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駱駝祥子》:用世界藝術語言傳遞中國聲音

2020-12-05 騰訊網

[摘要]國家大劇院歌劇論壇最令人振奮之處在於,它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胸懷,全球化時代可貴的攜手合作精神。

我們很難想像來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佛羅倫斯市立歌劇院和洛杉磯歌劇院的客人們觀看這部透著十足的老北京風情而又貫穿著挑戰聽力的現代音樂語彙的歌劇新作時的感受,但這樣從劇情到音樂都十足體現中國聲音的新作無疑是世界歌劇寶庫的「源頭活水」。

原創歌劇《駱駝祥子》劇照

「每年觀一劇」,是國家大劇院自成立以來一年一度舉行的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的固定安排,也就是說,每屆論壇都安排在國家大劇院新的歌劇上演之時,從最初的《圖蘭朵》,到之後的《茶花女》、《趙氏孤兒》、《運河謠》和去年由多明戈主演的《納布科》。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國家大劇院希望藉助歌劇論壇這一平臺和契機,將「大劇院製作」向來自全球的同行進行推廣和展示,通過歌劇這一世界藝術語言傳播中國聲音。

而「國家大劇院2014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開幕之時,恰是備受矚目的歌劇《駱駝祥子》首演當日,這使得今年的論壇與往年相比有了更不尋常的內涵。《駱駝祥子》是大劇院推出的更具藝術探索精神的原創歌劇,而且駱駝祥子的題材無論對於劇本還是音樂都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因為人們太熟悉老舍的小說原作、人藝的話劇以及凌子風執導、張豐毅和斯琴高娃主演的電影。我們很難想像來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佛羅倫斯市立歌劇院和洛杉磯歌劇院的客人們觀看這部透著十足的老北京風情而又貫穿著挑戰聽力的現代音樂語彙的歌劇新作時,心中之感受,但這樣從劇情到音樂都十足體現中國聲音的新作無疑是世界歌劇寶庫的「源頭活水」。

相對於達沃斯、博鰲論壇這樣的國際高端論壇,包括國家大劇院歌劇論壇在內的專業性論壇享有的知名度自然要小得多。在很多人眼裡,歌劇是「高大上」而難以親近的藝術。這種看法並不只存在於當下的我們國家。追溯至18世紀英國,著名的詞典編纂家詹森博士將歌劇定義為「荒謬的異國娛樂」,也證明那時的英國百姓沒有多少為opera而著迷的。但在今天,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在距離歌劇發源地佛羅倫斯萬裡之遙的華夏大地,越來越多的人由衷地愛上了歌劇,尤其是自從2007年國家大劇院投入運營以來短短六年間,這座宏偉的表演藝術殿堂日漸成為歌劇藝術的繁盛之地,歌劇論壇的舉辦,本身也是這一事實的令人振奮的見證。六年來29個國家、89家藝術機構的260餘人參會,如此的範圍、規格和持續性,真正的國際化視野,不僅在國內首開先河,也使論壇當之無愧地成為與歐洲歌劇論壇、美國歌劇大會和德國劇院聯盟大會等同樣受到重視的歌劇論壇盛會。

同行間的資源交流和信息共享構成了論壇的多元化功能中最務實的部分。在歌劇論壇開幕當日下午,聽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部長韋蘭芬介紹《圖蘭朵》——「唯一一部具有中國元素和中國背景的西方經典歌劇,也是大劇院29部自製歌劇劇目中上演場次最多、票房銷售率最高的劇目」——以及《漂泊的荷蘭人》、《遊吟詩人》、《赤壁》、《天下歸心》和《駱駝祥子》等劇目,聽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數位化發展部總監克裡斯多夫·魏道爾介紹其高清直播項目,聽來自美國的洛杉磯歌劇院院長克裡斯託福·傑拉爾德·凱爾奇介紹他領導下的歌劇院製作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卡門》和《蝴蝶夫人》,這樣的交流很有商品交易會的色彩。對於一些抱有「為藝術而藝術」的文藝範兒們而言,將崇高聖潔的藝術等同於商品可能是難以容忍的,但在當今世界,沒有成功的商業運作,藝術的存在將勢同無源之水,這是頭腦清醒的從業者們並不迴避的事實,儘管,政府和機構的贊助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的「交易會」也確實是富有成效的。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在第三屆論壇期間就成功地進入西雅圖歌劇院的視野。

