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濃縮百年浮沉,去話劇版《大宅門》看「另一個白家」

2020-12-04 青瞳視角

2001年,陳寶國的白景琦、斯琴高娃的白文氏、劉佩琦的白三爺、何賽飛的楊九紅……電視劇《大宅門》在央視首登螢屏,一舉創下收視率神話,這段深宅大院裡的往事,已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12年後,由電視劇導演郭寶昌親自執導、中國國家話劇院創排,話劇版《大宅門》於2013年終於誕生。排演多年來,話劇版《大宅門》仍口碑爆棚,在演出足跡所到之處均一票難求。

現在,話劇《大宅門》將再一次重啟它的旅程。11月20日-21日,「國字號」話劇《大宅門》將作為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今年話劇板塊的壓軸大戲隆重登場,一段社會、人生恩恩怨怨、生生死死飽含愛恨情仇的傳奇故事即將展開。

《大宅門》是郭寶昌的命

《大宅門》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成為經典,不得不提到該劇的導演兼編劇郭寶昌。郭寶昌曾說,他一生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把這個形象呈現給觀眾。因此他認為,《大宅門》就是他的命。

劇中的百草廳以鼎鼎大名的百年中藥老字號「同仁堂」為原型,所再現的百年風雲故事,正是郭寶昌的家族史。郭寶昌自幼在大宅門裡成長,整個大家族裡的恩怨情仇,幾度興衰他都是耳聞目睹、親身經歷。他曾經在節目中表示:「我生活在宅子裡幾十年,我寫的這上百個人物,都是我身邊一起生活過的、我親眼所見的,也都是跟我打過交道的」。

16歲那年,郭寶昌開始動筆書寫以「同仁堂」為故事原型的作品《大宅門》,經過一次又一次無情的修改,手稿4次被燒毀,歷經40年艱辛方才完成。最終因他的執著,《大宅門》成了中國戲劇史上無法逾越的經典之作。觀眾們通過電視劇,隨著白七爺走過青年、中年、壯年與暮年,身邊的女人從二老太太白文氏到大太太黃春、姨太太楊九紅、二太太香秀,時經清末、民國、軍閥混戰、解放時期的浮沉變化,種種目不暇接的變更讓時空流轉的洪流更加兇猛,愛憎在其中掙扎得越發入骨,但戲面上又有著京腔京韻的氣定神閒。

2013年,郭寶昌執導出了話劇《大宅門》。他坦言:「自幼嚮往話劇舞臺,對這塊變化萬千的方寸之地充滿了敬畏,但始終無緣進入,這次了了個心願。」

兩小時濃縮百年浮沉

將一部電視劇改成話劇,《大宅門》有著幸福的煩惱。原作經典橋段太多,取捨成了關鍵。為此,主創團隊動了很多腦筋。他們不光擔心觀眾的接受度,也擔心演員的接受度。

正如郭寶昌所說:「演員面對這樣的戲很容易就會變成模仿電視劇裡的人物。那就一點兒意思都沒有了,藝術就是要有個性,有獨特的東西才珍貴。所以我一開始就和演員說,我想做一個全新的東西,不想翻刻一遍電視劇。」

於是,話劇版《大宅門》把白家的精彩故事濃縮在短短兩個半小時中。話劇版雖和電視劇版是同一部作品、同樣的戲眼和人物,卻讓人仿佛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的洪流裡,隨著解放時期的浮浮沉沉看到另一個白家。

從18歲到80歲,演繹白景琦的跌宕一生。人物的氣節依然如故,核心的戲眼依然如故,但精簡的故事更有一種讓人無處走神的濃度。劇院中響起的郭寶昌串場詞,既承上啟下,又勾勒人物、渲染氣氛,從戲劇技巧的角度來講,還能起到間離作用,讓觀眾反覆出戲入戲。劇組不僅沿用了電視劇中趙季平創作的原聲音樂,恰當地烘託了劇情氛圍,更是加入了不少京劇元素,讓人在歷史與現實交錯中,看到、聽到炎黃子孫大義凜然的氣節與錚錚鐵骨,以及風流瀟灑和狂放不羈的人性。

作為10月下旬以來推出的四個重磅大IP話劇的最後一部,《大宅門》的上演也將標誌著東方藝術中心新演出季在今年的完美收官。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到《大宅門》,我們目睹了書中、電影中的精彩故事變成「現實」,也對不同的故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懷。讓人期待的是,明年還有多部大IP的明星話劇將要登場。

