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薦】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 K448

2021-01-16 深圳市卓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MOZART:Sonata for Piano Duet in D

K448創作背景:1781年對於莫扎特來說是個什麼樣的年份?這不必細說,大家都知道的,莫扎特於薩爾茨堡大主教決裂就在這一年,這也是剛剛來到維也納的時期,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心情寫成的這首雙鋼琴奏鳴曲,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件。但從莫扎特旅行年表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行程表:

1778年3月23日起居留巴黎。7月3日母病死於巴黎。


1778年9月26日,莫扎特離巴黎,經南錫、斯特拉斯堡、曼海姆和慕尼黑,於1779年返回薩爾茨堡。


1780年11月,莫扎特獨自去慕尼黑。1781年1月29日他的歌劇《伊多美內奧》在慕尼黑初次演出,父親和姐姐也到慕尼黑觀看演出。


1781年3月12日,莫扎特奉大主教之命去維也納。5月間,因不能忍受他的欺壓和凌辱而毅然脫離大主教,定居維也納。


1782年8月4日,莫扎特和康斯坦策結婚。


   看了莫扎特幾年來到日程,就可以想見莫扎特這首樂曲的創作年代的一些特徵,特別是臨近他和康斯坦策結婚前他加快了旅行的步伐。也正是1791年這一年,他和薩爾茨堡大主教毅然決裂,成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自由音樂家。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莫扎特雙鋼琴奏鳴曲D大調K448三個樂章,由海布勒(INGRID HAEBLER)演奏。選自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變奏曲全集。 海布勒絕對是莫扎特專家, 她的莫扎特兼具女性的聰慧和男性的魄力,人們常說莫扎特是女性音樂,也是由於兼具雙重的特點構成所致吧。海布勒是最好的莫扎特奏鳴曲演繹專家之一。她演繹的莫扎特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關注!

 

莫扎特音樂最能平復情緒

 

  據《自然》雜誌報導,給大學生們播放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鳴奏曲》第一樂章後,他們的空間推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另外,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時,便開始了胎教音樂,首選也是莫扎特的音樂。

  伊利諾伊大學專攻癲癇症的神經科專家約翰·休斯曾做試驗,在給自己的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鳴奏曲》時,他驚奇地發現 ,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狀得到了減輕。與此同時,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樂做過試驗,但最後證明只有莫扎特的音樂對他的病人具有持續、明顯的效果。休斯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莫扎特音樂重複的頻率。「他的音樂比較簡單,總是讓某一旋律多次重複出現,而且是以我們大腦比較喜歡的模式重複。」


  現在,心理學家表示,音樂療法的確對緩解病人的情緒、降低壓力和消除焦慮有著不小的作用。那麼在進行音樂療法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首先,根據自己的職業來選擇音樂。在人聲鼎沸的股票、證券公司中從業的人員,最好選擇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在震耳欲聾的工地上或機器喧鬧的工廠中工作的人,最好傾聽雄壯的古典交響樂曲;大部分時間坐在辦公室或店堂裡工作的人,最好傾聽輕鬆的流行樂曲。


  其次,情緒不同的時候,選擇的音樂也不一樣。精神狀態不佳、情緒低落時,多選擇明快的樂曲來聽;當情緒被激怒或充滿敵意時,多選擇輕鬆的樂曲來聽。


 

關於K448的故事


  關於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K448,還有許多傳奇的經歷,首先他就是莫扎特效應的代表作品之一。國外的評論為「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效應」一說最初為公眾熟悉是在1993年。當時弗朗西斯·勞謝爾博士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36名心理學專業在校生進行了測試。在聆聽了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K448)》後,接受測試的學生的IQ測試成績普遍提高了8到9分。雖然這種提高只是暫時性的、只在聽完樂曲後的10到15分鐘內有效,勞謝爾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IQ成績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樂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個表現。傳媒界隨即把這一發現冠名為「莫扎特讓你更聰明」。測試結果公布後的第二天,美國各地的音像店裡擠滿了滿懷期待的顧客,他們把貨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搶而空。」


  「從1993年開始,普通美國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把音像店貨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搶而光,拿回去給自己的寶寶聽。因為當時各大媒體都登出這樣的頭條:「莫扎特讓你更聰明。」這條新聞的根據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戈登·肖和弗朗西斯·勞謝爾的一項測試結果:聽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K448)》,受試者的智商平均提高8至9分。這就是所謂的「莫扎特效應」。」


