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 不是我和影子二人麼

2020-12-06 老街味道

前言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不是二人麼?我+影子?

李白的這首詩我們先讀一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孤單的李白在花前月下自斟自飲,只有自己人和影子,的確是」兩人「,為什麼「對影成三人」呢?

一、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在詩中已經說出答案

這個問題乍一聽,確實挺迷惑,但是對於這首詩很熟悉的朋友來說,這其實不是個問題。因為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自己在後面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舉杯邀明月的是我(李白),「對影成三人」中有一個當然就是李白了。那麼,另外兩個人是誰呢?詩中繼續說:

月既不解飲。其中一個自然是」月「了。

影徒隨我身。另一個就是李白自己的」影「了。

可見,對影成三人,三人是指李白、月亮、李白的影子。這種比喻似乎挺奇怪,影子本來就是虛幻的一種自然現象,詩人又把月亮也當作人來看待。虛虛實實的想像確實是詩人的思維。

二、李白化用了陶淵明的詩意

傅庚生先生 (1910~1984) 寫過《中國文學欣賞舉隅》,關於這首詩,他解釋到:

「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

其實也不需要解釋,李白說的真是很清楚了: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後面還說詩人和兩個「好友」一起行樂: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月亮雖然不懂得飲酒的美妙,影子雖然只是傻乎乎地做我的跟屁蟲。但是此時此刻,我和明月、影子相伴,在良辰美景中及時行樂。我歌詩的時候月亮在我左右,我舞蹈的時候,影子也一起搖擺。清醒時咱們「三人」一起分享歡樂,酒醉以後各自散去。

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本意,出自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表達的是詩人孤寂之感。

陶淵明又有《形影神三首》,其中《形贈影》、《影答形》二首,寫的是人的身體與影子的相互交流。

李白的這首詩,化用了陶淵明這幾首詩的詩意。

三、詩中「三人」的由來

三人的用法並非李白的創意,也不是來自於陶淵明的想法,而是出自《南史·沈慶之傳》:

謂人曰:「我每遊履田園,有人時與馬成三,無人則與 馬成二。今乘此車,安所之乎?」

沈慶之說,我每次外出郊遊,有人的時候呢,我和別人與馬成為三個伴侶,沒有遇到人呢,我和馬就是兩個人。

這種用法被李白借來寫入了詩中,把人、馬換成了月亮、影子。當然也不只是李白這樣用過,中唐的賈島也有這種寫法。

宋阮閱《詩話總龜》中說道:

李白《月下獨酌》詩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賈翁《玩月詩》亦云:「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賈翁指的是中唐詩人賈島,其《玩月詩》前面幾句寫到:

寒月破東北,賈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近月有數星,星名未詳諳。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這首詩中的三人是我賈島、月亮、杉樹,賈島的用法與李白類似。

結束語

回到原來的問題,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指李白、月亮、李白的影子。這種寫法雖然常常被人稱作奇思妙想,但真得不是李白的原創。古人作詩,多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南宋文學家周紫芝不是說過嗎:

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北宋的黃庭堅也曾說過: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

@老街味道

感今昔興亡暗換人間 讓我們一起為70華誕寫首詩吧

您知道嗎?原來杜甫有三首望嶽 眺望的還不是同一座山

桃李春風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燈 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相關焦點

