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歌劇《唐璜》是世界各大歌劇院的常客,但以完整姿態在國內上演的機會不多,中國指揮家也很少在國際舞臺指揮演繹。
今年初,許忠作為首位登上雪梨歌劇院的中國指揮家,執棒澳大利亞歌劇院一連演出了8場《唐璜》。時隔半年,7月24日-25日,他將把這部歌劇帶到上海大劇院,指揮上海歌劇院連演2場。
指揮、獨唱、樂隊、合唱隊同時置身舞臺,舞美和道具簡潔,這部歌劇更接近「半舞臺版」「音樂會版」。
竇乾銘、餘楊、宋倩、黃俊鵬、王柏齡、熊鬱菲等上海歌劇院青年藝術家,以及《聲入人心》人氣小生蔡程昱的加盟,讓這部歌劇充滿了青春氣息。
唐璜彩排照 本文圖片 曹家苗 攝
莫扎特的《唐璜》到底難在哪兒
《唐璜》的故事取材於中世紀西班牙貴族唐璜的傳說,浪蕩不羈的他到處拈花惹草,欠下一筆又一筆風流債,還惹下命案,風流成性死不悔改,最後被怒火拖下地獄。
莫扎特痴迷歌劇創作,在《唐璜》裡,他發揮了用音樂刻畫人物性格的高超技巧,開創了「音樂心理戲劇」的先河。
1787年,《唐璜》在布拉格首演,當時的鑑賞家和音樂家們感慨,「從未在布拉格聽到過這樣的音樂」,並稱,「這部歌劇實在是太難演奏了。」
一年後,莫扎特在維也納監督了《唐璜》在當地的首演,同時新創了兩首詠嘆調——奧塔維奧的詠嘆調《她心情平靜》、埃爾維拉的詠嘆調《這個壞人背叛了我》,以及雷波萊羅和採琳娜的二重唱《你這對纖纖小玉手》。
在布拉格、維也納兩個版本之外,許忠研究稱,《唐璜》在近代主要有三種演繹風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富特文格勒等指揮家的風格較為戲劇化,更有張力,偏沉重;七八十年代,古樂風盛行,《唐璜》的演繹受此影響,更靈巧,更輕盈;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指揮家阿巴多又開始尋找全新的演繹方式,比較摩登。
「《唐璜》是歌劇指揮的『入場券』。」許忠說,「我希望把這三種風格進行巧妙的勾兌,我希望這是一個『陽光版』的《唐璜》。」
對任何一家歌劇院而言,排演《唐璜》都不是易事。比如,體量很大,演起來要3.5個小時左右;語言很難,宣敘調多,音樂速度快;處理要很細,大到人物音樂風格,小到重音、氣口、裝飾音與歌詞間的微妙處理,皆有門道。
「不管歌唱家還是演奏家,莫扎特的歌劇都不好演,他們的發聲、音色、花腔或是弓法的處理,全都需要對抗慣性。」
為此,許忠特別邀請了「外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澳大利亞歌劇院的聲樂指導、語言指導,對7位主角進行「雲指導」,從演唱語言、演奏音樂、舞臺表演等方面細緻打磨。每天的「雲指導」長達4個小時,持續了近一個半月。
在許忠看來,演好《唐璜》的關鍵不在於演唱,而在於「宣敘調」:演員們要熟練掌握義大利語,過好語言關,即便臺下的外國觀眾少了,也不能對付和糊弄。
「中國觀眾看西方歌劇容易有語言障礙,有景的話,很容易知道宣敘調在說什麼。現在我們把它做成『半舞臺版』,沒景怎麼辦?我把那些需要通過劇情、布景、表演來展現的宣敘調,刪減了,觀眾更容易懂了。」
與此同時,許忠還把長期蝸居在樂池的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請到了臺上,和演員們「平起平坐」,共同綻放光芒。
「人氣小生」蔡程昱首次挑戰歌劇
唐璜對男中音來說是「試金石」,對演員的塑造性要求特別高。
第一次唱這個角色,竇乾銘認為,演員需要有一定的功底,「他的音域並不算太高,但要很好地展現出莫扎特音樂的色彩、義大利語的特色,要下很多功夫。」
竇乾銘笑說,唐璜不是一個普通的「渣男」,還是有貴族的氣質和教養,「他喜歡女孩,欣賞她,就想得到她。這種『想得到』,是權力和地位的一種象徵。」
唐璜對安娜圖謀不軌,年邁的司令為了保護女兒,在與唐璜的決鬥中當場斃命,安娜與未婚夫奧塔維奧發誓要為父報仇,整個故事也由此展開。
這部劇有三個主要的女性角色,在此之前,女高音宋倩分別演過埃爾維拉、採林娜,這一次,她演起了安娜。
「埃爾維拉、採林娜的人物定位相對準確,很享受愛情,很享受被追求。安娜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愛情,誰能幫她報仇她就嫁給誰,對愛情的態度一直很游離、很糾結。」宋倩認為,安娜是一個帶有掙扎與反抗意味的女性形象,個性比較複雜,「現實生活裡的我不喜歡這個角色,但在音樂和人物塑造上,我很投入。」
《聲入人心》人氣小生蔡程昱扮演的是安娜的未婚夫奧塔維奧,在他眼裡,這個角色高貴、帥氣,對愛情忠誠,很善良。
22歲的蔡程昱第一次挑戰歌劇就是高難度的《唐璜》,機緣來自上海歌劇院拋出的橄欖枝。
「上海歌劇院找到他,叫他來試唱,他唱了兩個詠嘆調。」許忠回憶,每個角色要求的聲音不一樣,蔡程昱的聲音和奧塔維奧吻合,很順利就敲定了,「我沒考慮他參加過比賽,有很多粉絲,還是他的聲音打動了我。」
蔡程昱坦言,許忠對藝術要求嚴格,每次看到許老師,他都本能地緊張,生怕出一點差錯。
「我是打拍子的人,偏離拍子我就要說,嚴格才能保證演員的光輝。演員有希望,我才會嚴格。如果他很快癱掉了,不耐煩了,我就不說了。」許忠笑說。
「我年紀還小,聲音還沒到歌劇演員最成熟的階段。」蔡程昱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今後,他想嘗試更多歌劇,比如多尼採蒂的《愛之甘醇》、莫扎特的《女人心》,「歌劇演員給我的感覺是乾淨,很堅持,很熱愛。從事這一行如果不是真的熱愛,很難堅持下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