新的思路和運營模式的借鑑與吸納,也是論壇的重要功能之一。維也納歌劇院,在理查·施特勞斯生活的年代即以「配置龐大、輝煌壯麗的演出」著稱,很少會有人覺得這座世界音樂之都的歌劇殿堂會有危機感。此次前來參加論壇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魏道爾先生也告訴人們,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每個演出季大約有300場演出,其中包括50部歌劇和10部芭蕾舞劇,由國家歌劇院樂團音樂家組成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每年還舉行80場左右的音樂會。這樣,歌劇院每年的聽眾接近百萬,2013-2014演出季的售票率達到驚人的96%,這意味著幾乎每場演出的門票都銷售一空,而其中歌劇演出的上座率更高達99.63%。門票收入佔到劇院總預算的50%,約1.09億歐元,一個晚上就達13萬之多。因此,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並沒有市場營銷部門,也沒有市場營銷預算,但是該劇院的上座率基本能達到100%。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魏道爾先生承認,歌劇院依然面臨財政方面的困難,由於政府不願增加每年5500萬歐元的補貼,所以歌劇院謀求新的途徑增加收入,其中之一就是高清直播項目,即通過數字平臺推介歌劇產品。這與國際大劇院今年大力推出的歌劇電影有異曲同工之處。

當然,資源交流遠非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的全部內容。對於不奉行竭澤而漁式運作的歌劇從業者,「務虛」的前瞻式探討同樣重要。回顧每一屆歌劇論壇的議題,均以不同方式涉及世界範圍內歌劇藝術的現狀與發展、歌劇製作與政府支持、機構贊助、市場前景等,今年的中心議題為「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對歌劇創作製作的影響」、「東西方觀眾傳統審美觀念對歌劇創作的不同需求」等,在探討的深度和廣度上更有進一步開拓。

國家大劇院歌劇論壇最大的啟示和令人振奮之處還在於,它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胸懷,看到一種全球化時代可貴的攜手合作精神。正如魏道爾先生談及與同行的關係時所說:「我們是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相關焦點

