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音樂會《湯顯祖》巡演澳大利亞 南半球颳起一...

2021-01-15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張朝登上海報導
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音樂會《湯顯祖》巡演澳大利亞

昨晚,上海音樂學院《湯顯祖》澳大利亞巡演來到第三站,雪梨歌劇院2700餘座音樂廳座無虛席。此前,這場歌劇音樂會已在墨爾本大學維多利亞音樂藝術學院新建的漢森·戴爾音樂廳及墨爾本演奏中心演出兩場,4月9日還將在雪梨音樂學院交流演出。

一個「人」的心路歷程

集成上海音樂學院各學科創作演出力量的原創歌劇《湯顯祖》,2017年1月首演於國家大劇院,當年5月登上「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舞臺;去年1月作為開幕演出亮相匈牙利歐洲青年歌劇節,並應邀在捷克亞納切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作訪問演出,12月又以音樂劇場的形式在寶島臺灣巡演。回憶《湯顯祖》一路走過的歷程,青年編劇陸駕雲如數家珍。此次海外巡演,因為路途遙遠,無法攜帶所有布景,加之演出場地均為音樂廳,新的歌劇音樂會版《湯顯祖》應運而生。

作曲家徐堅強為新版作了配器調整,加入了嗩吶、古箏、二胡、笙、笛子、中胡、琵琶等民族樂器,還運用不同戲曲曲牌來表現角色經歷與性格,例如《好一個奇男子》運用《茉莉花》的曲調演變而來;《湯府大喜》《折柳別》《春之歌》等從江西採茶調的音調變化而來。陸駕雲則以湯顯祖的生命階段劃分,讓作品線索變得更為清晰,「從青年時代的意氣風發,中年面對各種選擇時的堅持,直到50歲生日當天《牡丹亭》上演,我相信即便不了解湯顯祖的異國觀眾也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路歷程和他最重要作品誕生的基礎所在。」

陸駕雲的判斷沒錯,無論是在墨爾本還是雪梨,從開場時的略帶矜持,隨著劇情深入,觀眾的投入也漸入佳境。將近3小時演出結束後的謝幕堪稱「瘋狂」,每位觀眾都鼓掌歡呼。

一部劇的藝術使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身著水袖戲服的杜麗娘一登臺便驚豔全場,飾演杜麗娘的孟子毓是上音音樂劇系大四學生。包括孟子毓在內,《湯顯祖》主創團隊均來自上音,黨委書記林在勇擔任總策劃並作詞,歌唱家、院長廖昌永任總導演,青年教師施恆任導演;上音研究生胡斯豪、孫卓漢、蘇航,聲樂歌劇系青年教師陳京蔚擔綱主演,樂團成員來自管弦系,合唱團來自聲樂歌劇系,舞臺視覺呈現由數字媒體藝術學院師生製作,劇務則由藝術管理系學生承擔。

「這次『走出去』的規模在上音院史上可謂開先河。」帶隊演出的林在勇介紹。他為《湯顯祖》設計了半文半白的唱詞。墨爾本演奏中心的伊莉莎白·默多克廳臺口較淺,樂池無法下降。演出現場,身著中國傳統服裝的民樂演奏者們登上舞臺,無意間成為演出的後景,合唱團成員們則站上二樓,和舞臺遙相呼應。無論是聲音效果還是舞臺意境的設計,雖為因地制宜的調整,仍可見精心之處。