  另外,把莫扎特的音樂應用到癲癇病治療中是簡金斯教授身體力行的第一項實驗。簡金斯教授再次選用了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K448)》。結果參加實驗的癲癇病患者腦部的典型癲癇病活動症狀大多都得到了控制。利用計算機對數位作曲家的作品進行分析後,簡金斯教授發現了莫扎特與巴赫的音樂的共同點:它們的「旋律周期」都較長,即:同一作品中旋律有規律地重複,但重複的間隔較長;對空間判斷思維或癲癇病無效的音樂則不具備這些特點。簡金斯教授的結論是:音樂對健康的益處不只體現在莫扎特的音樂上。不管所謂「莫扎特效應」的證實現在還需要多少實驗證據,進一步研究音樂與人體身心健康的聯繫都是必要的。


「所謂「New Age」音樂因為與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K448)》擁有類似的曲式結構而具有類似的治療作用。新近進行的大腦掃描表明,人腦中有很大一片區域被分配給聆聽音樂:節奏與音高屬左半腦管轄,音色與旋律屬右腦管轄。負責空間思維的大腦區域恰好與處理音樂的這些區域部分重合。簡金斯教授由此推測:聆聽音樂顯然有益於空間判斷思維的發展。簡金斯教授還進一步建議,應當把「莫扎特效應」應用到比兒童啟蒙更廣泛的領域裡。


