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歌劇節開幕大戲《漂泊的荷蘭人》揭秘舞美效果圖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在西方歌劇藝術殿堂中,德國作曲家理查·華格納的歌劇不僅是一朵傲然綻放的奇葩,更是西方舞臺表演藝術領域一座巍然聳立的巔峰,任何一座優秀劇院都把能夠上演這位天才大師的劇目視為一種責任和榮耀。而明年恰逢這位藝術巨人誕辰200周年的紀念,在今年的4月3日至8日,國家大劇院即將上演華格納的裡程碑之作《漂泊的荷蘭人》,作為2012大劇院歌劇節的開幕大戲,並率先開啟向大師致敬的華美序幕。

2月27日,《漂泊的荷蘭人》的首次媒體發布會在大劇院進行,去年曾以普契尼的《託斯卡》震撼觀眾心靈的金牌歌劇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與國家大劇院歌劇顧問皮諾·庫恰亮相,聯手向大家闡釋了這部華格納不朽作品的精妙構思與深刻的哲思,並率先向媒體揭秘了《漂泊的荷蘭人》極具震撼效果的舞美設計圖。

歌劇領域的「超級大片」 中國歌劇舞臺鮮有上演

如果說普契尼的歌劇讓人潸然落淚,威爾第的歌劇讓人久久思索,那麼能夠讓觀眾陷於瘋狂的唯有理查·華格納。這位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奇才集作曲家、文學家、哲學家、詩人於一身,他將充滿張力的戲劇,華麗無比的詩句、激情澎湃的音樂熔於一爐,不僅將歌劇藝術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創造了一種有別於傳統歌劇的新藝術形式。勃拉姆斯對華格納曾經評價道:「在華格納之後很久都不會出現什麼像樣的東西,一切其餘的東西暫時在他的意義面前都會銷聲匿跡,沒有一個人會立即理解他的意義並給予應有的評價。」交響大師馬勒則在聽說華格納去世的消息時站在馬路中間放聲大哭,而中國大眾最為熟知的大哲學家尼採也與華格納保持著長久的友誼。

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位哈姆雷特,華格納的歌劇同樣為人們提供了無比廣泛的創作空間,造成了「一劇千面」的奇特效果,無數偉大的舞臺戲劇大師都曾經藉助華格納歌劇實踐自己的藝術理念,而且由於華格納音樂作品的獨特魅力,他的作品也令眾多當代電影大師垂涎,佛朗西斯·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 就曾使用華格納的音樂作為配樂,而以好萊塢巨片《星球大戰》而聞名遐邇的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長久以來也一直渴望著導演一部華格納的戲劇。

然而,由於上演難度極高,製作成本巨大,相比於威爾第、普契尼的作品,華格納歌劇在中國上演的機會十分有限,僅有的幾次也大多由來自華格納祖國的德國著名歌劇院上演。2005年德國紐倫堡歌劇院和2010年科隆歌劇院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都成為了當年國內的重要文化事件。而早在1998年,德國萊茵歌劇院曾經在上海演出過舞臺版《漂泊的荷蘭人》,2009年中國交響樂團曾經在國家大劇院首屆歌劇節期間推出音樂會版演出,此前這部歌劇還從來沒有貼上過「中國出品」的標籤,而隨著今年4月國家大劇院版《漂泊的荷蘭人》的推出,這一歷史將宣告結束。

金牌導演強卡洛二度出山 早年曾跟隨華格納嫡孫學習

去年5月金牌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指導的新版歌劇《託斯卡》成為國家大劇院2011年歌劇節最為耀眼的傑作,這位曾經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一線歌劇院拿起過執導筒的大師級導演以出眾的才華給北京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也讓國家大劇院收穫了一部極為精彩的自製劇目。據介紹,這位年屆七旬的歌劇藝術大師曾經在藝術生涯早期跟隨在作曲家華格納的嫡孫,20世紀下半葉德國最偉大的歌劇導演維蘭德·華格納身邊進行學習,並在華格納歌劇聖地拜羅伊特進行過工作。

