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不同於以往的大運河題材藝術創作,《京城大運河》聚焦於大運河北京段,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自從中國大運河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來,有關大運河題材的舞臺作品出現多部,而這部作品另闢蹊徑,集中描繪運河的北京段。」編劇翁思再說。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京城大運河》由楊乃林擔任作曲,翁思再、李東才擔任編劇,孔潔擔任舞臺導演,整臺演出分為五個部分:序曲、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第二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第四樂章《致敬大運河》,通過京劇不同流派的典型聲腔與交響樂的結合,以套曲形式表現每一部分主題內涵。

《京城大運河》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京劇與交響樂結合,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北京音協合唱團三方合力登臺,以龐大的陣容將《京城大運河》演繹得氣勢如虹、大氣恢弘。

「一船春風載二黃,燃燈塔下系纜樁。乾隆壽誕香滿路,徽班進京入高堂。」這段老生唱詞道出了「通惠河」所流淌的傳統文化,展現了徽班通過大運河北上進京,後來在京城的厚土上發展而形成了國粹京劇。

《京城大運河》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一氣呵成,氣韻流暢。以「船帆」為主體意向的多媒體大屏幕可以自由升降,模擬運河上的帆起帆落,營造出層疊有序的舞臺空間感。同時,以字幕形式打出大運河歷史背景,音畫相得益彰,為觀眾描摹著古往今來不同歷史時期大運河的景象,也讓觀眾領略到豐富的舞臺視覺魅力和當代審美趣味。

