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中國電影觀眾是極其殘酷的一年,春節檔影片集體撤檔,進口大片紛紛在全球撤檔,已經停止營業80天的影院遲遲沒有等來復工的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觀眾抱著在影院看一部喜劇電影來消解壓抑心情的想法落了空。
好在,觀眾今年沒法在電影院觀看喜劇的遺憾被這次免費點播的《大贏家》給填補了。而從影片《大贏家》最終呈現的效果,這部輕鬆歡快高品質的電影並沒有辜負觀眾通過觀看一部喜劇釋放壓力的期望。
與網絡上播出的「網大」不同的是,《大贏家》這部影片無論從主創團隊上,還是內容製作上,它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院線電影的量級,所以即便由原來只能花錢購票去影院觀影改成現在的在線免費點播,也沒有影響它的製作質量和內容品質。而擁有「太好笑」和「高智商」這兩張王牌,也讓《大贏家》這部輕鬆解壓的高級喜劇影片躋身到優秀喜劇行列,碾壓當前很多依靠低俗和段子來刻意製造笑料的院線喜劇電影。
能夠讓觀眾從頭笑到尾,《大贏家》的喜劇來得真的夠高級
《大贏家》無論從主創團隊還是幕後製作公司上,都是一部大體量的影片,不同於大多數院線一日遊的圈錢影片。
主創上,影片由於淼導演,大鵬、柳巖、代樂樂、張子賢、田雨等實力演員主演,強大的主創陣容讓其不同於以往觀眾從網絡上看到的網絡電影;製作公司上,影片有著磨鐵娛樂、鯨影業、聯瑞影業、之升(上海)影業、浙江橫店影業以及貓眼電影等國內一線影視巨頭的身影,也不同於那些無資歷無資金實力無製作能力的小體量影視公司。
因此,如果結合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幕後公司以及最終的品質,《大贏家》這部電影即便選擇在電影院上映,最終票房至少也會達到六七億的體量,甚至更高,衝進10億票房行列。(註:由於淼參與編劇的《情聖》獲得6.57億的票房,導演的《來電狂響》獲得6.41億的票房。)
而在經過《情聖》《來電狂響》這兩部喜劇的成功打磨後,導演於淼的《大贏家》在喜劇創作上也更為成熟,笑點也更為密集和自然,也真正做到了從頭到尾都不缺少喜劇的爆發點。
從喜劇層面上看,《大贏家》的喜劇依靠兩大要素,一是一波三折,令人意想不到的劇情發展,影片圍繞的核心事件「搶銀行」案件能否成功,並在這一過程中各個突發事件不斷反轉,進而產生喜劇效果。
劇情上,大鵬在影片中飾演的嚴謹在觀察周邊環境時被群眾識破抓獲;正式搶劫時排隊取號被同事責備;向同事「打劫」時,同事們還擔心他搶的錢不夠,多塞給他一些;與妹妹搭檔時,不是落下錢財,就是連自己落下,留下妹妹獨自騎車逃逸;用假槍對準警察時嚇得慫貨老公獨自逃離,引來大爺見義勇為的一頓狂揍;人質以及「殉職」的警察在銀行裡吃著火鍋,銀行外部的警察仍在餓著獨自忙著緝拿「劫匪」。
《大贏家》裡從頭到尾不乏喜劇的笑點,飽滿的劇情以及接連不斷的黑色幽默爆發出一個又一個的喜劇效果。
除了劇情的推動,影片在人物設定上也做足了功課,每個人物都各具特點,嚴肅認真、做事較真的嚴謹一家,以個人利益和前途放在首位的銀行行長,老實寡言的保安,暴躁的大堂經理週遊,溫柔善良的於海嬌,脾氣火爆的銀行職員邢雲株。僅僅是銀行內部,每個人物的性格和定位都不同,都頗具喜感。
除了給每個人物有個清晰的定位外,影片中多個人物的多面性也豐富了人物的塑造。大堂經理週遊、脾氣火爆的銀行職員邢雲株在影片的開始,僅僅考慮的是個人利益,只是很隨便地配合完成「打劫」的任務,甚至不惜和大鵬在影片中飾演的假劫匪發生爭執,然而他們在後來也紛紛被嚴謹的精神打動,轉變立場,站在「正義」的一面,甚至眾人不惜失去工作也要和銀行行長作對,也要幫助「劫匪」完成任務。
劇情上足夠好笑,人物上豐富多彩,這些也撐起了《大贏家》這部喜劇,讓觀眾在輕鬆歡快的觀影中回味故事和人物帶給的啟迪和鼓舞,從這方面看,《大贏家》超越了以往單純追求娛樂的喜劇片,影片也更有深度,更值得關注。
告別純粹的「哈哈哈」,中國喜劇電影才會走得更遠
近些年,中國喜劇電影走向低谷已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是諸如馮小剛、周星馳、寧浩等老一代喜劇電影人正在集體謝幕,電影新人日漸匱乏;二是在喜劇創作上,國產喜劇一直沒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諸如王晶的低俗喜劇,小品演員、相聲演員甚至歌手轉型的喜劇又呈現段子式特點,喜劇包袱陳舊俗套。
