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2020-11-24 搜狐網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研究者戈登·肖(Gorson L.Shaw)、弗朗西斯·勞舍爾(Frances H.Rauscher)和凱薩琳(Katherine N.Ky)發表研究論文稱,聆聽K448樂曲的人,在空間推理和記憶任務上,表現更好。他們對加州大學的36名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了測試:聆聽了10分鐘K448樂曲後,學生的IQ測試成績普遍提高了8到9分。

這被稱為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隨後,有研究者把K448樂曲應用到癲癇病治療中,他們發現,參加實驗的癲癇病患者腦部的典型癲癇病活動症狀大多都得到了控制。

因中風陷入昏迷的以色列總理沙龍的病房裡,醫生為了喚醒他,也播放著莫扎特的音樂。

莫扎特讓你更聰明;聽一聽音樂,就能提高記憶力、空間推理能力。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但學術界卻爭論不休,他們有兩個疑問:莫扎特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存在,何以導致其產生?1999年,《自然》(Nature)發表兩篇研究論文稱,莫扎特效應並不存在。但2016年1月,中國的科研人員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他們認為,莫扎特效應存在,並且解釋導致該效應的原因和生物學機理。

位於中國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堯德中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自然》Nature子刊《科學報告》(Science Report)上發表論文稱,小鼠和人類實驗證實,聆聽莫扎特K448樂曲,可以提高聆聽者的記憶力和空間推理能力。

60個沒有接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大學生被隨機分組——每天早晨半小時,連續六天,「聽K448音樂的」和「不聽的」,然後進行紙上的迷宮遊戲(用鉛筆標出一個迷宮的出行路線)和摺紙、裁紙實驗,來測試他們的記憶力和空間推理能力。堯德中等人發現,聽過K448樂曲的學生,摺紙、裁紙實驗的準確率明顯更高,找到迷宮遊戲中逃生路線的耗時更短。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希望看到更客觀的實驗證據。他們以45隻大鼠為研究對象。從出生時起,這些大鼠就被分成三組,聆聽不同的音樂或不聽,然後測驗它們的記憶能力,用莫裡斯水迷宮實驗。莫裡斯水迷宮是一個巨大的圓形水池,池壁光滑,其中盛滿水,水面被撒上粉末樣的漂浮物,使水面被遮蔽,不能看到水下的逃生平臺。大鼠只有站到該逃生平臺上,才能不被水淹沒。大鼠在經過訓練後,花多長時間、經過什麼路徑,才能找到隱藏在渾濁水下的「墊腳石」?堯德中等人發現,通過聆聽K448樂曲,出生28天後的大鼠,就開始「出類拔萃」。它們學習得更快,停留在逃生平臺上的時間更長,表現上佳。

為什麼K448樂曲會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堯德中等人在論文中表示,是因為節奏。K448樂曲擁有獨特的節奏,當這種節奏被抹去或者被改變,莫扎特效應消失。

為了證明這一猜想,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極端的實驗。他們招募的60名大學生事實上被分為了三組,一組人聽K448樂曲,一組人安靜地待著,還有第三組人聽了特殊的反向K448樂曲。反向K448樂曲,就是用反向播放器(記者註:一種軟體程序),把K448樂曲倒著播放,該樂曲的音高等元素不改變,只有節奏改變了,並且是完全相反。

堯德中等人發現,聽反向K448樂曲的人,摺紙、裁紙實驗的準確率不及前兩組人的表現,迷宮遊戲中找到逃生路線的耗時也比前兩組人長。他們好像變笨了。

類似的現象在大鼠實驗中也被觀察到。聽反向K448樂曲的大鼠學習能力下降,停留在逃生平臺上的時間最短。

這樣看來,有些音樂似乎「有毒」。堯德中等人發現,作曲家勳伯格(Schoenberg)的音樂不幸有此功效。但巴赫的音樂擁有與莫扎特音樂類似的益處。

但莫扎特的音樂到底對我們大腦產生了什麼影響?

