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11 月 19 日、20 日,大型原創情景交響組歌《這就是我們》在佛山瓊花大劇院連演兩場。組歌以 19 首原創歌展現濃鬱嶺南風情,更有彝族歌手登臺,串起整場音樂會故事線,首演現場反響熱烈。
《這就是我們》是近五年來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出品的第四部廣東大型原創交響組歌,跟其他藝術形式相比,交響組歌規模宏大。《這就是我們》共有逾 300 位音樂家參與,涵蓋獨唱、二重唱、三重唱、混聲合唱、男聲合唱、女聲合唱、童聲獨唱等表演形式。參與本次演出的歌唱家中,既有著名女高音崔崢嶸、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優秀歌唱家喬建軍和劉罡等國內知名歌唱家,也有張學樑、韓煒、任雯文、楊陽、李白、王璀璇等優秀青年歌唱家。此外,青年指揮家李飈執棒廣州交響樂團演奏,合唱則由佛山市南海區教師合唱團和合唱 e 家 · 室內合唱團擔任,王軍擔任合唱指揮。著名導演王鈞擔任首演總導演,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舞蹈系擔任伴舞。
此次《這就是我們》將戲劇元素與音樂有機結合,以佛山對口扶貧協作地區——四川涼山的彝族群眾作為故事原型和人物原型,設計了一條故事線。首演現場,一段記錄佛山在脫貧攻堅戰中所取得成就的短片拉開了演出的帷幕。短片最後,彝族青年歌唱家俄木果果、曲木約嘎和彝族小歌手拉瑪紫琪登場,獻唱彝族原創新歌《金不換銀不換》 ( 作詞:羅木果 作曲:阿說阿木)。歌曲中段,三位彝族歌手出現在舞臺中央。在接下來的演出中,他們在每一個樂章開始前都會分享上臺感受,串聯起涼山夥伴走進佛山、感受佛山溫度與速度的故事。
本次組歌以佛山為縮影,從佛山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對口脫貧幫扶工作、展望未來幸福生活等多個角度入手,打造出序曲《我們在這裡》、第一樂章《佛山佛山》、第二樂章《佛山節拍》、第三樂章《山的擁抱》、第四樂章《你是最好的》、尾聲《這就是我們》,共 19 首歌曲。組歌加入了不少廣東元素,嶺南風味濃鬱。金旭庚作曲的《天下功夫》以功夫為主題,加了一段粵劇青衣的唱段,充滿俠義之氣;陳思昂創作的《秋色賦》歌頌嶺南秋日,十分優美;《佛山製造家家有》則聚焦改革開放後的佛山,以平實的歌詞反映佛山的製造業重鎮地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演唱了《桑基魚塘話當年》,用粵語唱出佛山的前世今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樂會也有很多年輕音樂人參與,比如熊亮,此次作曲編曲共創作了三首歌,均非常有現代感,特別是《山與山的擁抱》,把佛山與涼山擬人化,加入了愛情元素。歌曲由青年歌唱家劉罡和姜婷婷演唱,兩人把一首反映脫貧攻堅的主旋律歌曲,演繹得流行感十足。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