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寂寞的一場酒

2020-11-24 騰訊網

李白有「詩仙」之譽,是一個天才的詩人,是一個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贊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同時,李白生性孤傲,嫉惡如仇。他從不肯與當朝的權奸同流合汙,因此,在官場便受到汙濁勢力的排斥和打擊。這也使得李白在政治上有深深的孤獨感,常常以酒澆愁,沉飲市井。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所以,李白寫有很多醉酒的詩,表達詩人的孤寂、憤懣和無奈。而在這眾多的醉酒詩中,首推《月下獨酌》最為寂寞,也最為浪漫、最為豪情!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在花叢之中,我獨自一人提著一壺清酒,自斟自飲,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的相伴。踏月賞花本就是一個熱鬧的事兒,親朋好友結伴而行,有唱有賀,好不美哉!而我卻只有孤獨一人,好不落寞!一開篇,把孤獨的自己放在一個熱鬧的環境裡,形成強烈反差,更顯孤單,也暗寓自己在政治上的孤獨。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個浪漫主義者,也必然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剛剛還在感嘆自己的孤寂,立即就給自己找到了同伴:我舉杯邀請明月同飲,明月卻把我的身影照在了地上,天上地下,一下子就成了三個人的聚會了。孤獨和寂寞就這樣輕易地被他拋棄了。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雖然明月還不能和我同斟共飲,影子也只是機械地跟隨我在移動,不能陪我說話。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就暫時把明月和影子當作我的好朋友,及時地享受這美好的春光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我邊飲邊唱歌,月亮就在我身邊左右搖晃;我手舞足蹈的時候,影子也跟我著一樣。朋友應該這樣:清醒的時候,一起歡聚,同飲同樂,喝醉了,就各自回去睡覺吧。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明月啊,就讓我們結下這忘卻世情的友誼,約定將來在那遙遠的銀河邊相會吧!本是一場最為寂寞的酒,最後卻李白喝出了萬丈豪情!

可以說,李白這種浪漫主義思想情懷,確是其他詩人難以企及的。就是幾百年後,能夠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東坡先生,也只能是弱弱地「把酒問青天」,明月什麼時候才會有?而且「我欲乘風歸去」,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哪有「相期邈雲漢」這等豪情呢!

