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9日 14:50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8月23日、25日,由俄羅斯著名戲劇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執導,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演出,改編自肖洛霍夫名著的戲劇《靜靜的頓河》,作為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重頭劇目和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演出劇目在天橋劇場上演。由於演出長達8小時,為了讓演員保持充足體力,周六不安排演出,僅有周五、周日兩場演出。周五首演場將從18點一直演到次日凌晨2點,周日場將從14點演到22點。
諾貝爾文學巨著被俄羅斯名導搬上舞臺
話劇《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肖洛霍夫獲得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同名長篇小說。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藝術總監,俄羅斯聯邦功勳藝術家,聖彼得堡國立戲劇藝術學院教授。《靜靜的頓河》作為馬斯特卡雅劇院的鎮院之寶,獲獎無數,其中包括聖彼得堡 「金索菲特」獎最高戲劇獎、聖彼得堡政府獎、聖彼得堡青年戲劇獎、聖彼得堡最佳演出項目,並在第十二屆新西伯利亞國際聖誕藝術節(2017)、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戲劇論壇、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戲劇論壇、2018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廠夏季藝術節斬獲大獎。
這部四幕8小時的鴻篇巨製令人驚嘆,但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卻說:「《靜靜的頓河》最初是24個小時,其間包括演員幕間休息時間,現在8個小時的版本已經是最精華的部分了。」
記者了解到,不同於其他超級長劇採用拆分劇目的形式進行演出,四幕話劇《靜靜的頓河》此次演出堅持8小時一氣呵成的觀劇體驗,不打破戲劇整體感,觀眾可以充分感受故事的連貫性。並且,為了讓演員保持出演8小時劇目的充足體力,周六不安排演出,僅有周五、周日兩場演出,8月23日周五場從18點一直演到次日凌晨2點,8月25日周日場則從14點演到22點。
每場演出共四幕,每一幕將近兩小時,中間包括三次幕間休息,一次45分鐘,兩次各20分鐘。幕間休息期間,劇場的咖啡廳和商品部將出售三明治、麵包和飲品,觀眾只有很短的時間簡單用餐。這樣的「馬拉松」觀劇體驗,相當於一天看了四部普通時長的演出,無疑對觀眾的體力和精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不少戲迷對此都充滿期待,熱切期盼著能夠在劇場裡沉浸8個小時感受史詩名著恢宏巨製的力量。
為了讓觀眾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部史詩大戲,主辦方還將在演出之前,8月21日舉辦一場由《靜靜的頓河》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及該劇主演團隊與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首師大教授劉文飛進行的關於「諾貝爾文學經典著作與戲劇——從《靜靜的頓河》的舞臺創作談起」的交流對話,可以作為觀眾們的演前導賞。
儘量坐前排感受震撼場面 領略青春氣息
《靜靜的頓河》是一部講述苦難的史詩,但該劇貫穿始終的則是恣意的青春、狂野的生命和哥薩克人用歌聲、歡笑、呼喊,甚至打架鬥毆來表達痛苦、不平、苦悶的生命狀態,他們永遠都在用笑、用唱、用舞來表現面對痛苦絕境時的不屈意志。劇中所有演員都是導演的學生,從一年級培養,一直到五年級畢業。格裡高利在挑選演員和教學時,非常注重對學生的體能訓練和培養,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演員可以輕鬆駕馭8小時時長的戲劇馬拉松。
該劇舞美也令人驚豔,相較國內大多數舞臺劇恢宏奢華的舞美布景,該劇舞美則極其樸素無華,一景到底,體現了導演不同凡響的功力。舞臺以麥草、秸稈和木頭為主背景。柵欄代表著鄉村的寧靜,窗欞代表著哥薩克傳統的厚重,田園詩一樣炊煙嫋嫋的景象,生動描畫了哥薩克人的生活方式。
該劇今年4月28日已經作為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特邀劇目,在哈爾濱成功上演,吸引了近千名劇迷從北京、上海、南京、廣州趕到哈爾濱追劇,大家不僅「打著飛機」來看戲,而且都津津有味一氣呵成地觀看了8小時大戲。
評論界也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著名劇作家姚遠先生說:「看《靜靜的頓河》總是讓人想起整整這一代人生活過的歲月」;戲劇評論家李龍吟說:「從這部話劇中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其中關於時代變革與深刻人性的部分」;劇作家、文學評論家李靜認為:「這部話劇關於良心掙扎的表現是非常震撼的,我非常喜歡第一幕中的詩性邏輯……」著名評論人張敞對觀眾的建議是:「肖洛霍夫的原著小說非常偉大,它不同於很多戰爭和民族史詩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強意識形態的小說,它寫的是苦難和人,既粗獷又細膩,因此最好看完原著再看演出。目前是你相遇這部巨著最好的時機。儘量買前排票,五排之前絕佳,演員的青春撲面而來。」
主辦方透露,該劇引發的火爆觀劇熱潮才剛剛開啟,明年《靜靜的頓河》還將在多個城市展開大規模巡迴演出。 本報記者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