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傳》:音樂是他的生命,成就了他短暫輝煌的一生

2020-11-28 牛說全書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成就眾所周知,他是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近600 部作品,在音樂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的莫扎特一生的《莫扎特傳》。

本片講述了音樂家莫扎特坎坷絢爛的音樂人生,故事以作曲家薩列裡為主,以薩列裡的視覺向觀眾展現出莫扎特的成長軌跡。而隨著作曲家薩列裡的回憶逐步深入,讓我們也能更清楚的看到莫扎特的一生,在影片中去追悼這位偉大的音樂才子。

影片的主角莫扎特是通過作曲家薩列裡的回憶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從影片的整體來看,莫扎特的一生似乎並不像大眾印象當中的音樂家那樣輝煌燦爛,而是曲折坎坷。這樣坎坷的人生和他的性格息息相關,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莫扎特我行我素,不修邊幅,這也是他最終走向如此悲慘命運的主要原因,在音樂中莫扎特毫無疑問是個天才,他的才華令世人傾倒,但在生活中莫扎特確是不能生活自理的一個人,他的一切都由他的妻子來照顧,他單純的沉迷於他的音樂世界,不世俗,不懂得人情世故。

而薩列裡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單純的莫扎特到死都認為薩莉莉是她真正的朋友,並由衷的感謝他,薩列裡雖然也很有音樂天分,但卻不能與莫扎特相比,這樣算裡嫉妒不已,他不能像莫扎特那樣單純的喜愛音樂,視音樂為生命,他雖然喜愛音樂,但更在乎名利,莫扎特的音樂路走得如此坎坷,它的幹擾是很大的一部分因素。影片最後,薩列裡坐在輪椅上禱告,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十惡不赦,他也為莫扎特的逝世有一絲愧疚,也為他的才華而動容,為這樣一個音樂天才的離去而惋惜,為他的天賦所感到遺憾。

影片導演採用了一種中立的態度,去描述莫扎特的一生,沒有故意偏向誰也沒有特意的去吹捧莫扎特。影片的結構也是採用了名人傳片的經典方式,用追憶倒敘的手法,講述莫扎特傳奇的一生。無論是莫扎特的天賦還是他在生活中常人無法理解的缺點,都完整的呈現在觀眾的眼前,沒有絲毫的修飾和潤色,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音樂家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讓觀眾從只能通過音樂了解莫扎特,到通過肉眼可見的真實生活狀態,去了解一個更加全面的莫扎特。

影片的一大特點就是採用了倒敘的方式,這是許多名人傳電影的常用方式,通過薩列裡的回憶,將莫扎特從青年到逝世的音樂之路呈現在觀眾眼前,同時讓薩列裡來回憶莫扎特的一生,也襯託出莫扎特音樂人生的傳奇性。因為在莫扎特生前,他最大的對手就是薩列裡,而導演通過薩列裡視角的方式來展現莫扎特的一生,更能表達出來自最強大的對手的敬意,也更加能體現莫扎特的在音樂界的身份地位。

影片最讓小王一下深刻的就是莫扎特過世後,眾多音樂屆的頂流都撐著雨傘在他的棺材前痛哭流涕,他們不僅是因為莫扎特離開人世而哭泣,更是為這樣一位音樂天才的離開而痛心,從此音樂界再無莫扎特。莫扎特本人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是足以驚動世人的,他被稱為音樂天才也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的背後必定有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疼痛,而莫扎特所經歷的疼痛足以讓他萬古流芳。小王今天的電影推薦就到這裡了,你還哪些名人傳推薦給小王呢?快來留言告訴小王!

