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孩子聽的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越聽越聰明

2020-12-06 騰訊網

莫扎特的音樂總是充滿著童真的快樂無憂無慮的幻想,但簡潔曲調中又包含著充實的情感,對孩子來說,不僅簡單易懂,還能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而且據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樂非常符合人體內部特有的生理規律,這種特徵能夠激發歡快、愉悅等正性情緒。

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十首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當孩子感到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聽聽這些莫扎特的作品,便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D大調小步舞曲 K.334

這部作品,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於1779 -1780年所作的《D大調第十七嬉遊曲》中的第三樂章,旋律舒展典雅、雍容華麗,深受人們的喜愛。常在各種音樂會上單獨演奏。

小星星變奏曲 K.265

《小星星變奏曲》是由莫扎特於1778年所創作的鋼琴曲。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這個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樂聲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著。

d小調幻想曲

莫扎特《d小調幻想曲》創作於1782年,是他的晚期作品,也是莫扎特三首幻想曲中最重要的一首,莫扎特開始運用了鋼琴的琶音,和聲的變化,讓人產生一種夢幻的意境,隨後從沉思中進入主題。

A大調鋼琴奏鳴曲 K.331 第一樂章

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土耳其進行曲,而它的第一樂章也同樣非常經典。旋律溫柔典雅,又有些調皮,很能代表莫扎特的音樂風格。

e小調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 K.304 第二樂章

這首作品是莫扎特為數不多的小調作品中的一首。在這甜蜜與憂鬱,歡快和悲傷的交織融合的旋律中,莫扎特更加直接地表現了他強烈而複雜的感情。

C大調鋼琴奏鳴曲 K.545 第二樂章

這首作品是莫扎特晚期1788年寫成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鳴曲,特別是第一樂章,初學鋼琴者必彈,人人熟知。而第二樂章旋律優美、清新,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完美的風格和對純真音樂的理想。

D大調第二長笛協奏曲 K.314 第一樂章

D大調第二長笛協奏曲旋律時而是短促、流暢的快速跳音進行,時而是與樂隊形成對話的長線條的優美樂句,在富有古典氣息的樂隊音響效果之下,長笛精湛的華彩段為樂曲增添了許多特色。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K.448 第二樂章

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K.448是莫扎特唯一的一首雙鋼琴作品,被視作非常特殊的經典之作。整首曲子兩架鋼琴彼此摹仿、齊奏、詼諧地對答、以及各自呈示的迴旋主題。

C大調鋼琴奏鳴曲 K.330 第一樂章

C大調也是一個非常明朗、明快、活潑的調性。這首C大調奏鳴曲中不僅表現了明朗和活潑,還有一些典雅和秀麗。第一樂章是小快板,主題十分歡快。

G大調弦樂小夜曲 K.525 第二樂章

莫扎特一生共寫有十三首小夜曲,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也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樂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稱作《弦樂小夜曲》。其中,第二樂章為浪漫曲,旋律在抒情的慢樂章中情緒變得更加溫柔。

(圖文來源於網絡整理,環球喬治布萊耶樂器集團僅作分享)

