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鋼琴作品《斯拉夫舞曲》(op.72)中的民族元素探析(二)

2020-12-02 騰訊網

德沃夏克鋼琴作品《斯拉夫舞曲》(op.72)中的民族元素探析(二)

陳 楠 (信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 河南信陽 464000)

三、旋律中的斯拉夫性(一)簡約的旋律構成

就像德沃夏克曾經評論過的舒伯特那樣,德沃夏克也「不是藝術作品的結構設計師,而是旋律學家」。1清麗、直率而具有獨創性的旋律正是德沃夏克音樂力量之所在。

德國著名的評論家庫爾特·霍諾爾卡這樣評論過德沃夏克的十六首《斯拉夫舞曲》:「這十六首曲子是具有創造性的溫婉抒情、節奏鮮明、響亮悅耳的成功之作,它們勝過勃拉姆斯的《匈牙利狂想曲》一籌。在《匈牙利狂想曲》中,民間風格是通過音樂大師高超的樂句表達的;而在德沃夏克的作品裡,所有的旋律都是作曲家獨自創造的……」。2

具體到《斯拉夫舞曲》(op.72)中,八首作品的旋律進行基本上都是以規整、級進進行為主,最大的跳進是以簡單的八度跳躍為主;旋律的外型,有歡快愉悅、連續的階梯型旋律,也有漸入高潮的離心式小跳進行等,總之在急速、簡潔的旋律中襯託出歡騰跳躍的場面。例如:

在序幕式熱鬧的第一首舞曲呈示部第一個主題中,一個快速的上行進行,緊接著連續平穩的三小節小跨度級進(見譜例8)

譜例8:

第二個主題以及主題的變型也是類似的處理,平穩但卻場面性十足。

第七首,急速的南斯拉夫科洛舞曲,歡騰的群舞場面都是用快速的四度以內離心式小跳進旋律表達出來的,主題以G音為中心,做下行的離心進行,在不斷反覆中心音的同時,迅速到達高潮,奠定了舞曲熱鬧非凡的基調。

在這部作品中,還有很多情緒比較舒緩優雅的舞曲,而它們更是運用音階式的級進、八度的和諧進行和小調式相結合,表現斯拉夫民族音樂中所特有的憂鬱氣質。3例如:第二首杜姆卡舞曲中,呈示部的第二段(見譜例9)

譜例9:

旋律聲部上的級進進行與伴奏聲部的八度結合,在音響上與第一段的主題形成對比,再加上小調式的陰柔,不斷地強調和深化杜姆拉敘事歌式的主題基調。

第八首圓舞曲式的捷克索塞卡舞曲,呈示部第二段,見譜例10。

譜例10:

音階式的大山型旋律是抒情圓舞曲最具特色的表現。

樂曲簡約的旋律外型以及進行方式,無不透露出一種自然的質樸,好像是作曲家靈魂的直接流露;看起來沒有絲毫矯揉造作的成分。

(二)豐富的旋律發展

雖然在德沃夏克的樂曲中存在著質樸和自然,但這不能掩蓋常常很複雜的各個發展階段。作品中題材的展開與發展相對於簡潔的旋律呈現正是德沃夏克音樂中玄機和特色所在。德沃夏克曾這樣教導布拉格音樂學院的學生「一個優美的主題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要把這優美的主題加以發展,而把它寫成一部偉大的作品,這才是最艱巨的工作,這才是真正的藝術。」4

在《斯拉夫舞曲》(op.72)中,旋律的簡樸呈現與豐富發展是作品的一大特色。主題旋律的合併、擴充以及模進、重複、交替、再現等進行手法被作曲家發揮到極致,不但豐富了音響和色彩,而且使每首作品有一種高度的統一、規整美。例如:在第一首作品中,不僅呈示部兩個主題貫穿全曲,而且中部主題的組成(見譜例11)

譜例11:

是呈示部第一、第二主題旋律的合併而成,變化中透露著統一。

第二首杜姆卡中,作者對旋律材料的發展是個典型。首先是呈示部中,第一鋼琴左右手主題旋律的交替進行,接下來運用模進的手法發展主題旋律,由左右手的旋律交替擴展為第一、第二鋼琴兩人之間的旋律交替互動,在音域上得到拓寬,豐富了音響,使作品統一而和諧。

