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不一樣」

2020-12-08 SZNEWS

《搖滾莫扎特》劇照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莎莎)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自2018年初首登上海後,以華美恢弘的舞美、顛覆感官的視聽體驗,一度成為2018-2019年度演出市場的熱門話題。如今,這部載譽滿滿的音樂劇將於2019年1月25日-27日來到深圳保利劇院,與深圳市民見面。

2009年9月《搖滾莫扎特》於巴黎體育宮首演並引起轟動,隨後在法國各地、日本、韓國、烏克蘭及俄羅斯展開的國際巡演亦獲成功。憑藉突破性的戲劇編排和視覺呈現,《搖滾莫扎特》更被多家法國媒體譽為「對整個音樂劇界的一次真正顛覆」。

歷史上,莫扎特生活不羈,敢於挑戰前人,創立了新的音樂風格,短短一生創作出無數天才作品,可惜英年早逝。兩位法語音樂劇明星製作人阿爾伯特·科恩和德夫·阿蒂亞正是看中這一點,認為如果那個時代有搖滾,莫扎特絕對是一位具有「搖滾精神」的巨星,因此他們決定聯手打造一部搖滾音樂劇《搖滾莫扎特》。

編劇從1984年上映的電影《莫扎特傳》獲得莫扎特叛逆形象的靈感,對人們所熟悉的莫扎特形象進行了大膽顛覆與重新演繹,重點講述莫扎特從17歲到去世的人生軌跡,突出刻畫了莫扎特與同時代人相比卓爾不群的才華、離經叛道的精神以及莫扎特與薩列裡這兩位音樂家之間錯綜複雜的競爭關係,用五光十色的搖滾舞臺展現脫離神童光環後的莫扎特在闖蕩音樂界時面臨的機遇、誘惑、嫉妒和重重艱難。從故鄉薩爾茨堡到曼海姆,再到巴黎,最後來到維也納,他的音樂才華衝破了權勢和成見的桎梏,超越了紙醉金迷的鏽蝕,在燃盡生命的追尋中,他將繆斯的垂青探囊而取。

據悉,《搖滾莫扎特》音樂風格豐富,匯集了法國民謠、藝術搖滾、新古典金屬、迷幻電子、古典音樂等多種音樂類型。《搖滾莫扎特》中音樂的底色源自莫扎特,劇中有多達20餘首樂曲,或是引用自莫扎特本人的經典作品,或是對莫扎特作品做了現代配器二次改編。經過改編的音樂在古典與搖滾之間自由穿越,古典美與未來感相結合的視覺和聽覺體驗,體現了「莫扎特就是當時的搖滾明星」這一核心表達。

該劇還有著讓人過目不忘的舞美製作。據悉,本次巡演舞美道具裝滿八個貨櫃,超過500套服裝運抵中國。誇張、明快、絢爛的舞臺色彩與前衛的服飾美妝處理,大量實景與投影光的巧妙組合,使得舞臺呈現的視覺站在了當代藝術的流行前線。

該劇主演是米開朗琪羅·勒孔特。據說當年,製作人在酒吧發掘了還是搖滾歌手的勒孔特,驚訝他擁有和莫扎特一樣的眼神,並力邀他參演《搖滾莫扎特》。莫扎特的人生齒輪終止在35歲,而勒孔特在35歲憑藉莫扎特一角登上事業新高峰。《搖滾莫扎特》在歐洲及亞洲的巡演獲得空前反響,小米也成為新銳的法語音樂劇明星。

