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看完之後,我害怕未來的某一天影子會取代我

2020-12-06 百家號

首先,影片給我的感覺是進階版的「黃金甲」,我最喜歡帶有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元素電影,也最喜歡這樣帶有濃重悲劇色彩的故事。拍攝的畫面專業性,我根本說不出來多少,作為一個行外人,由內而外的感覺簡直不要太有味道。他的畫面一樣讓我喜歡,色彩,構圖那麼的有特點,那麼的有味道。影片的色彩不一樣的地方是脫離了奢華的金色,劇中人物的服飾都是以影子的黑、灰色為主的主調色彩的,給人視覺上的感受很棒,並沒有給人以單調的感覺,相反的倒是給人一種,這是一種很高級的色彩的感覺。

不得不說,從張藝謀之前的影片都可以看出他對色彩的痴迷和運用的熟練程度。

其次,從一個我們都能看懂的方式去說這部影片,那就是它所帶給我們的故事。個人覺得講的是影子為了主人做事,最後被逼無奈,殺了主人,成為了他的故事。整個故事,在影片的前大半部分很順利很精彩,但是,結尾的反轉是不是有一些刻意的太讓出乎意料了?總是有種很刻意的痕跡在。

結尾部分沛王的臺詞過多,還解釋這個解釋那個的。「換一個年輕力壯的夫君相伴,夫人意下如何?」(雖然我覺得不錯)但是臺詞過多在我心裡完全不符合張藝謀導演的風格。意外的同時,覺得很無聊。雖然我記得片中的影子說過一句話,類似於「今天是你得都督,今後還是你的都督。」這樣的意思,知道了影子最後肯定不會死。但是結尾的人物的生死對我來說真的是個謎,但是你又挑不出毛病在哪裡,就是覺得很刻意,很奇怪。影子和都督只能留一個,影子活著,代表著什麼呢?影子代表著哪一類人呢?

沛王,作為一個扮豬吃老虎又被吃掉的角色,我覺得沒有必要讓他死去。事實上就是需要這樣表面上扮傻實際很精明,又精明反被精明誤的角色。他已經為自己所謂的謀略付出了代價,也就是他最心愛的妹妹死了,明明可以讓他帶著悔恨度過一生,怎麼能讓他一死了之。要不這個國誰來治?影子麼?影子不是當王的料啊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本以為自己做的對的事情,其實在某個方向看也是錯的,沒有很絕對的對或者是錯。人也沒有絕對的好還是壞,不管是劇本裡面還是人生中,大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沛王這樣的角色,但是最後沛王的結局卻不是我們的結局,他本應該帶著真相來活著,以後的國家還是需要他的。

結局屬於開放式結局?最後很多人都死了,但是並沒有合理的給我們一個結局,會讓人不經意的去想,後來的小艾和影子在一起了麼?影子出去宣布整件事情的結果的的場景,有一種「皇上,駕崩。皇上,駕崩!皇上,駕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吧)的既視感。其實此時此刻,他也不再是影子了,甚至他成為了下一個都督。千辛萬苦卻成為了自己不想成為的樣子。

小艾在結局最後沒有推開門,是意味著她沒有揭穿影子的謊言麼?但是她也不會選擇繼續愛著影子了。影子貌似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他也所剩無幾,在結尾可以看得出來小艾已經看不明白影子的所作所為了。他也應該失去了小艾。

不知道,不過沒關係,就喜歡這樣很迷的感覺,人生不就是這樣麼,我們都是自我意識,根本不可能站在旁邊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不過,楊平和公主的故事讓我自行腦補了一串類似和霸道王爺相愛相殺的小說情節。哈哈哈,很好看呀,很可愛的。「我有一樣東西還給你。」公主很傲嬌的臺詞,我覺得太棒了,太喜歡這樣的人物性格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這雙重人格,一面堅強一面懦弱,一面陰險一面善良。人類在評價人類的同時,都是按照哪個所佔比例大顯現出來的明顯給予評論的。就好像一個善良的人,他也有一隻陰險狡詐的影子,只不過影子打不過他。所以,他大部分是善良的,但是世界上又不可能有一個完全又或者說百分之一百善良的人,影子就是我們的另一面,他是我們,又不是我們,但是卻跟隨著我們。