再如第五首作品,整個兩段式都是由主旋律在第一、第二鋼琴之間的交替構成的,同時又運用變換音區、變換伴奏織體和模進的方法使作品顯得沒有那麼冗長無味,兩樂段中每一段內部的變換主要也是運用主旋律的交替和模進手法。可以說,在這首作品中,德沃夏克運用旋律交替和對比手法的能力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整首作品渾然天成。

這些主題旋律的貫穿、交替、模進進行,不僅使主要旋律在不同的音區中得到良好的強調和展開,而且從音色上豐富了作品,統一中蘊含變化,使作品生機盎然。

四、民族元素中濃厚的斯拉夫性格

首先,對於旋律中絕大多數的級進進行,因為在德沃夏克的故鄉波西米亞,民間音樂中本來就是不喜歡用大音程跳進風格的。5所以民族性使然。

其次,簡約的主題詮釋也透露出鮮明的斯拉夫性格。在赫爾費特德《捷克斯洛伐克的音樂》一書中有過這樣的概括:「從他的作品裡,由於生命的活力與歡愉的斯拉夫靈魂的自然地表現力,改造了西歐的音樂文化。在他迷人的旋律裡,除了單純的感官美以外,同時有著美與力的總和;它絲毫沒有誇張,而是一種自然地健康。這種健康,是斯拉夫文化最光榮的傳統。」6

而旋律中常用的交替和對比的手法,這對於德沃夏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為這就是斯拉夫民間音樂的特徵,而民間音樂常常與德沃夏克又是密不可分的。7

最後,從大的範圍來講,作品旋律中的一些民族性特徵也是當時歐洲民族樂派的代表特徵。比如民族樂派音樂旋律的一大特點就是使用非功能的變化音對原始的民歌材料進行裝飾,例如在這套作品第一首呈示部的第二樂段,為了保持小三度音程的柔美、協和,作曲家運用了很多臨時的非功能變化音,但是從感官上達到了和首段主題音響一致的效果;還有在第三首斯卡契那舞曲中,在中部主題的呈現以及全曲的結尾處,帶變化音的音階式級進上下行旋律多次呈現,都起到了加深民族風格的作用。

其實,在《斯拉夫舞曲》(op.72)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其中含有的莊嚴和深沉的氣氛,並且這種氣氛不自覺地滲透了整套作品。因為斯拉夫其他國家民間舞曲的加入,使整套作品的色彩更加豐富,也使作品區別於第一套《斯拉夫舞曲》。在作品72中,多了很多莊重和激奮的音調,而且可以說很多活潑輕快的氣氛也是完全由於這種音調渲染的。例如第五首呈示部肅穆從容的主題,是其他活躍主題以及整首作品得以發展的感情基礎;第八首圓舞曲也是優雅中散發著淡淡的憂傷,別具一格。8

《斯拉夫舞曲》(op.72)作為德沃夏克作品的代表,不論從體裁,還是節奏、旋律都帶有典型的斯拉夫風格,而這些都使第二套《斯拉夫舞曲》更適合於「斯拉夫化」這樣的語言。9可以說是其斯拉夫情結之所在。也再次映證了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這樣的評價:《斯拉夫舞曲》顯示的價值、才能和獨到之處使他在歐洲以外獲得了盛譽,使他對當代西方最著名的斯拉夫作曲家這一稱號,也當之無愧。10

李永明等[18]研究報導,液體飼餵的豬只消化道結構發生改變,隨著飼料水分的增加,小腸和迴腸的長度增長,胃、小腸、迴腸的質量增加,肚大過肥,屠宰率降低。

1.赫爾費特《捷克斯洛伐克的音樂》,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資料專刊,1951年4月,第174頁。

2.[德]庫爾特.霍諾爾卡,關惠文譯《德沃夏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10月,第66頁。

3.[捷]奧塔卡.希渥萊克著,朱少坤譯《德沃夏克傳》,音樂出版社,1955年,第45頁。

4.[捷]奧塔卡.希渥萊克著,朱少坤譯《德沃夏克傳》,音樂出版社,1955年,第35頁。

5.[德]庫爾特.霍諾爾卡,關惠文譯《德沃夏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10月,第56頁。

6.赫爾費特《捷克斯洛伐克的音樂》,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資料專刊,1951年4月,第22頁。

7.[德]庫爾特.霍諾爾卡,關惠文譯《德沃夏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10月,第46頁。

8.《Complete Slavonic Dances for Piano Four Hands》, the Czech Complete-Works Edition,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92.

