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補體蛋白均為單位點常染色體等顯性遺傳

2020-12-03 海邊王小明

(一)補體的編碼基因

補體系統的成分非常複雜,各成分的編碼基因也分散在不同的染色體上,其中的大多數基因已被成功地克降出來,其產物的胺基酸順序也得到測定。補體成分的許多蛋白質分子具有同種異構現象,顯示其具有遺傳多態性。幾乎所有的補體蛋白均為單位點常染色體等顯性遺傳。

編碼人C4、C2及B因子的基因在第6對染色體短臂上,與MHC系統的基因相鄰,被命名為I1類組織相容性基因,此種排列的意義尚不清楚。但有趣的是,第6對染色體上各有2個C4基因位點,分別編碼C4A和C4B,兩者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現已清楚C4基因中至少有1個無效等位基因(nullallele) 可能與自身免疫的發病有關。

與C4和C3反應的許多調節蛋白的基因被組合在一起,在第-對染色體上形成1個超基因家族(superfamily). 此超基因家族編碼的蛋白現已知的有: H因子、C4bp、DAF、CR1、CR2 等:這些產物都有1個60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反覆重複排列的同源區,可能來自間1個基因前體。

(二)補體合成的器官和細胞

人類2周齡胚胎已具有補體溶血活性,出生時其臍血中的補體溶血活性已達成人的一半,出生後1周時即接近其母體水平。由於補體的產生比抗體產生早,故補體對機體的早期抗微生物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肝是產生補體的主要器官,大部分補體可在肝細胞內合成。其他的些器官和組織也能產生不同的補體成分,主要細胞是巨噬細胞(表3-5)。

