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為什麼那麼愛大鵬鳥?

2021-01-09 原非文海

一談及李白,仿佛眼前就浮現出一幅狂人縱酒豪歌圖。李白給人的印象,總是曠達、縱逸、瀟灑、樂觀、恣肆的。李白一生都很嚮往一種神話中的大鳥,那就是大鵬。李白的詩作中多次出現了大鵬鳥的意象,如《上李邕》詩中:「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甚至他的絕命詩《臨終歌》也以大鵬自比:「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濟。」

那李白為什麼會那麼嚮往喜歡大鵬鳥呢?今天筆者就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1、道家思想影響

李白十五歲時便已有詩賦多篇,並且得到了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和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同時也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眾所周知,先秦道家莊周《逍遙遊》中有句:「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則為李白接觸大鵬的起因。另外,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李白也好劍術,喜任俠。

2、志向原因

李白自小便有了令譽聲名,也因此樹立了相當之遠大的理想。他二十四歲離開故鄉出門遠遊,謂「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李白曾經給唐玄宗上過一篇《大獵賦》,其中有「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句,《行路難》中亦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句,由此也可見李白志向之宏大,頗有澄清天下的意向。但志向如此,難道就能輕易地踐行實現嗎?顯然不是。李白一生多躓踣,常悲世路崎嶇,因此作《行路難》,因此作《蜀道難》,感慨「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激憤「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而那動輒扶搖直上九萬裡青天的大鵬不正是輕易就將自己的抱負實現的理想化身嗎?那九萬裡的青天不也正是李白一生遠大志向的代表嗎?因此李白在《大鵬賦》中以大鵬自比,其動輒「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的宏力不也正是詩人所渴望的嗎?因此,大鵬正適合作為李白宏偉志向的寄託,自然讓李白愛而不已。

3、嚮往自由的傲岸性格

李白一生傲岸不羈,傲視權貴,猶喜無拘無束,嚮往自由。正如其詩:「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都是其放蕩不羈、天性自由的顯明。而那動輒扶搖青天的大鵬,是那般的無拘無礙,自由自在,自然讓李白這樣疏狂的人羨慕不已,因此李白如此喜歡大鵬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結語:

