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讀的莫扎特:聽莫扎特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莫扎特甚或一切古典音樂,都未被證明有提高智商的魔力,但這不會妨礙人們去喜歡去聆聽——至少不會毒害你的身體,降低你的智商。

  莫扎特效應

  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指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作為胎教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智商」,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這個結論稱,當你聽一首莫扎特的曲子之後,你的大腦活力將會增強,思維更敏捷,運動更有效,它甚至可緩解癲癇病人等患神經障礙的病人的病情。

  《麥兜響噹噹》中,麥太為生個聰明孩子去參加莫扎特效應學習班,沒想到被分到對照組——聽的是搖滾。結果,生出的麥兜有些低能。望子成龍的麥太,讓麥兜補習莫扎特音樂,以期聰明一些。莫扎特效應真有如此神奇嗎?聽音樂能讓人更聰明嗎?

  被誤讀的莫扎特

  音樂家莫扎特肯定想不到,在他去世兩百餘年後,這個世界上冒出「莫扎特效應」這一名詞。有人說,莫扎特效應是法國醫生託麥提編纂出的一個術語,比較靠譜的來源其實是16年前的一個小研究。

  1993年10月,美國加州大學的弗朗西斯·勞舍爾(Frances Rauscher)在著名的《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頁紙厚的論文後,全世界隨即颳起一股莫扎特效應的旋風。先讓我們看看勞舍爾是怎樣研究的。

  勞舍爾當年找來36名大學生隨機分組,在測驗前先讓一部分學生聽10分鐘莫扎特D小調奏鳴曲,其他人聽放鬆的音樂磁帶或保持安靜。結果讓人大吃一驚!聽莫扎特音樂的學生空間推理能力增強,表現為空間感增強,摺紙、辨別事物等任務完成得也更好。若運用數字來評價,聽莫扎特音樂的學生,其斯坦福·比納智力量表得分比其他學生高3分,若換算成IQ值則高8分。勞舍爾作出結論稱,莫扎特音樂能增強人的空間推理能力。

  次年,《紐約時報》在題為《聽莫扎特音樂真會讓你更聰明》的文章中,對此大加讚譽。

  商機無限

  精明的商家嗅到其中的利益,開始大肆推廣莫扎特效應的神奇,音像店裡寫有莫扎特效應的音樂光碟就是明證,「準媽媽只要聽這些音樂,就能潛移默化地促進腹內胎兒的智力發展。」

  部分政府部門也攪和其中。1998年,喬治亞州政府就宣布,每年撥款10.5萬美金為該州所有兒童買一張古典音樂CD。佛羅裡達州更甚一步,從法律上規定所有託兒所每天至少向孩子播放半小時莫扎特音樂。

  時至今日,莫扎特效應的最大受益人,或許並不是萬千父母和孩子,而是一位叫做唐·坎貝爾(Don Campbell)的美國音樂人。從未參與任何音樂與智力研究的他,率先搶註「莫扎特效應」商標,隨後以編輯發行莫扎特的古典音樂討生活——聲名鵲起,發了大財。

  在其主辦的莫扎特效應網站上,音樂被宣稱為促進身心健康的萬能藥。據稱,莫扎特音樂能改善家庭成員健康,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激發創造力,治療神經疾病或軀體損傷,降低抑鬱和焦慮的發生。此外,坎貝爾還出版了18本宣傳莫扎特效應的書籍。

  史蒂芬·金也有效應

  莫扎特音樂真有如此神效?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莫扎特效應的試驗,根本就未在準媽媽或兒童身上進行過,不能得出音樂能提高兒童智商的結論。其次,在勞舍爾研究過後,其他科學家進行的大多研究,基本都是在潑冷水。

  其中著名的一位,是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的肯尼斯·斯蒂爾(Kenneth Steele)。在1997-2006年間,他連發8篇論文對莫扎特效應進行科學的反駁。在題為《莫扎特效應的序曲還是輓歌》中,他指出:「莫扎特音樂對認知能力的增強是有限的,並不會提高智商或一般推理能力。」

  但這如何解釋莫扎特音樂讓大學生摺紙水平大增呢?他解釋道,勞舍爾的研究僅涉及單一類型的任務,對此可以用非常簡單的神經心理學方法來解釋,即「享受覺醒」。簡言之,這有點類似於「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關鍵在於你是否能享受這個過程——享受者,獲益更多。

  有研究支持這種論斷。有研究就發現,無論聽莫扎特音樂還是史蒂芬·金的有聲懸疑小說,都能提高動手摺紙能力。其中關鍵僅在於,你是否享受聽它們。如此看來,史蒂芬·金也有神奇效應。

  主動聽音樂

  兩年前,德國一群嚴謹的愛好音樂的科學家研究也發現,讓孩子聽音樂並不會帶來任何認知能力上的優勢。一位教授不無嘲諷地說:以我之陋見,莫扎特效應只是一個神話。籠罩在莫扎特效應上的魅力光環,被打得粉碎。