業界認為,作為我國第一部以京城大運河為題材,表現北京歷史文化和現代京城建設發展前景的舞臺藝術作品,《京城大運河》主題立意高遠,題材開掘獨特,藝術表達具有創新性。(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京城大運河》緊鑼密鼓排練中 京胡和小提琴找到了共同「呼吸點」
    昨天下午兩點,位於城市副中心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五層,一出電梯就能聽到熟悉而又獨特的聲音——京胡別具一格的旋律中融合著交響樂團小提琴聲部的舒緩,卻一點都不顯得違和。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經過緊張的排練,近200人的主創團隊之間配合越來越默契,京劇和交響樂兩種藝術門類,逐漸找到了共同的「呼吸點」。李飈(右二)指揮樂隊排練。
  • 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全國巡演火熱進行 9月27日亮相長沙
    《我的祖國》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 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由深圳市委、市政府組織策劃,深圳交響樂團委約我國著名作曲家張千一於2019年4月創作而成。套曲以交響樂隊為演奏主體,穿插了鋼琴、巴揚、女高音與樂隊的協奏形式,並融入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和經典歌曲旋律,像一首首流動的詩、一幅幅壯美的畫。全曲分為「光榮與夢想」「東方詩韻」「雪域抒懷」「春到邊寨」「絲路音畫」「大地之歌」「我的祖國」等7個樂章。
  • 《交響京津冀》首演 用交響樂講中國故事
    原標題:《交響京津冀》首演 用交響樂講中國故事 9月6日晚,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推出的大型原創獨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交響京津冀》從作品委約、創作排演到首演,時間跨度超過兩年。
  • ...樂團獻演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音符裡,祖國是至高無上的主題
    今年4月,作曲家張千一在北京寓所鄭重寫下這句話,獻給新誕生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10月30日晚,在音樂總監林大葉執棒下,深圳交響樂團攜手鋼琴家沈惠蓮、青年巴揚演奏家毛俊澔、女高音歌唱家張妮,共同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唱響《我的祖國》。
  • 解放日報:國家大劇院演與教齊頭並進
    吸納與孵化精品,與大範圍、大投入展開公眾藝術普及教育並駕齊驅,勾勒了這座年輕劇院大氣兼容而平易溫情的形象。  打造國家級表演藝術殿堂  作為北京的文化地標和中國的文化符號,過去8個月,國家大劇院一步一個腳印,致力於打造既能夠吸納海內外優秀藝術展演,又能夠孵化「國家大劇院版」精品演出的國家級表演藝術殿堂。
  • 絲竹裡的交響——中外經典·原創系列一」音樂會即將拉開序幕
    2018年6月8日晚7點半,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絲竹裡的交響——中外經典·原創系列一」音樂會即將在蘇州市人民大會堂拉開序幕。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本場音樂會上,著名作曲家劉長遠受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委約創作的《絲竹裡的交響》以及著名作曲家郝維亞專門為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改編創作的《蓮》,為全球首演。由著名作曲家張朝創作的《第一揚琴協奏曲》,為蘇州首演。音樂會還將演出《國風》、《行星組曲——木星》、《古槐尋根》等中外經典名曲。
  • 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
  • 演出|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佛山首演,19首歌曲展現...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11 月 19 日、20 日,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在佛山瓊花大劇院連演兩場。組歌以 19 首原創歌展現濃鬱嶺南風情,更有彝族歌手登臺,串起整場音樂會故事線,首演現場反響熱烈。
  • 原創京劇《李大釗》回上海交答卷 專家肯定藝術創新
    北京京劇院原創現代京劇《李大釗》9月26日、27日應邀赴保利上海城市劇院演出。首演結束後,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還帶領作曲家朱紹玉以及王蓉蓉、張建峰等主創主演,與上海的專家學者進行座談,傾聽他們的意見,力求將這部作品繼續打磨成精品劇目。
  • 大型原創交響樂《重慶組曲》獻禮中秋國慶
    中秋與國慶雙重佳節即將到來,如果你不打算出遠門,那就進劇院來欣賞一場高雅藝術演出吧。21日,上遊新聞記者獲悉,大型原創交響樂《重慶組曲》將於9月29日、30日在重慶市歌劇院藝術廳連演兩天,值得期待。《重慶組曲》首演圖《重慶組曲》是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也是2020年山城重慶迎來的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年初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時,恢弘的氣勢、優美的旋律,以及歌唱家的傾情獻唱,為現場觀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 山東省會大劇院18年3月演出資訊發布
    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  演出地點:山東省會大劇院 歌劇廳  演出時間:2018年3月12-13日 周一/周二19:30  演出時長:120分鐘(無中場)  演出簡介: 《玄奘西行》是文化部、財政部立項的2017年重點新創大型舞臺劇目,由中央民族樂團製作,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劇目全國巡演總冠名。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  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就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做了深刻闡述。《韓信》等系列中華本源文化歌劇,就是以西方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5000年文明,是學校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文藝創作系列重要論述,響應國家文化發展需要,融入文化強國戰略,踐行「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 裡卡爾多·夏伊領銜,「琉森之聲」重返國家大劇院
    10月12日至13日,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將在音樂總監裡卡爾多·夏伊的率領下,再度登上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舞臺。中國首秀十周年後,他們將再次把原汁原味的琉森音樂節「搬運」到北京,並攜手俄羅斯天才鋼琴家亞歷山大·馬洛菲耶夫,用兩場獨具匠心的音樂會詮釋拉赫瑪尼諾夫的「憂鬱」和馬勒的「悲劇」。
  • 上海迪士尼首演中文版《獅子王》:土狼說東北話
    參考消息網6月15日報導 臺媒稱,上海迪士尼在華特迪士尼大劇院舉行中文版《獅子王》音樂劇首演。劇中除了有角色操著一口東北口音外,竟還出現美猴王孫悟空。據臺灣「中央社」6月15日報導,上海迪士尼14日舉行開幕慶典系列活動,當晚7時30分在園內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舉行中文版獅子王音樂劇全球首演。報導指出,演出中包含娃娃親、回家喝西北風…等大陸慣用語外,劇中的土狼更操著一口東北話。此外,根據媒體公布的照片,劇中居然出現京劇扮相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 震撼再現濰坊抗洪故事,安丘創作現代京劇《頭雁》即將首演
    現代京劇《頭雁》的演出團隊,正在濰坊保利大劇院緊張排練。排練到高潮時,整個排練現場彌散著感動的情緒。2018年、2019年,濰坊兩次遭受了颱風帶來的洪災。《頭雁》就是以抗洪救災過程中,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的真實事跡為原型創作而成。專業京劇演員的唱念做打,配以突破傳統京劇表現形式的音樂、音效、燈光和舞美,將讓受眾獲得身臨其境的震撼感受。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人文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此次首演後,《新韶九章》將在國內外展開巡演。「希望通過這一交響音樂組曲的創作展演,讓世界各地的人民認識了解中華虞舜道德文化的豐富內涵,體味既根植中華文化傳統又體現新時代中華兒女文化理解的韶樂文化。」葉小綱說。
  • 舞劇《李白》首登國家大劇院再現詩仙逸興
    劇組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交響合唱版舞劇《李白》日前首度登上國家大劇院。關於李白的作品在舞臺上層出不窮,以舞劇的形式表現詩仙的卻鮮見。受疫情影響,舞劇《李白》原定巡迴演出計劃從2020年3月推遲至今。也正因如此,中國歌劇舞劇院歷經一年時間重新打磨。
  • 「漫步經典」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啟幕
    本報訊(記者  倫兵  田婉婷)7月11日晚,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漫步經典系列音樂會在法國著名指揮家尼古拉·沙爾文與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的樂音中啟幕。    指揮家沙爾文曾於2018年攜手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成功上演了法國作品專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