9.《Complete Slavonic Dances for Piano Four Hands》, the Czech Complete-Works Edition,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92.

10.[捷]奧塔卡.希渥萊克著,朱少坤譯,《德沃夏克傳》,音樂出版社,1954年。

作者簡介:

陳楠,1985年11月生,女,河南信陽人,漢,碩士研究生,就職於信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助教,鋼琴藝術研究方向。

相關焦點

  • 德沃夏克《幽默曲》,帕爾曼與馬友友合奏,幽默風趣,廣為流傳!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是德沃夏克於1894年創作的。當時他正在捷克的葦梭卡地區度假,其間一連寫了八首「幽默曲」,皆為鋼琴獨奏作品。他的鋼琴獨奏曲,包括種種舞曲在內,大約有八十餘首,但唯有這八首《幽默曲》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鋼琴獨奏曲形式為人們所喜愛,由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改編的小提琴獨奏曲則更為人們所熟悉。
  • 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d小調交響樂,G大調小奏鳴曲
    由於家境貧賽,德沃夏克13歲時,被送到離家不遠的一個小城鎮上去當屠夫的學徒。德沃夏克對屠宰毫無興趣,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對音樂的愛好上。每當休息時他就拉起那愛不釋手的小提琴,他那如泣如訴的琴聲和如醉如痴的瘋狂驚動了當地的一位風琴家。這位頗有造詣的音樂家很喜歡德沃夏克,就教他演奏風琴、鋼琴及作曲理論。德沃夏克接受能力之快、表現力之強不由得使老師暗暗稱奇。
  • 「德沃夏克誕辰紀念」從屠夫到捷克「土味」音樂家
    在通過這項補助金之後,勃拉姆斯特別寫了一封信給經常出版他作品的出版商,向出版商推薦德沃夏克。他說:「如果你深入地了解德沃夏克的作品,一定會像我一樣地喜歡。像你這樣的出版商,一定會有興趣出版這些非常新奇動人的作品的。」出版商接到勃拉姆斯的推薦信以後,馬上表示願意接受德沃夏克的一部作品。但他又建議德沃夏克另外再譜寫一套《斯拉夫舞曲》。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到了晚期,莫扎特也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品,如《a小調迴旋曲》(K.511,1787年),這首作品並不是一首常規的迴旋曲。它以一個相當憂鬱的行板主題開始,旋律中包含著小調與大調的微妙交替,插部與它產生對比,但它們的基礎效果卻是統一的。
  • 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執棒,深交下周演奏德沃夏克經典之作
    作為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一位富有強烈民族感和熱愛民族藝術的音樂家,德沃夏克對捷克民族樂派的偉大創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導並致力發展的民族音樂事業由衷讚賞和擁護。他一生的音樂創作始終把民族性放在首位,無論在歌劇、交響樂或室內樂作品中,都努力將民族性、抒情性和歐洲古典音樂傳統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儘可能完美的境地。
  • 最美圓舞曲,所有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3丨小約翰·施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春之聲圓舞曲》,作品第410號(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奧地利著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不朽名作,作於1883年。當時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滿活力,處處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 鋼琴十級屬於什麼段位,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都在彈什麼?
    練習曲:8首復調:4首奏鳴曲:2樂章大中小型樂曲及中國作品:4首*參照教學大綱,並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教師在開學二周後(新生一個月內)訂出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具體要求四年級二升二降大(和聲旋律)小調(D.b.降B.g)四個八度的音階二遍四個八度的主三和弦長琶音二遍四個八度的主三和弦短琶音一遍(四個音)
  • 從文化視野看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