  可事實上,依然有很多父母較真地認為聽音樂會讓孩子更聰明。2004年底,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希思教授在《英國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題為《莫扎特效應:追蹤一個科學傳奇的演變》的文章。通過剖析莫扎特效應的全球迅速散播,他總結說:人們相信存在莫扎特效應,並認為最初的研究也是針對嬰兒的,這正因為嬰兒是人們焦慮的中心—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典型表現。

  聽還是不聽,成為擺在面前的選擇題。莫扎特甚或一切古典音樂,都未被證明有提高智商的魔力,但這不會妨礙人們去喜歡去聆聽——至少不會毒害你的身體,降低你的智商。此外,嘲諷莫扎特效應的德國科學家還說過這樣的話:「認真、大量地學習一到兩門音樂課程,能對智商提高產生少許但重要的影響。」換句話說,主動地學習音樂,而非被動地聽,將更有益於孩子。

  名詞解釋

  斯坦福·比納智力量表

  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納和西蒙編制了第一個診斷異常兒童智力的測驗,即著名的「比納—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該量表包括30個項目,從易到難排列,以通過題數的多少作為鑑別智力高低的標準。1908年和1911年作者對量表先後修訂了兩次,測驗項目增加到59個,並按年齡分組,從3歲到15歲。該量表首次採用心理年齡(mental age,MA)即智齡來計算成績,兒童通過哪個年齡組的項目,便表明他的智力與幾歲兒童的平均智力水平相當。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推孟(L.M.Terman)在1916年修訂了比納—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納智力測量(Stanford-Binet Scale)。該測驗有90個項目,其最大特點是引入智力商數(簡稱智商)的概念。所謂智商,就是心理年齡(MA)與實足年齡(chronological age, CA)之比,也稱比率智商,作為比較人的聰明程度的相對指標。

