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2020-12-06 正步音樂教育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

到了晚期,莫扎特也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品,如《a小調迴旋曲》(K.511,1787年),這首作品並不是一首常規的迴旋曲。

它以一個相當憂鬱的行板主題開始,旋律中包含著小調與大調的微妙交替,插部與它產生對比,但它們的基礎效果卻是統一的。

另外兩首意味深長的作品包括《G大調隨想曲》(K.300g/395,創作於1777年)和《b小調柔板(K.540,創作於1788年)。

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

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作品中樂隊音樂的影響非常明顯。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類似歌劇序曲那樣的三樂章結構,而且特別表現在主題特徵、顫音音型、八度重複等方面。

除此之外,主題材料兩部分間的交替經常表現出協奏曲的影響。這些線索在他早期的《C大調奏鳴曲》(K.19d,1765年)中就已出現(該作受到J.C.巴赫的影響,而巴赫在同時期創作的類似作品可能是偽作)。

而真正表現出這些特徵的則是他在薩爾茨堡(Salzburg)創作的兩首樂曲:《D大調奏鳴曲》(K.123A/381,1772年)和《降B大調奏鳴曲》(K.186c/358,1773—1774年)。

兩首作品都曾由莫扎特和姐姐楠奈爾Nannerl合作演奏過。第一首作品以當時法國交響曲中著名的「第一弓」奏出強烈的D大調和弦,其後緊跟一個曼海姆式的漸強。

而第二首作品則以一個準樂隊化的八度齊奏段開始。

其他兩首完整的鋼琴二重奏奏鳴曲創作於維也納。

《F大調奏鳴曲》(K.497,1786年)是莫扎特創作的此類作品中篇幅最為龐大的一首。這是一首嚴肅的作品,瀰漫著半音化的和聲效果。

它的第一樂章由一個緩慢的引子導入。《C大調奏鳴曲》(K.521,1787年)充滿華麗風格,表現出協奏曲的影響。

莫扎特為鋼琴二重奏創作了一首《G大調主題與變奏》(K.501,1786年)。該作類似於前文討論的鋼琴變奏曲。

最後,對於雙鋼琴作品,莫扎特創作了大型的《D大調奏鳴曲》(K.375a/448,1781年)。

它也是一首準樂隊作品,包含著義大利喜歌劇序曲的風格特徵。另一首雙鋼琴作品是《c小調賦格》(K.426,1783年)。

它是一首巴洛克式的作品,其中包括含有七度下跳的半音化主題、一個對題、倒影、緊接段,以及動機化的主題片段展開。

相關焦點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當他的父親看到六歲的莫扎特寫作的小步舞曲時,不禁對其發出了由衷的讚嘆,讓他從心底裡更加愛惜這個孩子,這個音樂天才。不得不說,這樣的經歷不僅鍛鍊了其音樂才能,同時也使得他的視野更加開闊,所有這些都為莫扎特後來在音樂道路上取得傲人的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劇創作上,但是鋼琴音樂也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 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布倫德爾演奏K.457淺談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導讀: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的19首奏鳴曲,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19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晚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晚期作品有6首奏鳴曲,從這6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年的莫扎特對巴赫的復調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其作品中明顯有復調因素的體現,從結構布局上來講也更為緊湊和集中。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作品包括10首樂曲,在維也納創作完成。這些作品總的來看延續了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F大調奏鳴曲》(K.300k/332)和《降B大調奏鳴曲》(K.315c/333)。
  • 鋼琴十級屬於什麼段位,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都在彈什麼?
    中國音樂家協會曾透露,中國目前有3000多萬兒童在學習鋼琴,而每年進入音樂學院學習的學生卻只有20萬人。目前我國共有三所音樂學院招收附小,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每年招生名額僅150人左右,這個數字對於龐大的學琴兒童基數而言,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 適合孩子聽的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越聽越聰明
    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十首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當孩子感到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聽聽這些莫扎特的作品,便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D大調小步舞曲 K.334 這部作品,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於1779 -1780年所作的《D大調第十七嬉遊曲》中的第三樂章,旋律舒展典雅、雍容華麗,深受人們的喜愛。常在各種音樂會上單獨演奏。
  • 德沃夏克鋼琴作品《斯拉夫舞曲》(op.72)中的民族元素探析(二)
