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音樂廳版《卡門》28日首演
蘭州版歌劇《卡門》排練場景
導演朱利安·吉拉爾代和主演旅歐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在蘭州版歌劇《卡門》排練中
25日記者獲悉,作為2018「黃河之都」第二屆蘭州音樂節的開幕演出,由蘭州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蘭州音樂廳版經典歌劇《卡門》將於28日起連續3天每晚8時在蘭州音樂廳正式首演。這也是繼去年蘭州版義大利普契尼經典歌劇《圖蘭朵》後,又一部鐫刻著「蘭州製造」的歌劇作品在蘭州音樂廳誕生,而性感直率的「卡門」也將隨之首次走進西部、相約金城。
中西攜手打造歌劇藝術盛宴
2018「黃河之都」第二屆蘭州音樂節由中共蘭州市委、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蘭州演藝集團承辦,作為本次音樂盛會的開幕演出,由蘭州演藝集團打造、蘭州音樂廳出品的蘭州版經典歌劇《卡門》在歷時半年多的籌備、創作、排練後,將於28日至30日每晚8時與觀眾正式見面。
這部作品於今年年初正式啟動,之後經過了多次商榷與溝通,最終確定由法國導演朱利安·吉拉爾代執導該劇。3月18日,他首次來蘭就《卡門》的二度藝術創作與眾主創進行了研究商討,頻繁召集蘭州演藝集團各部門探討商榷劇本、服裝、舞美、道具等全部環節。7月初,朱利安再次來蘭對該劇進行最後的整體合成,在舞臺之上反覆不斷地進行了修改和打磨,最終完成這部即將與觀眾見面的「蘭州音樂廳版」經典歌劇。
在緊張的創作排練中,還特邀了亨利·麥雅克、呂多維克·阿萊雅兩位法國編劇的傾力加盟,他們曾多次參與這部作品多個語言版本的打造,在語言轉換、劇情合成等方面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成為了蘭州音樂廳版歌劇《卡門》再創作的重要力量。
此次首演將由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蘭州歌舞劇院、蘭州戲曲劇院、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等單位攜手呈現,特別邀請了中國交響樂團團長、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張藝擔任指揮,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終身歌劇演員謝英彬擔綱合唱指揮。主演陣容方面也是中西歌唱家傾情攜手,特邀了旅歐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飾演卡門,義大利男高音維耶特裡達裡奧邸飾演唐·豪塞,周正中、李晶晶、張帆濤、尹悅、孫雪曼、梁潤妮、紀懋懋等國內知名歌唱家分別飾演埃斯卡米奧、米卡艾拉、莫哈雷斯、蘇尼哈、梅賽德斯等主要角色,必將為到場觀眾帶來一場高品質的歌劇藝術盛宴。
讓蘭州觀眾感受經典佳作之美
歌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完成於1874年秋,也是在比才死後才獲得的成功。該劇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更是擴大了這部歌劇的名聲。
該劇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她使軍人班長唐·豪塞墮入情網,並捨棄了他在農村時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愛拉。後來唐·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獄,出獄後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然而,後來卡門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裡奧,在人們為埃斯卡米裡奧鬥牛勝利而歡呼時,她卻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
這部作品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也許正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卡門》在初演時並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此後變得長盛不衰。這部歌劇以合唱見長,劇中各種體裁和風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這一次,導演朱利安·吉拉爾代在原有戲劇沉澱的基礎上,以表現最真實的人性作為主導思想,從愛情到毀滅,利用多種不同性格的旋律,為我們展現出多彩的社會生活,旨在讓蘭州觀眾真實感受到了戲劇氛圍的強烈對比和衝突,成功地展現了唐·豪塞、鬥牛士等多個個性鮮明、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而卡門直率、熱情、殘忍、誘惑、傲慢、放蕩等多面的性格也在劇中有著淋漓盡致的發揮,力求讓不同的觀眾也能獲得不同的理解。這也是導演賦予蘭州音樂廳版《卡門》多樣的人生理念和暗示多種寓意的真正意圖。