相關焦點

  • 帶你解讀一代音樂巨匠《莫扎特傳》
    那一刻,「上帝之聲」莫扎特慘澹收場化為凡塵。32年後的一個雪夜,維也納精神病院裡陰暗悽冷。一個名叫薩列裡的老人不停地哀嚎著「原諒我吧,莫扎特!是我謀殺了你,願上帝寬恕我。」當晚他割頸自殺,送醫院後僥倖撿回一條性命。然而世人只知莫扎特,卻無人聽聞薩列裡。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哀,對此一直無法釋懷。傷愈之後他向神父懺悔,講述了自己暗害莫扎特的經過。
  • 一部電影,說一個神童的一生《莫扎特傳》
    作為古典時期歐洲音樂史上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在短短的華裡中創作了近40首音樂歌曲,被公認為「音樂神童」,而在米洛斯福爾曼這個《莫扎特傳》中,導演並沒有盲目地將莫扎特塑造成「音樂神童」的扁平化形象。相反,我們用莫扎特死去的對手薩列裡和第三人稱記憶來講述莫扎特的情感、生活和成長,給觀眾一個生動的莫扎特自己的形象。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曇花一現的天才音樂家
    對於音樂神童的探索,大家對莫扎特的父親充滿了好奇,莫扎特的母親雖熱衷於音樂,但卻從事於公務員的工作,而相對於父輩的基因,莫扎特的妻子是樂團的女高音,所以莫扎特夫婦在音樂方面的基因條件明顯優於他的父輩,但令人驚訝的是莫扎特的兩個兒子,並沒有在音樂方面取得什麼成就,所以大家的目光聚焦到莫扎特的父親身上,是什麼樣的男人,培養出了才華橫溢的天才音樂家。
  • 這部莫扎特權威傳記,首次從女性視角解讀莫扎特天才而激蕩的一生
    首次從女性視角解讀莫扎特天才而激蕩的一生。 全書分為四個章節,另有簡短的序章和尾聲。《家庭》一節主要以莫扎特家族的通信及其姐姐的日記為基礎材料,鋪陳莫扎特結婚之前的生活和工作事跡。《另一個家庭》敘述莫扎特同以往的金主及家庭切割,隻身赴維也納,結婚、自由執業乃至最後離世的這「後半生」。
  • 曠世天才圖靈輝煌而又短暫的一生
    說起圖靈,有的人會感到陌生,但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驚世絕豔的曠世奇才,只要涉及到的智能方面的產品大部分都與他有關,可以說他的成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我們的生活,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 ,他用計算機用物理手段展現出來,對計算機和通用機做出了最早的科學定義,並預測了100年後人工智慧的的發展方向。
  • 音樂天才莫扎特,是一個永遠在跳躍的音符
    傳說中的天才——莫扎特,這一年他才六歲。小莫扎特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父親老莫扎特和母親安娜都是維也納的宮廷樂師,都是精通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古鋼琴的大音樂家。當小莫扎特巡演至德國的時候,他寫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的歌劇《巴示亭與巴士亭納》,這時他才剛剛滿十二歲。這個記錄在後來的人類歷史上直到今天再也沒有被打破過。而對於小莫扎特來說,他「傳奇天才」的成就才剛剛開啟。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一、概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風格特徵 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八十多首弦樂四重奏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他靈性十足,人稱「音樂神童」,178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自由作曲家。在倫敦,接觸到巴赫的復調作品和亨得爾的清唱劇,與海頓交往,學習了交響曲和四重奏的寫作方法。莫扎特的作品數量驚人,他最大的成就在於歌劇創作,他一生中創作近20部歌劇,成為德國歌劇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樂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視,他將協奏曲固定為呈示部和華彩樂段的形式。
  • 世上的天才十幾歲就成名了,他就是莫扎特,音樂小神童
    對於莫扎特,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對於學習鋼琴的人來說更是熟悉的,學習的很多曲目都有莫扎特的曲子,大家也都知道他的音樂造詣很高,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他。莫扎特的人生雖然很短暫但是她也經歷了幾個時期。他的出生也不平凡啊,1756年,新的一年伊始他就出生了,雖然仍舊有冬季的殘留,但他是一道光,他在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誕生了。父親是宮廷小提琴師,在4歲時,父親就給他灌輸音樂知識了,再瞧瞧我們四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回到正題,下一年莫扎特就開始創作曲子了,果然天才的動手能力不是我們平凡人能夠想像的,三歲能杯唐詩三百首也沒他厲害。小小人兒有大力量,所以他從小就有音樂神童之稱。
