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

2021-01-07 洗耳魔教育
阿爾弗雷德·託瑪提斯

法國研究者阿爾弗雷德·託瑪提斯(Alfred Tomatis)博士在他的《 Pourquoi Mozart?》一書中描述了「莫扎特效應」的概念。1991年,他探討了莫扎特的廣泛適用性,特別是在Tomatis與主要學習困難兒童的30年工作中取得成果的過程。

莫扎特音樂是否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定義一下,我們所說的「聰明」是指什麼?

Tomatis Method主要關注人耳的傾聽能力。「傾聽」是一個人使用自己的耳朵,以一種專注的方式,為了學習和交流去聽的一種能力——而且沒有情緒困擾。

事實上,當一個人(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能夠從環境聲音(不論是老師講課,還是社交語言)中,專注而高效地提取和處理、記憶有用的信息,從大腦認知的角度看,這便是一種「聰明」。

Tomatis博士還有一條著名論斷:人只能發出耳朵能聽到的聲音。也就是說,當聽覺處理表現好了,人的語言發聲也同樣會表現好。那麼口齒伶俐,表達敏捷,這應當也是「聰明」的一個方面。

為什麼是莫扎特音樂呢?

Tomatis博士偏愛使用莫扎特,因為莫扎特作品有大量的高頻諧波。

莫扎特音樂的頻率範圍、聲強變化以及節奏非常適合用來實現Tomatis Effect(又稱「託瑪提斯效應」)。

在他的Tomatis Method技術中,採用的音樂需要有比較豐富的頻率分布,有足夠多的聲音強度起伏,能實現聲音過濾的多樣性。最終通過在高、中、低不同頻帶上進行聲學處理,根據側重目標,達到對中耳肌肉、前庭和耳蝸的刺激效果。

關於莫扎特的使用,已經完成了許多研究和思想,這進一步增強了音樂本身的天才性和複雜性。

Billie M. Thompson博士和Susan R. Andrews博士寫了一篇文章——「關於音樂生理效應的歷史評論:託瑪提斯,莫扎特和神經心理學」。

這篇文章發表在2000年7月至9月的《綜合生理與行為科學雜誌》上。在文章中,他們非常清楚地定義了莫扎特效應和託瑪提斯效應之間的區別。

即使Tomatis博士從他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研究中知道,莫扎特是最理想的適合他的訓練技術的音樂,也不應混淆二者。莫扎特去世前後,有獨立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證實了莫扎特的使用效果。

J.S.詹金斯(Jenkins)於2001年4月撰寫了一篇論文,發表在《皇家醫學會雜誌》第94卷上。論文標題就是:「莫扎特效應」。

他寫道:「諸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掃描之類的技術以及對局部腦部病變的研究表明,聽音樂可以激活廣泛的區域。主要的聽覺區域通常位於橫向和上顳回,但特定的音樂欣賞,包括節奏,音調,旋律和音色,在大腦的許多不同區域都有處理。」

「在癲癇病中可以看到莫扎特效應的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跡象。在29位聽取Mozart奏鳴曲K448的局部放電或廣泛性尖峰和波複合物發作的患者中,有23位患者的癲癇樣活動明顯減少,如腦電圖(EEG)所示。在一位男性中,有狀態癲癇發作的無意識狀態出現的比例為62%,而在接觸莫扎特音樂時,該值下降到21%。這些改進甚至發生在昏迷中的事實再次表明,對音樂的欣賞並不是莫扎特效果的必要特徵。」

「為了確定造成莫扎特效應的物理特徵,休斯和菲諾對各種音樂進行了計算機分析。共分析了來自莫扎特的81種選擇,JC·巴赫的67種,JS·巴赫的67種,蕭邦的39種以及來自55個其他作曲家的148種音樂。莫扎特的許多音樂,與兩位巴赫的音樂有共同之處,就是它們具有很長的周期性,尤其是在10至60秒的範圍內。」

其它音樂也能讓人變「聰明」嗎?

