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組曲《璽徙喜》丹麥首演(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

2020-12-04 視界World

「熊貓組曲」《璽徙喜》

作曲:張帥 演奏:戴亞 指揮:陳琳

協奏: 哥本哈根愛樂樂團

【最新協奏曲首發——「熊貓組曲」《璽徙喜》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哥本哈根愛樂樂團2019年4月26日首演於丹麥】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院長俞峰高度關注和支持熊貓組曲《璽徙喜》的創作和首演活動。這也是學院中國音樂創作中心自創立以來,繼2018年當代作曲家作品音樂會美國首演大獲成功後,又一次國際進擊!正如學院領導所說,這是一次將中國國寶級動物轉化成沒有國界的音樂語言,通過和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合作,用交響樂的形式演繹中國色彩濃鬱音樂作品的文化互鑑。在國際舞臺上很好地展現了中國當今音樂家風貌,並以此向世界展現充滿時代風貌的中國形象和具有全球價值的中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傳播中國聲音!

2019年4月26日,由中央音樂學院和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孔子學院共同委約,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張帥副教授創作的最新力作「熊貓組曲」《璽徙喜》在丹麥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首演。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著名指揮家陳琳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教授攜手哥本哈根愛樂樂團完美演繹了這部作品,音樂會獲得了丹麥聽眾熱烈的好評。

為了慶祝2019年兩隻大熊貓從中國來到丹麥,張帥先生在委約作品中選擇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樂器竹笛來演奏,通過璽、徙、喜三個樂章(璽—國寶、徙—遠道而來、喜—慶賀),以轉調、離調、複雜節奏變化的作曲技法來呈現中國樂器和西洋作曲技法的融合,這對於笛子來說極富挑戰性。戴亞教授使用三把不同調性的八孔笛來演奏,通過高超的演奏技巧、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極具張力的表現手段,在高難度的樂曲當中將中國音樂的魂演繹得淋漓盡致。

作曲家介紹

張帥,作曲家、博士、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華社聲在中國欄目音樂總監。其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包括兩次中國音樂「金鐘獎」。基於早年在流行樂和搖滾樂的創作表演經歷與學院派作曲家的背景,張帥自由穿梭於多種音樂風格之間。從古典音樂到當代音樂、從流行樂到電子樂,他的音樂創作跨越多個領域,逐漸形成其特有的多元音樂語言特徵。近年來,張帥副教授的音樂作品在世界範圍內被演出。他的代表作《三首前奏曲》在國內外被頻繁演出並獲廣泛好評,併入選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鋼琴獨奏作品百年經典(1913-2013)》樂譜系列。2019年張帥的「熊貓組曲」《璽徙喜》在丹麥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由指揮家陳琳攜手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以及哥本哈根愛樂樂團世界首演;同時,張帥創作了一批耳熟能詳的歌曲作品。他為吉克雋逸定製歌曲《神舞幻想》、為吳彤打造熱門歌曲《抱月入懷》、為雷佳創作愛國歌曲《祝你生日快樂》,為張藝興創作單曲《不屈的信仰》,獲得了業內的關注與聽眾的廣泛認可,是同時活躍在當代音樂與流行音樂創作領域的跨界作曲家。代表作:《三首前奏曲》、「熊貓組曲」《璽徙喜》、《祝你生日快樂》、《抱月入懷》、《不屈的信仰》、《太陽的女兒》等。

演奏家介紹

戴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竹笛學會副會長、中國音協笛子學會常務副會長。

二十多年來,先後多次與世界一流交響樂團及國內交響樂團、海內外中樂團合作舉辦了獨奏、協奏音樂會,在國內外獲得極高聲譽。90年八孔笛研製成功,經過反覆實踐並得到諸多著名作曲家的大力支持,使八孔笛在舞臺演出中獨出異彩。2008年完成了新課題《八孔笛——新改良竹笛應用教程》一書,作為國家211重點工程項目正式出版。他還致力於笛子協奏曲的開發,努力使中國竹笛的演奏向高品位、高尖端的方向發展。先後委約並首演了《愁空山》、《楚魂》、《陝北四章》、《牧童的幻想》、《釋迦之沉默》、《陌上花開》、《飄》、《胡旋舞》、《雲》、《雪意斷橋》、《空中花園》、《牡丹亭夢》、《璽徙喜》等十三部大型笛子協奏曲,為笛子藝術走向未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教學方面其學生多人多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奪冠。

