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香蕉之外,芒果無疑是廣西最大宗熱帶水果的代表,也是近年來最具市場發展潛力的黃金種植產業。
廣西地處亞熱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使廣西的水果品種豐富,產量巨大。其中芒果約佔廣西水果總量的 21%,熱帶水果產量的 20%。早在 2015 年,廣西芒果產量便超過海南居全國首位;2017年產量佔約全國 35%,高於第二位的海南省 6 個百分點,第三位雲南省的 20 個百分點。
小芒果,大產業
中國芒果看廣西,廣西芒果在百色。
百色芒果至今已經歷了30 多年的產業化發展歷程,百色右江河谷是全國三大芒果的「天然溫室」之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時間長,氣候溼潤,降水充足,具有得天獨厚的芒果種植氣候條件,是我國最重要的芒果產地之一。
得益於獨特的種植條件,百色種植的芒果具有核小肉厚、香氣濃鬱、肉質嫩滑、纖維少、口感清甜爽口等鮮明的特點。從 2015 年開始,「百色芒果」先後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證,還入選了中國 - 歐盟互認的地標農產品名錄,田東縣和右江區更是先後被授予「中國芒果之鄉」稱號,並通過無公害水果產地認證,逐步從一個地方特產轉變成了馳名全國的名優果品。
百色芒果主要分布在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田林縣 4 個產區,栽培芒果品種有 30 餘個,主要分為早、中、晚熟三類品種,主栽品種有臺農 1號芒、桂熱芒 82號(桂七芒)、貴妃芒、金煌芒、桂熱芒 10 號、紅象牙芒等,上市時間從 6月份一直持續到 9月份。其中早熟品種包括臺農 1號、貴妃和臺牙等;中熟品種包括桂七、金煌等;晚熟品種包括桂熱芒 10 號、凱特芒等。其中以臺農 1號的種植面積最大,約佔總面積的 60% 左右,而由廣西省熱帶作物研究所 80 年代培育的桂七(桂熱 82號)種植面積近三年來也在不斷的擴大。
種植面積由爆發式增長到穩定調整
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消費者對高端水果的需求量持續提升,芒果銷售也逐年火爆,百色市的芒果產量和經濟效益也不斷提高,產品供不應求,銷售價格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其實,百色芒果在 2013 年以前是「寂寂無名」的,但百色市從 1985 年開始一直把種植芒果作為振興區域經濟發展、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百色芒果產業化發展逐步進入正軌。2013-2018年,這5年是百色芒果加速發展的時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擴種明顯,種植面積和產業規模屢創新高,繁榮非常。
從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獲悉,百色芒果種植面積從2013年的47.85萬畝發展到 2018 年的約 128.7 萬畝,擴大了2.7倍;2014-2018 年的年均增長速度 15.7%,擴種迅猛。芒果產量從 2013 年的 21.37 萬噸提高到 2018 年的 47.88萬噸,增加了2.2倍,幾乎佔了百色市水果產量的 40%,2014-2018年的年均增速 16%。
至 2019 年底,百色市芒果種植面積突破 130萬畝,以種植芒果為主導產業的鄉鎮達45個。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廣西芒果產量達到 79.81萬噸,比 2018 年同比增長 25.5%。今年,百色芒果年產量達到 100萬噸,實現了面積百萬畝,年產量百萬噸的「雙百萬」目標。
近年來百色芒果的產值也直線飆升,從 2014 年的 17億元上升至 2017年的 33 億元,2018 年更達 40 億元以上。經歷了規模化種植的起步階段,爆發式增長階段,在 2018 年,百色芒果的擴種現象稍顯理性,開始回溫,略有減少,進入 2019 年,百色芒果種植面積穩定在 130萬畝上下,開始進入穩定發展的調整階段。
桂七芒
貴妃芒
澳芒
鷹嘴芒
散戶種植為主,果園管理粗放、技術缺乏、用肥單一
在百色,種植還是以散戶為主。
