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引發戲劇狂瀾

2020-12-08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靜靜的頓河》引發戲劇狂瀾

25日晚,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的8小時超長大戲《靜靜的頓河》結束北京站演出。連日來,該劇在天橋劇場掀起了戲劇狂瀾,成為了京城近期最受矚目的文化現象。眾多戲劇界、文學界、藝術界專業人士和熱愛戲劇的觀眾們,一起在劇場裡度過了不同尋常的難忘時光,他們跟隨著俄羅斯青年演員們的呼喊、舞蹈、吟唱而起伏,沉醉於舞臺上那個頓河岸邊的哥薩克世界。堅持在劇場裡看完8小時大戲的,年齡最大的超過90歲。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享受,而對於戲劇界來說,更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靜靜的頓河》在北京的兩場演出,每天謝幕時,都會迎來如潮般的觀眾掌聲,很多觀眾都會起立嚮導演和演員們鼓掌致敬。讓大家驚嘆的是,臺上這些演員如此年輕,但表演卻如此細膩、自然、準確,並且連演8個多小時依然激情飽滿,感動人心。

觀眾席中有不少知名人士。首場演出時,90歲的原北京市政協主席王大明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劇場,一直看了8個多小時的演出。王老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有俄羅斯情結,看這個戲,讓我回憶起了很多當年的往事,非常有感觸。」 當晚演出於凌晨2點40分結束時,一層觀眾全部起立向演員們鼓掌致敬。81歲的導演陳薪伊看完首演後,特別高興地告訴記者:「我這個年齡,看完全程都沒感到疲倦。太好看了!太有價值了!我15歲就看過《靜靜的頓河》的小說,後來又看過電影,今天看演出,被舞臺上的表演震撼了,我一直都在回顧那些歲月和記憶。」

知名演員濮存昕看完演出後由衷感慨道:「這些演員非常年輕,但是他們能量很大。其實我們也演過類似的作品,比如《白鹿原》,但我們還沒有從沉重的土地上飛翔起來。謝謝《靜靜的頓河》,我開眼長見識了。戲劇的長篇,比起演繹那段歷史和俄羅斯廣潤的土地就不算長。巨大能量的精彩表演,舞臺巧妙簡潔而多變,俄羅斯、哥薩克民族獨特的性情都強烈地震撼著我。看別人的戲,想自己的事,我也很想在舞臺上像他們一樣激情又充滿舞臺想像地創作角色。」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在首演結束後也驚嘆道:「我沒想到凌晨三點演出散場時,觀眾們還充滿著這樣的熱情;也沒想到俄羅斯演員演了八個小時,他們的激情還是那麼飽滿!觀演互動如此熱烈,本身就是對這個戲的肯定和褒獎!導演將原著四本小說的體量處理成8個小時的作品,張弛有度,手法嫻熟自如,娓娓道來,讓觀眾看得毫不枯燥,他的導演功力和對戲劇藝術的解讀能力,都值得中國藝術家借鑑欣賞,互通有無。這些俄羅斯演員的能力也非常棒,他們對文本的解讀非常準確。讓我吃驚的是,他們已經對現實主義表演方法掌握的如此嫻熟,創作的人物形象非常豐滿。在近九個小時的觀劇過程中,我沒有感到疲勞和睏倦,感覺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很喜歡這部作品,受益匪淺!」

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主任彭濤教授評價道:「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是一部關於頓河哥薩克民族生存的史詩,主人公葛利高裡徘徊在宗族觀念與愛欲之間,徘徊在紅軍與白軍兩個對立陣營之間,徘徊在良知與生存本能之間。這樣經典的優秀作品,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有著特殊的啟迪意義。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帶領彼得堡戲劇學院的一批弟子,將肖洛霍夫的名著搬上舞臺,演員的表演令人讚嘆:他們對人物心理的把握準確而細緻,形成了強大的『整體性』,演員形體表現力極為突出、震撼;舞臺設計簡潔而富有詩意。」

著名畫家陳丹青看完戲後第二天還在回味作品,他說:「這個戲喚起我年輕時對俄羅斯文化的嚮往和激情。我昨天做夢都是戲裡的場面,醒過來腦子裡也都是劇中那些動人的片段。能夠引進這樣的作品,真的是太牛了!」

不僅很多熟悉俄羅斯文學藝術、有著俄羅斯情結的專業人士盛讚該劇,《靜靜的頓河》同樣也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一位二十多歲的90後觀眾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話劇了!真沒想到臺上這些演員也都是90後,跟我是同齡人,但他們把我帶到了那段歷史,那片土地。他們扮演老人,並沒有刻意化妝成老年人的樣子,但他們的表演讓我信服,讓我為這些人物的情感和命運感動。」

新聞連結

天橋劇場為觀眾做好服務

連續在劇場裡上演超過8個小時大戲,這給天橋劇場的管理和服務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記者採訪天橋劇場總經理劉精偉得知,天橋劇場為了讓觀眾們獲得更好的觀劇體驗,不僅全體工作人員延長了工作時間,加班加點;而且提前為觀眾們調查了劇場附近末班車情況,並在網絡上發布觀演指南;由於演出中間有三次幕間休息,天橋劇場不僅在劇場前廳增加了讓觀眾休息的椅子,還準備了各種平價簡餐和飲料提供給觀眾補給能量。劉精偉說:「觀眾們的素質和專業性也讓我們很感動,凌晨兩三點,大家看完戲還都非常興奮和激動,這樣的場景,我在劇場二十多年,頭一次看到。」(王潤 閻彤攝)

