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芥子園》明天首演,揭秘三百年前的版權爭奪

2020-12-04 瀟湘晨報

11月27日至29日,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項目四幕歌劇《芥子園》將在天橋劇場首演。指揮陳正哲將執棒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攜手薛皓垠、王晨等歌唱家,共同演繹一場三百多年前的版權風雲。

《芥子園》由趙景揚擔任編劇,是作曲家張朝的首部歌劇作品。它聚焦於清代文化奇人李漁,圍繞《閒情偶寄》的盜印展開。《芥子園》的劇本創作至今歷時十三年,數易其稿。李漁極有才情,趙景揚為這部歌劇所寫的唱詞也頗具中國韻味,規避大白話的羅列,比如,一對有情人追憶往事時,唱的是「攜手吟詩,並肩觀畫,舉頭望明月,低頭捉雙影」,「每日裡我與你共倚香枕,每日裡絲竹諧同頌佳音」;李漁舌戰貪官汙吏,「升到卅六重天宮,死落十八層地獄」等唱詞依舊對仗工整。

在音樂方面,張朝曾深入李漁常年生活的南京等地採風,學習江南音樂,用了三年才寫成鋼琴譜,但《芥子園》卻沒有一句音調取自現成的民間音樂素材,劇中出現的崑曲也經過了「歌劇化」,對傳統音樂的轉化創新,是本劇的突破所在。此外,歌劇的宣敘調一直是中外歌劇作曲家的關注焦點,中國漢語言獨特的四聲具有其他語言沒有的特性,因此,張朝在《芥子園》中沒有採用傳統宣敘調的寫法來搭建敘事結構,而是大膽採用具有崑曲特點的、北方語言特性的韻白來替代宣敘調,全劇只採用詠嘆調形式,並搭配豐富的合唱、重唱、舞蹈與序曲、幕間曲,色彩豐富。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倩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 邰紹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靈活化用古樂古詩詞 原創歌劇《芥子園》盡顯中國古典韻味
    在江南才子李漁起伏顛沛的一生中,住在南京芥子園的幾年可謂他最熱鬧也是最幸福的時光。在芥子園內,李漁經常以家班演出的方式以戲交友、以戲會友;其經營的芥子園書鋪,刊刻包括自己作品在內的熱銷名作,並注重裝幀設計,在與偽書、劣書的競爭中終於脫穎而出。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11月6日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來源 信網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
  • 復排歌劇《同心結》北京首演 觀眾被黃繼光精神感動落淚
    10月26日晚,講述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歌劇廳上演。兩個小時的演出,贏得觀眾掌聲陣陣,不少觀眾更是被黃繼光的英雄事跡感動淚目。《同心結》是一部紅色題材經典歌劇,該劇於1981年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首演。
  • 歌劇《呦呦鹿鳴》將在寧波首演:講述屠呦呦發明青蒿素故事
    據中新網5月25日報導,5月25日,浙江省首部民族歌劇《呦呦鹿鳴》新聞發布會在浙江寧波舉行,這部由寧波市演藝集團製作的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即將於5月30日在寧波首次亮相,這也是浙江省歷史上首部原創的寧波本土民族歌劇。
  • 迪圖瓦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施特勞斯歌劇《莎樂美》來中國首演
    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是歌劇史上最難演繹的作品之一,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音樂手法,問世一百多年來至今仍是驚世駭俗甚至重口味的。6月23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將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帶來「音樂會版」歌劇《莎樂美》,這是迪圖瓦去年因病延期後的履約之行,也是上海交響樂團2017-2018音樂季的閉幕演出。
  • 2012歌劇節開幕大戲《漂泊的荷蘭人》揭秘舞美效果圖
    2月27日,《漂泊的荷蘭人》的首次媒體發布會在大劇院進行,去年曾以普契尼的《託斯卡》震撼觀眾心靈的金牌歌劇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與國家大劇院歌劇顧問皮諾·庫恰亮相,聯手向大家闡釋了這部華格納不朽作品的精妙構思與深刻的哲思,並率先向媒體揭秘了《漂泊的荷蘭人》極具震撼效果的舞美設計圖。
  • 大船用6個貨櫃運至上海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來了
    原標題: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來了圖片說明:因為電影《加勒比海盜》,《漂泊的荷蘭人》的故事讓觀眾不再陌生。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14日起至16日,上海歌劇院攜手德國埃爾福特劇院連續三晚演出華格納的5部作品。這成為上海大劇院20周年慶典季重磅演出之一。  《漂泊的荷蘭人》由德國埃爾福特劇院全新製作,今年3月在德國首演。因為電影《加勒比海盜》,《漂泊的荷蘭人》變得家喻戶曉,劇中的女主角叫森塔。
  • 蘭州音樂廳版《卡門》28日首演
    25日記者獲悉,作為2018「黃河之都」第二屆蘭州音樂節的開幕演出,由蘭州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蘭州音樂廳版經典歌劇《卡門》將於28日起連續3天每晚8時在蘭州音樂廳正式首演。  此次首演將由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蘭州歌舞劇院、蘭州戲曲劇院、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等單位攜手呈現,特別邀請了中國交響樂團團長、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張藝擔任指揮,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終身歌劇演員謝英彬擔綱合唱指揮。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將在紹興震撼上演