相關焦點

  • 上音《湯顯祖》澳洲熱演!沒想到,《聲入人心》圈粉圈到了南半球
    a life of dreams(充滿夢的一生)、from China with love(來自中國,與愛共至),如果說,東方寫意的演出海報上這些關鍵詞,給了當地觀眾關於湯顯祖的第一印象,那麼,在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音樂會《湯顯祖》上演後,對於東方式的哲學與審美,無論是夢還是愛,觀眾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 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大劇院 聚焦李大釗一生
    原標題:一曲「我心中嘹亮的號角」贏得觀眾心 聚焦李大釗探尋真理一生,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大劇院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現場。  昨晚,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音樂會版亮相上海大劇院,作品聚焦李大釗在短暫的人生中,如何堅持探尋真理,為喚醒民眾撞響「晨鐘」。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來源 信網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著名歌劇作曲家、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席王祖皆,中國歌劇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楊巖,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徐兆仁,湖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作曲劉長遠,南京藝術學院聲樂系主任、歌劇《韓信》執行導演謝琨,山東省歌舞劇院原院長
  • 音樂會版歌劇《唐·璜》 劇場與網際網路+的"化學反應"
    東方網6月3日消息:如今,網際網路+正深刻改變著每個行業的發展形態,其中也包括文化演出市場,申城昨晚的一場音樂會就是一個縮影。  【音樂實況】  昨晚,上海音樂廳舉行了2014至15音樂季的閉幕演出,由世界知名指揮家勒內*雅各布執棒歐美頂尖古樂團弗萊堡巴洛克樂團,演繹莫扎特經典音樂會版歌劇《唐·璜》,演奏家們使用的都是來自巴洛克時期的「古董」琴,其中,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古鋼琴,還差點讓閉幕音樂會無法舉行:  【實況】  古鋼琴是一種15世紀至19世紀初用的鍵盤樂器,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 歐美大戲與中文原創齊飛 上海上半年音樂劇演292場
    《德語音樂劇明星音樂會》周日於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收官,首輪開票20分鐘即售罄,不僅場場座無虛席,而且場內觀眾之年輕、對德語歌曲的同步跟唱,都讓作曲家西爾維斯特·裡維極為驚喜。這只是今年滬上音樂劇市場迎來井噴、成績亮眼的一斑。據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全市音樂劇演出共292場,吸引觀眾28.7萬人次,票房收入6152.63萬元,同比增長51.9%。
  • 「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
    ——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優秀畢業生及優秀的年青教師、副教授、國家一級演奏家、國內外一流的音樂表演藝術家組建成的精英樂團。2016年隨樂團到武漢、昆明、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參加全國巡演。獲得亞洲藝術盛典「魅力中國」優秀指導教師獎;第四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國際導師獎。參加第五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遼寧賽區鋼琴組評委; 全國藝術經營電視盛典「輝煌中國」遼寧賽區鋼琴組評委;2006年在瀋陽音樂學院成功舉辦了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陶濤自幼從師於著名音樂家汪立三教授,學習鋼琴合作區理論。
  • 「水磨新調」3D全息音樂會亮相「青年藝術創想周」
    據《東方早報》報導,昨今兩天,運用全新3D聲音技術的張軍「水磨新調」3D全息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上演。作為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創想周」與2013第四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電子音樂周推出的重要演出,本次演出也是國內首次將「3D全息聲音」技術與舞臺藝術相結合。
  • 華格納歌劇進大劇院 「鋼琴公主」陳薩獻獨奏會
    曾經在蕭邦誕辰200年之際,陳薩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音樂會,分別被當地媒體評選為「年度十大音樂會之一」和「年度最佳獨奏音樂會」,而今年7月27日的這場獨奏音樂會,則是陳薩在今年首次在北京舉辦獨奏音樂會,可謂吊足了樂迷的胃口。
  • 2015年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國際夏季音樂藝術節課程
