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為一。
「大道衍化」
上古算卦分卜和筮,卜用龜甲,筮用蓍草。筮即演算,每根蓍草叫1策,總共50策。取出不用的1策代表太極,這是第一步。49策任意分成兩堆,代表兩儀,即天地,這是第二步。從兩堆中任取1策懸置,代表立於天地間的人,與剛才的天地合稱三才,這叫「掛一」,是第三步。再往下是「四時」、「歸奇」等等,最後成卦。大道以50為滿,天衍卻為49,表示天地自然的法則不能嚴絲合縫,要留一個變量,否則滿了就無法發展變化。五十根蓍草表示天地萬物,不用的一表示天地未生前的太極,也可以理解為代表人的變量「一」。天地大道的演化,皆因有了這個「一」。
「疏而有漏」
第204章,道祖對陸沉說:「疏而不漏即是癥結所在,奉行天道之法,已經不足以立身,故而崩塌。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一生萬物。」 道祖掬起一捧水灑在荷葉上,順勢而下重歸蓮池。手心猶存的一粒水珠沿著掌心紋路緩緩流淌,不斷分岔,一念之差,一步之別,便有了三教百家,將相公卿,販夫走卒。疏而不漏即是天道崩塌的原因,最微不足道的人恰恰是具有改天換地能量的變量一,具有無限的潛能。
「道裂為百」
劍來世界三教經典之源頭《正經》源於神道,世間劍術和修行術法也來源於神道,這就是「道裂為百」。真實世界的先秦諸子百家,追本溯源不外乎周朝上層建築的士,再往遠古追溯就是溝通天地與神鬼人的巫祝了。再看真實世界的歷史,各種學科越來越多,越分越細,光學個醫就能分出西醫、中醫、內科、外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無窮無盡。只是不知道我們是離大道近了,還是遠了。所以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活到一定時候必須學會減法。
「天人合一」
儒教「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教「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三教都有點天人合一的痕跡。飛升境大修士要破開瓶頸至失傳兩境,要求以自身小天地煉化大天地,終極之路就是合道,類似於天人合一。大道始於「太極」,經「人遁其一」演化,以「天人合一」為歸宿。
「一最難算」
陸沉感慨道:「這座天下開了門,五座天下,一氣貫通了。」孫道長收斂笑意,點頭道:「算一最難。」道祖觀道,看水滴落何處是看大道衍化和變量一的走向;種下一根藤蔓,結出七枚養劍葫,再看七脈流轉而終合為一,是同理反推。代表大道衍化和變量的「一」自然難算,所以兩位道家大佬之後兩兩沉默,燒火小道童當然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