    由寧波市演藝集團創作的民族歌劇並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大獎——《呦呦鹿鳴》,將於11月21日在紹興大劇院上演。該劇以中國中醫藥科學家、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為題材,講述了青蒿素發現背後的故事。
  •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絕筆之作《帕西法爾》中國首演  北京國際音樂節自創辦伊始便始終傾力於西方歌劇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與普及, 15年間已首演了近20部經典歌劇作品,而這其中尤以對華格納歌劇的推廣成就最為耀眼。  ——迷你音樂周打造「節中節」  作為義大利歌劇乃至整個西方歌劇藝術的代表性人物,威爾第的歌劇深受樂迷喜愛,在中國亦是擁有很多知音,而改革開放後國內上演的首部西方歌劇便是威爾第的《茶花女》 。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歷史上,曾先後獻上過威爾第歌劇《納布科》 (2001年)和《麥克白》 (2008年)的中國首演。
  • 南京芥子園曾是偶像樂團 李漁集導演經紀人一體
    李漁移家金陵,先居住於金陵閘附近,後來建築芥子園。那麼,芥子園究竟在何處?現在已經無法尋覓。「從李漁的文字記錄中可以推測芥子園的大致位置。」李漁曾為芥子園做聯,對聯云:孫楚樓邊觴月地,孝侯臺畔讀書人。李漁《芥子園雜聯》小序云:「孫楚酒樓,為白門古蹟,家太白觴月於此,周處讀書臺舊址,與餘居址相鄰。」
  • 品味經典票價瘦身 中央歌劇院推出華格納歌劇<齊格弗裡德>
    鴻篇巨製尼伯龍根指環是世界著名作曲家華格納在世界歌劇史上創造的奇蹟。中央歌劇院院長俞峰先生在介紹這部作品時說:「《尼伯龍根指環》是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歌劇領域中演繹難度和演唱難度最大的超大規模作品。」此次中央歌劇院排演《齊格弗裡德》具有裡程碑意義,意味著中央歌劇院邁進了擁有嶄新的製作水準和能力的階段,同時向世人全面展示當代中國歌劇演繹的藝術水準。
  • 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致敬施光南
    大型現實題材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3-4日晚在浙江音樂學院首演兩場,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施光南祖籍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東葉村。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浙江交響樂團和中共金華市金東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
  • 聽九個高音C 看多尼採蒂的喜歌劇
    皮耶羅·阿達尼曾經於巴勒莫和阿曼演出《軍中女郎》,這是他第一次到中國演出歌劇。  石倚潔更是與《軍中女郎》有著不解之緣。石倚潔講述:「《軍中女郎》現在流傳最廣泛的版本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版的。我記得首演是2007年,我那時正好在維也納,為了聽我『男神』弗洛倫茲的現場。4月1日首演那天,我一大早去排隊買票,當時前面已經有三位大爺在排隊了,他們都是有備而來的,帶著躺椅。
  • 《芥子園畫譜》對學畫者的幫助有多少?
    《芥子園畫譜》這本書的形成我也不介紹了,大家可自己搜索下,我今天要分享的是自己從這本書中的一些體會。當然每本書帶給每個人的觀點會不一樣,這裡只是我自己微小淺薄的觀點。這是2014年臨摹的《芥子園畫譜》。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唱響重慶國泰 青年歌唱家呂薇將飾屠呦呦
    ,在【重慶演出信息】有更多演出劇目介紹在展現屠呦呦帶領團隊研發青蒿素的同時釋放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領銜主演丨呂薇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民族歌劇 演繹女科學家事跡由重慶演出公司主辦的民族歌劇《呦呦鹿鳴》重慶站演出講述的是中國中醫藥科學家、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明青蒿素的故事。
  • 人氣小生蔡程昱首次挑戰歌劇,莫扎特的《唐璜》到底難在哪兒
    指揮、獨唱、樂隊、合唱隊同時置身舞臺,舞美和道具簡潔,這部歌劇更接近「半舞臺版」「音樂會版」。竇乾銘、餘楊、宋倩、黃俊鵬、王柏齡、熊鬱菲等上海歌劇院青年藝術家,以及《聲入人心》人氣小生蔡程昱的加盟,讓這部歌劇充滿了青春氣息。
  • 《英國病人》電影交響音樂會在滬全球首演
    9月13日,《英國病人》電影交響音樂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全球首演。16:9高清大幕,交響樂團現場伴奏。從聲到色,電影打開多重感官,帶領觀眾感受了一場烽火紛飛中埋藏於沙漠的愛情史詩。「十年前,我每年大概指揮10場電影交響音樂會,現在每年要指揮200多場,電影交響音樂會越來越流行了。」受邀指揮本場音樂會的恩斯特·范蒂爾說。
  • 七大最難的歌劇詠嘆調
    這個列表是為了讓那些認為歌劇很無聊的人更興奮一點。如果你從未嘗試過唱歌劇詠嘆調,那就試試看,儘量讓你的聲音聽起來像專業歌手。不容易。這裡是你的娛樂節目,是有史以來寫的幾首難度最高的歌劇詠嘆調。有些你可能知道,有些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