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說一個神童的一生《莫扎特傳》

2020-12-06 老李談科技樂園Online

讓我們談談在電燈和陰影中轉瞬即逝的歲月/關注我每天與你的聊天一部電影

,我想談談著名導演米洛斯福爾曼關於音樂天才莫扎特傳奇人生的電影《莫扎特》。

這位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莫扎特》穿插引用了他的54首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與電影的形象和情節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他們不僅充分展示了莫扎特的生活體驗,而且使莫扎特音樂作品得到了更具體的理解和更廣泛的傳播。作為古典時期歐洲音樂史上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在短短的華裡中創作了近40首音樂歌曲,被公認為「音樂神童」,而在米洛斯福爾曼這個《莫扎特傳》中,導演並沒有盲目地將莫扎特塑造成「音樂神童」的扁平化形象。相反,我們用莫扎特死去的對手薩列裡和第三人稱記憶來講述莫扎特的情感、生活和成長,給觀眾一個生動的莫扎特自己的形象。另外,電影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設計,就是莫扎特創作的音樂大部分都用在電影中,與故事相對應,使得電影中表達的情感越來越豐富和強烈。

在影片中,導演對人物莫扎特的刻畫無疑非常深刻,通過對莫扎特在生活的各個細節中的描繪。他的偏執,狂熱,對世界的無知,在別人眼裡的幼稚和瘋狂,以及他喜歡事物的決心,都是一個天才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的東西,導演通過鏡頭語言向觀眾展示了所有這些,向觀眾展示了一個藝術天才的悲喜。

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把莫扎特的人物性格和他的音樂特點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一起,莫扎特他自己和他的音樂一樣,令人興奮但不誇張,溫雅不那麼做作,莫扎特自信、樂觀,取決於他的才華,但看世俗的心態,感染著每一個觀眾。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劇院導演計劃刪除莫扎特音樂劇《費加羅的婚禮》時,他會撕下幾頁樂譜扔在地上,我在莫扎特的臉上看到的是他心愛的的孩子被扔在地上的感覺,這和其他任何想法都沒有混淆,這也是他對音樂最大的忠誠。作為一個音樂天才,澎湃的靈感讓他在創作中堅持不懈,燃燒著生命的火焰,也讓他無法過上正常的生活,無暇顧及妻子的感受,正如妻子所說:

在這部電影中,幾乎沒有原創音樂,大部分是莫扎特原創音樂,這也是他沒有獲得奧斯卡原創音樂獎,而是獲得了最佳配樂獎,證明了這部電影在音樂領域的成就和地位,莫扎特的音樂是莫扎特的靈魂,更適合電影的主題和電影的節奏以及情感的發揮。

電影開始時,導演選擇莫扎特作為薩列裡自殺的背景音樂,當音樂開始時,屏幕迅速而巧妙地做出反應,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使觀眾在視聽語境中焦躁不安在感受到中,也用這樣的場景在精神層面反映薩列裡的悲劇命運。

在莫扎特的父親去世時,莫扎特生命中的最重要之一離開了人世間,在葬禮上,莫扎特用歌曲《唐璜》表達了他的愧疚和靈魂的救贖,就像電影中「莫扎特喚醒了它的父親,並在世人面前指責它的兒子。又恐怖又不可思議的美妙」這一行的歌劇在這一刻達到了莫扎特的心理感受。

在影片的結尾,莫扎特創建了《安魂曲》,在中間鏡頭中,相機通過莫扎特口述錄音和薩列裡手動錄音,一夜之間創造出了這首偉大的音樂,這也顯示了莫扎特驚人的才華,與整部電影的情感節奏相比,快進快退的鏡頭切換更生動地表達了薩列裡被才華的莫扎特震撼的過程,簡單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他點綴著莫扎特安魂曲的各個部分,從低音到高音,從弦樂到管樂,他向觀眾展示了所有作品的細節,讓人們領略到作品中每個部分的不同特點,並慢慢地將各個部分重疊起來,再現和還原出一部偉大作品的誕生過程,齊奏的效果不免會得到期待的獎勵。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費加羅的婚禮》電影中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主題應該被禁止,在電影中盧森堡伯爵也被刪除,因為添加了禁止的芭蕾舞,然而華麗的樂章仍然說服了皇帝,所以《費加羅的婚禮》被保留了下來。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到莫扎特是非常高的音樂才華。

在在人間的裡,他把生命的靈魂融入音樂,為世界留下了一個美麗的樂章,表達了生命的意義,然後在《安魂曲》奏鳴曲下回到了天堂。他的悲傷和無助都保存在一首歌中《安魂曲》。在這部電影中,觀眾感受到過著不同尋常的生活莫扎特,還有感受到他音樂作品的純潔性,音樂的高尚純潔性。雖然這部電影是一部傳記,但他思想深刻,深入人心,不禁讓人驚呼:天才一定要掉下來,只有世界無情。

