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可以使人變聰明嗎?——莫扎特效應
音樂可以調動情緒,也可以改變心情。不同的旋律、節奏、音調的音樂,會對人造成不同的影響。
音樂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在聽音樂或演奏音樂時的心理狀態,以及人認知聲音的原理等。
比如我們都很感興趣的」絕對音感「現象。所謂絕對音感,就是指能用耳朵把聽到的聲音用音階來識別能力。
周杰倫就是一個具有絕對音感的創作型歌手,綜藝節目中他也表演過自己的絕活兒——周圍有人用電子琴鍵盤彈出一個和弦,他就能夠脫口而出和弦在鍵盤上的音階組合。
生活中,擁有絕對音感的人也比我們想像中的多。有些人是天生的,有些是在後天學樂器的過程中學習到的。
音樂由聲波組成,關於音樂有一種表達是:在我們創造音樂前,音樂就創造了我們。
比如宇宙元音OM,現在看到這篇文字的你,不妨就試試自己發聲:發O音時,我們需要把嘴巴閉起來,而發M音時,則需要儘可能把嘴巴張大,是否有一種奇異的共鳴感呢?
科學家們用儀器收集與整理聲波時,發現所有不同的聲波都來自一個原始、簡單的聲音,就是OM。
當我們把聲音探測器放到外太空,收集回來的聲音是OM;
甚至當我們還是小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時,據說最初聽到聲音也是OM,那是羊水裡的聲音。
因此,OM被認為混沌初開時,世上所出現的第一個音,代表了一切意識的創造,也是療愈音樂中最基本的聲音。
當您煩心的時候,不妨找一處安靜的空間,最好周圍有點綠植,輕輕吟誦「OM",或許可以幫你緩解一下焦慮情緒……
莫扎特效應
你相信聽音樂可以使人變聰明嗎?
1993 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羅斯徹與加州大學的肖( Gordon Shaw) 的研究發現」可以「,並將研究結果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論文。
他們將36名非音樂專業大學生分為三組,分別給三組學生聽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通俗音樂、不聽音樂。
經過了10分鐘後,用智力量表進行測驗,發現聽了莫扎特音樂組的學生的測驗成績比其他組高出8-9個百分點,但這種效果持續了10-15 分鐘之後就會消失。
羅斯徹還認為如果經常給孩子聽莫扎特的音樂(或者類似莫扎特的音樂)會永久性地提高這種能力並影響終生。
美國大眾媒體對此實驗進行了廣泛的渲染和宣傳,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各大唱片商店裡有關莫扎特音樂的CD很快被銷售一空。
最終法國醫生託馬提斯(Luis Tomatis) 首次提出了「莫扎特效應」(Mozart Effect) 這個術語。
需要注意的是,「莫扎特效應」 的音樂不是單指莫扎特本人的音樂,而是泛指的音樂。
這些音樂大多與莫扎特的音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曲式結構。即高頻音比較多的音樂,因為高頻音具有較大激發腦活力的作用。
療愈的聲音頻率
我們都知道,噪音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反過來說,節奏平穩、旋律和諧、音高變化規律的音樂是否能夠激發正性情緒,進而療愈疾病呢?
答案是可以。
關於什麼是疾病,研究聲音療愈的人士認為,「情緒上未被解決、阻擋療愈共鳴的問題,就會造成我們的疾病狀態。」
早在千年前,那些深諳聲音科學的人,了解到某些特定的頻率對人類身體具有療愈力,整體來說,就是共鳴創造療愈。
當我們被療愈頻率誘導同步,我們的身心也會和諧的振動。這些頻率包括:
285Hz—— 細胞及組織療愈,讓身體覺得被更新。
396Hz——釋放愧疚和恐懼,讓更好振動頻率的情緒出現。
417Hz——消除令人感到挑戰的情況。
528Hz ——據說可療愈DNA ,修復細胞,並使意識覺醒。
639Hz——這是與心有關的振動頻率,使人產生愛自己及他人的感覺,從而消除差別。如果要平衡關係,聽聽這個頻率吧。
741Hz —— 據說可以清潔、並療愈暴露在電磁波中的細胞。也有助於人們建立信心與能力,去實現他們所希望的事。
852Hz——使直覺覺醒。
963Hz ——刺激松果體,並調整身體到最佳、最初始的狀態。
當然,也還有其他更多的頻率,但是這些甚至根本不在人類聽力範圍之內,雖然它們也具有療愈能力。
我們都知道,暈車是因為人體的胃臟與汽車的發動機聲波,發生了不和諧的次聲低頻共振。從而影響到胃臟的正常運轉,導致暈車症狀。
暈血是因為視覺神經與血腥畫面發生了不和諧的視覺高頻共振,血腥畫面通過視神經傳到到中樞神經,心理不舒服導致生理不和諧,最終產生暈血症狀。
如果用機器類比人體,我們可能更像是一個高能量的發射器和接收體,可以接收大自然和生物之間的信息和能量,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那麼根據現在流行的量子糾纏理論: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且這種影響不受距離的限制。
也就是說,即便兩個粒子分隔在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兩端,一個粒子的變化仍會瞬間影響另外一個粒子。
那麼,「當一個人的內部精神震動頻率與療愈聲波的調和時,療愈可能就會在無意識中發生」,這種說法應該也是成立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