相關焦點

  • 「李白鬥酒詩百篇」當如何解釋?
    杜甫說「李白一鬥詩百篇」,正是抓住李白一邊用鬥卮飲酒,一邊長吟不輟的獨特形象,反映李白的豪邁氣概和敏捷才思,而不在於說明李白到底飲了多少酒。  從南昌乘火車返回北京,因為連日旅遊的勞累,列車開動後,我就頭倚車窗昏昏欲睡。矇矓中,聽到對面兩位旅客談論李白與酒,興趣頓生,趕走睡意,洗耳恭聽。  一位說:「古往今來,數李白最能喝酒。
  • 月下獨酌,李白:誰說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邀上明月和影子就不算
    原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寫作背景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作此詩。情景話我要發個朋友圈:一個人好無聊,配上一張月下飲酒的自拍。咔~拍照聲。
  • 負能量的人有多可怕:我是李白,我也不和杜甫做朋友
    證據就是杜甫一生不斷地給李白寫詩,可考證的就有15首。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考證的只有4首。當然還有人說是在李白被流放後戰亂不斷,可能是李白寫了,但是被遺失了。其實算起來,自杜甫《夢李白二首》後,確實李杜之間互動就少了,可是原因真的就是車馬很慢、世道很亂嗎?我覺得,這兩首詩很可能就是李杜情終結的原因。夢李白二首【其一】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 讀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有感,他拿春事換禪意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染幾筆清淺水墨,氳一場韶華花事,風月琳琅。他寫的是酒。酒,可以酣暢淋漓,一場宿醉,也可以於清淡的時光裡,與友人醉臥花間,晚風送涼,清風習習,月色柔美。李白飲酒,不需要笙歌,也不需要浮華,他要的只是內心濃厚的情懷,要的是浮世之中偷得的清歡,要的是對酒當歌,仰天長嘯。李白這一生,只願棲居山林裡,枕著田園清歡入眠。
  • 古來聖賢皆寂寞的「聖賢」啥意思?不是指人,沒點水平真理解不了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其中,這四句是最能體現李白嗜酒如命性格的,為了說明飲酒的好處,不惜用「鐘鼓饌玉」、「古來聖賢」給自己打掩護。在我們普遍印象或者是語文課本的解釋中,「聖賢」的意思就是古代的聖人賢人,李白狂言道: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飲酒的人才能夠留下美名。
  • 真實歷史上的李白和杜甫,原來不過君子之交淡如水
    李白和杜甫的塑料兄弟情,已經不是秘密。杜甫的詩作中充斥著對李白的讚美。春天想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秋天想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冬天想李白,「寂寞書齋裡,終朝獨而思」;做夢想李白,「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合著遇到李白之後,杜甫沒幹別的事,天天想李白了,可是李白卻不怎麼想。
  • 李白生的傳奇死的浪漫,杜甫對李白之死的評價卻催人淚下
    同時也有專家學者經考證認為,李白最後死於疾病。謂李光弼東徵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能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不料,卻因患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
  • 十首描寫寂寞的古詩詞,都是名家經典,各有惆悵難言
    寂寞是一頭不願馴服的烈馬,無法駕馭就讓人空虛得發狂,耐心地陪伴也會讓人沉浸在自己的靈魂深處,悠然地享受喧囂後的自在清歡。與寂寞交友,可以游離於紅塵之外,與內心的另一個我對話,讓思緒安寧,心靜如水。太感性的人喜歡熱鬧,就守不住寂寞,一旦喧囂如潮水般退去,寂寞就如同一把堅固的大鎖,讓人迷茫和痛苦。曇花因為耐得住寂寞,方能含香蘊秀,絢爛奪目。
  • 100句寂寞的古詩詞,句句惆悵哀傷,柔腸一寸愁千縷
    100句寂寞的古詩詞,寂寞如影,寂寞如隨,舊歡如夢,不必化解,已成共生。閻選:寂寞流蘇冷繡茵,倚屏山枕惹香塵,小庭花露泣濃春。納蘭性德: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闋悲歌淚暗零。李白: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白居易: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 我自鬥酒詩百篇,卿自其中尋情緣,和李白一起品味浪漫
    李白畫像李白,他是一個多麼重要的人物。名字越是輕簡,越是有故事,說起李白,就有了很多故事可講。李白嗜酒,就著酒寫詩,搞不清詩是下酒菜,還是酒為詩作韻腳。中國有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其中有歌有舞,有李白。李白的酒量如何,尚且不知道,但他喝酒會醉,不會醉就沒有那麼多夢中之境,就沒有夢遊天姥,就沒有舉杯邀明月,就沒有那麼多璀璨壯麗的詩篇流傳百世......他喝醉酒,就會忘掉憂愁,忘掉煩惱,消除寂寞,還能提筆寫詩。
  • 杜甫送別李白,寫下人生第一首七絕,讀之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對此,「五四」時期著名詩人聞一多曾說:「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走到了一起,我們應該敲三通鑼,打三通鼓,來慶祝他們的相逢」。聞一多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在唐代文壇,杜甫和李白堪稱真正的天才。
  • 唐詩閒讀:「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詩人余光中在《尋李白》裡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的一生是跟酒、跟月光,跟詩不分的一生。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遊歷生涯,是在他是經歷了頂級人世繁華的人生之後再一次回歸平凡,這讓他很快了悟人生,這年10月,他正式成為一名道士,他看透了人生,但道教的虛無思想仍不能慰藉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再次找到了他的終生伴侶:酒!李白終生都在喝酒,也終生都在寫跟酒有關的詩篇,但唯有這次從長安出來之後寫的這篇《將進酒》最為盪氣迴腸、一瀉千裡、暢快淋漓!
  • 為啥叫李白詩仙,看《將進酒》中道家丹道
    膾炙人口的李白《將進酒》,寫的何等的灑脫超群,讓多少男兒遐想連篇,但是大家不知道,這首詩其實是融合丹道而作。如今用丹道的玉液還丹,來重新解釋,看是不是意境圓通,也把李白這個渾俗和光的地仙形象躍然於紙上。《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關鍵字是「酒」的飛花令——帶有酒字的詩句或關於酒的詩句有哪些
    、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些著名的詩句仿佛都與酒有關,那麼有多少與酒有關的詩詞名句呢?今天就來總結一下。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唐】——李白《月下獨酌》2、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小迷弟杜甫:白哥,天上人間最懂你的人是我是我還是我
    杜粉絲對李白一見傾心,對李白的敬仰也表露無遺。於是攜手同遊,這段遊歷,杜粉絲用了一生的時光去懷念。那時李白還不知道,這個小粉絲,正是他這一生的知己,是最懂他的小迷弟。小迷弟杜甫在他們相識後一年,相約同遊兗州,在兗州見面時,杜甫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寫了一首《贈李白》這首詩正是李白一生的寫照。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李白:酒仙醉成章,劍客舞劍狂——等一個李白要多久?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有人說,只有盛唐的開放包容,才會生出來李白這樣的詩人。灑脫不羈、恣意神奇,從一出場就帶著藐視王侯的氣場。同樣,李白每每張口,都帶著足以舒筋活血的酣暢淋漓。
  • 李白的名字從何而來,你知道嗎?
    名字「李白」這兩個字的由來。有兩個版本的傳說。一.仙人下凡相傳,李白出生的時候,其母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於是為孩子取名李白,字太白。太白金星是天上的神仙,而李白號稱詩仙,或許李白這兩個字這樣解釋,讓人每當想起李白的時候,就想到其詩歌想像力豐富,氣勢之磅礴,很多奇思妙想都像來自天上,人間沒有的東西。所以讀李白的詩,如果能學李白好好喝幾碗酒,大醉一場,或許醉了,我們能暫時擺脫每天面對的家長裡短,油鹽醬醋,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過一過神仙才有的生活,如此,讀李白的詩或許能有更多感受。
  • 【惠遊湖北】文學作品丨我在花鄉茶谷等李白(外五首)
    【惠遊湖北】文學作品丨我在花鄉茶谷等李白(外五首) 2021-01-05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談及「中秋」詩句只能想起李白蘇軾?與月為友的其實大有人在
    作者 諸雨辰清代沈謙《紅樓夢賦圖冊》月的亙古長存,最容易喚起人們的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但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最終只好惆悵地發現,「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水光月色消融於無際,讓人深味著人生短暫的寂寞,從而更加呼喚生命間的溫情;回憶起今夜的扁舟子與相思明月樓,當然也為搖情的落月披上了多情的面紗。
  • 李白最經典的閨怨詩,只有6句,翻譯過來就是:老公,你何時歸?
    詩歌領域興盛於唐宋時期,而在這段歲月中,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的一生有過得意之時,也有過落寞之際,他有過廣大的抱負,也有過憤懣之情,並將這份情感寄托在了詩歌之中,因此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的經典作品。