  • 月下獨酌,李白:誰說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邀上明月和影子就不算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寫作背景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作此詩。情景話我要發個朋友圈:一個人好無聊,配上一張月下飲酒的自拍。咔~拍照聲。
  • 李白寫明月的9首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其中的唐代詩仙李白,絕對是寫明月詩最多也最好的詩人,為我們留下許多佳篇名句。一、《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酒、友是李白詩中最常見的元素,而且三者經常出現在一首詩中。
  • 李白:酒仙醉成章,劍客舞劍狂——等一個李白要多久?
    ——余光中《尋李白》有人說,只有盛唐的開放包容,才會生出來李白這樣的詩人。灑脫不羈、恣意神奇,從一出場就帶著藐視王侯的氣場。同樣,李白每每張口,都帶著足以舒筋活血的酣暢淋漓。在余光中先生的《尋李白》中寫到:「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誠如所言,李白是只屬於盛唐的詩人,他也是盛唐的代表。
  • 李白最寂寞的一場酒
    李白有「詩仙」之譽,是一個天才的詩人,是一個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贊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同時,李白生性孤傲,嫉惡如仇。他從不肯與當朝的權奸同流合汙,因此,在官場便受到汙濁勢力的排斥和打擊。這也使得李白在政治上有深深的孤獨感,常常以酒澆愁,沉飲市井。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中酒家眠。
  • 《影》: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 影子其實就是替身的意思,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沛國大都督子虞(鄧超飾),被敵國戰將楊蒼(胡軍飾)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鄧超飾),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鄭愷飾)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的境州在貴族的權謀遊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的種種困境和掙扎。
  • 重溫國產電影,《影》,我不是影子
    重溫國產電影,《影》,我不是影子每個人都想要擁有自己的姓名,都想要被大家記住,想要做那個獨一無二的存在。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有關一個影子的故事。這部影片想必大家都猜出來了就是《影》,這部作品,這部影片的拍攝風格是水墨畫的風格,讓人感受到中國水墨畫的魅力。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沛國大都督子虞和替身的故事,影片的一開始就是沛國主公已經對大都督的真實身份起了懷疑,他想要考驗他,但是卻被小艾攔下來了。其實真正的大都督已經在當初那場大戰中受了重傷,已經不復往日的樣子,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 腦筋急轉彎:對影成三人,猜一字?聰明人5秒就答出來了!
    腦筋急轉彎:對影成三人,猜一字?聰明人5秒就答出來了!大家晚上好呀,小編準備了幾道有趣的腦筋急轉彎,希望你們今晚過得嗨皮呀!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你們知道什麼樣的汽車可以隨便撞人?
  • 影子的妙用(上)--中國數字科技館
    「形影不離」這個成語非常生動地描述了一種人際關係,特別是戀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就像物體同它的影子那樣分不開。但是從科學角度解讀,這個眾所周知的成語,必須在光照射條件下才能成立。李白的名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第三人」就是在月光照射下,李白自己的影子。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讀過最孤獨的那句詩詞是什麼?
    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林語堂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人生天地間,誰都會有孤獨的時候,你讀過最孤獨的那句詩詞是什麼?
  • 真實歷史上的李白和杜甫,原來不過君子之交淡如水
    李白和杜甫的塑料兄弟情,已經不是秘密。杜甫的詩作中充斥著對李白的讚美。春天想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秋天想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冬天想李白,「寂寞書齋裡,終朝獨而思」;做夢想李白,「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合著遇到李白之後,杜甫沒幹別的事,天天想李白了,可是李白卻不怎麼想。
  • 電影《影》,看完之後,我害怕未來的某一天影子會取代我
    (雖然我覺得不錯)但是臺詞過多在我心裡完全不符合張藝謀導演的風格。意外的同時,覺得很無聊。雖然我記得片中的影子說過一句話,類似於「今天是你得都督,今後還是你的都督。」這樣的意思,知道了影子最後肯定不會死。但是結尾的人物的生死對我來說真的是個謎,但是你又挑不出毛病在哪裡,就是覺得很刻意,很奇怪。影子和都督只能留一個,影子活著,代表著什麼呢?影子代表著哪一類人呢?
  • 電影《影》沒有真身哪來的影子?哪有什麼真身,只有影子而已!
    《影》予人最突出的觀感,自然是片中無處不在的中式傳統元素。太極、陰陽、山水、琴瑟、對弈,等等等等,每一組對立的意向,都賦予了這組意向背後的人物與環境以特定的意義,以及本身的美感。尤其明顯的一點是,《影》裡的打鬥武戲,相當接近於舞蹈。
  • 《墨魂》李白聯詩答案是什麼 李白聯詩答案匯總
    導 讀 墨魂遊戲中李白這個角色怎麼樣?以及怎麼攻略李白呢?詳細的李白聯詩問題答案又是什麼?
  • 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一共4句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
    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很多古詩都寫到了月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意象。
  • 教師資格證面試:我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影子》試講
    所以啊,光源切換了位置後,我們的影子就會在不同的方向!同學們,你們課下,都可以觀察一下!同學們,看最後一句話,「它是我的好朋友」,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誰知道?來,你的眼神充滿了自信,你來說!「影」如果還不熟的同學可以讀的時候,用手來在空中畫出聲調,再來一遍「影」!「前,後,黑,狗,左,右,它,好,朋,友」(教小朋友認字,需要幫忙組詞,拼音讀準確,語速放慢)注意,第三聲和後鼻音是很容易讀錯的!好了,我們認讀完這些生字詞,讓我們把這些字送回到課文中,再讀一遍課文!
  • 有些人,只依靠自己的影子生活 |「為你讀詩」
    我願和我的影子和諧共處這是一首讓我害怕的影子之詩。人變成了影子,甚至只依靠影子生活。而且,可能更糟。你是否經歷過,和愛人從當初的如膠似漆,到如今成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無話可說的陌生人。你還記得哪些值得記憶的日子和時刻?你現在度過的每一天,是值得度過的每一天嗎?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 李白的悲情之詩~秋風詞
    李白之所以成為偉大詩人,正是命運的窮厄玉成了他。李白的窮厄與憤怒,是他的理想與現實產生強烈矛盾的結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當然關於李白和楊貴妃,也有相應的詩篇,這個就是著名"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張藝謀電影《影》——水墨色的影子哲學和東方式審美
    田戰收復了境州失地,而長公主清萍和楊蒼之子則雙雙殞命。此時,沛國主公已經識破了子虞和影子的秘密,他派人行刺子虞,想留下影子做一個聽話的大都督。在慶功宴上,逃過行刺的子虞殺死了主公,對子虞懷恨在心的影子又殺死了子虞,一場權謀之爭,最終走向了一個前所未料的結局。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在《月下獨酌》中月亮是陪伴李白飲酒的好友,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美好環境裡沒有人陪自己喝酒,這時我們的詩仙就「舉杯邀明月」,結果得到了「對影成三人」的回應;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亮是李白的回憶與期盼「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裡長相隨。」
  • 李白這些詩我是跪著看的,看完我確信他是天才!李白經典欣賞
    和尚有話說和尚繼續發李白的絕句,這次是七絕。(五絕請點擊:李白為何稱為天才?看完這20首五絕你就懂了)李白的絕思落天外,瀟灑飄逸,毫無湊泊之感。李白也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王和尚說:永王李璘徵召李白做幕僚,李白感覺壯志可酬,遂作詩歌詠。上一首寫自己,躊躇滿志;下一首寫軍勢,豪壯華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王和尚說:這首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意,不過不是諷刺,而是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