洪湖分校:羅湖區洪湖一街合正錦湖逸園2樓小白鴿藝術城

電話:0755-22201958


華麗分校:深圳市羅湖區華麗路華麗花園裙樓2樓

電話:18929382945


園嶺分校:深圳市福田區園嶺五街園東花園北二門二樓

電話:0755—22906072


梅林分校:深圳市福田區下梅林龍尾路12號小白鴿教育集團二樓卓樂琴行

電話:18576739066

龍崗分校:深圳市龍崗區植物園路365號2樓卓樂蕾雅分校

電話:0755-84804135


精彩一刻






相關焦點

  • 莫扎特「神奇的」K448
    指揮佳的腦海裡,首選就是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著名的K448!世人對K448的了解,大部分都基於它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所謂的Mozart Effect即「莫扎特效應」,被認為聽後能產生提高智商的短暫效果,比如至少提高空間類IQ約9個點,能夠持續10-15分鐘!
  • 炫技劇情版雙鋼琴四手聯彈莫扎特K448,讓人耳目一新!
    今天欣賞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著名的K448!
  • 適合孩子聽的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越聽越聰明
    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十首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當孩子感到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聽聽這些莫扎特的作品,便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A大調鋼琴奏鳴曲 K.331 第一樂章 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土耳其進行曲,而它的第一樂章也同樣非常經典。旋律溫柔典雅,又有些調皮,很能代表莫扎特的音樂風格。
  • 選曲,為何要選莫扎特的奏鳴曲?
    如果提及音樂可以緩解手術疼痛、能夠治療癲癇,在手術室放音樂,而且還搞出莫扎特效應,是不是會產生少許的奇特感覺呢?咱們現在就來介紹其中的奧秘。咱們先來說說莫扎特效應。這種音樂療法的效果,在1993年時首次確定,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會產生大腦功能的增強。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另外兩首意味深長的作品包括《G大調隨想曲》(K.300g/395,創作於1777年)和《b小調柔板(K.540,創作於1788年)。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作品中樂隊音樂的影響非常明顯。
  • K448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它就是莫扎特效應的代表作品之一,國外的評論為「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應」。第一樂章   快板  D大調  奏鳴曲式 這個樂章富有靈動的氣息,音樂娓娓道來,充滿著明朗、活潑、愉快的情緒,把每一個動態的旋律因素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出一個新的樂句
  • 【每晚八點準時秒殺精選】【MS-07-13-1】二手萬國秒殺價18500元&炫技劇情版雙鋼琴四手聯彈莫扎特K448,讓人耳目一新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著名的K448!世人對K448的了解,大部分都基於它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所謂的Mozart Effect即「莫扎特效應」,被認為聽後能產生提高智商的短暫效果,比如至少提高空間類IQ約9個點,能夠持續10-15分鐘!同時,根據「英國癲癇病組織」的研究發現,聆聽這首奏鳴曲能增強空間推理能力,減少癲癇症發作的頻率!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晚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晚期作品有6首奏鳴曲,從這6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年的莫扎特對巴赫的復調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其作品中明顯有復調因素的體現,從結構布局上來講也更為緊湊和集中。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一)奏鳴曲1.早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早期有9首奏鳴曲,分為兩個階段創作而成:K.279—K.284這6首創作於1774—1775年,被稱為「家鄉奏鳴曲」;K.309,K.311這兩首創作於1777年,是莫扎特赴巴黎途經曼海姆時寫的。
  • 科學家解開「莫扎特音樂」為何能增強記憶力之謎
    南方網訊 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莫扎特效應」。它的科學原理在哪裡?發現這一效應的美國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分子基礎。  1993年,美國威斯康星奧什科什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羅謝等人發現,大學生聽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作品包括10首樂曲,在維也納創作完成。這些作品總的來看延續了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F大調奏鳴曲》(K.300k/332)和《降B大調奏鳴曲》(K.315c/333)。
  • 大中小加拿大最新研究:聽莫扎特減少癲癇發作
    加拿大西多倫多醫院克萊姆比勒大腦研究所近期一項臨床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患者的發作頻率。研究人員招募了8名女性和5名男性癲癇患者參與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參試者年齡在26~75歲之間,其中一半人連續3個月,每天聽《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一次,隨後的3個月改聽添加了幹擾的版本(與原版音樂具有相似特徵,但被隨機打亂了順序,缺乏節奏感)。剩餘一半患者先聽幹擾版本樂曲,然後聽莫扎特奏鳴曲。在幹預期間,所有參試者服用的藥物保持不變,研究人員追蹤記錄了他們癲癇發作的頻率。最終有11名病人完成了全部研究,2名病人中途退出。
  • 西洋棋與音樂#「神奇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
    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堯德中及其研究團隊在實驗中,把100餘只大鼠分成不同組做了系列實驗,包括讓大鼠聆聽莫扎特K.448號樂曲,反向莫扎特(通過把莫扎特K448號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以及播放巴赫的樂曲,反巴赫樂曲。     以此作為對照,保證被聆聽的音樂的物理元素是相同的。
  • 考前必看:研究稱聽莫扎特音樂能增強智商
    然而,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聽莫扎特的音樂就可以促進大腦認知功能。研究人員發現,聽過古典音樂大師莫扎特的音樂的人,其與記憶、理解以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的腦波活動有所增強。然而,這組被測人員在聽過貝多芬的音樂之後,相應的大腦功能並沒有增強,這表明莫扎特的音樂對人類心靈的影響是比較獨特的,並不是什麼音樂都具有這一功能。
  • 哈農庫特指揮莫扎特第41交響曲「朱庇特」
    莫扎特畢生創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7首鋼琴協奏曲,加K.107三首鋼琴協奏曲,他對於歐洲器樂協奏曲的發展同樣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他努力將文學和繪畫的內容納入到奏鳴曲中丨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1、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究竟描述的什麼主題?2、以《b小調鋼琴奏鳴曲》為例,帶你了解李斯特音樂的創作風格;3、周廣仁丨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可以熟練彈奏李斯特超技練習曲,卻彈不好一首莫扎特奏鳴曲?19世紀歐洲樂壇的兩大陣營"保守派"和"激進派"爭執的焦點實際上在於奏鳴曲這一體裁上。當孟德爾頌和勃拉姆斯還在遵循著古典框架寫無標題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時,李斯特已經開始嘗試將文學和繪畫的內容納入到奏鳴曲中,並將傳統的四樂章奏鳴曲逐漸融合為單樂章形式,原有的主副部兩個主題也變為單主題分裂變形,以"主題變形"為發展核心。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但關於聽莫扎特音樂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的幾項研究,由於涉及的人數不多,或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總體上證據參差不齊。
  • 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然而,莫扎特在實際創作中有時也會打破常規,例如《降E大調奏鳴曲》(K.282)的第一樂章運用富有表情的慢板樂章代替傳統的快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二樂章運用明亮華麗的波羅乃茲舞曲代替以前的抒情性慢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三樂章運用炫耀技巧的變奏曲構成終曲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