新聞發布會上,德·莫納科大師親自為大家揭秘了《漂泊的荷蘭人》的舞美設計圖:浩瀚無比的海洋,光影交錯的暴風雨夜,承載著劇中主角荷蘭人的詭異紅帆船,成為了《漂泊的荷蘭人》最為醒目的視覺主題。去年曾製造出無數視覺奇觀的德·莫納科再獻驚世手筆。他介紹說,歌劇院整個舞臺表面都將被湧動的海水覆蓋,舞臺背景則由流動的多媒體畫面佔據,這讓劇中的大部分情節都在「流動中」進行:陰森恐怖的幽靈船直接搬上舞臺,薄紗、絲綢與12塊大幅投影幕布結合高科技手段,逼真表現出大海上波濤洶湧、狂風肆虐的場面,結合著大氣磅礴的音樂,散發出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荷蘭人那天涯孤旅漂泊的悽惶、永無故鄉的絕望,以及最終經受純潔愛情救贖後一切動蕩與苦難煙消雲散的悲憫與平靜。此外,大劇院新版《漂泊的荷蘭人》使用的是目前國際通行「一演到底」的三合一版本,三幕歌劇不間斷連續上演,這也為創作團隊在舞臺上完成換景帶來了挑戰。

大劇院製作首部華格納歌劇 開啟紀念華格納盛大序幕

從威爾第、普契尼、比才,到莫扎特、多尼採蒂、羅西尼,建院短短四年以來,國家大劇院已經自主製作了多位西方經典作曲家創作的歌劇劇目,劇目生產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都達到了國內前所未有的高度。而2013 正是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的紀念,國家大劇院也希冀通過華格納的這部歌劇代表作,來向藝術大師致敬。

事實上,早在一年多以前,國家大劇院就已透露出製作華格納歌劇的意圖,而在劇院建院第五個年頭實現這一願景可謂正逢其時。經過四年的積澱和打磨,國家大劇院無論是在與世界一流製作團隊合作、還是在聘請國際知名演唱家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經度過磨合期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及合唱團也已擺脫青澀,漸入佳境。於是,在大劇院的劇目儲備庫中增添華格納歌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漂泊的荷蘭人》是華格納真正意義的開山之作,是其創作生涯中的裡程碑和分水嶺,挑選這部歌劇作為大劇院首次涉足「瓦劇」的劇目可謂意義非凡。1843年華格納正是藉助該劇成為了歐洲公認的傑出歌劇作曲家,並且奠定了他日後的創作風格,此次國家大劇院亦希望憑藉這部華格納力作造就其歌劇製作領域的新一座裡程碑。

據悉,除了《漂泊的荷蘭人》外,2012歌劇節中,大劇院還盛邀中央歌劇院帶來華格納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唐豪瑟》,而在今年年末,大劇院還將製作《羅恩格林》,幾部華格納大戲的輪番登場,相信不論是專家學者、發燒友還是正在走近的歌劇的普通觀眾,都將在這名副其實的「華格納」年中享受到無比倫比的藝術魅力。

(責任編輯:黃維)