(責編:劉婧婷、丁濤)

相關焦點

  • 《靜靜的頓河》在上海:一次用儀式感徵服觀眾的戲劇大餐
    《靜靜的頓河》在文化廣場首演。整個周末,來自俄羅斯的話劇《靜靜的頓河》都成為了上海文化圈和戲劇圈的刷屏對象,並且毫無疑問成為了今年最受關注的演出事件之一。這部八小時的戲劇作品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演出了兩場,不僅4000張票幾乎全部售罄,而且成功地引發了大眾對它的關注和興趣。
  • 《靜靜的頓河》8小時一氣呵成
    ·科茲洛夫執導,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演出,改編自肖洛霍夫名著的戲劇《靜靜的頓河》,作為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重頭劇目和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演出劇目在天橋劇場上演。《靜靜的頓河》作為馬斯特卡雅劇院的鎮院之寶,獲獎無數,其中包括聖彼得堡 「金索菲特」獎最高戲劇獎、聖彼得堡政府獎、聖彼得堡青年戲劇獎、聖彼得堡最佳演出項目,並在第十二屆新西伯利亞國際聖誕藝術節(2017)、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戲劇論壇、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戲劇論壇、2018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廠夏季藝術節斬獲大獎。
  • 俄羅斯8小時話劇《靜靜的頓河》來華巡演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瀛)長達8小時的俄羅斯話劇《靜靜的頓河》將於23日起登陸北京天橋劇場,並在中國巡演。該劇改編自蘇聯作家肖洛霍夫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俄國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多次戰爭中的生命狀態和不屈意志。
  • 八小時史詩巨作 首次國內亮相 話劇《靜靜的頓河》即將重磅上演
    4月28日和5月1日,哈爾濱大劇院將迎來2019年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重磅劇目《靜靜的頓河》,該話劇是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與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製作的兩部關於俄羅斯內戰的戲劇作品之一,首演於2013年5月。此次是該劇在中國的首次亮相,演出時長約8小時,共四幕。
  • 看八小時史詩劇《靜靜的頓河》前,先了解下這部諾貝爾獎巨著
    《靜靜的頓河》劇照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巨著的戲劇史詩,8小時時長的鴻篇巨製《靜靜的頓河》今年4月在哈爾濱大劇院上演,引發了巨大反響。相隔4個月,這部作品再度來到中國,將於8月23號、25號在北京天橋劇場,8月30、9月1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分別上演兩場。據悉,上海的兩場演出已幾近售罄。
  • 話劇《靜靜的頓河》北京首演在即 八小時都是濃縮的精華
    距離話劇《靜靜的頓河》在北京首演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該劇主創昨天傍晚在菊隱劇場提前與觀眾見面,講述這部劇背後的秘密。話劇《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歷時14年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故事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的動蕩年代,哥薩克民族歷經波折的生活、頑強的鬥爭與偉大而悲劇性的愛情故事。據了解,小說《靜靜的頓河》在國內發行達到兩百萬冊左右,可見這部作品在中國有著深厚的讀者基礎,現場也有許多書迷和戲迷前來和主創們交流。
  • 看8小時《靜靜的頓河》請帶此攻略,最好還有雨衣
    由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執導,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演出,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哈伊爾· 肖洛霍夫的同名長篇小說的話劇《靜靜的頓河》將於8月23日、25日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由於演出長達8小時,為讓演員保持體力,24日不安排演出。劇照。
  • 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收官之作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話劇...
    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創建於2010年,由聖彼得堡國立戲劇藝術學院教授格裡高利·科茲洛夫指導的表演和導演班組建。科茲洛夫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該學院任教,他所指導的畢業生以他們的專業精神、傑出的舞美設計教育以及對聖彼得堡戲劇學院的美學和倫理原則的堅持而聞名。
  • 俄羅斯計劃2029年發射「頓河」超重型運載火箭 用於運輸月球基地模塊
    (觀察者網訊)俄羅斯火箭與航天工業的一名消息人士14日表示,俄羅斯計劃2029年用「頓河」運載火箭向月球運送起飛著陸系統,以便制定月球登陸方案。按計劃,"頓河"超重型火箭將比計劃於2028年首次發射的"葉尼塞"超重型火箭載荷量更大。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在希臘兩年的教育戲劇專業研究生學習即將告一段落,希臘老師和朋友們紛紛來祝賀,既是為我不錯的學習成績和論文答辯成績,也是為我將作為第一個把希臘的教育戲劇帶回中國的戲劇教育者而高興。了解戲劇的人都知道戲劇起源於希臘,並且直到今天的希臘,戲劇仍然是最流行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在全世界也只有希臘仍然有那麼多古劇場仍然會用於戲劇演出。雅典僅四百萬人口,但擁有大大小小几百個劇場,幾十所戲劇學院,每天都有戲劇演出,希臘人極少有沒有現場觀看過戲劇演出的。
  • 菲爾普斯靠它狂瀾多枚金牌
    菲爾普斯可以說是奧運會上的一個傳奇,他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扮演著一個非常了不起角色,在其參加過的奧運比賽中更是狂瀾了整整28枚的獎牌,其中更有23枚是屬於金牌!而他更是在2008年北京舉辦的奧運會裡面狂瀾8枚金牌,讓無數人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