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
古語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的宇宙真是一個天網嗎?天文學家們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著。
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MPIA)的天文學家們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認為大尺度的星系氣體流出和小尺度的恆星氣團運動相互聯繫,恆星氣團運動受到星系氣體流出的級聯控制,並且星系中的氣體分子被組織成一個沿著螺旋臂等間距分布的巨型分子雲,沿著錯綜複雜的絲狀氣體網絡向氣體和塵埃的擁堵中心移動,被壓縮成恆星和行星。
圖1 宇宙物質網
簡單地說,宇宙中遍布物質網。人類可觀察宇宙只是這個物質網的一角。巨大分子雲間距相等,相互之間有絲狀氣體網絡連接。從空洞中流出的氣體從四面八方有序地匯聚進絲狀氣體網絡中各個寒冷的氣體核心裡,誕生一個個恆星和行星;並且繼續進入星系群,流入星系團。
圖2 巨大分子雲與絲狀氣體網絡
儘管天文學家們對這個宇宙網的認識還有分歧,但不管是物質網、磁性網還是暗物質網,宇宙中看起來相互分離並且相距遙遠的星系群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大家都處在一個有形或者無形的大網中。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個宇宙網有多大呢?天文學家們還沒有測量出來。但可以明確的是,2003年發現了14億光年的史隆長城;2011年發現了21億光年的大型類星體群組;2013年發現了40億光年跨度的大型類星體群組和100億光年的武仙-北冕座長城。
圖3 星系之網
天文學家們研究發現,原星系團中年輕星系周圍的氣體以長絲狀排列,延伸超過325萬光年。
這個宇宙網溫度有多高呢?科學家們探測到:太陽表面的溫度達5500攝氏度;太陽內部溫度超過了2200萬攝氏度;科學家們可以人為製造10萬億以上的溫度;而宇宙大爆炸時溫度達到了1.4億億億億度,即普朗克溫度。
那麼,宇宙網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科學界有兩種觀點:一是無限,宇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一是有限。
試想,如果你認為宇宙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再去研究宇宙的起源、物質的起源,還有什麼意義,不是枉費精力,勞民傷財嗎?
所以,目前的主流科學是宇宙有限論。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是代表。我也贊成宇宙有限論。
我認為:空間是絕對黑暗的、無邊無際的,沒有物質,絕對零度。有一片有限的宇宙熱島放出了光明。在這個宇宙熱島上,有物質,有溫度,生活著具有智慧的人類,包括那些正在研究光明的起源、物質的起源、宇宙的起源的科學家。
圖4 宇宙物質分布
圖5 絕對零度附近物質的分布
可見,不管是微觀的還是宏觀的宇宙物質,在絕對零度附近,空間裡的物質分布狀態都是近似的蜂窩狀。而這種蜂窩狀的形成還有一個主要條件:有旋轉。這樣看來,宇宙只是一個漂浮在空間裡的旋轉著的有限的熱島。
這個宇宙熱島是怎麼來的呢?總不會是上帝所賜吧!儘管《聖經》裡有「宇宙有一個起點」的言論。最終,科學家們提出了大爆炸。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物質從密到稀、從熱到冷演化形成的。爆炸之初,宇宙物質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爆炸之後,宇宙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但是,宇宙並不一定就是大爆炸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未必正確。原因就是,人類畢竟是渺小的,直到目前,觀察到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況且,人類的視野還局限在地球上,根本看不到星系或星系團的另一面。從地球上看星球正在向四面八方爆炸,轉過去90度,可能是星球向兩極噴發。所以,說我們盲人摸象一點也不為過。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依據之一是宇宙有限論。膨脹的宇宙向回追溯當然可以追出起點。爆炸不足為怪,為什麼爆炸也可暫不追索。但宇宙演化理論卻背離了宇宙有限論,出現了「空間在伸長或膨脹,而不是星系在空間中運動膨脹」的觀點以及「每一點都是中心,又沒有一點是中心」的荒謬看法。宇宙成了無限的啦。這與提出大爆炸的初衷矛盾。
特別是大爆炸初期,先形成電子、夸克以及膠子,再形成質子和中子及其反粒子。電荷並不平衡、對稱產生。人為製造了矛盾。可笑的是,隨著物質密度和溫度的降低,夸克以及膠子自動形成了質子和中子;質子、中子、電子、中微子自動形成了氫和氦。艱難的核聚變竟然是降低質子、中子、電子、中微子密度和溫度促成的。更可笑的是,大爆炸30萬年後,氫和氦在自引力作用下,逐步凝聚成密度較高的氣體雲塊,直至誕生恆星系統。
這哪裡是大爆炸?分明是大凝聚!而且是物質密度和溫度不斷降低情況下的物質大凝聚。各種物質微粒在大爆炸中依靠自己與生俱來的萬有引力,利用早期物質密度上微小的隨機差異凝聚成恆星系統、星系和星系團,並且被比自己更大的系統吸引著,向前運動。大爆炸的排斥力怎麼突然變成了凝聚力?是上帝安排的嗎?
從80%的星系都是旋渦星系、絕對零度時物質分布呈蜂窩狀的事實,我提出了新的旋渦理論:星球、星系和宇宙都是一個個旋渦。旋渦中的旋聚力旋聚成物質的星球和星系,旋渦中的暗能量把旋聚成的物質呈軸對稱球狀向外分散或膨脹,形成今天的宇宙。太陽系也是個旋渦。我們就待在旋渦裡隨波逐流,只是看不到、摸不到、感覺不到而已。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讓自己的思想跳出「天網」,才能看清天網的真實面目。
圖6 星系的旋聚和膨脹
我的旋渦模型可以解釋天文學家們發現的許多現象。從四種作用力、六種物質態、無數種物質粒子到黑洞、中子星、星系團、宇宙天網都應運而生,並且順理成章,根本不需要上帝的推動和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宇宙蛋的爆炸。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宇宙天網真實地存在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願我們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