中國西部的「第一部」《卡門》
「歌劇《卡門》對我來說是一部對愛情的頌歌,對自由的頌歌。」在接收記者採訪時,朱利安·吉拉爾代分享了自己心中對《卡門》的一份特殊情感:「這個故事深深地觸動著我,因為我的家中,祖先們就是吉普賽人,這部劇講述的就是關于吉普賽女郎卡門的故事。我覺得這部劇和我非常有緣,我很想為觀眾講述一個和我同民族的故事。」
他說:「首先我自己就是一個法國人,很榮幸這次來蘭導演《卡門》這部歌劇,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十大歌劇之一,又誕生於法國,這是一種雙重的情感。我個人身為吉普賽人對這部作品的感受以及我身為法國人的一種情感,都促使我在排這個作品的時候會有更加不一樣的感受。」
「我的出發點並沒有要做很多的創新和改變,還是要完全尊重原作,在這個基礎上再儘可能的展現和表達一些個人想法。」朱利安·吉拉爾代表示:「在原著裡面有很多的關於愛的描述我們是不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但是在歌劇裡的音樂卻又充滿誘惑、性感的,因為音樂本身就充滿著魅力,我覺得音樂表達出來的這種感覺要更加細膩、更容易打動人。蘭州演藝集團邀請我來排《卡門》這部劇的時候我很激動,因為這是中國西部的第一部《卡門》,也意味著是第一次上演《卡門》,而且對我而言,也是第一個法國導演來蘭州排《卡門》。」
蘭州音樂廳合唱團用汗水換「升華」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雖然其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藉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典型劇場元素來呈現,但從風格、語言等方面還是有著十分獨特方面。對於蘭州觀眾來說,這絕對是歌劇最大的魅力所在,但是在創作排練方面一定是本土演員們需要去跨越、克服的困難。
「首先對我而言,語言是最大的障礙。」朱利安·吉拉爾代告訴記者:「語言不通,所以只能通過翻譯來去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非常幸運的是我有一個非常棒的翻譯,更是我的一個得力助手。另一個方面,雖然我在巴黎歌劇院工作,但我並不是一個多麼大牌的導演,我也是當了很多年的導演助理,積累和總結了一些經驗,也適應了那裡的工作方式。這次,我來到蘭州音樂廳無論是工作模式還是排練環節都跟原來巴黎歌劇院完全不一樣,所以雙方是需要做出調整和磨合的。」
「由於時間問題,很多歌唱家都不能夠統一進行排練,所以在這方面花去了過多的時間。」他說:「尤其對於蘭州音樂廳合唱團的演員來說,這是他們第二次演出這麼大型的歌劇,但他們是一支充滿活力並且很年輕的合唱團,所以在排練過程中我著重培養和增強了這些年輕演員們對於舞臺意識和表現力,效果非常不多。在整個排練過程中,我還是為他們感到非常欣慰和高興,在我和他們接觸的短短一個月時間裡,蘭州音樂廳合唱團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和進步空間。」
法國導演祈禱首演圓滿成功
「這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戰和冒險旅程。對我而言,它更是一件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事情,因為在我3月18日第一次來蘭州的那一天,恰巧是我40歲的生日。從那一天起,我像被賦予了某種使命一樣,強烈地感受到人生中一個全新的旅程即將開啟。」一場跨越國家的藝術創作不僅為我們留下一部精美的舞臺藝術作品,更會為參與其中的創造者留下難忘的人生印記,這一點對於朱利安·吉拉爾代來說也毫不例外。
「在巴黎歌劇院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事,因為我遇到了我的人生伯樂——克裡斯蒂安,他教會了我在通往藝術之路上的很多東西,因為他的鼓勵我,24歲時便開啟了自己的導演生涯。」他說:「這次創作排練時間緊迫,工作強度之大令全體演職人員一刻不得鬆懈,而我們準備的越充分也才能夠應對更多的突發狀況。總而言之,只有把份內事情做得更好,才更能激發出合作夥伴身上的無限潛能。」
「對於這部《卡門》我打80分。」說起自己親手打造出的舞臺作品,朱利安·吉拉爾代卻絲毫沒有驕傲的感覺,相反流露出了內心不停追求的根本願望:「因為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如果我們可以再多一些的時間去打磨,呈現出來的作品我相信會更完美。對於合唱團的人來說是第二次完整演繹歌劇,需要更多地鼓勵和認可。在沒有正式首演前,我把這20分留給演出當天,希望會有奇蹟發生,我會在心中為首演的圓滿默默祈禱。」
「就目前的舞臺呈現來看,我認為最美的一個景是在第三幕,我們營造了一個夜空中滿天繁星的場景,這個氛圍讓人嚮往又會讓人感到十分神秘,而且在這一幕上,卡門身為吉普賽人身上的那種特性是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他頗為感觸地說:「我相信,舞臺上全體藝術家們的能量會通過舞臺傳遞給臺下每一位蘭州觀眾,而觀眾也會把內心的感受再反饋給藝術家們,這個交互過程才是最美妙的地方。」
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