  • 神奇的音樂——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是公認的「神童音樂家」,據說他是先學會作曲後學會寫字的,6歲時就跟隨姐姐和父親在歐洲巡迴演出,一時風靡整個歐洲大陸,聲名遠播。雖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5年,可是他給人類留下的大礙量音樂財富卻歷久彌新,永遠在人類的精神世界裡熠熠生輝。
  • 愛因斯坦:小提琴伴隨他一生
    愛因斯坦是一個莫扎特迷,在趙鑫珊 周玉明 合著的《莫扎特之魂》一書序幕中「死亡意味著什麼?」。。。「你若是不信,請你稍微思考三分鐘,然後做出自己的回答。而愛因斯坦的回答則與眾不同:「死亡就是意味著再也聽不到莫扎特音樂啦!」由此可見莫扎特音樂在這位偉大物理學家心目中的至高至尊地位。
  • 莫扎特音樂與電影的化學反應
    莫扎特作為歷史上最具利用價值的音樂天才,已經成為無數機構的招牌,比如莫扎特音樂胎教,莫扎特巧克力,以及直接用於電影、廣告和各種提示音的莫扎特作品。電影裡的莫扎特最著名的莫過於傳記片《阿瑪迪烏斯》(也稱《莫扎特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劇情片大大戲劇化了莫扎特,也成功地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 音樂藝術,總會讓人盪氣迴腸
    四、莫扎特的生命短暫而又輝煌。在他短暫的35年生命中,給世界音樂史留下了輝煌的巨作。 五、「我一生只寫了幾個音符」,這是音樂大師貝多芬的最後遺言。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絕唱,在他的音樂中,我們能看到與命運抗衡的勇氣。
  • 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不一樣」
    2009年9月《搖滾莫扎特》於巴黎體育宮首演並引起轟動,隨後在法國各地、日本、韓國、烏克蘭及俄羅斯展開的國際巡演亦獲成功。憑藉突破性的戲劇編排和視覺呈現,《搖滾莫扎特》更被多家法國媒體譽為「對整個音樂劇界的一次真正顛覆」。 歷史上,莫扎特生活不羈,敢於挑戰前人,創立了新的音樂風格,短短一生創作出無數天才作品,可惜英年早逝。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莫扎特於1756年生於薩爾茲堡,1791年卒於維也納,莫扎特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為後人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他創作的體裁遍及交響樂、歌劇、重奏曲等,幾乎無所不包。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與海頓同時代的古典樂派的第二位大師。
  • 邀你進入專屬音樂空間,靜享周末時光~
    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音樂遺產,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9部交響曲、10餘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其他作品。你聽到的這首《小夜曲》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這幅圖是其代表作之一《致音樂》的手稿,發行於1829年。作為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他為這首音樂賦予了濃濃的古典浪漫主義情懷。
  • 百年來,他被質疑謀殺害莫扎特,然而真相是這樣的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所有人都對這位來自神聖羅馬帝國薩爾茨堡的音樂天才不陌生,他在六歲的時候就能開展自己的巡迴演出,七歲的時候與父親在歐洲多國開始了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其中,莫扎特不僅對於當時最先進的義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器樂等題材都有初步的認識,與此同時,他還有幸結識了包括巴赫在內的多名著名作曲家。
  • 愛因斯坦的創造力也許來源於巴赫和莫扎特的音樂!
    甚至,他的老師曾勸告小愛因斯坦的父母讓他退學去學一門手藝。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孩子成長為了改變世界的偉人,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當時的愛因斯坦雖說在學業上沒有什麼起色,可他卻展示出了音樂方面的天賦。對巴赫和莫扎特的音樂尤為喜愛。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年暑期完美亮相
    由陳思誠導演、編劇的全新原創科幻喜劇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宣布將於2021年暑期上映,電影由黃渤、榮梓杉領銜主演。電影主要講述了父親任大望(黃渤 飾)一心想把喜好天文的兒子任小天(榮梓杉 飾)培養成鋼琴演奏家的故事。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本文來源:梅斯醫學在治療耐藥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中,人們對無創形式的神經刺激越來越感興趣,如音樂療法。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