    德沃夏克鋼琴作品《斯拉夫舞曲》(op.72)中的民族元素探析(二)陳 楠 (信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 河南信陽 464000)三、旋律中的斯拉夫性(一)簡約的旋律構成就像德沃夏克曾經評論過的舒伯特那樣,德沃夏克也「不是藝術作品的結構設計師,而是旋律學家」。1清麗、直率而具有獨創性的旋律正是德沃夏克音樂力量之所在。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及為數眾多的其他作品。 二、從器樂作品方面分析 海頓被人稱之為「弦樂四重奏之父」,他是古典樂派真正的奠基人,莫扎特及貝多芬都是在他的基礎上發展變化的。海頓的和聲轉調,自然音階的旋律寫作都為其他兩位藝術家提供了材料。他把力度變化看作音樂創作的決定因素,使得感情表達更加突出。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高貴與典雅,平緩與安靜。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鋼琴從此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莫扎特效應: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治療癲癇?
    一項新的綜合分析研究證實,聽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薈萃分析的結果可能會推翻當前對莫扎特效應的懷疑態度。 莫扎特音樂或對心理健康產生有益影響的想法源於1990年代的早期發現。此後有數項研究跟進,但大多樣本很小,或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導致總體證據不一。
  • 2018柏林文化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
    2.一首古典奏鳴曲快板樂章(選自莫扎特)。3.自選一首莫扎特任意作品。第11組專業少年組A(16~18周歲)初賽:(時間限制15分鐘內,以下1和2選其一)1.一首莫扎特作品。2.一首技術性練習曲。決賽:(時間限制15分鐘內,參賽者必須演奏以下1和2所有曲目)1.一首莫扎特作品。
  • 哈農庫特指揮莫扎特第41交響曲「朱庇特」
    莫扎特畢生創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7首鋼琴協奏曲,加K.107三首鋼琴協奏曲,他對於歐洲器樂協奏曲的發展同樣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原創歌手必須要了解的舞曲、組曲作品的分析
    庫普蘭的作品分析庫普蘭的音樂創作在集中於鍵盤音樂的同時還著重傾向於組曲。庫普蘭出版了27套組曲,他將其命名為「orders」,而不是「suites」,共四卷,分別作於1713年、1717年、1722年和1730年,每卷標題為「鋼琴曲集」。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獨立的舞曲。他同時也是鍵盤演奏論文「羽管鍵琴演奏法」。
  • 田藝苗:學樂器可以稍晚,音樂啟蒙可以更早
    我個人認為,像莫扎特的交響曲、協奏曲充滿強烈的音量變化,時強時弱,交替頻繁,如果對古典音樂不熟悉,初聽可能會引起心理不適的反應,因此胎教更適宜選擇莫扎特的鋼琴曲、嘻遊曲和小夜曲等等室內樂作品,對於胎兒來說,這樣的音量不會損害他們幼嫩的聽覺神經。「莫扎特效應」,是科學家朗西斯·勞舍爾提出的。
  • 第四屆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盛大啟幕!
    【概述】莫扎特的作品在各國舞臺和音樂會上佔據重要位置,他豐碩無比的創作遺產大大地豐富了世界音樂文化寶庫。莫扎特為西方音樂史上一顆罕見的巨星,稱得上是啟蒙運動以來倡導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在音樂領域中的重要代表,其音樂作品的表達臻至完美,成為了西方音樂史上的一座豐碑。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蕭邦三首鋼琴曲上榜,你都聽過了嗎?
    1、蕭邦—軍隊波蘭舞曲:這首曲子情緒昂揚、氣魄宏大,富有戲劇性,是一首勝利凱旋的進行曲,被認為是蕭邦音樂中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強烈的作品之一。2、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是一首風格是古典音樂,取材於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所以這首曲子又稱為「帕格尼尼主題變奏」。3、李斯特—愛之夢:這原本是是李斯特寫的一首歌,後來改寫為的鋼琴曲,這首曲子是夜曲體裁,用鋼琴演奏出了一首抒情的歌曲,深情又婉轉。
  • 《a小調鋼琴奏鳴曲》的誕生,源於莫扎特的悲傷之旅
    擅長創作各種體裁的音樂,歌劇、交響曲、協奏曲,還有大量的室內樂,可說是無所不能。據說他有這個本事,寫著一首樂曲,同時還可以構思另一首作品。▍莫扎特 新華/TAKEFOTO有人回憶說,小莫扎特對音樂的掌握就像玩兒遊戲,一上手就會,還是高手。遇到音樂之後,樂器成了新玩具。一首新曲子,只要他看上一遍,就可以記錄下來。
  • 7 天音樂啟蒙之旅丨DAY1.莫扎特(Mozart)
    在7天音樂啟蒙課的第一課,就讓蜂蜂來給講講莫扎特的故事吧~還記得早上我們聽過的幾首鋼琴曲嗎?它們都是莫扎特的作品,讓我們一起再來細細品味一次,探索創作背後的故事吧!據說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國王訪問歐洲時,常常帶著樂隊隨行,別具風格的土耳其音樂隨之傳入歐洲。當時,歐洲一些作曲家喜歡將異國情調的音樂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這當中就包括莫扎特,他在這首奏鳴曲第三樂章的曲首標上了「土耳其風」,所以得名為《土耳其進行曲》。
  • 莫扎特音樂與電影的化學反應
    莫扎特作為歷史上最具利用價值的音樂天才,已經成為無數機構的招牌,比如莫扎特音樂胎教,莫扎特巧克力,以及直接用於電影、廣告和各種提示音的莫扎特作品。電影裡的莫扎特最著名的莫過於傳記片《阿瑪迪烏斯》(也稱《莫扎特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劇情片大大戲劇化了莫扎特,也成功地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 當皮亞佐拉撞見李斯特,這位新生代鋼琴家用音樂完成時空旅行
    其中,張浩天的《時空旅行者之浪漫者專列》音樂會將打響頭炮,以最經典的探戈舞曲和李斯特「最難的鋼琴作品」,在1月22日正式拉開該系列演出的序幕。 「探戈之父」皮亞佐拉誕辰100周年,他筆下的音符兼備古典的形與探戈的神 2021年是「探戈之父」阿根廷作曲家阿斯圖爾·皮亞佐拉誕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