文/記者 吳翔

來源/新民晚報

內容來自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兩小時濃縮百年浮沉,去話劇版《大宅門》看平行時空裡的「另一個白...
    2001年,陳寶國的白景琦、斯琴高娃的白文氏、劉佩琦的白三爺、何賽飛的楊九紅……電視劇《大宅門》在央視首登螢屏,一舉創下收視率神話,這段深宅大院裡的往事,已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12年後,由電視劇導演郭寶昌親自執導、中國國家話劇院創排,話劇版《大宅門》於2013年終於誕生。
  • 《大宅門》白家對女兒很寬厚,不催婚不逼婚,不同於一般封建家庭
    逃難的時候,雅萍就不應該強求跟關家走,應該自覺跟娘家走,她也太不清楚自己在關家什麼位置了。以致一個人被丟在京城, 後面被日本兵強暴……結局很慘雅萍最後在大宅門能以老姑奶奶的身份善終,得益於白家對女兒的寬厚,當家的白二奶奶有良心。不然她一個嫁出去的姑娘,是不可能頂著關家媳婦的名分回娘家常住,還按月拿錢,在娘家養老到死的。
  • 明星版話劇《四世同堂》廣州燃情上演,陶虹撒開去演女「反角」
    9月29日、30日晚,由演員劉金山、陶虹、邢佳棟領銜出演的明星版話劇《四世同堂》登陸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作為廣州大劇院2020文化和旅遊部直屬院團精品劇目展演的第二個直屬院團,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優秀演員們在國慶、中秋雙節前夕為廣州的觀眾朋友們送上來自老北京胡同裡地地道道的百姓故事。
  • 話劇《靜靜的頓河》北京首演在即 八小時都是濃縮的精華
    距離話劇《靜靜的頓河》在北京首演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該劇主創昨天傍晚在菊隱劇場提前與觀眾見面,講述這部劇背後的秘密。話劇《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歷時14年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故事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的動蕩年代,哥薩克民族歷經波折的生活、頑強的鬥爭與偉大而悲劇性的愛情故事。據了解,小說《靜靜的頓河》在國內發行達到兩百萬冊左右,可見這部作品在中國有著深厚的讀者基礎,現場也有許多書迷和戲迷前來和主創們交流。
  • 弘揚傳統文化,建構文化自信——山科大中文系話劇匯演精彩啟幕
    7月17日晚,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2017級文化藝術實踐匯報演出在大學生活動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話劇《窩頭會館》、《潘金蓮》、《立秋》、《趙氏孤兒》、《家》、《妻妾成群》等經典片段的演繹,為在場嘉賓、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別樣的文化盛宴。
  • 8年前,如果不被刪這66分鐘,它就是電影版的《百年孤獨》
    通過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裡,白、鹿兩大家族的恩怨情仇,橫跨50多年,貫穿了清末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歷史的風起雲湧。小說內容帶著超現實主義的魔幻色彩。這很難不讓人將《白鹿原》與加西亞 · 馬爾克斯那部同樣通過一個家族的史詩,來描述南美洲歷史社會演進的《百年孤獨》聯繫在一起。
  • 景甜版話劇《色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圖)
    景甜   話劇版王佳芝扮演者景甜出演的《色戒》成為近段被炒的十分火熱的話題。同時,秦海璐、辛柏青、高虎等主演的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也將上演。張愛玲再次成為文化界與娛樂圈的焦點。  話劇《色戒》將主題定位在民族感、愛國心的層面上,賦予了《色戒》更深刻的含義。即沒有純粹的抽象的人性,人性不可能脫離社會脫離民族。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為求演出達到最佳的效果,話劇《色戒》的製作班底的陣容可謂相當的強大。導演吳澤濤,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06級博士研究生在讀生、中央電視臺導演主任編輯,曾參與演出話劇《心經》、《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等。
  • 俄羅斯8小時話劇《靜靜的頓河》來華巡演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瀛)長達8小時的俄羅斯話劇《靜靜的頓河》將於23日起登陸北京天橋劇場,並在中國巡演。該劇改編自蘇聯作家肖洛霍夫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俄國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多次戰爭中的生命狀態和不屈意志。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上海首演:看過電影版,話劇版有哪些不同?