  • 2018中考語文名著考點整理:《駱駝祥子》
    3、主題思想: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苦難生活,揭露和聲討了把祥子逼進深淵的黑暗社會,說明了舊社會憑個人奮鬥發家只不過是一種幻想。   4、藝術特色:作品的悲劇性色彩,平民化語言,合理的心理描寫以及環境描寫。   5、精彩名句:①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並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 英文歌劇《紅樓夢》把中國觀眾看哭了 用世界語言演繹中國故事
    也有觀眾認為,雖然聽演員用英文演唱中國故事有點「怪怪的」,但演出整體製作精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新穎的感覺。「夢之隊」用世界語言演繹中國故事英文歌劇《紅樓夢》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批華人倡議創作,並由美國舊金山歌劇院製作,主創陣容是被稱為全明星「夢之隊」的海外華人精英藝術家。
  • 《駱駝祥子》是「致鬱系」?去掉男主光環,祥子其實沒那麼可愛
    這次讀《駱駝祥子》,讓我難受了好幾天。一開始,我心疼祥子,覺得他可憐,那麼要強卻混不出個人樣來。再讀,我發覺祥子其實也沒那麼可愛。他的不幸,固然和舊社會的種種壓迫相關,但其實,祥子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祥子,是窮人的一面鏡子。「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 成都小升初必讀名著:《駱駝祥子》讀後感
    小學期間,我們會被要求讀一些必背的文學名著來增加自身的素養和閱讀,下面是《駱駝祥子》讀後感   在讀完《駱駝祥子》這部老舍筆下具有悲劇色彩的名著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祥子一生夢寐以求的洋車終在無數次巔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確,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造就了無數的遺憾。多少莘莘學子由於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學;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於內外在的原因不能進入各自專長的領域。光靠幻想,夢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樣不知疲倦地追求,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駱駝祥子》這本書?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現實主義小說。(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家)這部小說以上世紀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小說篇幅精短,語言質樸簡單,全文幾乎沒有出現生僻字,任何文化層次的讀者都可以輕鬆捧起書來閱讀。作者老舍先生曾憑這部作品提名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歌劇到底是什麼?女高音黃英答「歌劇十問」
    集歌唱、戲劇、文化、藝術、表演等方方面面於一體,歌劇可以說是音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然而作為西方舶來藝術,用義大利語、德語、法語甚至俄語演唱的歌劇,和中國觀眾總是隔了一層,中國歌唱家常常要花很多努力,才能將之傳遞給中國觀眾。「你不能怪觀眾聽不懂,你不教育、不宣傳,確實是很難的,陽春白雪就是陽春白雪。」
  • 萬紅雲|一輩子不甘心的打工人,駱駝祥子命硬運不硬!
    這些現象不是個例,而像駱駝祥子在那個年代,那個心高氣傲的心氣兒卻是個例。《駱駝祥子》駱駝祥子的一生是失敗的,殘酷的,卑微的,渺小的,無足輕重的。但是,駱駝祥子的命卻有三分硬。從小,他父母早逝,用民間的話說,他生來克父克母。他上無兄姐,下無弟妹,獨自一人在世上堅強的活著。從另一個方面說,虎妞難產走在了他前面,他生來又應徵了命硬的說活,叫做命硬克妻。
  • 《駱駝祥子》:「老姑娘」虎妞耍心機嫁給祥子,爭取來的卻是悲劇
    在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席捲北京城乃至整個中國時,它所倡導的「平民文學」浪潮中出現了一朵不可忽視的浪花——人民藝術家老舍。老捨生於窮困,父親早亡,母親靠洗衣謀生。 這樣的家庭環境使得老舍的文學目光無比貼近社會底層人民,用有溫度的筆觸描繪他們的悲苦。
  • 《駱駝祥子》:虎妞告訴我們,身為女人,這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都說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就哈姆雷特 ,在讀《駱駝祥子》這本書時,你看到的是什麼呢?是一個社會底層人士的無奈還是不屈服於命運的不斷反擊?我看到的,反而不是祥子,而是祥子身邊的那個女人——虎妞。《駱駝祥子》:虎妞告訴我們,身為女人,這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普通人的生活尚且十分艱難,更不用說是一個女人的處境,但是從虎妞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一些道理,這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錢是人的膽兒——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文中,虎妞是一個「強勢、狠毒、厲害」的複雜角色。
  • 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用聲音傳遞中國夢想