    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具有非常鮮明的兩個維度:一是語言學維度,即注重運用語言學方法,挖掘蘊含在民族語言中的文化因素及價值因素;二是文化學維度,研究對象為語言社群在個體和群體層面創造的一切言說的和非言說的文化文本。民族語言學斯拉夫淵源深厚「民族語言學」作為學科範疇在斯拉夫世界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範式。
  • 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19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當他的父親看到六歲的莫扎特寫作的小步舞曲時,不禁對其發出了由衷的讚嘆,讓他從心底裡更加愛惜這個孩子,這個音樂天才。不得不說,這樣的經歷不僅鍛鍊了其音樂才能,同時也使得他的視野更加開闊,所有這些都為莫扎特後來在音樂道路上取得傲人的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劇創作上,但是鋼琴音樂也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 肺炎期間人民日報中的巴赫你是否了解?J.s·巴赫鋼琴音樂創作特徵
    (一)音樂風格巴赫在繼承本民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還富於創造性地汲取外民族的音樂。巴赫所處的年代,正是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以對位、復調為主的手法正在與和聲、旋律佔優勢的音樂風格合併。巴赫創作的每一首作品無不展示了新穎的節奏、天才的旋律、精巧的對位、大膽豐富的和聲、有創意的主題及難以應付的技巧。
  • 原創歌手必須要了解的舞曲、組曲作品的分析
    他極其重視照譜面所寫來演奏的裝飾音,認為在慢板舞曲——阿拉曼德舞曲和薩拉班德舞曲中,應分為兩類:阿拉曼德舞曲中,有肅穆和莊嚴(grave)之分;薩拉班德舞曲中,為溫柔(tendre)和莊嚴(grave),與輕盈並嚴肅的特點相對應。庫朗特舞曲和吉格舞曲為法國式的版本。其他舞曲還有裡戈東舞曲、帕薩皮耶舞曲和加沃特舞曲。雖然法國序曲以《降E大調組曲》(作品第25號)開始,庫普蘭通常還是省略了前奏曲。
  • 長江鋼琴藝術家·精品課|吳羽翀教你彈德彪西、格拉納多斯、蕭邦!
    演繹格拉納多斯的西班牙民族音樂風情 浪漫!在魏爾倫的詩歌中提到過「貝加莫」這個名字:貝加莫舞曲其實源自於16世紀義大利的一種「假面舞」,共舞的男女在假面中翩翩起步,呈現出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德彪西將魏爾倫詩歌中的 「貝加莫」舞引用到整個套曲中。我覺得「月光」是整個組曲中的「靈魂」,它表現了一種寧靜、靜謐而又孤獨的情感。
  • 全球最好聽的100首鋼琴曲,你值得收藏!
    近百年來因為歷史的進步,音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歐洲音樂因其完整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表現力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和效仿,浪漫主義後期也出現了富有民族特色、宣揚民族個性的民族音樂。進入新的世紀後,一大批現代主義音樂派別也登上舞臺,走進人們的視野。
  • 「魔指爺爺的古典萬花筒」魏納·佰奇2018鋼琴巡演行程安排
    花映紅:魔指音樂會系列創始人、旅歐藝術活動家  瑞士國寶級鋼琴大師再度來襲  「音樂全乎人」創新編排設計  玩轉八位古典音樂大師作品  魔指童心,經典不容錯過!  ——花映紅  我們為瑞士有魔指音樂家而自豪。他受到無數琴童與媽媽們擁戴。能以持續的票房力多年活躍於中國古典音樂商演市場,令人振奮。此為第一例。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蕭邦三首鋼琴曲上榜,你都聽過了嗎?
    1、蕭邦—軍隊波蘭舞曲:這首曲子情緒昂揚、氣魄宏大,富有戲劇性,是一首勝利凱旋的進行曲,被認為是蕭邦音樂中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強烈的作品之一。3、李斯特—愛之夢:這原本是是李斯特寫的一首歌,後來改寫為的鋼琴曲,這首曲子是夜曲體裁,用鋼琴演奏出了一首抒情的歌曲,深情又婉轉。4、莫扎特—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這首鋼琴曲共分為三個樂章,分別是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行板,F大調,三段體和極活潑的快板,C大調,缺發展部的奏鳴曲式。
  • 一人一張經典碟——弗裡喬伊·《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
    這部《第九交響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國停留將近三年期間、約在1893年5月完成的作品。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爾指揮紐約愛樂樂團首演。這部交響樂實際上是作者對於美國所在的「新世界」所產生的印象的體現,曲中雖然有類似「黑人靈歌」與美洲「印第安民謠」的旋律出現,但德沃夏克並不是原封不動地將這些民謠歌曲作為主題題材,而是在自己的創作樂思中揉進這些民謠的精神而加以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