相關焦點

  • 《影》: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
    張藝謀的電影《影》上映很久了,《影》的豆瓣評分是7.3分,還算可以,一直沒空去看,最近才翻出來。這是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 影子其實就是替身的意思,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沛國大都督子虞(鄧超飾),被敵國戰將楊蒼(胡軍飾)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鄧超飾),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鄭愷飾)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的境州在貴族的權謀遊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的種種困境和掙扎。
  • 重溫國產電影,《影》,我不是影子
    重溫國產電影,《影》,我不是影子每個人都想要擁有自己的姓名,都想要被大家記住,想要做那個獨一無二的存在。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有關一個影子的故事。這部影片想必大家都猜出來了就是《影》,這部作品,這部影片的拍攝風格是水墨畫的風格,讓人感受到中國水墨畫的魅力。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沛國大都督子虞和替身的故事,影片的一開始就是沛國主公已經對大都督的真實身份起了懷疑,他想要考驗他,但是卻被小艾攔下來了。其實真正的大都督已經在當初那場大戰中受了重傷,已經不復往日的樣子,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 《影》:張藝謀攜新片歸來講述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
    由於深受張藝謀前一部電影《長城》的影響,所以當拿著《影》的電影票踏入電影院的那一刻我還是惴惴不安的,畢竟大家都挺忙,誰也不太願意花了錢和時間去看一部槽點滿滿電影。但從電影院出來的那一刻,內心的二刷欲望佔據了我的大腦,並且迅速在幾天之後付諸行動。
  • 影孫儷最後看到了什麼 影電影結局解析劇透最終結果
    由張藝謀導演,鄧超和孫儷主演的電影《影》已經於昨日上映,電影上映之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好評,而結尾時孫儷的眼神也讓網友十分讚嘆她的演技,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影孫儷最後看到了什麼  在電影《影》的結局中孫儷一臉驚恐的看向門外,但是導演採用了開放式的結局,並沒有告訴觀眾電影中孫儷飾演的小艾到底看到了什麼,不過網上對於這一結局還是有很多的猜測。
  • 電影《影》沒有真身哪來的影子?哪有什麼真身,只有影子而已!
    《影》予人最突出的觀感,自然是片中無處不在的中式傳統元素。太極、陰陽、山水、琴瑟、對弈,等等等等,每一組對立的意向,都賦予了這組意向背後的人物與環境以特定的意義,以及本身的美感。尤其明顯的一點是,《影》裡的打鬥武戲,相當接近於舞蹈。
  • 影評《影》:若張藝謀電影無色,則張藝謀不再!
    張藝謀的新作《影》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非常滿意。如果要我使用一個短句來評價這部電影,這句話是——這是張藝謀的電影。 攝影系出身的張藝謀對如何呈現視覺美有著獨特而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解在電影的實踐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看到了張藝謀很多視覺上令人驚豔的電影,如《紅高粱》,如《英雄》,如此次發布的《影》。 。可以說,這種震撼是觀眾對電影藝術效果的認可,是一場影響巨大的視覺盛宴。為了讓電影看起來更好,首先必須拍攝的美,然後是敘事的美,最終是立意的美。這三者對於一部好電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影》中孫儷到底看到了什麼?
    張藝謀的電影《影》在30號已經上線,一片水墨畫間殺戮,陰謀不止。在晦澀的色調下,平添一種悽涼。連日陰雨的場景,奠定了《影》的基調,寒冷,悲愴。但張藝謀將《影》的畫面感弄得十分唯美,每一幀都值得收藏。在看《影》的過程中,被孫儷在電影結尾時的最後一個眼神驚豔不禁產生疑問她到底看到了什麼?在電影院等了許久然而還是沒有看到真相。因為電影結局沒有彩蛋,再說一遍沒有彩蛋。顯然,張藝謀是想要將結尾作為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想像。那麼就引起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孫儷到底看到了什麼?
  • 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 不是我和影子二人麼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孤單的李白在花前月下自斟自飲,只有自己人和影子,的確是」兩人「,為什麼「對影成三人」呢?
  • 你看不懂《影》,是因為看不懂自己
    ▊看點一覽作為第五代導演常青樹的老謀子闊別四年之後,強勢回歸,著實驚豔眾人。人們之間的審美天塹瞬間化為粉塵,大家握手言和,乖乖淪為「張氏」電影的奴僕。就這一點,要說老謀子不是大師,我都不同意。回過頭來,《影》為什麼是一部好電影?故事好。
  • 《影》——你為何看不懂
    01相信看過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影》的,在看的過程中,一頭霧水;看完後,第一反應就是:怎麼這樣就完了?這部電影講了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下面就讓小編來跟你聊聊《影》。《影》卻像是一輛失控的汽車,衝到了懸崖邊,司機狠踩剎車,不知道會掉下懸崖,還是停在了懸崖邊,扣人心弦。03其次,《影》這部電影中,表面上看,八歲就被秘密訓練的境州,是沛國都督子瑜的影子。實際上,在影片所描繪的情節中,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影子,還有幾個:田戰是沛國主公沛良的影;沛國大臣魯嚴是境州將軍楊蒼的影。
