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MOZART:Sonata for Piano Duet in DK448創作背景:1781年對於莫扎特來說是個什麼樣的年份?這不必細說,大家都知道的,莫扎特於薩爾茨堡大主教決裂就在這一年,這也是剛剛來到維也納的時期,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心情寫成的這首雙鋼琴奏鳴曲,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件。但從莫扎特旅行年表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行程表:
1778年3月23日起居留巴黎。7月3日母病死於巴黎。
1778年9月26日,莫扎特離巴黎,經南錫、斯特拉斯堡、曼海姆和慕尼黑,於1779年返回薩爾茨堡。
1780年11月,莫扎特獨自去慕尼黑。1781年1月29日他的歌劇《伊多美內奧》在慕尼黑初次演出,父親和姐姐也到慕尼黑觀看演出。
1781年3月12日,莫扎特奉大主教之命去維也納。5月間,因不能忍受他的欺壓和凌辱而毅然脫離大主教,定居維也納。
1782年8月4日,莫扎特和康斯坦策結婚。
看了莫扎特幾年來到日程,就可以想見莫扎特這首樂曲的創作年代的一些特徵,特別是臨近他和康斯坦策結婚前他加快了旅行的步伐。也正是1791年這一年,他和薩爾茨堡大主教毅然決裂,成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自由音樂家。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莫扎特雙鋼琴奏鳴曲D大調K448三個樂章,由海布勒(INGRID HAEBLER)演奏。選自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變奏曲全集。 海布勒絕對是莫扎特專家, 她的莫扎特兼具女性的聰慧和男性的魄力,人們常說莫扎特是女性音樂,也是由於兼具雙重的特點構成所致吧。海布勒是最好的莫扎特奏鳴曲演繹專家之一。她演繹的莫扎特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關注!
莫扎特音樂最能平復情緒
據《自然》雜誌報導,給大學生們播放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鳴奏曲》第一樂章後,他們的空間推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另外,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時,便開始了胎教音樂,首選也是莫扎特的音樂。
伊利諾伊大學專攻癲癇症的神經科專家約翰·休斯曾做試驗,在給自己的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鳴奏曲》時,他驚奇地發現 ,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狀得到了減輕。與此同時,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樂做過試驗,但最後證明只有莫扎特的音樂對他的病人具有持續、明顯的效果。休斯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莫扎特音樂重複的頻率。「他的音樂比較簡單,總是讓某一旋律多次重複出現,而且是以我們大腦比較喜歡的模式重複。」
現在,心理學家表示,音樂療法的確對緩解病人的情緒、降低壓力和消除焦慮有著不小的作用。那麼在進行音樂療法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首先,根據自己的職業來選擇音樂。在人聲鼎沸的股票、證券公司中從業的人員,最好選擇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在震耳欲聾的工地上或機器喧鬧的工廠中工作的人,最好傾聽雄壯的古典交響樂曲;大部分時間坐在辦公室或店堂裡工作的人,最好傾聽輕鬆的流行樂曲。
其次,情緒不同的時候,選擇的音樂也不一樣。精神狀態不佳、情緒低落時,多選擇明快的樂曲來聽;當情緒被激怒或充滿敵意時,多選擇輕鬆的樂曲來聽。
關於K448的故事
關於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K448,還有許多傳奇的經歷,首先他就是莫扎特效應的代表作品之一。國外的評論為「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效應」一說最初為公眾熟悉是在1993年。當時弗朗西斯·勞謝爾博士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36名心理學專業在校生進行了測試。在聆聽了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K448)》後,接受測試的學生的IQ測試成績普遍提高了8到9分。雖然這種提高只是暫時性的、只在聽完樂曲後的10到15分鐘內有效,勞謝爾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IQ成績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樂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個表現。傳媒界隨即把這一發現冠名為「莫扎特讓你更聰明」。測試結果公布後的第二天,美國各地的音像店裡擠滿了滿懷期待的顧客,他們把貨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搶而空。」
「從1993年開始,普通美國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把音像店貨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搶而光,拿回去給自己的寶寶聽。因為當時各大媒體都登出這樣的頭條:「莫扎特讓你更聰明。」這條新聞的根據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戈登·肖和弗朗西斯·勞謝爾的一項測試結果:聽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K448)》,受試者的智商平均提高8至9分。這就是所謂的「莫扎特效應」。」
另外,把莫扎特的音樂應用到癲癇病治療中是簡金斯教授身體力行的第一項實驗。簡金斯教授再次選用了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K448)》。結果參加實驗的癲癇病患者腦部的典型癲癇病活動症狀大多都得到了控制。利用計算機對數位作曲家的作品進行分析後,簡金斯教授發現了莫扎特與巴赫的音樂的共同點:它們的「旋律周期」都較長,即:同一作品中旋律有規律地重複,但重複的間隔較長;對空間判斷思維或癲癇病無效的音樂則不具備這些特點。簡金斯教授的結論是:音樂對健康的益處不只體現在莫扎特的音樂上。不管所謂「莫扎特效應」的證實現在還需要多少實驗證據,進一步研究音樂與人體身心健康的聯繫都是必要的。
「所謂「New Age」音樂因為與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K448)》擁有類似的曲式結構而具有類似的治療作用。新近進行的大腦掃描表明,人腦中有很大一片區域被分配給聆聽音樂:節奏與音高屬左半腦管轄,音色與旋律屬右腦管轄。負責空間思維的大腦區域恰好與處理音樂的這些區域部分重合。簡金斯教授由此推測:聆聽音樂顯然有益於空間判斷思維的發展。簡金斯教授還進一步建議,應當把「莫扎特效應」應用到比兒童啟蒙更廣泛的領域裡。
洪湖分校:羅湖區洪湖一街合正錦湖逸園2樓小白鴿藝術城
電話:0755-22201958
華麗分校:深圳市羅湖區華麗路華麗花園裙樓2樓
電話:18929382945
園嶺分校:深圳市福田區園嶺五街園東花園北二門二樓
電話:0755—22906072
梅林分校:深圳市福田區下梅林龍尾路12號小白鴿教育集團二樓卓樂琴行
電話:18576739066
龍崗分校:深圳市龍崗區植物園路365號2樓卓樂蕾雅分校
電話:0755-84804135
精彩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