    在上月結束了北京第二輪演出後,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昨晚在人民大舞臺迎來了上海站首輪演出。除了話劇迷,不少原作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粉絲也走進劇院,一探究竟。不過,它的話劇版本問世更早,1963年在百老匯首演,當年就創造了82場演出的記錄。此次中國版的排演,導演佟欣雨保留了最初話劇劇本的架構,呈現給觀眾原汁原味的「瘋人院之旅」。圖說:《飛越瘋人院》劇照 官方圖電影與話劇的敘事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酋長」身上。
  • 話劇《侯德榜》的臺前幕後:體悟熱愛,偉大孕育於平凡
    原創話劇《侯德榜》2018版公映轟動校園天大師生:願意將這份家國情懷傳承下去  「不能出一點差錯。」「不是一點,絲毫,絲毫。0.0001都不能差。」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求實會堂裡兩位演員在對戲,這是話劇《侯德榜》的排練現場。
  • 話劇《侯德榜》背後的科學情結
    零基礎的演員們在排演之初,「動作、表情根本沒法看」,好在他們用心。  採訪中,「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範旭東的飾演者孫博文突然抬起頭打了一聲招呼:「侯博士,你好啊!」一如當年二人初見。原來為了適應角色,演員們無論是臺上臺下都直呼劇中的名字,這一習慣沿用到演出結束。  當然,比起演員零基礎,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決定—將劇本交給大一新生來創作。
  • 八小時史詩巨作 首次國內亮相 話劇《靜靜的頓河》即將重磅上演
    4月28日和5月1日,哈爾濱大劇院將迎來2019年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重磅劇目《靜靜的頓河》,該話劇是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與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製作的兩部關於俄羅斯內戰的戲劇作品之一,首演於2013年5月。此次是該劇在中國的首次亮相,演出時長約8小時,共四幕。
  • 茅盾《子夜》裡兩位富家小姐的命運浮沉,再現了舊上海的悲歡離合
    茅盾《子夜》裡的人物形象是血肉豐滿的,形形色色各具特徵的人物在舊上海這個舞臺出現,用各自的表演將社會濃縮到了一個焦點。作為舊上海資產階級貴小姐的代表,林家兩姐妹命運的浮沉,更加令人深省。林佩珊是一個天真、沒有主見、追求享樂的女子,16歲的她還只知道用懵懂的思維面對愛情,在選擇的過程中,都帶有一定程度的盲目與放任。她用自己的理解對待生活和身邊的人,無論這種理解是怎樣的荒唐與可笑。
  • 苗阜相聲恩師鄭小山與世長辭,另一位小品話劇師父也於2年前去世
    「如大地震一般」,顯然,2018年對於相聲界來說是一個大災年。作為鄭小山的徒弟,苗阜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尤其隨著相聲《滿腹經綸》《學富五車》《這不是我的》等在全國的叫響,苗阜很快成了國內知名相聲演員,並且由於受到姜昆、李金鬥等大咖的力捧,影響力越來越大,各種頭銜、榮譽、獎項紛至沓來。其實,鄭小山只是苗阜的相聲師父,苗阜還有一個小品和話劇的師父,只不過,這個師父也於二年前去世了。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霍元甲」成就香港話劇最後的輝煌
    沉睡了一百年的中國人終於醒過來,小心翼翼地睜開眼睛。誰願意承認他是一個膽小而寬容的人?張嘴大喊,這是國軍用這首激動人心的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霍元甲已經家喻戶曉。雖然過了很多年,即使我從未看過這部電視劇,一旦我聽到這首歌,很大一部分人都會唱的。」「霍元甲」是香港電視臺(ATV前身)拍攝的。關於這部電視劇有一個很精彩的故事。
  • 北京化工大學學生話劇講述著名化學家侯德榜—新聞—科學網
    4月8日晚,話劇《侯德榜》在北京化工大學科學會堂落幕,全劇再現了侯德榜立志報國、赴美留學、創辦鹼廠、南京炸廠和重建川廠的人生經歷。 演出成功的掌聲剛剛平息,但話劇背後的故事正娓娓道來—— 原汁原味的學生話劇 「德榜」「德榜」……話劇中赴美留學、創辦鹼廠等場景,主角就是這樣被同學、工友們呼喚出場的。
  • 《大宅門》不得不說,槐花這樣的人,永遠註定會以悲劇結尾!
    二奶奶白文氏,憑藉著過人的魄力與智慧,把風雨飄搖的白家老號,重新帶上輝煌的道路之後,到兒子白景琦與大房的白景怡都可以獨當一面的時候,她就處於半隱退的狀態了,前半生她為整個大宅門殫精竭慮,奔波勞累,吃了很多常人不能吃的苦,也受了很多常人不能受的委屈,老了,她放緩了自己的生活節奏,追求奢華的生活品質
  • 解決魚缸水發白的難題,我有一個老套路,還有一個新招數
    既然知道了魚缸水發白的本質,那我們就應該趕快想辦法來救魚的命了。先說一個老辦法其實,關於魚缸水發白以後的應對策略,譁仔早在2017年就發表過一篇文章,專門教大家應對這種狀況的套路。今天我就簡單再重複一遍,如果你想看完整版,可以去找來那篇文章仔細學習。點擊這行藍字來學習譁仔老版方法譁仔的老版的應對策略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