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佛山首演,19首歌曲展現...

2020-12-03 瀟湘晨報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11 月 19 日、20 日,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在佛山瓊花大劇院連演兩場。組歌以 19 首原創歌展現濃鬱嶺南風情,更有彝族歌手登臺,串起整場音樂會故事線,首演現場反響熱烈。

《這就是我們》是近五年來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出品的第四部廣東大型原創交響組歌,跟其他藝術形式相比,交響組歌規模宏大。《這就是我們》共有逾 300 位音樂家參與,涵蓋獨唱、二重唱、三重唱、混聲合唱、男聲合唱、女聲合唱、童聲獨唱等表演形式。參與本次演出的歌唱家中,既有著名女高音崔崢嶸、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優秀歌唱家喬建軍和劉罡等國內知名歌唱家,也有張學樑、韓煒、任雯文、楊陽、李白、王璀璇等優秀青年歌唱家。此外,青年指揮家李飈執棒廣州交響樂團演奏,合唱則由佛山市南海區教師合唱團和合唱 e 家 · 室內合唱團擔任,王軍擔任合唱指揮。著名導演王鈞擔任首演總導演,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舞蹈系擔任伴舞。

此次《這就是我們》將戲劇元素與音樂有機結合,以佛山對口扶貧協作地區——四川涼山的彝族群眾作為故事原型和人物原型,設計了一條故事線。首演現場,一段記錄佛山在脫貧攻堅戰中所取得成就的短片拉開了演出的帷幕。短片最後,彝族青年歌唱家俄木果果、曲木約嘎和彝族小歌手拉瑪紫琪登場,獻唱彝族原創新歌《金不換銀不換》 ( 作詞:羅木果 作曲:阿說阿木)。歌曲中段,三位彝族歌手出現在舞臺中央。在接下來的演出中,他們在每一個樂章開始前都會分享上臺感受,串聯起涼山夥伴走進佛山、感受佛山溫度與速度的故事。

本次組歌以佛山為縮影,從佛山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對口脫貧幫扶工作、展望未來幸福生活等多個角度入手,打造出序曲《我們在這裡》、第一樂章《佛山佛山》、第二樂章《佛山節拍》、第三樂章《山的擁抱》、第四樂章《你是最好的》、尾聲《這就是我們》,共 19 首歌曲。組歌加入了不少廣東元素,嶺南風味濃鬱。金旭庚作曲的《天下功夫》以功夫為主題,加了一段粵劇青衣的唱段,充滿俠義之氣;陳思昂創作的《秋色賦》歌頌嶺南秋日,十分優美;《佛山製造家家有》則聚焦改革開放後的佛山,以平實的歌詞反映佛山的製造業重鎮地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演唱了《桑基魚塘話當年》,用粵語唱出佛山的前世今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樂會也有很多年輕音樂人參與,比如熊亮,此次作曲編曲共創作了三首歌,均非常有現代感,特別是《山與山的擁抱》,把佛山與涼山擬人化,加入了愛情元素。歌曲由青年歌唱家劉罡和姜婷婷演唱,兩人把一首反映脫貧攻堅的主旋律歌曲,演繹得流行感十足。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麼美妙的夜晚,我們怎麼能不回味一番?
    零號音樂廳作為這臺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的協辦方,真的要感謝那麼多音樂家還有300多個演職人員付出的努力,你們是最棒的!(沒來現場又沒看到直播的觀眾,可以掃描昨天發過的海報二維碼看回放哦)我們的母報《羊城晚報》,也用了整整半個版的大篇幅報導了這場音樂的盛典,寫得非常好,這裡就原文照登啦!
