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照耀》就是一部被名字毀了的加拿大電影,關於一位自小在孤兒院備受冷落的孩子在被小鎮的梅爾夫妻收養後,逐漸敞開心扉的故事。它於2009年在中國上映,遺憾的是,即使豆瓣評分8.6,卻只有795個人看過,601人評分。
碎片式閱讀,快餐文化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主流讓我們連了解一部影片的時間都沒有。這不得不說是這類影片的悲哀,也是我們這時代的悲哀。
這部影片集中了如今耳熟能詳的大牌演員。媽媽是由會說七種語言的迷人女子康妮·尼爾森扮演,她飾演了《神奇女俠》中的希波呂,代表作還有《正義者聯盟》《角鬥士》等;男孩由童星約翰貝爾出演,其代表作有《霍比特人2》《霍比特人3》《猜火車》等;而爸爸則是被稱為最有機會成為12位電視影星的艾丹奎因。
影片開始,是黑白陰鬱的孤兒院。一個小男孩放走了困在室內的鴿子,看著撲稜飛向天空的小傢伙,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過,隨即而來的是受到幾個男孩的欺凌、辱罵。他蜷縮一團,卻無人施以援手。
他們撕爛他的畫,丟向窗外,折斷他的畫筆並威脅下次把他扔下去。這個男孩叫湯瑪斯,他始終沉默著,低著頭,露出膽怯的表情。即使被嘲諷尿床,仍舊一言不發。顯然,這不是他第一遇到這樣的欺負了。
孤兒院就像一個冰冷的牢籠,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束縛著他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我們沒有看到施以援手的大人,或許在他們看來無非是小孩子的打打鬧鬧,無關大雅。
然而,生活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童年的陰影會造成心靈的扭曲,長時間的壓抑終究會在沉默中爆發。在紀實類心理學《二十四重人格》中,主人公在小時候遭受了非人性侵後,若干年後被確診DID幻化出24個「我」來保護自己。
湯瑪斯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前來收養他的梅爾。梅爾媽媽把他領回了家,瀕臨海域的一戶漁人之家。如果說孤兒院的色調是灰暗的,那麼在這自然風光旖旎中則預示著溫情。尤其在海邊湯瑪斯看到彩虹更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梅爾媽媽有著一頭金色捲髮,一雙碧藍色的眼睛,一件明黃的外套。她溫柔如同天使,彩虹般照耀著湯瑪斯的心靈。彩虹象徵著美好的東西,譬如旖旎的自然風光,梅爾媽媽的呵護,鄰居女孩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