研究人員用生物化學和免疫染色的方法,對大鼠的大腦一探究竟。

他們發現,聽了K448樂曲的大鼠,從28天起,其大腦聽覺皮層以及海馬區中,神經營養因子BDNF/TrkB的表達量就比沒有聽次樂曲的大鼠更高,而海馬區與記憶功能有關。而聆聽了反向K448樂曲的大鼠,前述腦區的神經營養因子BDNF/TrkB的表達量較低,比不聽樂曲的大鼠還低。

論文作者之一夏陽博士認為,正是神經營養因子BDNF/TrkB的表達量的改變,導致了小鼠在測試中表現好壞的不同。

堯德中等人的研究能否獲得更多學術研究者的認同和實驗證據的支持,有待考量。但從神經營養因子,到人類記憶能力、空間推理能力的提高,兩者之間有很多謎題等待被揭開。

不管莫扎特效應存在與否, K448樂曲不妨聽一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蜜糖還是毒藥?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有的卻有毒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神奇的音樂——莫扎特效應
    相信關注過胎教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觀念:傾聽莫扎特的音樂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這一觀念還真不是空穴來風,這是多位專家和學者經過實驗研究得出的結果。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音樂和空間任務能力》的文章,文中介紹了他們所做一個實驗:讓學生聽10分鐘莫扎特的音樂後立即進行智商(IQ)測試,發現聽過音樂後學生的智商水平顯著提高了。
  • 聽說聽這些音樂還可以提高智商?
    想必大家都希望有一個高智商的大腦吧,一個智商高的人具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生活當中也經常能及時的發現問題,那麼,大家可能認為一個人的智商高不高是天生的,後天提升智商這個觀點看起來不太現實,其實這種看法也不完全錯誤,只是理解不同,我們不妨把提高智商這一詞改為提高智力,這樣一來就好理解的多,那麼,真的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提高智力嗎?小鍾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提高智力的方法,據說很管用。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他們對加州大學的36名心理學專業學生進行了測試:聆聽了10分鐘K448樂曲後,學生的IQ測試成績普遍提高了8到9分。聽古典音樂有助於提高兒童智商,聽一聽音樂,就能提高記憶力、空間推理能力。這一發現被形象地稱作「莫扎特效應」。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 聽古典音樂讓你變聰明?「莫扎特效應」是真的嗎?
    圖/論文截圖這項研究是為了了解學生們,在花十分鐘做了下面三件事的其中一件後,於某項智力測驗上的表現如何:在這十分鐘裡,有的學生聽的是教人放鬆的指令,有的只是安靜地坐著,而其餘學生則聽了十分鐘的莫扎特鋼琴曲。接著,所有人都做了同樣的測驗。
  • 莫扎特效應:「音樂啟蒙」家長要重視
    今天我就想告訴各位家長們,根據「莫扎特效應」,讓孩子每天聽音樂,對孩子的智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孩子的情緒都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能夠被激發愉悅,滿足等積極情緒,而這種積極情緒反過來又能提高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對事物的加工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莫扎特效應。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編輯 / 倪彥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來,由於所謂的「莫扎特效應」,有數十萬張封面上繪有面帶微笑的嬰兒古典音樂光碟被成功出售。「莫扎特效應」是指聽這位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的音樂,會有助於兒童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自何處,是否真實呢?
  • 被誤讀的莫扎特:聽莫扎特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莫扎特甚或一切古典音樂,都未被證明有提高智商的魔力,但這不會妨礙人們去喜歡去聆聽——至少不會毒害你的身體,降低你的智商。  莫扎特效應  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指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作為胎教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智商」,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本文來源:梅斯醫學在治療耐藥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中,人們對無創形式的神經刺激越來越感興趣,如音樂療法。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