而中國喜劇電影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敘事薄弱,這也是一直未能實現突破的真正原因。這也意味著一個好的喜劇作品本身是建立在故事有趣,劇情豐富飽滿的基礎上,而不是想著用多少笑料來堆積成一部作品。
從這方面看,這次給觀眾帶來驚喜的《大贏家》,已經不滿足於提供笑料的喜劇,它更是一部情節精彩,邏輯嚴密的懸疑片,其中的高智商比拼更值得肯定。
具體體現在《大贏家》的事件看起來非常簡單,就是假劫匪和真警察之間的一場對抗,劫匪能否用個人的力量來實現搶劫的成功。
不過在敘事上,《大贏家》影片卻非常完整,電影感十足,尤其是影片中不斷的反轉,更是給不太會講故事的國產片上了一課。具體體現在觀眾以為主人公嚴謹的打劫行動失敗了,他卻又再一次實現了反轉,而且其中給出的依據又是那麼的合理;而在觀眾以為打劫即將成功時,卻又給主人公嚴謹弄出新的挫折,將矛盾不斷升級,製造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而正式在雙方不斷的較量,鬥智鬥勇中,觀眾也迎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像玩過關遊戲一樣,跟隨主人公進入一個又一個的險境之中。
當然對於影片中為何嚴謹在這次「搶劫」銀行中,嚴密的計劃為何總能成功,甚至在大量警方出動下仍時時處於上風。《大贏家》也給出了充分的說明,除了性格上做事認真、思維嚴謹外,嚴謹本身還是一名退伍老兵,他之前有著豐富的作戰和訓練任務,這也幫助他在和眾人對抗中處事不驚,有著驚人的毅力和超乎常人的見識。
從這些層面看,《大贏家》也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片,影片中鬥智鬥勇的部分讓其在故事上顯得更加好看,增強了喜劇之外的表現。
《大贏家》的「高智商」的情節推動,也讓其脫離了以往單純追求「哈哈哈」的喜劇片,思維上的嚴謹和故事上的豐富,也讓這部喜劇片走得更遠。
認真的人往往都不受歡迎,可是正是這些人才成為人生贏家
如果足夠細心,觀眾會被《大贏家》裡諸多做人做事的情節所吸引。影片開始,面對著銀行職員假冒劫匪,除了主人公嚴謹沉浸其中,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劫匪對待外,其他人員,無論是銀行內部,新聞媒體,還是警方,都對於這場「演習」十分大意,並未給充足的重視。
比如行動中的警察,都表現出輕敵的態度,多次將「戰鬥」的時間壓縮,而這種輕視對手換來的結果是,警方付出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員「犧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似乎也在說明,無論是作為普通人,還是執行任務的警方,在處理每件事情都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否則隨意的態度迎接的只能是失敗。
此外,在為人做事上,《大贏家》也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生活中越是較真,越是嚴苛要求他人和自己的人,越是不受他人待見,容易被他人孤立。
畢竟生活太多的人都有惰性的習性,在做事上都注重「差不多得了」,沒有太多的人願意用更多的時間將一件事做到完美,所以當遇到那些較真的人,這些人會表現出極大的不耐煩,不情願,感覺對方不易相處,無理取鬧,不夠圓通。
但是最終到最後,我們又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越是努力的人,越是嚴格要求自己和他人的人,做出的結果也更接近完美,這些人才有更多的機會升職加薪,走向領導崗位;而那些平時對工作不嚴謹,總是出現錯誤的人,在工作上並沒有太多的進步,最終被公司開除,成為最終的失敗者。
人生的「大贏家」最終還是屬於那些努力拼搏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分耕耘十分收穫」,我們付出多少,最終的收穫也將對應的是多少。
所以,哪怕我們一時失意,受到同事排擠,領導責備,但只要我們站在正確的立場上,敢於拼搏,勇於做自己,我們終能成為人生的「大贏家」,在一路前行中,實現自我和社會的價值。
作者:雪夜我獨行
郵箱:625149349@qq.com
聲明: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若未經作者同意,私自轉載到其它平臺擅自使用原創功能的,一經發現,作者將對其投訴並追究其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