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與音樂#「神奇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

2021-01-20 棋思妙妙享

     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堯德中及其研究團隊在實驗中,把100餘只大鼠分成不同組做了系列實驗,包括讓大鼠聆聽莫扎特K.448號樂曲,反向莫扎特(通過把莫扎特K448號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以及播放巴赫的樂曲,反巴赫樂曲。

     以此作為對照,保證被聆聽的音樂的物理元素是相同的。研究人員檢測了大鼠聽音樂後不同時間點和學習記憶相關的神經因子的水平變化,以及音樂對大腦新生神經元的影響,這些實驗結果均支持莫扎特效應的存在。

      在對人的檢測中,課題組成員挑選了60名大學生,他們被分成三組。在相同環境下,分別聽莫扎特音樂、反向莫扎特音樂,還有一組學生什麼也不聽。在相繼一周的時間裡,三組學生每天聽半個小時相應樂曲,並進行一系列紙上走迷宮,以及摺紙和裁紙等測試。結果發現,聽莫扎特音樂組的學生表現更好,聽反向莫扎特音樂的學生表現最差。研究團隊還發現,聆聽莫扎特後,可以觀察到大腦中新生神經元的增加;而聆聽反向莫扎特對人和大鼠均有負效應,會使得新生神經元減少、行為認知能力減退。

相關焦點

  • 【精品推薦】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 K448
    這不必細說,大家都知道的,莫扎特於薩爾茨堡大主教決裂就在這一年,這也是剛剛來到維也納的時期,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心情寫成的這首雙鋼琴奏鳴曲,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件。但從莫扎特旅行年表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行程表:1778年3月23日起居留巴黎。7月3日母病死於巴黎。
  • 莫扎特「神奇的」K448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炫技劇情版雙鋼琴四手聯彈莫扎特K448,讓人耳目一新!
    今天欣賞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著名的K448!
  • K448
    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 聽莫扎特未必能變聰明,但卻真的能治病
    莫扎特的音樂天分確實與生俱來――他5歲作曲,9歲寫交響曲,11歲時就完成了第一部歌劇。人們喜愛莫扎特的音樂,因為他的作品總能讓聽者覺得很舒服,使人心境平和,這種舒服來源於他音樂語言的直白與流暢。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評價說:「聽莫扎特使人擺脫了內心的爭執,升到更高的境界,到達一個崇高與和平的領域,在那兒,人間的痛苦消失了。」
  • 【每晚八點準時秒殺精選】【MS-07-13-1】二手萬國秒殺價18500元&炫技劇情版雙鋼琴四手聯彈莫扎特K448,讓人耳目一新
    外觀 表徑尺寸:40  mm錶盤顏色:金針紅60 大三針 素雅大氣的白色錶盤包裝清單:單表功能 暫無今天欣賞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著名的K448!世人對K448的了解,大部分都基於它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所謂的Mozart Effect即「莫扎特效應」,被認為聽後能產生提高智商的短暫效果,比如至少提高空間類IQ約9個點,能夠持續10-15分鐘!同時,根據「英國癲癇病組織」的研究發現,聆聽這首奏鳴曲能增強空間推理能力,減少癲癇症發作的頻率!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晚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晚期作品有6首奏鳴曲,從這6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年的莫扎特對巴赫的復調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其作品中明顯有復調因素的體現,從結構布局上來講也更為緊湊和集中。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
  • 適合孩子聽的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越聽越聰明
    莫扎特的音樂總是充滿著童真的快樂和無憂無慮的幻想,但簡潔曲調中又包含著充實的情感,對孩子來說,不僅簡單易懂,還能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而且據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樂非常符合人體內部特有的生理規律,這種特徵能夠激發歡快、愉悅等正性情緒。
  •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他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聽古典音樂有助於提高兒童智商,聽一聽音樂,就能提高記憶力、空間推理能力。這一發現被形象地稱作「莫扎特效應」。人們對「莫扎特效應」的這一認知,令K448樂曲風靡一時,並成為最知名的胎教音樂之一。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實驗中,一組聽過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的學生,在進行需要摺疊和裁剪紙張的測試時,比另一組僅聽過放鬆指導的學生表現得更好。幾年後,唐·坎貝爾又出版了另一部與兒童相關的作品,題為《莫扎特效應:用音樂喚醒孩子的頭腦、健康和創造力》。
  • 科學家解開「莫扎特音樂」為何能增強記憶力之謎
    南方網訊 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莫扎特效應」。它的科學原理在哪裡?發現這一效應的美國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分子基礎。  1993年,美國威斯康星奧什科什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羅謝等人發現,大學生聽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
  • 科學證明聽莫扎特會更聰明
    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麼?在莫扎特誕辰260年之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了被爭論至今的「莫扎應」。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現「莫扎應」的關鍵;反向莫扎特音樂顯示了負向作用。
  • 你不知道的《莫扎特效應》促進你的認知能力
    莫扎特效應AndanteWolfgang Amadeus Mozart,Alfred Brendel,Walter Klien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莫扎特的音樂開始在準媽媽之間流傳,成為最為火熱的胎教音樂,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嗎?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作品包括10首樂曲,在維也納創作完成。這些作品總的來看延續了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F大調奏鳴曲》(K.300k/332)和《降B大調奏鳴曲》(K.315c/333)。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另外兩首意味深長的作品包括《G大調隨想曲》(K.300g/395,創作於1777年)和《b小調柔板(K.540,創作於1788年)。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作品中樂隊音樂的影響非常明顯。
  • 7 天音樂啟蒙之旅丨DAY1.莫扎特(Mozart)
    為音樂而生的莫扎特莫扎特是誰呢?圖片源自網際網路他是奧地利音樂家,是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在全曲中,以C大調開始,中間經過c小調的轉變,最後又回到C大調上,整體以簡單歡快的形式呈現出來,水晶般的音符和遊戲般進行的12次可愛的變奏,使音樂至始至終充滿了夢幻的色彩,生動的體現了莫扎特的天真童趣。
  • 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驗證莫扎特效應:有的音樂提高智商 死亡意味著什麼?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本文來源:梅斯醫學在治療耐藥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中,人們對無創形式的神經刺激越來越感興趣,如音樂療法。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
  • 大中小加拿大最新研究:聽莫扎特減少癲癇發作
    加拿大西多倫多醫院克萊姆比勒大腦研究所近期一項臨床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患者的發作頻率。研究人員招募了8名女性和5名男性癲癇患者參與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參試者年齡在26~75歲之間,其中一半人連續3個月,每天聽《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一次,隨後的3個月改聽添加了幹擾的版本(與原版音樂具有相似特徵,但被隨機打亂了順序,缺乏節奏感)。剩餘一半患者先聽幹擾版本樂曲,然後聽莫扎特奏鳴曲。在幹預期間,所有參試者服用的藥物保持不變,研究人員追蹤記錄了他們癲癇發作的頻率。最終有11名病人完成了全部研究,2名病人中途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