本人曾獲首屆「山城杯」電視大獎賽第一名、「國際器樂獨奏大賽」第一名、臺北「第三屆協奏曲大賽」第一名。

他是全國唯一一位「民樂大賽」笛子三連冠獲得者。2017年被授予「中國傑出民樂演奏家」稱號。

相關焦點

  • 霍爾斯特-《bE大調第一組曲》,現代交響管樂的開山之作!
    受家庭的影響,霍爾斯特18歲時,就已擔任管風琴師與唱詩班指揮,並開始進行音樂創作。霍爾斯特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其中有歌劇、管弦樂曲、鋼琴曲以及獨唱、合唱。其中,最為人們廣為熟知的,當數他的《行星組曲》。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人文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新韶九章》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韶關市委、韶關市人民政府、中央音樂學院、人民音樂出版社聯合舉辦,廣州交響樂團與星·聲合唱團聯袂演繹,林大葉指揮,張立萍、楊光、王傳越、劉嵩虎、劉暢、潘杭葦等歌唱家和古琴演奏家李令晨登臺表演。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六月首演
    臺海網5月18日訊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 2020年北京演藝集團重點項目、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將於今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演。日前,該劇主創葉小綱等人及京演集團相關負責人,沿著北京中軸線,從南至北進行深度採風。
  • 霍爾斯特 - 行星組曲
    在霍爾斯特家鄉,切爾滕納姆裡的一個霍爾斯特在指揮的雕像,可以明顯看到霍爾斯特是左手拿指揮棒在皇家音樂學院期間,霍爾斯特繼續學習長號,鋼琴,指揮等課程,直到遇到自己的恩師斯坦福,才開始專心學習作曲課程行星組曲樂隊編制樂隊版的首演是在倫敦女王音樂廳,日期是1918年9月29日,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個星期。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正式首演
    10月20日晚,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用民族管弦樂展現中軸線上的古蹟與人文故事。《中軸》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民族樂團創作演出。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宛若脊梁。著名作曲家葉小綱擔任音樂總監並牽頭,鄒航、楊一博、鄭陽、趙曦、李劭晟、劉力、吳延7位中青年作曲家聯合組成《中軸》的作曲團隊,用音樂吟唱美麗的中軸。
  •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薩金特
    薩金特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木星》,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奏,真精彩!
    1893年入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管風琴、作曲和長號。後在歌劇樂隊中任第一長號手、管風琴手。其代表作有為供大型管弦樂隊演奏的組曲《行星》(作品32,由七個樂章組成),歌劇《賽維特麗》、《在野豬頭酒家》,舞劇《大笨蛋》、管弦樂《聖保羅組曲》等,其中《行星》組曲最為著名。
  • 【每日一曲】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木星」
    英國作曲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Holst)。他曾擔任過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音樂科主任,皇家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繁忙的教學任務使他只能在周末和假期作曲:《行星組曲》由此也花了他三年時間才得以完成。雖然心存疑惑的霍爾斯特並不認為這是他最傑出的作品,《行星組曲》卻使他一夜成名。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1893年入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管風琴、作曲和長號。後在歌劇樂隊中任第一長號手、管風琴手。1905年起,曾提任過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音樂科主任,皇家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研究過梵文並對東方哲學深感興趣。作品富有獨特的個性,偏愛於運用多調性技法。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管弦樂組曲《行星》。
  • 作曲家葉小綱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新作《重慶組曲》奏出...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發給葉小綱的祝賀信作為當代著名作曲家,葉小綱與重慶淵源頗深——2020年的新起點,重慶又迎來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1月6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第四屆重慶文化旅遊(冬季)惠民消費季原創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惠民展演重點劇目——交響樂《重慶組曲》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
  • 笛子、琵琶與手鼓《夢舞敦煌》(節選)演奏:馮天石、張雅迪、曲帥