相關焦點

  • 備孕須知:你知道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怎麼遺傳嗎?
    上一篇我們簡單講述了一下常染色體的顯性和隱性遺傳病,這一篇我們來更深入地講解一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因為它比較簡單,對下一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理解有較大幫助!我們知道常染色體有22對,每一對有兩條染色單體,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這些染色體上有很多基因,用來控制我們人體的方方面面。
  •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能不能做三代試管嬰兒
    有患者表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正常生育情況下,醫生的意見是孕期4個月的時候,做羊水穿刺,有50%的機率遺傳,如果遺傳的話,再引產。我想直接做試管嬰兒,保證胚胎是健康的,就不用做羊水穿刺了。那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能做三代試管嬰兒生健康寶寶嗎?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
  • 可抵抗顯性遺傳阿爾茨海默症的突變基因被發現
    可抵抗顯性遺傳阿爾茨海默症的突變基因被發現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5 14:45:53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Yakeel T. Quiroz、Joseph F.
  • 常染色體顯性VCP突變減弱了PHF-tau的錯誤聚集
    常染色體顯性VCP突變減弱了PHF-tau的錯誤聚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3:11 常染色體顯性VCP亞型突變減弱了PHF-tau的錯誤聚集,這一成果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Edward B.
  • 優生優育,不止顯性遺傳和陰性遺傳,還有其他
    孕育一個可愛、健康的寶寶是個每個家庭共同的心願,但是,有的時候,父母遺傳給寶寶的不僅僅是容貌、性格,也有可能是疾病。研究證實,多種疾病容易在子女身上遺傳。多了解這些具有傾向的疾病,可以及早預防,讓寶寶遠離遺傳病。人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每條都有特定的結構,而且攜帶著不同的基因。
  • 如何看懂血清蛋白電泳圖譜?
    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圖譜  正常血清被電泳分解成6個主要部分:(圖1)  白蛋白  α1球蛋白區域:α1抗胰蛋白酶,酸性糖蛋白,α1抗糜蛋白酶  α2球蛋白區域:結合珠蛋白,銅藍蛋白,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  β球蛋白:轉鐵蛋白、血紅素結合蛋白、β脂蛋白及補體;它們可遷移成清晰的β1和β2帶。
  • 常見血清蛋白電泳掃描及圖譜
    ;α1抗胰蛋白酶;α2:HP;CP;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β:轉鐵蛋白;補體系統;β脂蛋白γ:IgG;IgM;IgA;IgD;IgE  二.雙白蛋白血症型:    主要特徵:在白蛋白部位有兩個區帶,光密度計掃描出現雙峰,呈剪刀狀。
  • 遺傳學檔案——染色體的秘密
    遺傳性疾病通常可分為三類:  1、染色體疾病主要是染色體數目的異常,又分為常染色體異常和性染色體異常。  2、單基因遺傳病指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其中的1個或2個發生異常,根據遺傳方式又可分為三種:  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果父母雙方之一帶有常染色體的病理性基因是顯性的,那麼只要有一個這樣的病理性基因傳給子女,子女就會出現和父母同一種的疾病。目前已知這類疾病有1200多種,如多指畸形,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等。
  • 教師招聘考試巧解人類遺傳病題
    人類遺傳病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比較繁瑣,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多基因和染色體異常的遺傳病,再加上近幾年多以遺傳系譜圖、相關圖表為載體,以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係為背景信息進行考查,學生學習該部分知識會很吃力,此文旨在總結歸納該部分的知識點,介紹人類遺傳病解題的巧辦法,便於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本部分知識。
  • 【完虐學霸】遺傳系譜圖,再也難不住你!
    (馬上點標題下藍字"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取更多學習方法、乾貨) ——生物姐 遺傳系譜圖解題一般步驟: 1、顯隱性判斷: 代代發病一般為顯性,隔代發病為隱性>2、致病基因位置判斷 基本方法是根據性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的遺傳規律確定,若不符合則是位於常染色體上。
  • 高中生物伴性遺傳試題
    >D.此系譜的狗色盲性狀遺傳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2.丈夫的哥哥患有半乳糖血病(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妻子的外祖母也有此病,家庭的其他成員均無此病。經調查,妻子的父親可以視為基因型純合。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細胞質遺傳病13.(06江蘇)如下為甲、乙、丙、丁4種遺傳性疾病的調查結果,根據系譜圖分析、推測這4種疾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以及一些個體最可能的基因型是①系譜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系譜乙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系譜丙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系譜丁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 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檢測是什麼技術?
    ▲X染色體(左),Y染色體(右)。在性別決定上,XX為雌,XY為雄。通過DNA-Y染色體的檢驗可以發現這個遺傳標記,並確認是否屬於同一父系關係。但雙方更具體是什麼關係,如爺孫、叔侄、兄弟,還是父子等,就需要進一步檢測,比如再做一個常染色體的STR檢測。
  • 科學網—棉鈴蟲顯性抗性突變被找到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四跨膜蛋白編碼基因(HaTSPAN1)通過點突變(L31S)導致棉鈴蟲對Bt殺蟲蛋白Cry1Ac產生顯性抗性。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偵探故事。」合作作者、亞利桑那大學教授Bruce Tabashnik表示,「如果沒有遺傳技術的最新進展,就不可能發現單個DNA鹼基對的改變導致棉鈴蟲基因組中數以億計的鹼基對產生抗性。」
  • 二、人HLA基因圖及其遺傳特徵
    是基因交換率在基因圖上的圖距單位,重組頻率在1%的兩個連鎖基因之間的距離為1cM),A-C為0.6cM,B-C為0.2cM,B-D為0.8cM,HLA基因群全長距離約為4cM。Ⅲ類基因區包括補體C2、C4、B因子,此外,21羥化酶A與B、HSP70(heat shock protein70,熱休克蛋白70)和腫瘤壞死因子α、β基因也在這裡。21A是假基因,21B具有編碼21羥化酶功能。21羥化酶是腎上腺皮質合成皮質醇和醛固醇必不可少的酶,如酶缺乏,可導致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   HLA和H-2基因的比較見圖6-5。
  • 《生命的基因密碼:遺傳》第一章 生命之謎遺傳概述
    染色體在細胞的有絲分裂期由染色質螺旋化形成,用於化學分析的原核細胞的染色質含有裸露的DNA,也就是不與其他類分子相連。而真核細胞染色體卻複雜得多,由四類分子組成:即DNA、RNA、組蛋白(富有賴氨酸和精氨酸的低分子量鹼性蛋白,至少有五種不同類型)和非組蛋白(酸性),其中DNA和組蛋白的比例接近於1:1。
  • 人類遺傳中的顯性/隱性特質的例子
    顯性特質隱性特質黑髮囊腫性纖維化正常體質苯丙酮尿症正常體質家族黑蒙性白痴症註:等位基因:一個基因的可替換形式,它能夠出現在一個染色體的特定位置  顯性等位基因:一個相對強的基因,它攜帶的特徵被表現出來而掩蓋了相對弱的一個基因的效果。  隱性等位基因:一個相對弱的基因,當與一個顯性等位基因配對時,它攜帶的特徵被掩蓋而不表現出來。  簡單顯性-隱性遺傳:一種遺傳模式,一個等位基因支配另一個,使得只有它攜帶的特徵被表現出來。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A與a結合形成Aa,則表現的性狀是:     A、隱性性狀B、顯性性狀C、都有可能D、都沒有可能     14.白化病為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一對夫妻均為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正常人,他們生一個正常的兒子的概率為     A.12.5%B.25%C.37.5%D.75%     15.下圖為某人的控制兩對性狀的染色體及上的基因
  • 骨軟骨瘤病,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以多發性外生性骨疣為特徵
    導語:股軟骨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通常情況下會引起多發性骨性包塊兒的典型症狀,可能會伴有畸形,骨折,疼痛,肢體功能障礙以及神經血管受累等伴隨症狀,有惡變的可能性,在治療方式過程中主要選擇為手術治療,一般來說手術後效果是比較好的,而局部的復發率很低。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特殊的情況,由於本病為多發性,如果採用外科治療很難做到全部切除,因此應該嚴格把握手術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