換用莫扎特音樂之外的其它類型的音樂,是否也能讓人變「聰明」呢?答案是肯定的。

事實上,託瑪提斯的音頻訓練,在莫扎特音樂之外,還採用了華爾茲、進行曲、格列高聖詠等多種音樂,共同組成了強大的託瑪提斯訓練素材。可見在本質上,託瑪提斯關注的是音樂素材的聲學屬性,而恰好莫扎特音樂的頻率、強度的表現非常符合Tomatis Method的需要。

在有關Tomatis效應的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員仍在爭論莫扎特效應到底是什麼,但是託瑪提斯博士將這種特殊的音樂與在他的電子耳中表現的託瑪提斯效應相結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宏偉的工具,在使用了60多年之後的今天,力量仍然無與倫比。

[參考資料]

1.音樂節奏和方式對喚醒,情緒和空間能力的影響Effects of Musical Tempo and Mode on Arousal, Mood, and Spatial Abilities

這項研究由多倫多大學的加布裡埃拉·海珊(Gabriela Husain),威廉·福特·湯普森(William Forde Thompson)和埃·格倫·謝倫貝格(E. Glenn Schellenberg)完成,並發表在2002年冬季的《音樂感知》雜誌上。

2.聽覺背景刺激(莫扎特的奏鳴曲K.448)對視覺大腦活動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auditory background stimulation (Mozart’s sonata K. 448) on visual brain activity.

這項研究由斯洛維尼亞的Norbert Jausovec和Katarina Habe進行,並於2004年發表在《國際心理生理學雜誌》 51上。

3.進行空間旋轉和數字任務時,莫扎特的奏鳴曲K.448對大腦活動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Mozart’s Sonata K.448 on Brain Activity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rotation and numerical tasks.

這項研究也由斯洛維尼亞的Norbert Jausovec和Katarina Habe完成,並發表在Brain Topography,第17卷,第4期,2005年夏季。

4.莫扎特效應:腦電圖分析,採用誘發事件相關的失步/同步和事件相關的連貫性方法。The Mozart Effect: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Analysis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induced 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 / Synchronization and Event Related Coherence.