以上皆為筆者陋見。

歡迎各位看官指正和留言

相關焦點

  • 杜甫送別李白,寫下人生第一首七絕,讀之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對此,「五四」時期著名詩人聞一多曾說:「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走到了一起,我們應該敲三通鑼,打三通鼓,來慶祝他們的相逢」。聞一多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在唐代文壇,杜甫和李白堪稱真正的天才。
  • 《西遊記》:大鵬鳥為什麼沒人敢收服,他到底有什麼後臺?
    說起大鵬鳥,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大鵬鳥為高遠志向、豪放氣概的象徵。在《西遊記》中,為什麼沒人敢降服大鵬鳥,它到底有什麼實力和後臺既然可以這麼厲害。大鵬鳥在獅駝嶺勢力中第三把交椅,雖然他排行第三,而實際上他大哥和二哥都害怕他,他的兵器是「方天畫戟」他不但能和孫悟空打平手,展翅高飛十一萬三千裡,且在西天眾神面前大鬧佛殿,五百羅漢都拿他沒有辦法,孫悟空敢大鬧天宮,大鵬鳥敢大鬧西天。原著裡面是這樣寫的:面前五百阿羅漢,腦後三千揭諦神。迦葉阿儺隨左右,普文菩薩殄妖氛。大聖有此人情,請得佛祖與眾前來。
  • 李白年少輕狂卻受盡鄙視,用一首詩詞頂撞前輩,誕生四句千古名句
    就在李邕為李白擺酒設宴之時,李白豪飲不羈,酒酣耳熱之際說了很多不敬之詞,李白自以為是的高談闊論讓李邕這位前輩非常不爽,無意中頂撞到前輩的李白卻絲毫不知收斂,借著酒勁越來越放肆。李邕在這次宴會之後對李白的態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對他愛理不理。
  • 金翅大鵬鳥是如何被收復的?轉世嶽飛竟然和濟公有關?
    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先給孫悟空一個面子,孫悟空肯定是打不過他的,如來佛祖就是給他一個面子,再一個呢,把他給騙出來,讓我來收拾他,我們看《西遊記續集》的時候,半道上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出來了,就把青獅,白象給收走了,畢竟這兩個都是菩薩的坐騎。剩下這個大鵬鳥,佛祖是如何收拾他呢?
  • 唐詩裡的鳥,李白是大鵬,杜甫是沙鷗
    如崔顥只一首《黃鶴樓》,就寫出了神話傳說中黃鶴的神奇景象,連大詩人李白都自愧不如。再比如鷓鴣、燕子、大雁等這些普通的鳥,寫入唐詩的那就更多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意象。我們今天只說李白和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大鵬,那麼杜甫就是沙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李白總想成功一番事業,心中的形象就是搏擊的大鵬。而杜甫四處漂泊,無家可歸,就像沙鷗那樣飄蕩。
  • 大鵬鳥|博爾赫斯
    大鵬鳥(有時也被稱為鵬)是放大了無數倍的雕或鷲。《天方夜譚》讓西方人知道了大鵬鳥。讀過的人會想起辛巴達(第二次出海航行時)的故事,他被同船的水手們遺忘在一座島上後,發現:一座極大的白色圓頂屋矗立前方,周圍廣闊。我繞著它走了一圈,卻找不到什麼門,且因它極其光滑,縱使我使出渾身解數也沒法爬上去。故而,我在所站之處做了個記號;然後繞行一周,量得其周長為五十步有餘。
  • 難怪金翅大鵬鳥敢向如來出手,原來他的背景不一般!
    西遊記獅駝國的金翅大鵬鳥,是孫悟空少有的真的打不過的幾個妖怪之一。在這一回裡,孫悟空的一向管用的筋鬥雲被大鵬鳥硬生生地克制了,並且他的七十二變也沒能逃過大鵬鳥的法眼。所以萬分無奈之下,孫悟空只能去靈山找如來佛祖幫忙。
  • 浪漫詩劇《大鵬鳥》出版
    大鵬鳥原本《大鵬鳥》詩劇以浪漫主義故事新編形式,重寫了莊子逍遙遊中的故事及哲學思想和社會理想。這篇詩劇以大鵬鳥的關押和解放過程為主線,以他與青鳥的愛情為暗線,描寫了大鵬從甦醒到涅槃到渡到重生的四個部分,表現了作為封建統治者的雷霆與代表被壓迫者的大鵬鳥,青鳥,海若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 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 不是我和影子二人麼
    前言前幾天回答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不是二人麼?我+影子?李白的這首詩我們先讀一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孤單的李白在花前月下自斟自飲,只有自己人和影子,的確是」兩人「,為什麼「對影成三人」呢?一、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在詩中已經說出答案這個問題乍一聽,確實挺迷惑,但是對於這首詩很熟悉的朋友來說,這其實不是個問題。
