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和5月1日,哈爾濱大劇院將迎來2019年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重磅劇目《靜靜的頓河》,該話劇是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與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製作的兩部關於俄羅斯內戰的戲劇作品之一,首演於2013年5月。此次是該劇在中國的首次亮相,演出時長約8小時,共四幕。
史詩巨作,難得一見
《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創作的長篇小說,展示了1912至1922年間,俄國社會的獨特群體——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國內戰爭中的苦難歷程。它凌烈地撥開英雄主義的幻象,從個體的視角描繪出歷史前進的真相。
在韃靼人的農場裡住著一個快樂的大家族。格裡高利對他的鄰居阿克西妮婭產生了興趣,阿克西妮婭是斯捷潘阿斯塔霍夫的妻子。為了使他們的兒子恢復理智,格裡高利的父母幾乎強迫他和另一個人結婚。格裡高利很快意識到他不能和妻子住在一起,於是離開了家,打破了家庭的紐帶。不久之後,格裡高利參軍了。初生的世界大戰和隨之而來的悲慘事件從根本上改變了劇中每個角色的生活。俄羅斯哥薩克人數百年的生活方式被摧毀,看似牢固的家庭紐帶被打破,意識形態的差異讓一家之親的人們站在「不同的隊列」……
這部作品的抒情性和史詩性是緊密交織在一起的。格裡高利麥列霍夫的個人悲劇與不和諧的世界秩序有關,在這種不和諧的世界秩序中,新的方式與他的道德觀格格不入。麥列霍夫的徵途是一個得到和失去的徵途,是一個錯誤與失敗的徵途,是整個俄羅斯人民在上個世紀初所經歷的徵途。
獲獎無數,聲名斐然
肖洛霍夫因《靜靜的頓河》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同樣,此版話劇作為馬斯特卡雅劇院的鎮院之寶,也獲獎無數。其中包括俄羅斯國家表演藝術最高獎項「金面具」獎特別獎(2014)、聖彼得堡 「金索菲特」獎最高戲劇獎、2014聖彼得堡政府獎、2014聖彼得堡青年戲劇獎、2012-2013聖彼得堡最佳演出項目,並在第十二屆新西伯利亞國際聖誕藝術節(2017)、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戲劇論壇(2014)、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戲劇論壇(2014)、2018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廠夏季藝術節斬獲大獎。
俄羅斯戲劇評論家達吉雅娜莫斯科維認為:……這是一個嚴肅的事件,真正的「大型戲劇」。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正在聖彼得堡——那個神奇的北方城市流淌,還有那些剛過20歲的年輕演員?這是某種神秘的壯舉,但它還是發生了。我有很多東西可以與之相比我看過那些最出色的導演製作,如託夫斯託諾戈夫、貢查洛夫、弗緬科和朵金,可以保證的是,這版全新的《靜靜的頓河》幾乎達到了同樣的高度……
重量級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
把這樣一部俄羅斯文壇上裡程碑式作品搬上銀幕誠非易事,但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出色地完成了。格裡高利科茲洛夫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藝術總監,俄羅斯聯邦功勳藝術家、國家獎金獲得者,聖彼得堡國立戲劇藝術學院教授。
從2010年開始,科茲洛夫成為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的創始人兼藝術總監。至今已在馬斯特卡雅劇院排演了15部戲劇作品,其中包括萬比洛夫的《長子》、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改編的《白痴歸來》、比託夫的《佩內洛普》、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布爾加科夫的《圖爾賓一家的命運》《一個鄉村醫生的日記》《大師與瑪格麗特》、拉斯普京的《活著,並且要記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等。
首度來華的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創建於2010年,由聖彼得堡國立戲劇藝術學院教授格裡高利科茲洛夫指導的表演和導演班組建。。劇院裡所有的演員都是科茲洛夫教授班上的畢業生。這些年輕的演員們不僅是同班同學,而且屬於同一所戲劇學校。他們每一次表演都成為一場戲劇事件,吸引了評論家的關注和公眾的讚揚。演員們的專業精神、傑出的舞美設計教育以及對聖彼得堡戲劇學院的美學和倫理原則的堅持(這些美學沿承於託夫斯託諾戈夫、卡斯特曼、科洛戈多夫斯基)吸引了國內外的大批擁躉。
除了《靜靜的頓河》,他們還把布爾加科夫的《圖爾賓一家的命運》搬上舞臺,該作品將於7月在哈爾濱大劇院上演。
重磅文藝之旅,全方位解讀「頓河」
為了更加深入的解讀這部8小時的史詩巨作,哈爾濱大劇院將迎來3場藝術活動。4月22日14:00,《靜靜的頓河》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將於哈爾濱廣大媒體朋友們見面;27日19:00,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與馬斯特卡雅劇院戲劇排練指導格裡高利塞雷布揚伊將在哈爾濱大劇院小劇場,與劇迷一同分享該劇創作歷程;首場演出後,4月 29日11:00,在哈爾濱大劇院小劇場將舉行《靜靜的頓河》研討會,包括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馬斯特卡雅劇院行政總監米哈伊爾巴塞戈夫、黃昌勇、呂效平、李龍吟、李靜國內外多位專家將蒞臨現場參與討論。
此外,《靜靜的頓河》幕間休息期間,將有俄羅斯主廚帶來哥薩克傳統美食(主廚由馬斯特卡雅劇院自帶),列巴、香腸、紅菜湯等俄羅斯傳統美食將一一亮相。舞臺上感受俄羅斯的雄奇壯歌,舞臺下的體驗俄羅斯的美食風情。
(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