百色芒果以山地種植為主,一畝地可以種植 50 株芒果,種植規模集中在 10-20畝,95%以上都是散戶種植。50-100畝以上的都是大戶,相對較少,萬畝以上的都是合作社的形式居多。種植群體 60後、70後是主力,但在百色芒果的種植和銷售鏈中,也活躍著不少 80後、90後年輕人的身影。
散戶種植也直接導致種植端痛點橫生,果園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管理粗放。在百色,約有 45% 的果園是先種樹後改造,果園基礎設施不配套或質量差,尤其是水利設施成為多數果園發展的瓶頸。大部分主產區果園用水全靠天,抗災能力弱;缺水造成樹體養分積累不足,影響開花坐果、授粉受精和果實生長的情況較普遍。
據田東縣八閩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德恩介紹,百色市專門從事芒果生產技術推廣與研究的技術人員不足 30人,高級農藝師更是寥寥,根本難以全面承擔起果農快速增長的生產勢頭對技術指導的需求;再加上很多都是老果農,憑經驗種植者居多,缺乏技推人員的指導和培訓,造成果園管理粗放,座果晚、產量低、品質差、樹早衰,比價效益不高,進而又減少投入或放棄管理,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在百色病蟲害防治和用肥上也缺位嚴重。例如,在果實套袋、誘蟲燈、誘蟲瓶、黃板等芒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在果農中間的普及率很低,特別是夏季的防治措施跟不上,部分果園露水斑、炭疽病、果實蠅為害較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和商品價值。在用肥上,大多以大肥為主,極少施用有機肥料,肥料元素單一,造成部分果實生理性病害,表現為外觀完好,但內部已腐爛變質,集中產生在金煌芒、凱特芒等大型果品種中。
價格跌宕起伏,經濟效益可觀
隨著百色芒果產業的快速發展,芒果的市場平均收購價格這幾年由原來的 3元/公斤上升至 5—8 元 /公斤,經濟效益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芒果的價格近三年也波動很大,行情動蕩。
據田陽縣大豐農業總經理程文波介紹,今年是閏年,百色氣溫起伏、短時溫差較大,災害性天氣也較正常年份稍多,投產果園產量、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如四月清明的連日暴雨、五月初的日灼及之後的大風暴雨甚至冰雹極端天氣,都對芒果造成了一定的減產。不過,由於自 2016 年以來新種芒果片區開始進入投產期,預計今年百色芒果產量整體與去年持平。
再加上 6月中旬廣西大範圍的降雨確實給芒果生產、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多是區域性的,對百色芒果整體影響不是很大。
程文波表示,百色的芒果是全國唯一統一上市的水果,今年最早一批是在 6月1號上市,不同品級之間的芒果價格相差仍然比較大。以百色臺農為例,一級果收購價最高可賣到 3.2 元 /斤,而二級果能賣到 2元 /斤就是高價了,普遍都在 1.5元 /斤左右。今年芒果整體品質較去年有所下滑,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果商的積極性不是太高。不過隨著第二批果上市,品質有所提升,行情也趨於穩定。
田陽縣綠農農資總經理肖創基也直言,近三年百色芒果產業瞬息萬變,價格跌宕起伏,行情不穩,很多果農都喊著不賺錢,但芒果單項人均純收入還保持在約 7000 元左右,所以,這幾年果農的種植積極性還比較平穩,品質為王,優質的品種果還是能賣上高價。一般情況下,在前期種植中,需要投入芒果苗費用、肥料費用、人工成本、地租費等,大概一畝成本在 20000 元左右;芒果一年一畝地可以產 3000-4000斤左右的芒果,不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管理水平均會影響到芒果的產量,扣除各項成本,每畝果農淨收入在 4000-5000 元之間,甚至年收入突破 10萬元的也不在少數,種植效益還是頗為可觀的。
所以,當前百色的果農群體除卻本地人,不少是從福建、海南過來包地種植的,都是看好百色芒果的種植前景,但礙於芒果種植的風險性,外來資本注入規模化種植的還不多。
桂七芒品種緊俏,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百色芒果的名聲在消費市場逐漸打響,但在紛繁多樣的 30 餘個品種中,唯獨「桂七」才能稱得上地方特色,它也是被消費者評價最高,甚至有人說,沒吃過桂七就不算吃過真正的芒果。