  • 她們用歌曲唱響佛山魅力
    珠江時報記者/洪曉詩攝掃碼一下 觀看精彩視頻 11月19日、20日,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佛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在佛山瓊花大劇院上演,300多名音樂家為幸福歌唱,19首原創歌曲展現濃鬱嶺南風情。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涪陵廣場這場大型原創情景舞蹈詩劇夢幻演繹白鶴梁傳說
    《夢幻白鶴梁》劇照夢幻的燈光、絢麗的舞臺、飄逸的舞姿……演出中,通過燈光、舞美、弧形電子屏幕播放實景畫面相結合,一臺兼具詩之氣韻、樂之魂魄、舞之形神的大型原創舞蹈詩劇表演讓觀眾仿佛置身千年之前。市民蔡忠林說:「演出非常精彩,讓我重新了解了白鶴梁的故事,音樂也很震撼,故事情節很豐富,而且舞臺搭得也很精緻,演員表演相當投入,非常不錯。」涪陵白鶴梁題刻是世界上開始年代早、延續時間長、現存信息量最為豐富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 大型原創交響樂《重慶組曲》獻禮中秋國慶
    中秋與國慶雙重佳節即將到來,如果你不打算出遠門,那就進劇院來欣賞一場高雅藝術演出吧。21日,上遊新聞記者獲悉,大型原創交響樂《重慶組曲》將於9月29日、30日在重慶市歌劇院藝術廳連演兩天,值得期待。《重慶組曲》首演圖《重慶組曲》是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也是2020年山城重慶迎來的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年初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時,恢弘的氣勢、優美的旋律,以及歌唱家的傾情獻唱,為現場觀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  《韓信》等系列中華本源文化歌劇,就是以西方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5000年文明,是學校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文藝創作系列重要論述,響應國家文化發展需要,融入文化強國戰略,踐行「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 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
  • 「永不消失的電波」 重郵原創話劇《紅色長波》首演開演
    「這段參演經歷對我來說彌足珍貴,讓我更加體會到了重郵精神。」……10月16日晚上,伴隨著經久不息的掌聲,重慶郵電大學原創話劇《紅色長波》首演在重慶郵電大學科技會堂落幕。話劇首演現場。  該劇是以重慶郵電大學首任黨委書記、院長、老紅軍郭長波同志為人物原型創作,展現重慶郵電大學歷史的校園原創話劇。
  • 初函霖發起大型靈性舞臺劇 《我是創造者》首演
    初函霖發起大型靈性舞臺劇 《我是創造者》首演 2017-01-12 14:50:49來源:中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西安原創舞劇《門》首演 讓觀眾在音舞詩的融合中感悟108坊的生命...
    但因為歲月久遠,通過歷史之門進入人們頭腦之中的往往只剩下了宏觀敘事,而更為微觀的、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及他們的悲喜與追求卻被忽略……讓長壽坊、安德坊、永興坊、崇仁坊、通義坊及東市、西市等各通過一個主要人物活起來,舞起來,這便有了舞劇《門》帶給人們視覺上的沉醉及關於命運的哲理思考。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11月6日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韓信》等系列中華本源文化歌劇,就是以西方的藝術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5000年文明,是學校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文藝創作系列重要論述,響應國家文化發展需要,融入文化強國戰略,踐行「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 北化原創話劇《侯德榜》首演 震撼師生心靈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歐興榮)「讓我們用中國人的智慧,興旺華夏民族;讓我們用科研的力量,推動世界發展!」當舞臺上的侯德榜振臂高呼,說出這段振聾發聵的臺詞時,觀眾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現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昨晚,由北京化工大學學子自編、自導、自演的文獻史實劇《侯德榜》在東校區科學會堂隆重首演,觀眾爆棚,掌聲如潮。