相關焦點

  • 音樂天才莫扎特,是一個永遠在跳躍的音符
    1791年12月5日,音樂神童莫扎特逝世,音樂界隕落一顆巨星。那一天,尚未完成《安魂曲》的莫扎特離奇死亡,35歲的音樂神童英年早逝,而其至今未明的死因也為他更添一份傳奇色彩:他人生的跌宕起伏、面對世人質疑與宮廷排擠時的堅持與叛逆,成為了藝術作品最佳的改編對象。
  • 《莫扎特傳》:音樂是他的生命,成就了他短暫輝煌的一生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成就眾所周知,他是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近600 部作品,在音樂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的莫扎特一生的《莫扎特傳》。影片最後,薩列裡坐在輪椅上禱告,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十惡不赦,他也為莫扎特的逝世有一絲愧疚,也為他的才華而動容,為這樣一個音樂天才的離去而惋惜,為他的天賦所感到遺憾。影片導演採用了一種中立的態度,去描述莫扎特的一生,沒有故意偏向誰也沒有特意的去吹捧莫扎特。影片的結構也是採用了名人傳片的經典方式,用追憶倒敘的手法,講述莫扎特傳奇的一生。
  • 帶你解讀一代音樂巨匠《莫扎特傳》
    那一刻,「上帝之聲」莫扎特慘澹收場化為凡塵。32年後的一個雪夜,維也納精神病院裡陰暗悽冷。一個名叫薩列裡的老人不停地哀嚎著「原諒我吧,莫扎特!是我謀殺了你,願上帝寬恕我。」當晚他割頸自殺,送醫院後僥倖撿回一條性命。然而世人只知莫扎特,卻無人聽聞薩列裡。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哀,對此一直無法釋懷。傷愈之後他向神父懺悔,講述了自己暗害莫扎特的經過。
  • 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不一樣」
    2009年9月《搖滾莫扎特》於巴黎體育宮首演並引起轟動,隨後在法國各地、日本、韓國、烏克蘭及俄羅斯展開的國際巡演亦獲成功。憑藉突破性的戲劇編排和視覺呈現,《搖滾莫扎特》更被多家法國媒體譽為「對整個音樂劇界的一次真正顛覆」。 歷史上,莫扎特生活不羈,敢於挑戰前人,創立了新的音樂風格,短短一生創作出無數天才作品,可惜英年早逝。
  • 這部莫扎特權威傳記,首次從女性視角解讀莫扎特天才而激蕩的一生
    首次從女性視角解讀莫扎特天才而激蕩的一生。 全書分為四個章節,另有簡短的序章和尾聲。《家庭》一節主要以莫扎特家族的通信及其姐姐的日記為基礎材料,鋪陳莫扎特結婚之前的生活和工作事跡。《另一個家庭》敘述莫扎特同以往的金主及家庭切割,隻身赴維也納,結婚、自由執業乃至最後離世的這「後半生」。
  • 遇見莫扎特
    莫扎特在音樂史上為什麼那麼重要,或者為什麼那麼受歡迎?莫扎特小時候是神童,長大之後是大師。莫扎特是交響曲也能寫,協奏曲也能寫,而且他是一個歌劇大師。我們現在看18世紀的歌劇,幾乎在舞臺上能夠看到的大部分18世紀的歌劇,基本上都是莫扎特創作的。
  • 盤點50部經典的人物傳記電影,每一部都是一個傳奇!
    音樂家19、莫扎特傳   該片主要講述音樂家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的一生。莫扎特是一名天才音樂家。性格上他放蕩不羈、玩世不恭而又不拘小節,不擅處理人際關係。莫扎特26歲來到維也納,其音樂才華得到了國王約瑟夫二世的讚賞,由於被人在背後挑唆,莫扎特的經濟收入很少,生活貧窮。但他又不知疲憊、夜以繼日的創作,年僅35歲就英年早逝,永遠離開了他無法適應的社會。
  • 《小丑》是一部宣揚「天賦決定論」的「反勵志」電影嗎?
    《小丑》這部電影是一部DC反派英雄的犯罪劇情片,電影通過精神病患者亞瑟的種種不公遭遇,講述了亞瑟從一個試圖給世界帶來歡笑的喜劇演員,最終黑化成「小丑」的全過程。在我看來,小丑亞瑟的最終黑化,除了與他精神疾病、社會環境、生活困境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諧星事業之路的失敗。
  • 世上的天才十幾歲就成名了,他就是莫扎特,音樂小神童
    對於莫扎特,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對於學習鋼琴的人來說更是熟悉的,學習的很多曲目都有莫扎特的曲子,大家也都知道他的音樂造詣很高,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他。莫扎特的人生雖然很短暫但是她也經歷了幾個時期。父親是宮廷小提琴師,在4歲時,父親就給他灌輸音樂知識了,再瞧瞧我們四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回到正題,下一年莫扎特就開始創作曲子了,果然天才的動手能力不是我們平凡人能夠想像的,三歲能杯唐詩三百首也沒他厲害。小小人兒有大力量,所以他從小就有音樂神童之稱。
  • 莫扎特音樂與電影的化學反應
    莫扎特作為歷史上最具利用價值的音樂天才,已經成為無數機構的招牌,比如莫扎特音樂胎教,莫扎特巧克力,以及直接用於電影、廣告和各種提示音的莫扎特作品。電影裡的莫扎特最著名的莫過於傳記片《阿瑪迪烏斯》(也稱《莫扎特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劇情片大大戲劇化了莫扎特,也成功地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 以天才為原型的電影,不雞湯不狗血,多個角度觀察他們的傳奇經歷