據肖創基介紹,桂七芒也稱青芒,口感風味佳,既沒有臺農的膩人甜度,也不具備新世紀芒的誘人大果形,但其保持了芒果原有的樣子和口感,味道清甜,水分含量適中,讓人難以忘懷。所以,近年來桂七的種植面積和價格行情都是水漲船高,尤其是價格,最低價格不低於 5元 /斤,最高出現在2014 年採摘尾期,高達 15元 /斤。今年,在芒果行情低迷的情況下,桂七也賣出了5元 /斤的高價。相比臺農 1號 1-3元/斤的收購價,種植桂七的果農平均每斤可多收益 2-3元,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所以,近幾年桂七的種植面積在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果農改種桂七芒果,進入投產的果樹也逐步增多。據悉,2017年,百色芒果種植面積 120萬畝,其中桂七種植面積超過 17 萬畝,主要集中在田東、田陽縣和右江區等地。
病蟲害高發,蘊藏億級農資市場容量
在廣西,除了柑橘,每一個區域果品都是一方農資「富礦」,百色芒果更是蘊藏著巨大的農資商機,農資市場容量在 30-40 億之間。百色逐步成為眾多國內外農資商爭相聚焦和競逐的新窗口,新熱土,各地的農藥肥料廠家瞄準了這塊蛋糕 ,紛紛搶灘。
近兩年,受氣候因素的影響百色芒果的病蟲害呈現出高發的態勢,尤其是病害。芒果主要的病害是細菌角斑病、炭疽病、霜黴病,蟲害是薊馬。據田東縣八閩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德恩介紹,百色近兩年發生比較嚴重的病害是露水斑和角斑病,主要是降雨造成的,目前國內包括全世界都沒有特效藥。而八閩農資團隊制定出的從前期、花期、果期的防治方案,能夠在區域內將發病率控制在 10%以內。
這也造就了百色芒果巨大的農藥市場。經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截止 2020 年 6月27日,我國登記在芒果上的農藥產品共計 61個,登記有效成分包括咪鮮胺錳鹽、咪鮮胺、嘧菌酯、代森錳鋅、多效唑、吡唑醚菌酯、24- 表芸苔素內酯等,登記劑型有可溼性粉劑、乳油、懸浮劑、微乳劑、水劑、水分散粒劑、可溶粉劑等,主要用於芒果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蟲劑等。
由此可見,我國用於芒果樹上的農藥較少,主要是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我國芒果樹登記農藥市場空間巨大,希望有相關登記需求的農藥企業趕緊抓住機遇,搶佔市場。
目前活躍在百色的國內外的農藥企業有拜耳、巴斯夫、先正達、科迪華、諾普信、廣西田園、浙江新農、臺灣興農、江門植保、廈門毅植、青島奧迪斯、陝西湯普森、四川國光、陝西西大華特、海南正業等。大單品有杜邦的可殺得 3000,銷售多以套餐為主。
「芒果修枝長出嫩芽時期、開花整個時期以及幼果期是農藥使用的高頻期,因為如果碰到蟲害爆發期有可能對樹和果造成毀滅性打擊。百色芒果用藥水平相對還是比較低的,但用藥很頻繁,主要集中在花期和掛果期,用藥基本上是一星期一次,全年的話,需要打藥 18 次左右,薊馬尺蠖、蚧殼蟲的抗性逐年增加,要用到 5-7個藥復配進行防治。病害主要以殺菌劑防治為主,現在市場上常用的藥劑有春雷黴素、氫氧化銅、喹啉銅等,多是常規產品的混配為主打,芒果專用藥劑產品還是比較短缺的。」西大華特總經理石寶昌告訴記者。
為打造優質、生態、綠色芒果品牌,百色市農業相關部門對農藥的管控還是很嚴格的,還會不定期頻繁地到田間地頭監測農藥殘留。現在百色芒果用藥多是低毒、低殘留、高效的農藥為主,高度高殘留的農藥早就不見身影,還有很多種的農藥也是嚴格限制使用。果農能見到的,能買到的都是低毒低殘留或者無殘留等可降解的農藥,噴施後一星期至 15天就降解完畢,唯一的問題就是打藥頻率高了,成本自然就高。
市場分化嚴重,推廣困難重重
百色芒果的農藥市場容量在 10 億左右,僅植調劑就有很可觀的市場容量。進駐的國內外農藥企業產品很多,也很洶湧,但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在這裡要想做出點成績,實現上量還是非常困難的,很多廠商在這裡做的都是「一般」。
在百色,區域市場壁壘突出,市場分化嚴重。因為在百色市場很大程度上是被「兩個幫派」所把持,一個是「海南福建幫」,一個是「廣西邦」。前者在 2014 年左右大批進駐百色市場,憑藉著獨有的「膨大」方案在農戶中間有著強大的號召力,而一旦農藥廠商找前者做代理,後者就會排斥這個廠家。