1013|||17243098|||2012歌劇節開幕大戲《漂泊的荷蘭人》揭秘舞美效果圖|||2012年02月28日11:15

相關焦點

  • 《漂泊的荷蘭人》建組 紀念華格納誕辰200周年
    3月6日上午,國家大劇院2012歌劇節的開幕大戲《漂泊的荷蘭人》舉行建組發布會。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偕主演託馬斯·卡則裡、伊娃·約翰森及孫秀葦、龔冬健等中外歌唱家亮相。  《漂泊的荷蘭人》是德國作曲家理察·華格納的早期作品,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表示此劇可以看做華格納的個人自傳。  該劇是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一部華格納歌劇,將在4月3日起作為今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的開幕演出,同時拉開紀念2013年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的序幕。  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長李志祥表示,今年年底,大劇院還將推出另一部自製的華格納代表作《羅恩格林》。
  • 《漂泊的荷蘭人》改結尾營造浪漫
    昨晚,「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2」正式開幕,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漂泊的荷蘭人》率先與觀眾見面,該劇宏大的場面、震撼的舞美,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打造的大片般的畫面感,以及演員們精彩的演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大船用6個貨櫃運至上海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來了
    原標題: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來了圖片說明:因為電影《加勒比海盜》,《漂泊的荷蘭人》的故事讓觀眾不再陌生。  《漂泊的荷蘭人》由德國埃爾福特劇院全新製作,今年3月在德國首演。因為電影《加勒比海盜》,《漂泊的荷蘭人》變得家喻戶曉,劇中的女主角叫森塔。導演蓋伊·蒙塔馮表示:「華格納最初的想法都是關於森塔,在《漂泊的荷蘭人》中非常具體地描述了她的心理活動,所以我把重點放在森塔身上。」
  • 《漂泊的荷蘭人》:誓死不移的愛
    華格納的早期作品《漂泊的荷蘭人》在很多方面看,都是一出精彩動人的歌劇,它為華格納奠定他獨特的音樂戲劇路線,憑此他一路邁進,直到三十五年後,以登峰造極之姿完成《漂泊的荷蘭人》講述的是受到詛咒、在海上漂流多年的幽靈船長和他的船員,要在尋得真愛後始獲救贖。他遇到了一位挪威船長的女兒珊塔,因她誓死不移的愛,終於擺脫了厄運。華格納在這齣歌劇裡,以不同的主題與動機來配合劇中的角色和構思,日後的作品更把這個手法發揚光大。劇裡的荷蘭人由一個著名的圓號動機來代表,在序曲起頭就奏出,跟的音樂召來大海和鬼影幢幢的鬼船;和他呈對比的是女郎珊塔,她出場時是與同伴一起紡紗。
  • 時隔20年,「漂泊的荷蘭人」再靠黃浦江畔
    在古典樂界,華格納歌劇出了名的難演、難唱、難指揮,無數歌唱家、歌劇院、指揮家都把挑戰華格納歌劇,當成畢生目標。9月13日、15日,由上海歌劇院與上海大劇院聯合出品,上海歌劇院與德國埃爾福特劇院聯合演出的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 一部現代解讀的《飛翔的荷蘭人》如何推翻經典變成一部女權作品的?
    但是具體了解這部歌劇嗎?小編想若非學習歌劇或愛好歌劇的朋友一定還有點陌生。今天我們就通過著名導演Kasper Holten(卡斯帕·霍爾頓)執導的一部全新解讀的《飛翔的荷蘭人》來深度了解一下這部歌劇。#暴風雨的前奏#《飛翔的荷蘭人》是華格納的代表歌劇,而被譯作《漂泊的荷蘭人》。是如何的機緣巧合讓他創作了這部歌劇呢?
  • 品味經典票價瘦身 中央歌劇院推出華格納歌劇<齊格弗裡德>
    鴻篇巨製尼伯龍根指環是世界著名作曲家華格納在世界歌劇史上創造的奇蹟。中央歌劇院院長俞峰先生在介紹這部作品時說:「《尼伯龍根指環》是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歌劇領域中演繹難度和演唱難度最大的超大規模作品。」此次中央歌劇院排演《齊格弗裡德》具有裡程碑意義,意味著中央歌劇院邁進了擁有嶄新的製作水準和能力的階段,同時向世人全面展示當代中國歌劇演繹的藝術水準。
  •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向大師致敬  經歷了過往15年的洗禮、變革與發展,相繼推出了「從巴洛克到新當代音樂」 (2010年) 、「我們的馬勒」 (2011年) 、「音樂由你」 (2012年)等一個個洞見不凡、新穎獨特的主題策劃後,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再度以令人欣喜的面貌呈現在樂迷面前
  • 林品:飛翔的荷蘭人