    之前小編看了一個關於一群孩子們演示珠心算的視頻,由於他們逆天的操作引起大量網友的激烈討論,不管是出於孩子們的表現太匪夷所思,還是有些網友的妒賢心理,人們大多是不太認可天才可以成批量存在的。就算相信真的有神童,也無法相信他/她可以與普通人有如此大的差距。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曇花一現的天才音樂家
    導語: 如果說海頓開創了古典維也納樂派,是古典音樂的先河。那莫扎特對後來古典音樂貢獻,可以說是古典音樂的裡程碑,他將古典音樂在海頓基礎上更加發展,形成了獨有的莫扎特風格的古典主義音樂。也正因如此,奠定了莫扎特在世界音樂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 夜聽|「第二個莫扎特」的讚譽
    他從小被父親逼迫進行高強度鋼琴訓練,以「神童」聞名;他師從海頓,得到海頓大力讚許,後來卻與恩師分道揚鑣;他曾當上宮廷樂師,受到王侯貴族爭相追捧,也曾主動隱退改做自由職業;他不擅與女性交往,幾段戀愛都慘澹收場
  • "驚嘆世界的神童"莫扎特簡介[圖]
    莫扎特,W. A.  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的智商:165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樂派最典型作曲家,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音樂。
  • 10部史詩級別的偉人傳記電影,每一部都是影史上最經典的影片
    美產傳記片有個莫大的優點:很大程度上地做到了「客觀」,這也是傳記片分高下的重要標準,對歷史人物的刻畫當然會有虛構成分,但在把握「度」上,這部電影堪稱典範。3.《甘地傳》像甘地這樣在西方擁有極高聲譽的「聖雄」,傳記片一定不敢馬虎,本片對印度社會實景的展現非常全面而深入,甘地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在電影中得到了深刻呈現,當時尚青嫩的丹尼爾·戴-劉易斯在片中也有出演。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一、概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風格特徵 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八十多首弦樂四重奏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他靈性十足,人稱「音樂神童」,178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自由作曲家。在倫敦,接觸到巴赫的復調作品和亨得爾的清唱劇,與海頓交往,學習了交響曲和四重奏的寫作方法。莫扎特的作品數量驚人,他最大的成就在於歌劇創作,他一生中創作近20部歌劇,成為德國歌劇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樂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視,他將協奏曲固定為呈示部和華彩樂段的形式。
  • 五部必看的傳記電影:認識這些了不起的人物!
    最近上映了兩部傳記類型的電影,一部是關於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至暗時刻》,一部是關於著名畫家文森特·梵谷的《至愛梵谷》。兩部電影都很不錯,前者聚焦邱吉爾應對關鍵問題時所展現出來的非凡魄力與決策力;後者則通過一幅幅油畫為我們呈現了梵谷多彩又悲情的一生。
  • 神奇的音樂——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是公認的「神童音樂家」,據說他是先學會作曲後學會寫字的,6歲時就跟隨姐姐和父親在歐洲巡迴演出,一時風靡整個歐洲大陸,聲名遠播。雖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5年,可是他給人類留下的大礙量音樂財富卻歷久彌新,永遠在人類的精神世界裡熠熠生輝。
  • 電影推薦:六部電影告訴你傳奇背後的故事
    圖靈的一生簡直就是一個傳奇,破解德國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加速了二戰結束的進程,提出的圖靈機模型,奠定了現代計算機邏輯工作方式的基礎。不過作為一位傳奇、一位天才,他的一生也是短暫、可悲的,在那個同性戀還被認為是精神病的年代,圖靈因同性戀取向被定罪,不得不接受化學閹割,在41歲那年吃下了含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去世。
  • 《a小調鋼琴奏鳴曲》的誕生,源於莫扎特的悲傷之旅
    18世紀70年代,對於一個青年音樂家來說,成功的機遇不外乎兩個:一是謀一個宮廷音樂家的固定職位,或是靠運氣和本事雲遊四方。對於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來說,當然是努力讓兒子實現頭一個目標,退而不行求其次。▍莫扎特 新華/TAKEFOTO有人回憶說,小莫扎特對音樂的掌握就像玩兒遊戲,一上手就會,還是高手。遇到音樂之後,樂器成了新玩具。一首新曲子,只要他看上一遍,就可以記錄下來。給他個新主題,馬上就可以寫出各種變奏。只是過了弱冠之年,莫扎特依然沒能在宮廷裡得到一個拿年薪的差事。神童的光環也一天天在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