所以,廠商很多時候也是受「夾板氣」,市場推廣和產品不好展開,這也導致很多農藥廠商儘管在百色深耕了多年,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但依舊難以實現快速上量的原因所在。當然,也跟百色芒果整體農資市場「小」有關,例如,在田陽農藥都是以「屯」為單位的,遍地開花,競爭激烈。所以會有很多廠家感覺,拿批發的錢卻做零售的事,而且還不是全款。
未來農藥企業要想實現上量,關鍵還在於要平衡好和渠道商的關係,做好研發,提升產品力,不斷優化方案,做好技術服務,做好試驗示範。
複合肥為主,特肥上升空間很大,推廣吃力
百色的用肥水平跟海南和福建相比也是比較低的。
芒果是需肥量很大的作物,在芒果生長發育至開花結果中,肥料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芒果速生快長、早結豐產的物質基礎。芒果生長發育需16種必需的營養元素,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鈣、鎂的量較大。據統計,每生產 1000kg 鮮芒果需氮肥1.74 公斤,磷肥 0.23 公斤,鉀肥 2.0 公斤。由此看出在芒果生長期,需求最多的是鉀肥,其次是氮肥、磷肥。
芒果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四個階段,分別為催花肥、壯花肥、壯果肥、採果前後催梢壯梢肥,果農用肥結構這幾年沒有太大的變化,複合肥為主打,特肥還處於培育市場的階段,推廣起來稍顯吃力,但發展勢頭強勁。
據肖創基介紹,芒果一株掛果樹年需肥量 20斤左右,按一畝地最大化 55 株算,年用肥成本在 600-700 元左右,百色市芒果的農資容量整體在 20 億上下。
「百色的肥料市場容量還是很大的,果農的用肥觀念還相對陳舊保守,再加上近幾年芒果的價格行情不好,果農用肥很謹慎,很多老果農都是簡單地施用農家肥。芒果用肥總的來說還是以大肥為主,平衡肥多以 15-15-15,17-17-17為主,但是葉面肥每個月都用。特種肥料用的還很少,保果催花的時候會增施少許特種肥料,對價格還是很敏感,認知上也不夠,推廣起來吃力,但可喜的是用肥意識在逐步的轉變中,經銷商也都願意嘗試銷售特肥,也都看好這個新品類,特肥推廣更多還是需要時間和服務的沉澱。」鄭州阿普勒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一部部門經理安坤明表示。
目前活躍在百色芒果市場的國內外的大肥企業品牌有獅馬、康樸、雅冉、安澤(羅馬尼亞)、中阿撒可富、金正大、史丹利、新洋豐、貴州西洋、湖北三寧、深圳芭田、廣東拉多美、四川龍蟒大地、湖北黃麥嶺等。
特肥品牌企業有以色列海法、荷蘭易普潤、深圳潤康、南寧漢和、北京世紀阿姆斯、山東佐田氏、根力多、雷邦斯、內蒙古紫牛、鄭州阿普勒夫等,市場大單品有阿姆斯的爆根。肥種豐富涵蓋葉面肥、水溶肥、菌肥、有機肥等肥料品種,其中,得益於這幾年芒果水利設施的改進,水溶肥市場呈現出良好的上量勢頭。
由於廣西區內資源相對貧乏 ,加上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 ,本地肥企發展步伐相對緩慢。其中,憑藉地理優勢,廣東肥料廠商是率先進軍和搶佔百色芒果市場的「先頭部隊」,更具成本優勢。例如,在百色各個鄉鎮 ,隨處可見廣東肥料廠家的宣傳牆體廣告,在不少的農資零售店內 ,大量堆放在顯眼位置的也主要是廣東的芭田、拉多美等產品。
「我們芭田品牌是從 20004 年就開始進入百色田陽芒果市場,芭田產品經過十多年的耕耘,芭田鉑金系列,芭田黃金系列單品從市場品牌佔有率和銷量上都有很大的飛躍,銷量已從 2004 年的幾百噸上升到 2007年的 8000 噸以上。銷售沒有捷徑,我們主要通過農民會,示範田,現場跟農戶做性價比投入分析,效果對比來進行推廣。接下來幾年我們計劃在芒果區相繼投放套餐肥。未來肥企競逐百色市場的核心競合力主要以終端工作為主,多做示範對比,多做農民推廣會,增強農戶體驗感才是王道。」深圳芭田廣西區域經理陳濤道出了肥企徵戰百色芒果市場實現上量的密碼所在。
整體來看,百色肥料廠商從大肥到特肥都很洶湧,在大肥上,外企在肥效上和穩定性和持久性上產品有著絕對的優勢,在農戶中間更具號召力,相應地,外企特肥品牌在這裡也有不錯的市場佔比。國產大肥和特肥企業不少在廣西建有工廠基地進行地推,在大品類上佔據優勢。未來,芒果專用肥也是趨勢,不少國內廠商在發力,特肥要想實現上量還是要扎紮實實的做好技術服務。
亂象橫生,芒果品質亟待提高
芒果沒有芒果味,這是當前不少消費者對芒果的評價,這也是百色芒果產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所在。火熱繁榮發展的背後,也滋生了很多亂象,品質亟待提升。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個別芒果生產者為了短期利益,未熟先採上市出售,這種不規範行為會對百色的芒果產業造成損害。