相關焦點

  • 被誤讀的莫扎特:聽莫扎特不會讓孩子更聰明
    這個結論稱,當你聽一首莫扎特的曲子之後,你的大腦活力將會增強,思維更敏捷,運動更有效,它甚至可緩解癲癇病人等患神經障礙的病人的病情。  《麥兜響噹噹》中,麥太為生個聰明孩子去參加莫扎特效應學習班,沒想到被分到對照組——聽的是搖滾。結果,生出的麥兜有些低能。望子成龍的麥太,讓麥兜補習莫扎特音樂,以期聰明一些。莫扎特效應真有如此神奇嗎?聽音樂能讓人更聰明嗎?
  • 聽莫扎特未必能變聰明,但卻真的能治病
    2017年07月21日 16 :解放周末/悅賞・廣告 稿件來源:本報訊莫扎特是家喻戶曉的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他的全名是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其中的阿瑪德烏斯意為「上帝的寵兒」。莫扎特的音樂天分確實與生俱來――他5歲作曲,9歲寫交響曲,11歲時就完成了第一部歌劇。人們喜愛莫扎特的音樂,因為他的作品總能讓聽者覺得很舒服,使人心境平和,這種舒服來源於他音樂語言的直白與流暢。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評價說:「聽莫扎特使人擺脫了內心的爭執,升到更高的境界,到達一個崇高與和平的領域,在那兒,人間的痛苦消失了。」
  • 胎教聽莫扎特孩子更聰明?讓音樂成為習慣,提升更高的認知
    我差點吐血問:「你這是聽誰說的?」表妹一本正經地說:「姐,虧你還是海歸呢,連莫扎特效應都不知道!」想必很多關注寶寶智商的媽媽,都聽說過這個著名的「莫扎特效應」:如果孩子經常聽莫扎特的曲子,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都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莫扎特效應:聽說聽古典樂能讓人更聰明?
    經常聽別人說聽古典音樂能變得更聰明,長時間以來,「莫扎特效應」成為了古典音樂的賣點。但古典音樂真的這麼神奇嗎?說白了就是聽莫扎特的音樂能促進智力發展,這個說法源於一個1993年的實驗,研究人員將志願者們被分為幾組完成複雜的摺紙任務。實驗中,每組志願者聽不同音樂,同時確保他們摺紙的速度和效果達到測試標準。結果發現,實驗中莫扎特音樂組出色完成任務,並且發現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他們某些大腦的機能有很大的幅提升。
  • 莫扎特效應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
    一書中描述了「莫扎特效應」的概念。1991年,他探討了莫扎特的廣泛適用性,特別是在Tomatis與主要學習困難兒童的30年工作中取得成果的過程。 莫扎特音樂是否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定義一下,我們所說的「聰明」是指什麼?Tomatis Method主要關注人耳的傾聽能力。
  • 科學證明聽莫扎特會更聰明
    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麼?在莫扎特誕辰260年之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了被爭論至今的「莫扎應」。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現「莫扎應」的關鍵;反向莫扎特音樂顯示了負向作用。
  • 莫扎特效應: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治療癲癇?
    一項新的綜合分析研究證實,聽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薈萃分析的結果可能會推翻當前對莫扎特效應的懷疑態度。 莫扎特音樂或對心理健康產生有益影響的想法源於1990年代的早期發現。此後有數項研究跟進,但大多樣本很小,或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導致總體證據不一。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腦袋瓜很機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聰明孩子學東西比較快,以後才能夠贏在起跑線。為了讓孩子擁有聰明的腦袋瓜,孩子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努力。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吃一些有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食物,等到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又開始各種食療、訓練,希望能夠助力寶寶智力發育。
  • 聽古典音樂讓你變聰明?「莫扎特效應」是真的嗎?