相關焦點

  • 科學證明聽莫扎特會更聰明
    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麼?在莫扎特誕辰260年之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了被爭論至今的「莫扎應」。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現「莫扎應」的關鍵;反向莫扎特音樂顯示了負向作用。
  • 胎教聽莫扎特孩子更聰明?讓音樂成為習慣,提升更高的認知
    我差點吐血問:「你這是聽誰說的?」表妹一本正經地說:「姐,虧你還是海歸呢,連莫扎特效應都不知道!」想必很多關注寶寶智商的媽媽,都聽說過這個著名的「莫扎特效應」:如果孩子經常聽莫扎特的曲子,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都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編輯 / 倪彥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來,由於所謂的「莫扎特效應」,有數十萬張封面上繪有面帶微笑的嬰兒古典音樂光碟被成功出售。「莫扎特效應」是指聽這位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的音樂,會有助於兒童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自何處,是否真實呢?
  • 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源於1993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勞舍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裡提到的實驗結論:聽莫扎特K.448號樂曲能夠改善人類的空間推理和記憶。實驗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號樂曲即《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781年,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然而,「莫扎特效應」是否存在、具有可靠性,一直被科學家們爭論至今。有人認為胎教聽莫扎特鋼琴曲,孩子能更聰明。想知道這是否正確,最好去諮詢電子科技大學生命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堯德中。
  • 多聽音樂的孩子會更聰明?莫扎特效應:「音樂啟蒙」家長要重視
    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說聽音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有很大幫助的話,那麼每個家長都是願意為孩子做這些的!今天我就想告訴各位家長們,根據「莫扎特效應」,讓孩子每天聽音樂,對孩子的智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孩子的情緒都有很大的幫助。
  • 音樂能讓孩子變聰明嗎?是的「莫扎特效果」得到證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螺絲號滴滴吹,海鷗聽展翅飛,小螺號滴滴吹,波折聽笑微微……」晚飯後,我帶著孩子到鄰居家散步,鄰居家正在給孩子們唱螺絲釘的童謠,孩子們站在電視劇旁邊唱歌鄰居的孩子自己來和我的孩子一起唱過去的歌鄰居看到我來了,主動跟我說她家的孩子喜歡聽音樂唱歌
  • 莫扎特效應: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治療癲癇?
    一項新的綜合分析研究證實,聽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薈萃分析的結果可能會推翻當前對莫扎特效應的懷疑態度。 莫扎特音樂或對心理健康產生有益影響的想法源於1990年代的早期發現。此後有數項研究跟進,但大多樣本很小,或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導致總體證據不一。
  • 超過聽音樂的孩子可以更聰明?莫扎特的效果:家長應注意音樂啟
    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聽音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有幫助,那麼每個家長都願意為他們的孩子這樣做!我要告訴所有的家長,根據「莫扎特效應」,聽音樂,對孩子的兒童智力,對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兒童的情緒都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在聽音樂中時,我們會被快樂和滿足等積極情緒所刺激,進而提高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處理能力,這種現象稱為莫扎特效應。
  • 莫扎特效應:聽說聽古典樂能讓人更聰明?
    經常聽別人說聽古典音樂能變得更聰明,長時間以來,「莫扎特效應」成為了古典音樂的賣點。但古典音樂真的這麼神奇嗎?說白了就是聽莫扎特的音樂能促進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於一個1993年的實驗,研究人員將志願者們被分為幾組完成複雜的摺紙任務。實驗中,每組志願者聽不同音樂,同時確保他們摺紙的速度和效果達到測試標準。結果發現,實驗中莫扎特音樂組出色完成任務,並且發現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他們某些大腦的機能有很大的幅提升。
  • 聽胎教「神曲」莫扎特K.448號樂曲可提高空間認知能力
    一次人類行為實驗實驗目的考察胎教「神曲」莫扎特K.448樂曲對人體的影響實驗單位電子科技大學神經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堯德中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實驗手段60名大學生分三組進行「摺紙迷宮」測試;鼠寶寶水下逃生測試實驗結果聽莫扎特K.448樂曲,確實有助於提升人的空間認知能力聽小夜曲,奶牛產奶量翻番;聽老歌,母雞產蛋量更高……在很多人眼中
  • 遇見莫扎特
    莫扎特在音樂史上為什麼那麼重要,或者為什麼那麼受歡迎?莫扎特小時候是神童,長大之後是大師。莫扎特是交響曲也能寫,協奏曲也能寫,而且他是一個歌劇大師。我們現在看18世紀的歌劇,幾乎在舞臺上能夠看到的大部分18世紀的歌劇,基本上都是莫扎特創作的。
  • 適合孩子聽的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越聽越聰明
    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十首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當孩子感到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聽聽這些莫扎特的作品,便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小星星變奏曲 K.265 《小星星變奏曲》是由莫扎特於1778年所創作的鋼琴曲。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這個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樂聲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著。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聽古典音樂有助於提高兒童智商,聽一聽音樂,就能提高記憶力、空間推理能力。這一發現被形象地稱作「莫扎特效應」。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但關於聽莫扎特音樂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的幾項研究,由於涉及的人數不多,或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總體上證據參差不齊。
  • 聽莫扎特能提高智力,你是認真的?這不過是一個極成功的營銷案例
    無論是兩百多年前的莫扎特,還是論文作者勞舍爾,誰也不會料到,這篇論文不僅改變了全世界的寶媽,還引發巨大爭議。勞舍爾在論文中,詳細描述了他所進行的音樂實驗。他邀請大學生志願者收聽音樂,在聽了10分鐘後,勞舍爾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大學生們要聽的音樂,不止有古典音樂,也包括現代音樂、舞曲和搖滾樂,實驗結果也表明,不同音樂效果不同。
  • 【精品推薦】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 K448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莫扎特雙鋼琴奏鳴曲D大調K448三個樂章,由海布勒(INGRID HAEBLER)演奏。選自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變奏曲全集。 海布勒絕對是莫扎特專家, 她的莫扎特兼具女性的聰慧和男性的魄力,人們常說莫扎特是女性音樂,也是由於兼具雙重的特點構成所致吧。海布勒是最好的莫扎特奏鳴曲演繹專家之一。她演繹的莫扎特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關注!
  • 莫扎特K448:音樂到底有什麼魔力?
    那麼,有沒有音樂‍‍聽了以後會讓人變聰明呢?‍‍‍‍1781年,莫扎特‍‍收了一個優秀的女學生,‍‍名字‍‍‍‍叫做奧爾斯哈莫。‍‍莫扎特‍‍真是一個好老師,‍‍他為了栽培學生‍‍,為這個女孩‍‍寫了6首鋼琴練習曲。‍‍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聽莫扎特能幫助大腦發育?這個風靡全球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1781年,當莫扎特在伏案譜寫K.448,即D大調雙鋼琴鳴奏曲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的這首曲子還會被科學家當做重點研究的對象,甚至有一個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詞語被創造了出來並廣泛使用,即「莫扎特效應」。值得玩味的是,雖然各位讀者可能還沒有欣賞古典音樂的習慣,但是大家對這個詞或許都多少有點耳聞。
  • 聽莫扎特未必能變聰明,但卻真的能治病
    2017年07月21日 16 :解放周末/悅賞・廣告 稿件來源:本報訊莫扎特是家喻戶曉的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他的全名是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其中的阿瑪德烏斯意為「上帝的寵兒」。莫扎特的音樂天分確實與生俱來――他5歲作曲,9歲寫交響曲,11歲時就完成了第一部歌劇。人們喜愛莫扎特的音樂,因為他的作品總能讓聽者覺得很舒服,使人心境平和,這種舒服來源於他音樂語言的直白與流暢。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評價說:「聽莫扎特使人擺脫了內心的爭執,升到更高的境界,到達一個崇高與和平的領域,在那兒,人間的痛苦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