  • 張藝謀電影《影》——水墨色的影子哲學和東方式審美
    區別於好萊塢商業片,努力營造銀幕奇觀的路線,《影》表現出了明顯的東方式審美。憑藉寓意豐富的故事和出色的視覺呈現,電影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收穫超過6億元的票房成績,並引發了影迷的廣泛討論。從劇情來看,《影》的一個亮點就是對影子的充分解析。大都督子虞培養訓練影子,利用他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然而影子並不是純粹的機器。一個活生生的人,始終擁有屬於自己的意志。
  • ...是我公然對抗的一次,之後我跟世界格格不入,覺得不想拍電影了
    那是最自由談論電影、討論創作的階段,老師和學生一起看電影,教學相長。 那時候文化部印一種灰皮書,只在電影廠資料室裡拿的到。我就偷偷跑去,因為管理員跟我們家關係好嘛,我就每個禮拜都背很多書回去,跟同學一起看。很久沒有這樣的生活了,現在大家都是單兵作戰,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做事情,會束縛自己的眼光。這樣一說,我還挺懷念那段生活的。
  • 教師資格證面試:我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影子》試講
    今天給大家來出一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對了,答案就是影子!聰明的小朋友一下就猜到了,這就是影子,影子常常跟隨我們前後,和它說話,當然不會開口了,對不對?那麼,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名字就是是影子,讓我們翻開課本,第五課!
  • 中國少女電影的雙主體場景:影子、幻想與女觀眾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寫的:流浪的七月知道,某一天她回頭的時候,踩著自己影子的人,一定就是那個已經過上幸福生活的安生。——電影《七月與安生》從小說到電影,《七月與安生》的一大改編策略是「影子」,編劇抓住了原著開頭的一小段話進行推衍闡釋,並在電影結尾將「姐妹情誼」定義為「踩著自己影子的人」。以「影子」為中心,編劇首先改造了敘事結構。
  • 看完這電影,我害怕獨自一人上廁所
    前幾天,我和朋友聊天時,提到一個話題。 最近幾年,大家看的電視劇/電影有沒有給自己留下什麼很深刻的印象。 其中有個妹子說,之前看《熔爐》的時候,最讓她恐懼的,就是那個校長。 恐懼到什麼程度?
  • 盤點:看完這10部關於疾病的歐美電影,我的潔癖更嚴重了!
    如果你本身就有點潔癖的話,這些也會讓你的潔癖更嚴重點,所以,自己看著辦吧,要不自己選著看。1.《恐怖海灣》(2012年)作為描寫疾病的商業片,偽紀錄片的形式雖有創意,只是莫名的有種在看環保電影的錯覺。2.《刺》(2008年)話說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路過草叢或者擦桌子時不小心被木刺或者花刺扎到的話 就會從打心眼裡生出「必須立馬弄出來」的堅定念頭。
  • 看完這十部有深度的經典電影,你肯定會有回味無窮的收穫!
    有深度的電影,顧名思義,就是無論從思想層面還是價值層面,都有一定的深度,能夠引起觀眾的思考,能夠令人回味的電影。當我們回望浩瀚影史,電影的數量多得驚人,但能稱得上有深度的電影卻並不算多。這很有價值,也很有深度,能夠令觀眾看完之後,回味無窮且受益頗深。類似的電影,如果要推薦的話,列表會很長。但我不想讓諸位影迷陷入某種難以選擇的境地,直接說十部吧,量不算多,卻足夠看了。舉凡有深度的電影,在我看來,它不一定是文藝的,也不一定是小眾的,但必須是有一個明確主題的。
  • 鄧超、孫儷領銜主演電影《影》,看夫妻兩人雙劍合璧
    2018年11月17日,該片獲得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陳敏正憑藉該片獲得最佳造型設計;馬光榮憑藉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張藝謀憑藉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1月21日,該片獲中國文娛指數盛典2018年度最佳電影宣發營銷熱度獎。12月30日,該片入圍中國電影評論學會2018十大國產影片第4名。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
  • 光看電影名字就很特別,張藝謀的《影》到底是什麼?
    一部影視劇只用一個字來命名,很少見,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的特別之處,他的這部假期檔電影《影》到底是什麼呢?「影」字的第一解釋就是光線下的影子,它不是實物,所以說「影子」不是真實的那個。電影《影》的主角就是一個替身,人稱「影子」,他最初只是一個八歲的男童,然後成了一個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因其樣貌和主人酷似,在秘密訓練後,當主人在危急關頭時就要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明處做人,暗處做鬼」的場面,旁人對影子和真身真假難辨,這個影子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終於尋回了自由。
  • 影單來了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看完這10部電影你就……
    一部在影史上可以與《星球大戰》和《2001:太空漫遊》相比肩的裡程碑作品。一艘飛船不慎被外太空的異形怪物入侵,他們好像無處不在,不知道會從哪裡冒出來……如果你喜歡緊張恐怖氛圍帶來的驚險刺激,一定不能錯過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