    原標題:飛翔的荷蘭人 小組賽範佩西 躍起頭球攻門 第二年,當時年僅21歲的德國天才作曲家華格納讀到了海涅的這部小說,受其啟發創作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浪漫主義歌劇,並於1843年在「巴洛克藝術之都」德勒斯登的森帕歌劇院首演。《飛翔的荷蘭人》這部三幕歌劇不但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時至今日依然在歐洲乃至全球的歌劇舞臺上常演常新,兩個世紀以來一直久演不衰。
  • 歌劇《駱駝祥子》:用世界藝術語言傳遞中國聲音
    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國家大劇院希望藉助歌劇論壇這一平臺和契機,將「大劇院製作」向來自全球的同行進行推廣和展示,通過歌劇這一世界藝術語言傳播中國聲音。而「國家大劇院2014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開幕之時,恰是備受矚目的歌劇《駱駝祥子》首演當日,這使得今年的論壇與往年相比有了更不尋常的內涵。
  • 頂級歌劇明星茵娃-穆蘭加盟「鏡版」《茶花女》
    去年12月31日,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便以一出全新版的《茶花女》作為辭舊迎新的賀歲大戲,足見這部歌劇在西方主流歌劇舞臺的重要程度。  在國內,歌劇《茶花女》幾乎成為了西方歌劇的重要代名詞,不僅因為小仲馬的小說深入人心,還因為該劇是新中國建國後上演的首部中國歌劇。
  • 荷語寶典 | 飛翔的荷蘭人——來自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
    De vliegende Hollander ( Flying Dutchman) —— 飛翔的荷蘭人,又稱漂泊的荷蘭人,彷徨的荷蘭人。這個稱呼是說傳說中一艘註定永遠在海上漂泊,無法返鄉的幽靈船,如在海上與之相遇即預示著毀滅,是厄運的象徵。
  • 《海洋的秘密:飛翔的荷蘭人》免安裝硬碟版下載發布
    遊戲名稱:海洋的秘密:飛翔的荷蘭人英文名稱:Secrets of the Seas: Flying Dutchman遊戲類型:冒險解密類(AVG)遊戲遊戲製作:Taba Games遊戲發行:Bigfish遊戲平臺:PC發售時間:2012
  • 行內人為大家揭秘「中戲」真實實力!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聽行內人是怎麼揭秘「中戲」真實實力的!學校介紹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戲文等戲劇類專業在全國首屈一指。擁有中國唯一的表演專業領域國家級教學團隊、唯一的導演專業領域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唯一的音樂劇表演教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唯一的戲劇影視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2020錢江海寧觀潮節開幕 錢塘江大潮最佳觀賞時間
    今年第27屆錢江海寧觀潮節已於9月19日正式開幕,不過最佳觀潮時間還是在9月30日至10月8日期間。  據悉,今年觀潮節期間將上演十臺大戲,推出海寧潮音樂節、浙江省首屆「百裡錢塘」追潮自行車賽、「百名網紅進潮城」等系列活動,打造最「潮」的「詩和遠方」。  這兩天,系列活動已陸續開展。
  • 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大劇院 聚焦李大釗一生
    原標題:一曲「我心中嘹亮的號角」贏得觀眾心 聚焦李大釗探尋真理一生,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大劇院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現場。  昨晚,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大劇院,作品聚焦李大釗在短暫的人生中,如何堅持探尋真理,為喚醒民眾撞響「晨鐘」。
  • 加勒比海盜中的幽靈船:飛翔的荷蘭人
    這是一艘註定無法靠岸返鄉的幽靈船,在海洋上永寂地漂泊著,它總是與狂風暴雨為伍,籠罩神秘離奇的光芒,沒人知曉這艘船究竟經歷了什麼。見過它的目擊者都言之鑿鑿——它真的存在。1880年,年輕的威爾斯親王喬治(也即後來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進行海上歷練,有幸成為見證者之一,他曾寫道:在早晨4點「飛翔的荷蘭人」出現在我們的船首方向。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
  • 上海歌劇院法語諧歌劇《軍中女郎》將上演 2分鐘9個高音C
    ■ 上海歌劇院版《軍中女郎》劇照  原標題:上海歌劇院全新製作的《軍中女郎》將上演 2分鐘內9個高音C令人驚嘆5月11日-13日,由上海歌劇院全新製作的義大利作曲家多尼採蒂的法語諧歌劇這是本屆「上海之春」中為數不多的歌劇力作。超高難度讓演員望而卻步《軍中女郎》是多尼採蒂眾多歌劇作品中頗具傳奇意義的一部,但卻甚少被搬上舞臺,原因是其中的高難度讓許多男高音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