術可以使立體影像不藉助任何屏幕或介質 而直接懸浮在設備外的自由空間,可以實現270°或者360°任意角度看都是三維影像展現效果,觀眾的視線能從錐形空間裡看到自由 漂浮的圖像。全息投影圖像這種展示手段打破常規的實物展示手段,在真實的空間裡營造出亦幻亦真、如夢如幻的立體影像,清晰度及色彩還真度高, 立體感強,因此非常逼真,觀看者無需佩戴任何偏光眼鏡,可以盡情觀看幻影立體,打造出裸眼3D的效果。
  • 用「旋轉屏」實現逼真的3D懸浮全息投影效果
    用「旋轉屏」實現逼真的3D懸浮全息投影效果 ↑ 點擊上方「電子工程專輯」關注我們 科幻電影情節中常出現的立體投影影像,如今透過全息投影(Hologram) Kino-mo 在去年 CES 展會就展出過全息投影顯示技術,當時所呈現的成像就已經相當逼真吸睛,只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加入懸浮和 3D效果,當時的看點是極為逼真細膩的全息影像,經過一年時間的研發,這一次 Kino-mo 帶來的3D 懸浮全息投影在保證影像逼真度的前提下,加入了 3D和懸浮效果。
  • 用「旋轉屏」實現逼真的3D懸浮全息投影效果
    科幻電影情節中常出現的立體投影影像,如今透過全息投影(Hologram)技術便能真實呈現在眼前。SLHEETC-電子工程專輯Kino-mo 在去年 CES 展會就展出過全息投影顯示技術,當時所呈現的成像就已經相當逼真吸睛,只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加入懸浮和 3D 效果,當時的看點是極為逼真細膩的全息影像,經過一年時間的研發,這一次 Kino-mo 帶來的3D 懸浮全息投影在保證影像逼真度的前提下,加入了 3D 和懸浮效果。
  • 論VR與3D以及雷射全息投影的區別與特點
    交互性,即用戶在使用VR技術的時候,可以與之產生互動,獲得如同在現實生活中如拆卸機器、更換設備等同樣的感受。  沉浸性是指VR為用戶提供一個逼真的環境,讓用戶仿佛置身於現實中。相對於3D電影只是簡單給用戶視覺的逼真體驗,4D電影則會根據影片的情節製造出煙霧、噴水、座椅搖晃等效果,讓用戶從知覺、觸覺、視覺等多方面感受虛擬實境的效果。  雷射全息投影:裸眼3D成像  雷射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全息投影:從3D立體影像可視化中重新感受科技與藝術!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一種融合高科技和藝術感的視覺傳達藝術:全息投影3D立體影像可視化技術,正引領著新媒體藝術時代發展的潮流。這意味著,在未來,全息投影技術將成為未來前沿科技進步的代表性技術之一。隨著舞臺應用技術的展示和科幻電影的引導,全息投影的概念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熟識。在2015年的春晚上,「全息投影」技術面向全國觀眾表演,其逼真而震撼的3D虛擬成像技術,讓人沉浸其中,驚嘆不已。
  • 什麼是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還需要多久才能實現?
    據悉,「全息」這個詞已經被大眾被濫用,只要是震撼視覺的虛擬影像都被認為是全息投影技術,其實錯了。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到底是什麼?他還有段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的全息投影技術一共分為以下三種: 1.在美國麻省一位叫Chad Dyne的29歲理工研究生發明了一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這是顯示技術上的一個裡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牆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
  • 【漲姿勢】全息影像技術的版權挑戰
    採用這種技術人們不需要戴上任何設備,即可全程看到畫面精美的3D影像。這種新技術就是在G20文藝晚會上大出風頭的全息投影。然而全息影像技術在展示強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隱藏的版權隱患。下面,讓我們一起聊聊全息影像技術引發的版權話題吧!
  • 全息立體成像需要哪些設備
    緊湊的都市生活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更加刺激放鬆心情的方法,比如看娛樂節目或者大型演唱會等等多種方式。然而國內舞臺上全息影像讓觀眾十分震撼,可以把藏在心底的偶像請上舞臺上,不僅能震撼觀眾眼球,還能讓經典重回舞臺。
  • 全息投影技術優點與不足
    像春晚舞臺特效、明星演唱會舞臺打造,商場全息投影展示櫃用以展示珠寶等,都是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實現的。 全息投影技術是利用雷射光波的幹涉將影像與再現影像記錄下來的一種影像,我們可以360度全面無死角的觀看展示的商品,豐富立體感十足的展示技術,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覺衝擊,就像有真實的物體在眼前變化卻觸摸不到的震撼效果。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大會上用到了一系列人工智慧的新技術,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首次在大會上使用的全息投影技術,讓世界各地的嘉賓們仿佛置身於現場,這也解決了一些嘉賓由於疫情等原因無法趕到大會現場的難題。原來是利用了全息影像技術。這樣,很多無法來到現場的嘉賓也能身臨其境地進行演講。這也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第一次將全息影像應用於會場活動。該技術以玻璃為介質成像,整體架構可升降,實現了虛擬嘉賓和現場嘉賓同臺的逼真效果。全息成像並不是最新研發出的技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
  • 裸眼3D與全息投影技術簡介
    裸眼3D(Autostereoscopy, glasses-free 3D, glassesless 3D )技術是利用人兩眼具有視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如3D眼鏡、頭盔等)的情況下,即可獲得具有空間、深度的逼真立體影像。畫中事物即可以凸出於畫面之外,也可以深藏於畫面之中。色彩豔麗、層次分明、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立體影像。
  • 走入未來的先進技術行列,全息投影浮空顯示視頻影像
    虛擬實境技術已經愈加廣泛地使用在生活之中,除了AR、VR技術嶄露頭角之外,全息投影技術也逐漸步入人們的視野,並成為現代科技應用的一個絕妙典範。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可以不需要依賴介質,(或者以空氣為介質),然後浮空顯示出視屏的影像,這就是全息投影的魅力。將三位畫面變成懸浮的半空「實景」,營造出亦真亦幻的氛圍,既使人具有真實感和投入感,也能再現場景,避免第三者連結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