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效應
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Major, K. 448: II. Andante
Wolfgang Amadeus Mozart,Alfred Brendel,Walter Klien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莫扎特的音樂開始在準媽媽之間流傳,成為最為火熱的胎教音樂,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嗎?
這一切都是因為莫扎特效應,而莫扎特的音樂,以純淨,明亮著稱,符合人體生理規律,這種音樂能夠激發你的正能量,從而提高你的認知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聰明。
莫扎特效應的興起
「莫扎應」源於1993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勞舍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裡提到的實驗結論:聽莫扎特K.448號樂曲能夠改善人類的空間推理和記憶。在實驗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號樂曲即《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781年,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弗朗西斯·勞舍爾的結論使「莫扎應」風靡全球,商家紛紛推出各種號稱有治癒作用,提高智力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音樂,受到消費者追捧。然而,「莫扎應」是否存在、具有可靠性,一直被科學家們爭論至今。
莫扎特效應的證實
為了證明這一猜想,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極端的實驗。他們招募的60名大學生事實上被分為了三組,一組人聽K448樂曲,一組人安靜地待著,還有第三組人聽了特殊的反向K448樂曲。反向K448樂曲,就是用反向播放器(註:一種軟體程序),把K448樂曲倒著播放,該樂曲的音高等元素不改變,只有節奏改變了,並且是完全相反。
堯德中等人發現,聽反向K448樂曲的人,摺紙、裁紙實驗的準確率不及前兩組人的表現,迷宮遊戲中找到逃生路線的耗時也比前兩組人長。他們好像變笨了。
類似的現象在大鼠實驗中也被觀察到。聽反向K448樂曲的大鼠學習能力下降,停留在逃生平臺上的時間最短。
由此證明了莫扎特效應的存在是真實的。確實有能夠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
所以沒事的時候多聽聽莫扎特的音樂,提高你的認知能力,也是一個挺不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