  • 張恩亮李洪國等觀看大型愛國主義教育兒童話劇《星星鑰匙》演出
    《星星鑰匙》演出現場。 記者柏常海攝     東北網鶴崗12月3日訊  (記者沈劍威)2日晚,由市教育局、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聯合打造,市藝術劇院推出的原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兒童話劇《星星鑰匙》在市人民劇院演出。
  • 「心靈的洗禮」——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成功首演
    新華社長春10月1日電(記者高楠)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近日在該校成功首演,並將在國內陸續開展巡演匯演。「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據介紹,該劇從組建主創團隊、創作劇本、排練到首演歷時一年的時間,輾轉廣西、北京、長春等地進行採風,深入挖掘黃大年的內心世界,將他愛國、愛科學的精神融匯其中。參與該劇的演職人員都是吉林大學在校學生。飾演黃大年的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2016級本科生解叢安說,參加這部話劇的演出,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 《普及美學原理》詩劇首演成功 這個冬季最美的糖果盒
    等待了一個多月的詩劇《普及美學原理》1月5日晚20點在廣州正佳大劇院全國首演。演出獲得了超預期的成功,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多次爆發激動而難以抑制的掌聲。著名美學家邱偉傑根據自己的學術著作原創的這部詩劇,以學術的理路為精神核心,以戲劇的手段為審美引導,最終在劇場裡達到一次靈魂的淨化。正如導演闡述中說的:將學術的冰山和詩歌的火山框限在戲劇的糖果盒裡。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該劇展現出多姿的嶺南文化、厚重的民族情懷以及南粵兒女壯懷激烈的家國大義,在北京、上海、廣州、佛山、江門演出時「燃爆」了現場觀眾,讓觀眾從藝術角度重新認識醒獅文化、嶺南文化。作為國內第一部以醒獅為題材的大型舞臺劇,民族舞劇《醒·獅》融合了極具嶺南特色的代表性文化符號,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嶺南舞蹈語彙,用舞蹈講述廣東醒獅的故事。該劇首演以來,各地觀眾熱評如潮,紛紛表示要「二刷」「三刷」,讓年輕觀眾了解醒獅、愛上醒獅,以舞蹈藝術的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大型原創話劇《侯德榜》在湛江演出
    南方網訊(記者/鄒長森 通訊員 /粵科協)10月18日,2019年「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廣東匯演活動走進湛江,由天津大學帶來的原創話劇《侯德榜》在湛江影劇院匯演。2018年天津大學組織團隊對話劇《侯德榜》重新創作,遨請知名導演許瑞生老師擔任總導演,面向全校招募師生演職人員,並在短時間內原創話劇配樂《侯德榜組曲》。匯演現場,天津大學北洋藝術團生動演繹了我國著名化工學家、中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的先驅人與奠基者侯德榜的一生:自少年侯德榜奮發振興的鴻鵠之志起敘,以其制鹼之路上的波折起落為主線。
  • 「最燃」正能量民族舞劇《醒·獅》南海首演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11月28日晚,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南海影劇院上演,這部由廣州歌舞劇院創演的《醒·獅》,有「史上最燃」主旋律舞劇的美譽,這也是該劇首次在南海演出。在第四幕《發威》中,龍少的妹妹鳳兒化身「引獅人」,不幸死於炮火之下,悲愴的音樂聲響起,阿醒、龍少兩家終於化幹戈為玉帛,一直要求阿醒隱忍的醒母這時擂響大鼓,鼓動萬眾攜手「出獅」,這一幕將很多觀眾都看哭了。當晚,所有演員三次謝幕後,現場觀眾仍然掌聲和叫好聲不斷。「真的是太燃了,看完心情澎湃久久不能平息,這麼有廣東特色的正能量舞劇,真希望能多看幾次。」來自大瀝的觀眾梁先生激動地告訴記者。
  • 蘭州音樂廳版《卡門》28日首演
    這一次,導演朱利安·吉拉爾代在原有戲劇沉澱的基礎上,以表現最真實的人性作為主導思想,從愛情到毀滅,利用多種不同性格的旋律,為我們展現出多彩的社會生活,旨在讓蘭州觀眾真實感受到了戲劇氛圍的強烈對比和衝突,成功地展現了唐·豪塞、鬥牛士等多個個性鮮明、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而卡門直率、熱情、殘忍、誘惑、傲慢、放蕩等多面的性格也在劇中有著淋漓盡致的發揮,力求讓不同的觀眾也能獲得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