相關焦點

  • 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為何這麼火?上海24場演出場場爆滿
    去年,一部被稱為「法扎」的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成為現象級演出。上海24場演出場場爆滿,前8場提前半年就售罄。二輪開票時,觀眾通宵排隊,連刷10場以上的觀眾比比皆是,還有不少人從日本、韓國、俄羅斯、烏克蘭打飛的過來看戲。2月22日至3月10日,該劇還將來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 2017年被稱音樂劇"大年" 專家卻說越繁榮越需要冷思考
    原標題:表面越繁榮越需要冷思考  昨晚,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開演,成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2018年首部大戲。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稱為音樂劇「大年」:在上海,《魔法壞女巫》《保鏢》《金牌製作人》《澤西男孩》《西區故事》《律政俏佳人》等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原版大戲接踵而至,《謀殺歌謠》《變身怪醫》《瘋狂花店》等音樂劇中文版也陸續與觀眾見面。在北京和廣州等其他一線城市,去年一年上演的音樂劇數量明顯大於以往。  但看似繁榮的音樂劇市場,許多大戲的票房實際上未達預期。
  • 在最冷的夜晚,被法扎點燃丨《搖滾莫扎特》repo
    而「法扎」(法國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的魅力就在於點燃你心中對美好的所有嚮往。當幕布緩緩拉開的時候,悠揚的琴聲揭開了這場狂歡,《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第二樂章》開始。看上去這就是一場中規中矩的提琴獨奏,嚴肅的音樂家與挑剔觀眾的一場尋常不過的較量。
  • 「2020南京音樂劇演出季」今晚拉開帷幕,《當愛已成往事》《搖滾年代》等六劇將陸續上演
    記者了解到,「2020南京音樂劇演出季」由南京保利大劇院主辦、海笑文化聯合主辦,將帶來近10部優秀中文音樂劇,希望通過優質音樂劇目的展演,讓更多觀眾感受到音樂劇的魅力,繁榮音樂劇演出市場,推動音樂劇產業在中國的發展。
  • 「搖滾青年」 於連不再是小爬蟲 更像平民之王
    這個陰鬱、敏感、精於算計的年輕人,野心勃勃地想要成為拿破崙一樣的徵服者,又被自己的野心葬送,混跡在歷史車輪碾過大地後的揚塵裡,歸於一粒普通的塵埃。  2016年,法國音樂劇導演弗朗索瓦·舒耶克把名著《紅與黑》搬上舞臺,用「搖滾」色彩的解讀,給一出將近200年前誕生的經典悲劇賦予當下的生命力。
  • 斯卡拉歌劇院、搖滾紅與黑、義大利最新空中魔幻力作都在十月!
    十月魔都藝術聖殿,不容錯過!透過莫扎特巧奪天工的智慧——以德奧民歌風小曲、詠嘆調、重唱、合唱、器樂曲等不同的方式——將劇中人物性格生動的勾勒出來。此次演出的版本,無疑是斯卡拉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學院和當代最負盛名的導演之一彼得·斯坦合作的第一步。2019中國唯一一站,精彩不容錯過!
  • 《搖滾青年》朱利安不再是一個小爬蟲而更像平民之王
    這個陰鬱、敏感、精明的年輕人,想成為像拿破崙一樣野心勃勃的徵服者,卻被自己的野心埋沒了,在歷史車輪碾過地球成為一個普通的塵埃後,他被塵封在塵土中。2016年,法國音樂總監弗朗索瓦·夏克爾(Franois Schaeker)將著名作品《紅與黑》搬上舞臺,賦予了近200年前誕生的經典悲劇以生命,詮釋了「搖滾」。舒雅克領導的創作團隊創作了許多法國音樂劇,如《搖滾莫扎特》 《亞瑟王的傳說》。
  • 《謀殺歌謠》中文版將上演,一出沒有對白的搖滾音樂劇
    時隔六年,曾經推出過中文版音樂劇《貓》和《媽媽咪呀!》的製作人田元又將和《媽媽咪呀!》中文版的導演胡曉慶一起,推出百老匯音樂劇《謀殺歌謠》的中文版。《謀殺歌謠》首演於 2012 年,曾經推出過韓版和日版。製作人田元選擇引進這部音樂劇,也是得到了觀看過這部作品的導演胡曉慶的推薦。
  • 音樂劇圈黑話(不完全)手冊——啥啥啥,這說的都是啥
    堂吉訶德》=我堂/MOLM(劇名縮寫)/拉曼查漢子《娜塔莎、皮埃爾和1812年的大彗星》=大彗星《巴黎聖母院》=NDDP(Notre Dame de Paris的縮寫)《羅密歐與朱麗葉》=法羅朱《搖滾莫扎特
  • 鮮映|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吉屋出租」邀你免費看
    他們,就是音樂劇《吉屋出租》裡的一群年輕人。脫衣舞女郎、搖滾歌手、紀錄片導演、變裝皇后、哈佛高材生…七個才華洋溢、性格不同的波西米亞藝術家為愛與自由發聲,把共度的一年525600分鐘過得繽紛鮮活! 作為一部燃到極致的音樂劇,《吉屋出租》就是保守年代的反叛者,就是自由時代最好的代言人。在搖滾多樣的音樂外殼下,呼喚打破人與人的冷漠,回歸最本真的愛與熱誠。二十周年巡演在即,何不帶上室友或一起度過難忘歲月的朋友,提前感受它血脈噴張的音樂劇現場?
  • 「萬物皆可搖滾」:I Wanna Rock
    音樂劇《搖滾年代》改編自克裡斯·德阿里恩佐的同名小說,展示了1980年的搖滾界的風採,在書中,描繪了大量的搖滾歌曲和搖滾明星的生活。作為一部點唱機音樂劇,這部作品至今已被多個國家翻譯成不同版本進行演出。
  • 被誤讀的莫扎特:聽莫扎特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莫扎特甚或一切古典音樂,都未被證明有提高智商的魔力,但這不會妨礙人們去喜歡去聆聽——至少不會毒害你的身體,降低你的智商。  莫扎特效應  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指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作為胎教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智商」,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
  • 「聲入人心」後 音樂劇能否深入人心
    最近成功「出圈」的,是在大眾印象中「曲高和寡」的音樂劇!在高口碑綜藝節目《聲入人心》播出時,音樂劇和幾位音樂劇演員成為熱議的話題。把音樂劇帶上《歌手》舞臺,觀眾「單曲循環」在最新一期《歌手》節目中,備受關注的「聲入人心男團」大膽轉型,以一首出人意料的搖滾歌曲《好想大聲說愛你》火爆競演舞臺。該曲改編自《灌籃高手》的經典主題曲,四位成員給觀眾帶來新鮮的視聽享受。
  • 【法語歌曲】那些由法語歌曲翻唱成中文的歌曲
    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流淌著法語歌曲血液的中文歌,我們如今也很容易能夠聽到它們的原唱。pas bonne mais l'on peut y voir那張照片雖然不夠好,但是我們能夠看見你le bonheur en personne et la douceur d\'un soir那甜蜜的夜晚,幸福籠罩在每個人身上elle aimait la musique, surtout schumann et puis mozart她喜愛音樂,尤其是舒曼和莫扎特
  • 一部電影,說一個神童的一生《莫扎特傳》
    這位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莫扎特》穿插引用了他的54首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與電影的形象和情節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他們不僅充分展示了莫扎特的生活體驗,而且使莫扎特音樂作品得到了更具體的理解和更廣泛的傳播。
  • 2017演出季——地表最強《不能說的秘密》音樂劇
    Raquin,及在百老匯長期駐演的搖滾年代Rock of Ages等。他曾擔任Three penny Opera《三個便士的歌劇》、Good Vibrations、Fiddler on the Roof《屋頂上的小提琴手》,以及在百老匯獲得巨大成功的Rock of Ages《搖滾時代》等多個百老匯劇目的燈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