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效應: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治療癲癇?

2021-01-07 騰訊網

一項新的綜合分析研究證實,聽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薈萃分析的結果可能會推翻當前對莫扎特效應的懷疑態度。

莫扎特音樂或對心理健康產生有益影響的想法源於1990年代的早期發現。此後有數項研究跟進,但大多樣本很小,或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導致總體證據不一。這意味著許多臨床醫生都對「莫扎特效應」持懷疑態度。

現在,比薩大學的兩名義大利研究人員Gianluca Sesso博士和Federico Sicca博士系統地分析了與莫扎特音樂對癲癇的影響有關的論文。

他們按照公認的標準方法來分析臨床療效,研究了147 篇已發表的研究文章,然後根據相關性和研究質量對這些文章進行了評估。這樣一來,他們選擇出12個研究項目,將它們分為9個獨立的組,代表了有關莫扎特音樂對癲癇病影響的最佳可用科學證據。

他們發現,尤其是每天聆聽莫扎特的聲音,可顯著減少癲癇發作,並減少癲癇患者大腦異常活動的頻率(稱為癲癇發作間質癲癇樣放電)。第一次聽的時候就有效果,並在長時間的堅持後得以維持。

癲癇病是令人驚訝的普遍問題,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不到1%的人口終身不會癲癇。這意味著它具有巨大的社會和個人成本。大多數情況下,可通過藥物治療,但是這些藥物在大約30%的患者中無效,因此我們需要對其他療法持開放態度:重要的是,這些療法可以被測試並證明有效。

薈萃分析表明,聽一段莫扎特的音樂可使癲癇發作的頻次平均減少31%至66%之間,具體因人而異,同時因曲目而異。莫扎特效應的原始研究使用了兩首鋼琴奏鳴曲,即K448,至今仍是研究中使用最多的音樂。K545鋼琴奏鳴曲也被證明具有效果。

塞索博士說:「所有文化類型裡都存在音樂,因此它顯然滿足了更為普遍的心理需求。我們對莫扎特效應的內在機制了解甚少。其他音樂應該有類似的效果,但莫扎特的奏鳴曲可能具有獨特的節奏結構,特別適合癲癇發作,可能涉及多個大腦系統,但這需要證明。這是對研究的評價,而非原始研究。它表明是,我們需要對音樂與心靈的關係進行更一致的研究。」

ECNP摘要及張貼委員會成員、立陶宛衛生科學大學的Vesta Steibliene博士在評論中說:「人們對用於治療神經精神疾病的無創腦刺激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這項薈萃分析表明,莫扎特音樂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非侵入性神經刺激方法,即使在難以治療的患者中,也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但是,為了在臨床環境中使用,應準確了解莫扎特音樂對大腦區域的作用機理。」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mozart-effect-real-analysis-music.html