這項研究也由斯洛維尼亞的Norbert Jausovec和Katarina Habe完成,並發表在2003年冬季《大腦地形圖》第16卷第2期上。

相關焦點

  • 莫扎特音樂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下)
    我們之前討論了莫扎特音樂的特點,以及研究者們對於它的科學探究,莫扎特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但大眾還是普遍會對一些問題不理解。01既然莫扎特這麼神奇,那我自己在家裡聽聽莫扎特音樂就好了,和託瑪提斯訓練有什麼區別呢?
  • 聽莫扎特未必能變聰明,但卻真的能治病
    莫扎特的音樂天分確實與生俱來――他5歲作曲,9歲寫交響曲,11歲時就完成了第一部歌劇。人們喜愛莫扎特的音樂,因為他的作品總能讓聽者覺得很舒服,使人心境平和,這種舒服來源於他音樂語言的直白與流暢。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評價說:「聽莫扎特使人擺脫了內心的爭執,升到更高的境界,到達一個崇高與和平的領域,在那兒,人間的痛苦消失了。」
  • 「好玩的心理學」聽音樂可以使人變聰明嗎?——莫扎特效應
    聽音樂可以使人變聰明嗎?——莫扎特效應音樂可以調動情緒,也可以改變心情。不同的旋律、節奏、音調的音樂,會對人造成不同的影響。音樂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在聽音樂或演奏音樂時的心理狀態,以及人認知聲音的原理等。
  • 莫扎特效應:聽說聽古典樂能讓人更聰明?
    經常聽別人說聽古典音樂能變得更聰明,長時間以來,「莫扎特效應」成為了古典音樂的賣點。但古典音樂真的這麼神奇嗎?說白了就是聽莫扎特的音樂能促進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於一個1993年的實驗,研究人員將志願者們被分為幾組完成複雜的摺紙任務。實驗中,每組志願者聽不同音樂,同時確保他們摺紙的速度和效果達到測試標準。結果發現,實驗中莫扎特音樂組出色完成任務,並且發現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他們某些大腦的機能有很大的幅提升。
  • 音樂能讓孩子變聰明嗎?是的「莫扎特效果」得到證實
    >我認為,其實音樂能讓孩子更聰明,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聽了鄰居的話,我呆住了,其實我一直不太贊成孩子學這個,覺得孩子學這個有浪費孩子學習時間的孩子學習直到今天我才明白,適當的音樂不僅對健康的孩子學習也有好處現有的比較權威的"莫扎特的音樂的效果已經確認了這一觀點現在和這個效果一起來看看確認莫扎特音樂的效果,音樂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更聰明
  • 聽古典音樂讓你變聰明?「莫扎特效應」是真的嗎?
    測驗結果顯示,聆聽莫扎特音樂的那組學生,比聽放鬆指令或是什麼都沒做的學生,成績都要來得好,而進步的幅度,相當於比他們原本的智商高出了八或九分──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很有用的。在這項測驗中,學生們要看一些經過折迭裁剪的紙張上面的圖形,並猜測這張紙在沒有折過前是什麼樣子。這裡有一個類似的例子:你能看出下圖的紙張,在經過折迭和裁剪後,會變成圖A到E中的哪個形狀嗎?
  • 被誤讀的莫扎特:聽莫扎特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這個結論稱,當你聽一首莫扎特的曲子之後,你的大腦活力將會增強,思維更敏捷,運動更有效,它甚至可緩解癲癇病人等患神經障礙的病人的病情。  《麥兜響噹噹》中,麥太為生個聰明孩子去參加莫扎特效應學習班,沒想到被分到對照組——聽的是搖滾。結果,生出的麥兜有些低能。望子成龍的麥太,讓麥兜補習莫扎特音樂,以期聰明一些。莫扎特效應真有如此神奇嗎?聽音樂能讓人更聰明嗎?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編輯 / 倪彥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來,由於所謂的「莫扎特效應」,有數十萬張封面上繪有面帶微笑的嬰兒古典音樂光碟被成功出售。「莫扎特效應」是指聽這位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的音樂,會有助於兒童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自何處,是否真實呢?
  • 多聽音樂的孩子會更聰明?莫扎特效應:「音樂啟蒙」家長要重視
    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卻說了,不就是聽一些音樂嗎?有什麼可豪橫的?整天把家裡搞得這麼熱鬧,煩都煩死了!認為這是貴族家庭們搞的一些奢侈活動。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說聽音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有很大幫助的話,那麼每個家長都是願意為孩子做這些的!今天我就想告訴各位家長們,根據「莫扎特效應」,讓孩子每天聽音樂,對孩子的智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孩子的情緒都有很大的幫助。
  • 胎教聽莫扎特孩子更聰明?讓音樂成為習慣,提升更高的認知
    表妹說:「這倒是其次,聽音樂能提升寶寶智力!」我差點吐血問:「你這是聽誰說的?」表妹一本正經地說:「姐,虧你還是海歸呢,連莫扎特效應都不知道!」想必很多關注寶寶智商的媽媽,都聽說過這個著名的「莫扎特效應」:如果孩子經常聽莫扎特的曲子,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都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這一發現被形象地稱作「莫扎特效應」。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古典音樂之所以能夠引起「莫扎特效應」,是因為音樂刺激經過覺中樞加工傳遞到達大腦後,激發了相關的腦區功能,各腦區彼此之間通過神經突觸相互連接和作用,從而有利於整體行為水平的提高。
  • 你不知道的《莫扎特效應》促進你的認知能力
    莫扎特效應AndanteWolfgang Amadeus Mozart,Alfred Brendel,Walter Klien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莫扎特的音樂開始在準媽媽之間流傳,成為最為火熱的胎教音樂,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嗎?
  • 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蜜糖還是毒藥?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有的卻有毒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原標題: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莫扎特效應「莫扎特效應
  • 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被證確實存在 樂曲節奏是關鍵
    科技日報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王怡)「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變聰明?」的流言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準媽媽間流傳,莫扎特樂曲一下成為最熱賣的胎教音樂。然而,被學術界稱為「莫扎特效應」的命題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
  • 超過聽音樂的孩子可以更聰明?莫扎特的效果:家長應注意音樂啟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會說,不只是聽音樂嗎?什麼可以大膽?我厭倦了讓家裡整天這麼忙!他們認為這是貴族家庭的奢侈活動。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聽音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有幫助,那麼每個家長都願意為他們的孩子這樣做!我要告訴所有的家長,根據「莫扎特效應」,聽音樂,對孩子的兒童智力,對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兒童的情緒都有很大的幫助。
  • 聽莫扎特能幫助大腦發育?這個風靡全球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隨後,1994年的紐約時報更是直接撰文《聽莫扎特真的能讓你變聰明》(CLASSICAL VIEW; Listening To Prozac… Er, Mozart)一文,並在其中大肆鼓吹莫扎特比貝多芬要更加偉大。 看到這,我不禁緩緩打出一個問號,莫扎特效應真的有這麼厲害?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學樂器能讓孩子變聰明嗎?腦科學家這樣說…
    因為有傳言說,學樂器能變聰明。這個聰明包括什麼?邏輯思維和記憶力強,聽覺和視覺靈敏高等,而這些能力都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提升的。那傳言到底是不是真的?今天我就從腦科學的角度為大家解答。學樂器能變聰明?是的學樂器改變了神經細胞的連接,也就意味著,增強了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