    圖/論文截圖這項研究是為了了解學生們,在花十分鐘做了下面三件事的其中一件後,於某項智力測驗上的表現如何:在這十分鐘裡,有的學生聽的是教人放鬆的指令,有的只是安靜地坐著,而其餘學生則聽了十分鐘的莫扎特鋼琴曲。接著,所有人都做了同樣的測驗。
  • 7 天音樂啟蒙之旅丨DAY1.莫扎特(Mozart)
    在7天音樂啟蒙課的第一課,就讓蜂蜂來給講講莫扎特的故事吧~還記得早上我們聽過的幾首鋼琴曲嗎?它們都是莫扎特的作品,讓我們一起再來細細品味一次,探索創作背後的故事吧!當時,歐洲一些作曲家喜歡將異國情調的音樂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這當中就包括莫扎特,他在這首奏鳴曲第三樂章的曲首標上了「土耳其風」,所以得名為《土耳其進行曲》。
  • 音樂能讓孩子變聰明嗎?是的「莫扎特效果」得到證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螺絲號滴滴吹,海鷗聽展翅飛,小螺號滴滴吹,波折聽笑微微……」晚飯後,我帶著孩子到鄰居家散步,鄰居家正在給孩子們唱螺絲釘的童謠,孩子們站在電視劇旁邊唱歌鄰居的孩子自己來和我的孩子一起唱過去的歌鄰居看到我來了,主動跟我說她家的孩子喜歡聽音樂唱歌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 真的 聽莫扎特能提高空間記憶能力
    」源於1993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勞舍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裡提到的實驗結論:聽莫扎特K.448號樂曲能夠改善人類的空間推理和記憶。實驗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號樂曲即《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781年,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然而,「莫扎特效應」是否存在、具有可靠性,一直被科學家們爭論至今。有人認為胎教聽莫扎特鋼琴曲,孩子能更聰明。想知道這是否正確,最好去諮詢電子科技大學生命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堯德中。
  • 十首催眠音樂,失眠就聽它
    接下來,給你介紹世界上最能催眠的十首神曲,看看你能堅持多久?自然雨的輕喃落雨敲在窗沿,心情隨著雨滴漸漸下沉,直到徹底的放鬆,沒有人聲,沒有器樂,焦慮消散,眼皮落幕,是快速進入淺層次睡眠的腦波音樂,這世上沒有什麼自然的聲音比下雨更讓人舒心坦然了。
  • 聽莫扎特能提高智力,你是認真的?這不過是一個極成功的營銷案例
    的音樂,被列為經典胎教音樂?音樂可以提高思維能力,那也就是說,聽古典音樂的大學生要比不聽的智商,聽莫扎特的孩子,他們的智商要比不聽莫扎特的孩子高。這件事情裡面,表現最突出的,是各大唱片公司、音像廠商,他們都精明的很,馬上嗅到其中的利益,大肆推廣勞舍爾的觀點,讓媽媽或者準媽媽們相信,只要聽莫扎特就能潛移默化,就能促進孩子智力發育。
  • 寶寶腦袋越大越聰明?不不,聰明的腦袋長這樣!
    為人父母,最希望的莫過於寶寶聰明又健康,為了滿足這個心願,他們從備孕開始就會做很多的準備。孕前調整飲食,科學備孕;孕期定期產檢,遠離一切危險物質;就連分娩都會為胎兒著想,有的算日子,提前剖腹產,有的痛的要命都要順產……好不容易熬到了寶寶出生,又開始胡思亂想,尋找各種可以判斷寶寶聰明健康的辦法,比如頭圍。
  • 聽莫扎特能幫助大腦發育?這個風靡全球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隨後,1994年的紐約時報更是直接撰文《聽莫扎特真的能讓你變聰明》(CLASSICAL VIEW; Listening To Prozac… Er, Mozart)一文,並在其中大肆鼓吹莫扎特比貝多芬要更加偉大。 看到這,我不禁緩緩打出一個問號,莫扎特效應真的有這麼厲害?
  •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相信很多家長聽過莫扎特效應,1993年科學家針對一群聽了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448的大學生進行測試
  • 左撇子聰明?聽莫扎特能增加記憶?快醒醒吧
    兩個大腦半球一起工作越近,數學問題將得到更好的解決。如果僅激活一側(例如每個人都認為數學邏輯正確的左腦),則無法解決難題。 也就是說,很明顯,某個大腦區域是所謂的邏輯中心或創造中心,自然地就沒有藝術上的右腦和數學上的左腦。
  • 立冬後,多給孩子做這魚吃,促進大腦發育,越吃越聰明
    立冬後,多給孩子做這魚吃,促進大腦發育,越吃越聰明文/湘湘的廚房時間流逝,一眨眼就到冬季了。昨天是立冬的日子,表示冬季正式開始。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冬季,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是比較慢的,消耗也會相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