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影片給我的感覺是進階版的「黃金甲」,我最喜歡帶有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元素電影,也最喜歡這樣帶有濃重悲劇色彩的故事。拍攝的畫面專業性,我根本說不出來多少,作為一個行外人,由內而外的感覺簡直不要太有味道。他的畫面一樣讓我喜歡,色彩,構圖那麼的有特點,那麼的有味道。影片的色彩不一樣的地方是脫離了奢華的金色,劇中人物的服飾都是以影子的黑、灰色為主的主調色彩的,給人視覺上的感受很棒,並沒有給人以單調的感覺,相反的倒是給人一種,這是一種很高級的色彩的感覺。
不得不說,從張藝謀之前的影片都可以看出他對色彩的痴迷和運用的熟練程度。
其次,從一個我們都能看懂的方式去說這部影片,那就是它所帶給我們的故事。個人覺得講的是影子為了主人做事,最後被逼無奈,殺了主人,成為了他的故事。整個故事,在影片的前大半部分很順利很精彩,但是,結尾的反轉是不是有一些刻意的太讓出乎意料了?總是有種很刻意的痕跡在。
結尾部分沛王的臺詞過多,還解釋這個解釋那個的。「換一個年輕力壯的夫君相伴,夫人意下如何?」(雖然我覺得不錯)但是臺詞過多在我心裡完全不符合張藝謀導演的風格。意外的同時,覺得很無聊。雖然我記得片中的影子說過一句話,類似於「今天是你得都督,今後還是你的都督。」這樣的意思,知道了影子最後肯定不會死。但是結尾的人物的生死對我來說真的是個謎,但是你又挑不出毛病在哪裡,就是覺得很刻意,很奇怪。影子和都督只能留一個,影子活著,代表著什麼呢?影子代表著哪一類人呢?
沛王,作為一個扮豬吃老虎又被吃掉的角色,我覺得沒有必要讓他死去。事實上就是需要這樣表面上扮傻實際很精明,又精明反被精明誤的角色。他已經為自己所謂的謀略付出了代價,也就是他最心愛的妹妹死了,明明可以讓他帶著悔恨度過一生,怎麼能讓他一死了之。要不這個國誰來治?影子麼?影子不是當王的料啊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本以為自己做的對的事情,其實在某個方向看也是錯的,沒有很絕對的對或者是錯。人也沒有絕對的好還是壞,不管是劇本裡面還是人生中,大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沛王這樣的角色,但是最後沛王的結局卻不是我們的結局,他本應該帶著真相來活著,以後的國家還是需要他的。
結局屬於開放式結局?最後很多人都死了,但是並沒有合理的給我們一個結局,會讓人不經意的去想,後來的小艾和影子在一起了麼?影子出去宣布整件事情的結果的的場景,有一種「皇上,駕崩。皇上,駕崩!皇上,駕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吧)的既視感。其實此時此刻,他也不再是影子了,甚至他成為了下一個都督。千辛萬苦卻成為了自己不想成為的樣子。
小艾在結局最後沒有推開門,是意味著她沒有揭穿影子的謊言麼?但是她也不會選擇繼續愛著影子了。影子貌似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他也所剩無幾,在結尾可以看得出來小艾已經看不明白影子的所作所為了。他也應該失去了小艾。
不知道,不過沒關係,就喜歡這樣很迷的感覺,人生不就是這樣麼,我們都是自我意識,根本不可能站在旁邊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不過,楊平和公主的故事讓我自行腦補了一串類似和霸道王爺相愛相殺的小說情節。哈哈哈,很好看呀,很可愛的。「我有一樣東西還給你。」公主很傲嬌的臺詞,我覺得太棒了,太喜歡這樣的人物性格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這雙重人格,一面堅強一面懦弱,一面陰險一面善良。人類在評價人類的同時,都是按照哪個所佔比例大顯現出來的明顯給予評論的。就好像一個善良的人,他也有一隻陰險狡詐的影子,只不過影子打不過他。所以,他大部分是善良的,但是世界上又不可能有一個完全又或者說百分之一百善良的人,影子就是我們的另一面,他是我們,又不是我們,但是卻跟隨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