    Sato先生被推選為劍橋筑波姐妹城市20周年紀念音樂會的音樂總監和指揮,得益於印尼海嘯的救災工作,音樂會邀請到了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演奏家MickeyKatz、鋼琴家VictorRosenbaum和隆基音樂學院的前總監擔任嘉賓。2008-2009年,Sato先生就職于波士頓市交響樂團,擔任副指揮,曾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JordanHall演奏。
  • 山東大學2021新年音樂會
    培養的學生多位進入美國邁阿密、伊利諾伊、堪薩斯、加州州立大學;英國利茲、謝菲爾德、伯明罕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墨爾本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繼續攻讀博士、碩士學位。  範雅婷  ,女中音,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獲得碩士學位。
  • 波蘭音樂大師潘德列茨基去世,他在上海還有一場未完成的演出
    潘德列茨基去世前年,「老潘」與安妮·穆特一起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呈現的精彩表演還歷歷在目;「老潘」和小提琴家安妮·穆特在東藝演出後 李樂今年,他原定於4月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的音樂會因為疫情耽擱。沒想到,這一次的延期,期限竟是永遠。
  • 原力計劃全國巡演深圳站 喚醒原創音樂多元之「形」
    10月中旬,原力計劃「不凡現場」巡演還將造訪天府之國成都和潮流之都上海,繼續打開第三、四維度音樂原力,釋放20強新人的創造力,歷經選拔、明星製作人的專業指導以及巡演現場的磨鍊之後,他們的現場音樂表現更讓人期待。
  •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今年3月,這一全新版《帕西法爾》已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上演,由復活節音樂節新任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大師克裡斯蒂安·蒂勒曼執棒。而在本屆音樂節上,該製作的全部舞美、服裝、道具和主創團隊人員也都將悉數移師北京舞臺。德國著名導演米夏埃爾·舒爾茨將把其對歌劇《帕西法爾》極具顛覆性的詮釋通過極具簡約風格的舞臺傳遞給觀眾。
  • 維也納莫扎特獨奏團簡介-皇家宮廷古裝音樂會(演出時間:2003年12月...
    維也納莫扎特獨奏團最早於1951年成立,當時由8位活躍於維也納樂團的知名獨奏演奏家,為紀念偉大的作曲家,音樂神童莫扎特爾舉辦了一系列規模巨大的音樂會。  現今,他們已在歐洲各國舉辦過無數次莫扎特紀念音樂會。常年來,維也納莫扎特獨奏家樂團在世界音樂重鎮維也納舉辦了定期的音樂會,同時也吸引了大批前往維也納參觀遊覽的外國遊客,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國內團體和個人。黨和國家領導人如李鵬,李瑞環,李鐵映等人來奧正式友好訪問期間,都專門由奧方安排了該樂團的專場演出。中央電視臺特別多次播放樂團的音樂會並專題報導該團的演出。
  • 用音樂溝通世界第六屆深圳莫扎特音樂周開幕音樂會11月27日奏響
    由於今年情況特殊,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的藝術家們將為音樂周隔空獻上兩場音樂會以及公益講座,屆時學院的院長、管風琴演奏家——翰弗雷德·雷克將在音樂會上致辭,音樂會和講座將採取線上直播的方式,讓深圳人民也能聽到歐洲的聲音。
  • 迪圖瓦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施特勞斯歌劇《莎樂美》來中國首演
    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是歌劇史上最難演繹的作品之一,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音樂手法,問世一百多年來至今仍是驚世駭俗甚至重口味的。6月23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將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帶來「音樂會版」歌劇《莎樂美》,這是迪圖瓦去年因病延期後的履約之行,也是上海交響樂團2017-2018音樂季的閉幕演出。
  • 【文化】跨年之際,有哪些新年音樂會?9場音樂會有你喜歡的嗎→
    跨年之際,去聽一場新年音樂會,來迎接2021的到來吧!上海大劇院與上海歌劇院第七度攜手打造新年音樂會;上海音樂廳90周年,彩虹合唱團10周年,專屬限定新年音樂會;紫禁城建成600年,上海民族樂團原創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將在上海大劇院奏響......9場音樂會,哪一場是你心儀的?
  • 古樂涅槃——本真主義巴洛克音樂在20世紀的復興運動
    義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蒂,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向巴洛克時期過渡中顯赫的人物」「歌劇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紀最出色的作曲家」。同樣作為義大利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的維瓦爾第,他的代表作《四季》堪稱人們最耳熟能詳的年代屬性作品。跨德/英兩國作曲家亨德爾、德國作曲家巴赫作品之多,水平之高,被認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寶貴的音樂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