  • 莫扎特效應: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治療癲癇?
    一項新的綜合分析研究證實,聽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薈萃分析的結果可能會推翻當前對莫扎特效應的懷疑態度。 莫扎特音樂或對心理健康產生有益影響的想法源於1990年代的早期發現。此後有數項研究跟進,但大多樣本很小,或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導致總體證據不一。
  • 莫扎特效應:聽說聽古典樂能讓人更聰明?
    經常聽別人說聽古典音樂能變得更聰明,長時間以來,「莫扎特效應」成為了古典音樂的賣點。但古典音樂真的這麼神奇嗎?研究人員多次說明古典音樂只是可能提高大腦的某些機能,這些機能可能導致智商提升,所以聽古典音樂能不能變聰明還不能確定。但於事無補,人們看著賣力講解的研究人員,想法卻是:說的好,但我還是選擇相信媒體。於是莫扎特效應自此誕生。
  • 實錘,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 | 音樂療法
    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但關於聽莫扎特音樂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的幾項研究,由於涉及的人數不多,或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總體上證據參差不齊。
  • 聽莫扎特能提高智力,你是認真的?這不過是一個極成功的營銷案例
    由此,勞舍爾得出結論,可以通過訓練大腦特定神經元,來加強音樂和空間互動,完成音樂性功能思考。勞舍爾寫的《音樂和空間任務能力》,本來就是專業到枯燥的論文,發表後應者寥寥,沒想到的是,《紐約時報》的編輯注意到了勞舍爾和他的論文。音樂可以提高思維能力,那也就是說,聽古典音樂的大學生要比不聽的智商,聽莫扎特的孩子,他們的智商要比不聽莫扎特的孩子高。
  • 音樂為何讓你顫抖?丨莫扎特效應
    參考資料https://neurosciencenews.com/fear-enjoyment-haunted-house-17233/莫扎特效應是真是假?對於音樂的研究,最廣為人知的或許就是「莫扎特效應」,它最早出現在《自然》雜誌199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
  • 考前必看:研究稱聽莫扎特音樂能增強智商
    6月7日消息,不是聽什麼音樂都能增強大腦認知功能。然而,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聽莫扎特的音樂就可以促進大腦認知功能。研究人員發現,聽過古典音樂大師莫扎特的音樂的人,其與記憶、理解以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的腦波活動有所增強。
  • 莫扎特K448:音樂到底有什麼魔力?
    ‍依照最新的醫學研究,‍‍能夠讓人長壽的第一原因,‍‍不是飲食,不是養生,‍‍也不是運動,‍‍竟然是音樂,尤其是唱歌。‍‍有的音樂讓人會激動, ‍‍有的讓人感動,‍‍有的讓人平靜,有的讓人喜悅,‍‍有的讓人哀傷。‍‍那麼,有沒有音樂‍‍聽了以後會讓人變聰明呢?‍‍‍‍
  • 音樂胎教,讓寶寶智商提高20%!
    各位準媽咪們,你們給肚裡的寶寶做過音樂胎教麼?曾有研究表明,做過音樂胎教的寶寶要比沒有做音樂胎教的寶寶智商高出20%呢!鼓掌鼓掌~所以,如果還沒有給胎兒做音樂胎教的準媽咪可以準備起來咯~不過要提醒一下大家,音樂胎教一般是在懷孕第17周才可以開始的~而且在寶寶胎動時做音樂胎教的效果最好,音樂胎教每天最好是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以15-20分鐘為宜哦。下面進入正題昂~曾有一項網絡調查發現,大概有70%的準媽咪會對胎兒進行音樂胎教。
  • 莫扎特音樂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下)
    我們之前討論了莫扎特音樂的特點,以及研究者們對於它的科學探究,莫扎特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但大眾還是普遍會對一些問題不理解。包括莫扎特音樂在內的所有音樂素材,需要在整個聲音頻帶上,根據Tomatis的邏輯,經過不同側重、多維度的過濾處理。所以同樣一段音樂,在經過託瑪提斯設備處理之後,旋律還是那個旋律,但是音色卻有了顯著的不同。以下是一小段音樂示例,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音色的改變程度。
  • 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原標題: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莫扎特效應「莫扎特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