    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用聲音傳遞中國夢想   7月4日,「開放合作看遼寧」網絡媒體遼寧行來到了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聆聽世紀華音,仿佛步入時空隧道,回眸千年之前民族音樂時空,穿梭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藝術殿堂。
  • 第三屆徵文大賽|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
    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作者陸佳妮「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合上書本,我不免為祥子的悲慘命運唏噓……祥子曾經是多麼的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所有用來讚美勞動人民的詞,放在他身上都不過分。他每天拼命的拉車,三年時光,他也終於買上了自己的第一輛車。但是,他的車被亂兵搶走,被虎妞誘騙,積攢的買車錢被孫偵探搶走……祥子的人格在一點點的崩塌,思想在一點點的腐朽。
  • 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一個民族的聲音
    華格納一生創作的歌劇很多,聽華格納,首推《尼伯龍根的指環》。  《尼伯龍根的指環》是華格納耗費了整整25年時間完成的心血結晶。它是由序劇《萊茵的黃金》、第一部《女武神》、第二部《齊格弗裡德》、第三部《眾神的黃昏》四部音樂歌劇組成。這部歌劇全部演出長達16個小時,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歌劇,足以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看完它,需要極大的耐心。
  • 《駱駝祥子》小福子:一個悲苦的被原生家庭拖累而死的女孩
    小福子取了個非常吉祥的名字,可她卻一點福氣都沒有,在《駱駝祥子》中,她是最悲苦的女人,她短暫的一生都是為養活家人而活。19歲被賣身,被人拋棄回來接著賣肉,小小年紀承受著別人不能承受的悲酸和壓力。但這一切非但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同情,卻被人歧視嘲笑,就連她的父親也是一邊花著她的錢,一邊恨她罵她不要臉。
  • 歌劇演員的聲音為何可以擊碎玻璃?
    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步履從容地走上舞臺,頭戴一頂角狀頭盔,身穿金色胸甲,拖著長長的金色髮辮,吸氣時胸脯鼓脹,輕啟朱唇,吐出高音音符震撼人心,香檳酒杯碎了,眼鏡鏡片震裂了,樹枝狀的裝飾燈炸裂了,她的聲音「摧毀」了音樂大廳。漫畫和喜劇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但是,現實生活中居然也會上演如此精彩的好戲?歌劇演員真的可以擊碎玻璃?
  • 從時代與生活的土壤提取藝術的DNA
    而且,面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幾乎所有的著名世界歌劇院和同行都關注了中國,其中有一些則進一步寄求著合作的機遇。然而,令業界感到尷尬的是,大量一股腦兒創作出的歌劇新作並沒在社會上產生應有的廣泛和深入的影響。從義大利到德國,俄羅斯再到美國,歌劇每到一個文化創新力強的國家,都會經歷一個音樂語言、文化精神和國際性藝術呈現本土化的過程,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中國的歌劇來說,本土化同樣應該是必經過程,這之中,歌劇所應有的人性情懷、文化精神和當代性是應有的重要內容。然而本土化的路徑同樣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創作者們的另一種創作惰性,正是表現在自我重複,沿用過去的創作套路。
  • 《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舊社會女性的悲劇史!
    如果說祥子是被舊社會摧殘了精神與肉體的年輕勞動者,那麼對於其中的女性角色小福子來說,人生就是無數的苦難堆積起來的地獄!小福子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那時候的家庭似乎都是不幸的),酗酒而無能的父親,卑微而懦弱的母親,還有兩個拖油瓶一樣的弟弟!
  • 新世界小紅襖和駱駝有什麼關係 駱駝是在暗示什麼
    不過很多觀眾已經發現,每次小紅襖出現都會有駱駝這個東西,這會不會是一種暗示呢?小紅襖和駱駝究竟有什麼關係?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番,不妨一起看看吧。  小紅襖和駱駝有什麼關係  在《新世界》關於小紅襖的劇情中,每每他出現都有駱駝存在,他殺小朵的時候有駱駝,小朵出現的茶館也有駱駝,此次他二次作案同樣有駱駝。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來源 信網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
  • 《蝙蝠》復排 讓中國歌劇舞臺留下輕歌劇品種
    陳蔚對記者說:「我之所以願意接受國家大劇院的邀請,是因為這部輕歌劇是我國歌劇演出中的重要作品,去年在英國導演史蒂芬·勞利斯的執導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我們這次做的是讓這樣的成功延續,讓中國歌劇舞臺能夠留下輕歌劇這一受歡迎的品種,因為在中國做一部輕歌劇相當不容易。」
  • 人氣小生蔡程昱首次挑戰歌劇,莫扎特的《唐璜》到底難在哪兒
    莫扎特歌劇《唐璜》是世界各大歌劇院的常客,但以完整姿態在國內上演的機會不多,中國指揮家也很少在國際舞臺指揮演繹。今年初,許忠作為首位登上雪梨歌劇院的中國指揮家,執棒澳大利亞歌劇院一連演出了8場《唐璜》。時隔半年,7月24日-25日,他將把這部歌劇帶到上海大劇院,指揮上海歌劇院連演2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