其實,這幾年,百色芒果的亂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點:
1.信息不對稱,無法自主掌控定價權。這主要緣於百色當地大多是散戶種植,果農民與收購商市場信息不對稱,難以在價格方面進行自我保護。
2.百色芒果早、中、晚熟品種結構(5:4:1)不合理。6月份早、中期產品一股腦扎堆上市,供大於求,另外,同時期市場還受到海南、雲南芒果的嚴重擠壓。
3.種植管理不規範,濫用膨大劑、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未熟先採等現象嚴重,導致果品品質極差,極大影響廣西芒果的聲譽和價格。
4.電商惡性低價競爭。電商的發展現在對於百色芒果而言是把雙刃劍,不好的一面就是由於電商的發展和監管的不同步,從業人員素質、導致了芒果產品價格戰的產生、低價低質的殘次果充斥,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受到嚴重挑戰。
「2014 年左右,福建果農和經銷商把海南芒果市場做爛之後,開始在廣西包地種植,他們把福建方案帶過來,主要是膨果和拉長,不少果農急功近利,大肆使用植調劑,把種植管理給攪亂了。例如今年不少部分果園還存在過量使用植物生長激素或者還受到之前過量使用植物生長激素的影響,果園產生大量無胚果,倒逼他們為提高果園產量和追求暫時經濟效益,繼續過量使用膨大劑等生長調節劑,犧牲了芒果的品質,讓現在的果子沒有果味,所以這幾年芒果價格一直上不去,不利於銷售,也影響了百色芒果品牌的打造。」
肖創基無奈的告訴記者,整體來說,百色芒果還是需求導向,收購商一味關注果的大小、不要求品質,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包地的人只要求種植的兩三年利益最大化,不會把地養得很好,如此惡性循環。
渠道商層面的亂象就是,區域競爭激烈,賒銷竄貨的現象層出不窮。雖然很多經銷商開始為了謀求新的利潤空間經銷特肥,但很多對於如何推廣,實現上量還是很迷茫,沒有思路,亟待特肥廠商的支持。
與時俱進,科學種植,
芒果產業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百色芒果」成功入選 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榜單和影響力指數評價榜單,在全國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再上臺階。百色市政府也在著力把芒果打造成城市名片,也一直把種植芒果作為振興區域經濟發展、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有政府的鼎力支持,足見芒果種植前景一定會越來越好,是廣闊的,這個產業還是大有可為的。
但在消費者對果品由吃飽向吃好轉變,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的大背景下,百色芒果產業未來的出路一定是由擴規模到提品質、由大到強轉變,才能實現良性高質量的發展。
從種植端來說,政府層面,要持續引進芒果技術人才,充實芒果技推服務隊伍,抓好水果新種、果園標準化生產等技術指導;加大對果農進行高接換種、土壤改良、整形修剪、保花保果、肥水管理等果園改低創高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的技術水平、改造意識和積極性;逐步全面按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操作標準進行生產;繼續調整品種結構,拓展晚熟芒果產業。
果農層面,要從意識和觀念上進行轉變,要與時俱進的種植。在用藥上,提高芒果病蟲害防治意識和技術水平,多使用果實套袋、誘蟲燈等物理防治措施,使用先進的生物防控技術,配合施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在用肥上,要科學合理施肥,多增施有機肥,配方施肥,滿足芒果各個生長期對各種肥料元素的需求。
只有這樣,果農才能從源頭把控,種出優質、生態、綠色的芒果,才能贏得市場、增產增收。這個產業才能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爆發力!
▼
在這裡
挖掘行業深度
傳遞行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