  • 從李白的詩句中,感受「詩仙」的理想抱負和浪漫主義情懷!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有著豪邁的情懷,有著非凡的才華,遊歷各地,寫出了很多優美詩篇。李白【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是李白年輕時候的作品,這時的詩人,胸懷大志,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希望自己能夠像大鵬鳥一樣在高空中翱翔。
  • 大鵬鳥實力如此強悍,為何甘願屈居第三?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麼大鵬鳥實力如此強悍,為何甘願屈居第三?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其實如果要看這三個妖怪,他們都是很大有來頭。也許正是因為他們很有背景,他們背後有人,所以說就算被孫悟空打敗之後,他們不用擔心自己被打死。不像那些沒有背景的小妖怪很少有較好的下場。就像是白骨精。而這個而在這個三個妖怪之中,老大青獅精的背後是文殊菩薩。老二白象的背後是普賢菩薩。
  • 莊子的大鵬鳥到底代表什麼?其實,這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這一段話的意思也比較簡單,如果風不夠大,就託不起大鵬鳥的翅膀。只有九萬裡這麼大的風力,才能讓大鵬鳥毫無阻擋的南飛。跟前一段的意思一樣,莊子是指只有很大很深的水,才能浮起大船;只有很大的風力,才能讓大鵬鳥飛起來,文章的重點是水和風,而不是船和鳥。可不能理解為大鵬鳥很可憐,沒有了長風就沒辦法起飛,要是這樣理解就不對了。
  • 西天大鵬鳥是怎麼與如來佛祖攀上親戚的?真的是佛祖的舅舅?
    孔雀大明王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黃龍會上在聚首的典故,而黃龍會是什麼呢?金翅大鵬鳥其二為什麼如來能容忍大鵬鳥和孔雀這兩位親戚還比他輩分要高很多,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天地初開女媧還沒有造人的時候,鳳凰就已經存活於世間而且也當過一段時間的天地主宰。
  • 中國史上最愛寫詩的人,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高高在上的他
    說起中國詩歌的代表,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確實,這三個人的詩歌成就以及知名度確實高,只要是中國人應該都知道。那麼,寫詩寫得好,是不是就是最愛寫詩呢?那可不一定!如果說愛寫詩,最基礎的評判標準就是詩得寫得多,因為愛寫才會詩多嘛!那麼,李白、杜甫、白居易肯定不是最愛的,因為他們的詩歌數量不算多,雖然詩歌質量高,但由於寫得少所以不能說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愛寫詩的人。
  • 「大鵬鳥」展翅發射場
    「大鵬鳥」展翅發射場 2020-02-27 11:51:00來源:央廣網
  • 大鵬鳥為何讓青毛獅子精咬孫悟空?居然是為了讓猴子折磨他?
    裡頭有三個神通廣大的妖王——青獅、白象、大鵬鳥。而且孫悟空一度被瓶子裝,獅子吞等,最終都化險為夷。咱們且看原著:原著第75回,孫悟空變得小鑽風來到了獅駝洞,嚇唬三妖王說:要把大大王抽筋,二大王扒皮,三大王剮骨。一度把青獅嚇得戰戰兢兢,青獅開始對抓唐僧肉不堅定了。孫悟空假變蒼蠅戲耍妖怪,被大鵬鳥看穿,裝進了陰陽二氣瓶。
  • 《西遊記》中,金翅大鵬鳥對唐僧抓而不吃,意在如來佛祖啊!
    可是,就有那麼一兩個妖怪對唐僧肉不感興趣,金翅大鵬鳥就是其中之一。他設計將唐僧師徒抓住,本身就不是為了所謂的長生不老,也不是想阻礙如來的取經大業,而是想以唐僧為「人質」和如來講條件。咱們可以來看看獅駝嶺一戰,事情發生的經過。當時,唐僧師徒已經被青獅白象給抓了,有三次機會可以吃掉。
  • 金翅大鵬為什麼是如來佛祖的舅舅,金翅大鵬離開靈山的最終目的
    為什麼說金翅大鵬鳥會是如來佛祖的舅舅呢?這主要是來自一個傳說而在傳說中鳳有兩子其中一個是孔雀另外一個就是金翅大鵬鳥。再後來如來佛祖又親自出手降服了金翅大鵬鳥,那麼如果要是按照如來佛祖稱孔雀為佛母這樣的輩分來算那麼金翅大鵬鳥的確也就算是如來佛祖的舅舅了。
  • 一生愛月的李白,為何從不寫中秋詩?《靜夜思》真的是寫中秋嗎?
    但李白生前創作上千首詩作,首首堪稱為一絕,人們都稱李白一出,誰與爭鋒。 可他一生愛月,卻從不沒有中秋詩,這或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仔細商榷卻又是有史可鑑。中秋節雖說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但是它源於上古時代,起於初唐但卻盛行於宋朝,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之創。
  • 「郎依寺」「郎依」是源自古象雄神聖的「大鵬鳥」家族
    「瓊」在象雄語之中是指「瓊鳥」,中文翻譯為「大鵬鳥」。「象雄」這兩個的意思是「大鵬鳥所居住的地方。」「瓊鳥」是象雄的重要圖騰之一,是非常尊貴和神聖的。象雄,就是「大鵬鳥所居住的地方」之意據說,普賢王如來的化身日囊俄吉嘉布為了度化眾生,從他的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