相關焦點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本文來源:梅斯醫學在治療耐藥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中,人們對無創形式的神經刺激越來越感興趣,如音樂療法。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
  • 大中小加拿大最新研究:聽莫扎特減少癲癇發作
    加拿大西多倫多醫院克萊姆比勒大腦研究所近期一項臨床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患者的發作頻率。研究人員招募了8名女性和5名男性癲癇患者參與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參試者年齡在26~75歲之間,其中一半人連續3個月,每天聽《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一次,隨後的3個月改聽添加了幹擾的版本(與原版音樂具有相似特徵,但被隨機打亂了順序,缺乏節奏感)。剩餘一半患者先聽幹擾版本樂曲,然後聽莫扎特奏鳴曲。在幹預期間,所有參試者服用的藥物保持不變,研究人員追蹤記錄了他們癲癇發作的頻率。最終有11名病人完成了全部研究,2名病人中途退出。
  • 實錘,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 | 音樂療法
    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但關於聽莫扎特音樂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的幾項研究,由於涉及的人數不多,或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總體上證據參差不齊。
  • 被誤讀的莫扎特:聽莫扎特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莫扎特甚或一切古典音樂,都未被證明有提高智商的魔力,但這不會妨礙人們去喜歡去聆聽——至少不會毒害你的身體,降低你的智商。  莫扎特效應  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指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作為胎教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智商」,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
  • 神奇的音樂——莫扎特效應
    相信關注過胎教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觀念:傾聽莫扎特的音樂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這一觀念還真不是空穴來風,這是多位專家和學者經過實驗研究得出的結果。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音樂和空間任務能力》的文章,文中介紹了他們所做一個實驗:讓學生聽10分鐘莫扎特的音樂後立即進行智商(IQ)測試,發現聽過音樂後學生的智商水平顯著提高了。
  • 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堯德中及神經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發現,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現「莫扎特效應」的關鍵;反向莫扎特音樂顯示了負向作用。這項研究論文《莫扎特、莫扎特的節奏和反向莫扎特效應:來自行為學與神經生物學的證據》,被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的《科學報告》上。
  • 聽莫扎特未必能變聰明,但卻真的能治病
    莫扎特的音樂天分確實與生俱來――他5歲作曲,9歲寫交響曲,11歲時就完成了第一部歌劇。人們喜愛莫扎特的音樂,因為他的作品總能讓聽者覺得很舒服,使人心境平和,這種舒服來源於他音樂語言的直白與流暢。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評價說:「聽莫扎特使人擺脫了內心的爭執,升到更高的境界,到達一個崇高與和平的領域,在那兒,人間的痛苦消失了。」
  • 音樂能夠治病嗎?選曲,為何要選莫扎特的奏鳴曲?
    但是,如果討論音樂療法的效果,對於普通人而言,諸如音樂改善情緒、提升記憶、幫助入睡之類,容易理解,甚至自己就是實踐者。如果提及音樂可以緩解手術疼痛、能夠治療癲癇,在手術室放音樂,而且還搞出莫扎特效應,是不是會產生少許的奇特感覺呢?咱們現在就來介紹其中的奧秘。咱們先來說說莫扎特效應。
  • 莫扎特K448:音樂到底有什麼魔力?
    ‍‍1993年醫學‍‍研究顯示,‍‍讓一群大學生聽K448鋼琴鳴奏曲後,‍‍接受智力測驗時,‍‍分數會提高8~9分。這個‍‍研究開啟了「‍‍莫扎特效應」,尤其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機構,‍‍就把「聽莫扎特的曲子‍‍是否對兒童產生影響」‍‍來當做研究的題目。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聽古典音樂有助於提高兒童智商,聽一聽音樂,就能提高記憶力、空間推理能力。這一發現被形象地稱作「莫扎特效應」。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 科學家解開「莫扎特音樂」為何能增強記憶力之謎
    南方網訊 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莫扎特效應」。它的科學原理在哪裡?發現這一效應的美國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分子基礎。  1993年,美國威斯康星奧什科什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羅謝等人發現,大學生聽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
  • 聽古典音樂讓你變聰明?「莫扎特效應」是真的嗎?
    古典音樂可以提升智商?這說法實在太誘人了!羅雪博士的發現,在經過這些戴著眼鏡的記者不斷散播後,媒體便充斥著古典音樂能提高智商的報導,而「莫扎特效應」(Mozart effect)的說法也就不脛而走。但羅雪博士不但從未表示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智商,而且還對媒體那些短視的新聞從業人員解釋了好幾次,卻根本是徒勞。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編輯 / 倪彥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來,由於所謂的「莫扎特效應」,有數十萬張封面上繪有面帶微笑的嬰兒古典音樂光碟被成功出售。「莫扎特效應」是指聽這位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的音樂,會有助於兒童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自何處,是否真實呢?
  • 莫扎特效應:聽說聽古典樂能讓人更聰明?
    經常聽別人說聽古典音樂能變得更聰明,長時間以來,「莫扎特效應」成為了古典音樂的賣點。但古典音樂真的這麼神奇嗎?說白了就是聽莫扎特的音樂能促進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於一個1993年的實驗,研究人員將志願者們被分為幾組完成複雜的摺紙任務。實驗中,每組志願者聽不同音樂,同時確保他們摺紙的速度和效果達到測試標準。結果發現,實驗中莫扎特音樂組出色完成任務,並且發現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他們某些大腦的機能有很大的幅提升。
  • 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蜜糖還是毒藥?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有的卻有毒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莫扎特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
    為什麼是莫扎特音樂呢?Tomatis博士偏愛使用莫扎特,因為莫扎特作品有大量的高頻諧波。莫扎特音樂的頻率範圍、聲強變化以及節奏非常適合用來實現Tomatis Effect(又稱「託瑪提斯效應」)。在他的Tomatis Method技術中,採用的音樂需要有比較豐富的頻率分布,有足夠多的聲音強度起伏,能實現聲音過濾的多樣性。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被證確實存在 樂曲節奏是關鍵
    科技日報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王怡)「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變聰明?」的流言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準媽媽間流傳,莫扎特樂曲一下成為最熱賣的胎教音樂。然而,被學術界稱為「莫扎特效應」的命題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
  • 莫扎特音樂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下)
    我們之前討論了莫扎特音樂的特點,以及研究者們對於它的科學探究,包括莫扎特音樂在內的所有音樂素材,需要在整個聲音頻帶上,根據Tomatis的邏輯,經過不同側重、多維度的過濾處理。所以同樣一段音樂,在經過託瑪提斯設備處理之後,旋律還是那個旋律,但是音色卻有了顯著的不同。以下是一小段音樂示例,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音色的改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