    作曲家介紹 / 王瑞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教師、2019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項目」立項獲得者之一。1990年生於山東省青島市,自幼學習鋼琴,並於200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郝維亞、李濱揚等教授。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素材源自網絡:)《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第二部分由原來的快板轉為行板,為一首雄壯的「歡樂頌歌」,類似東方五音音階的旋律,親切感人,樸實生動,又不失莊嚴與偉岸。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反覆,又體現了宇宙的遼闊與未知的神秘。
  • 「重慶女婿」張國勇執棒交響樂《重慶組曲》:相信這將是新的重慶符號
    張國勇排練中2020年的新起點,山城重慶又將迎來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交響樂《重慶組曲》將於6日晚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4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探班排練現場並採訪著名指揮家張國勇,他表示,身為「重慶女婿」能執棒《重慶組曲》非常開心,「我對重慶太熟悉了,這份情感也化作了音樂語言將在作品中一一呈現。」交響樂勾勒重慶形象《重慶組曲》將從歷史、自然、人文、生活的不同維度,以多重段落的方式描繪古往今來的重慶形象。這部大型作品將由重慶交響樂團攜手貴陽交響樂團共同演繹。
  • 俄羅斯指揮大師帶隊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將在天津迎新年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是俄羅斯著名樂團之一,也是以演奏柴可夫斯基作品著稱的樂團。作為首支前蘇聯廣播交響樂團,樂團以悠久的歷史、細膩的音色以及繁忙的演出日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當今最優秀的交響樂團之一,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哈恰圖良、斯維裡多夫、蕭士塔高維奇及鮑裡斯·柴可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都曾將自己的作品交付樂團進行首演。1974年,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出任柴科夫斯基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並延續至今。
  • 孔祥東為《申動》作曲並演奏
    孔祥東為新民晚報《申動》專欄譜曲《申動》鋼琴家孔祥東不僅跑步上癮,還迷上了作曲。圖說:除了跑步,孔祥東也迷戀作曲 網絡圖孔祥東說:「2020年,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一年。因為從今年開始,有了孔祥東的作品。以前,我都是演奏別人的曲子。」上海援鄂醫療隊回來,孔祥東為30位醫護人員作曲,與攝影師郭一共同完成了「音樂肖像」。曲子奏響,有醫生流下熱淚。
  • 古典名曲欣賞28 歡樂使者,霍爾金特《行星組曲》
    曲目介紹《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一樂章經常被單獨演奏,成為受人喜愛的通俗音樂作品。它又分為三個主題:第一主題為C大調,快板,2/4拍,喜悅的情緒十分明顯;第二主題充滿生機,熱情洋溢,富有氣勢;第三主題轉為3/4拍,象一首民間舞曲,氣氛熱烈。第二部分由原來的快板轉為行板,為一首雄壯的「歡樂頌歌」,類似東方五音音階的旋律,親切感人,樸實生動,又不失莊嚴與偉岸。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反覆,又體現了宇宙的遼闊與未知的神秘。
  • 古箏協奏曲《冰火之舞》作曲:方崬清
    古箏協奏曲《冰火之舞》(請接駁耳機 & 藍牙設備聆聽)作曲:方崬清創作年代:2011古箏:王溫豪指揮:李心草樂隊:廣州交響樂團演出:2018.03.31 中演華發大劇院演出實況錄影他有十幾部音樂作品曾獲得:中國「炎黃杯」室內樂作曲比賽、「帕拉天奴」杯中國音樂鋼琴創作大賽、「音樂創作」杯全國室內樂作曲比賽、中國「新世紀杯」藝術歌曲創作比賽、TMSK中國國際室內樂作曲比賽、中央音樂學院「211精品室內樂工程獎」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頒發「全民健身優秀歌曲」、2018年度「中國橋梁文化傳播貢獻獎」等眾多獎項。
  • 霍爾斯特作品:《行星組曲 Op.32》+平原綾香演唱《木星》
    《行星組曲 Op.32》第一樂章《火星~戰爭之神》霍爾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這一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這一樂章經常被單獨演奏,成為受人喜愛的通俗音樂作品。它又分為三個主題:第一主題為C大調,快板,2/4拍,喜悅的情緒十分明顯;第二主題充滿生機,熱情洋溢,富有氣勢;第三主題轉為3/4拍,象一首民間舞曲,氣氛熱烈。第二部分由原來的快板轉為行板,為一首雄壯的「歡樂頌歌」,類似東方五音音階的旋律,親切感人,樸實生動,又不失莊嚴與偉岸。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反覆,又體現了宇宙的遼闊與未知的神秘。
  • 「掌握社·西安 直播預告 大型交響組曲《渭北風雲》」奏時代新聲
    大型交響音畫《渭北風雲》交響樂由西安音樂學院教授馮勇作曲,青年指揮家肖超執棒指揮,青年詞作家段路晨作詞,青年歌唱家杜銳霞、李騰演唱,陝西交響樂團演奏。交響組曲共分七個樂章,以革命進程的標誌性事件展開音樂敘事,依次為《信念》《渭華煙雨》《譁變》《風華照金》《突圍》《回望陝甘》《逐夢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